兵器知识库(二)-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它长400。25英尺,排水量5700吨,和一艘轻巡洋舰差不多。艇上装有可容纳
3 架飞机的机库,装备1 门140 毫米甲板炮和7 门25毫米高射炮,还装有8 个鱼
雷发射管和20枚鱼雷。1…400 级潜艇水面航速18。7节,水下航速6。5 节,机库直
径4 ,2 米,长30。5米,装在前甲板的弹射器长26米,弹射起飞间隔为4 分钟。
1942年下半年,1…400 级潜水航母曾向被围困的岛上运送过飞机。
… 页面7…
潜艇上的潜望镜有什么作用?
潜望镜是潜艇的眼睛,是潜艇指挥员观察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早期的潜艇,
在艇壳上设有玻璃舷窗,潜艇浮出水面时艇员可透过舷窗向外了望。
1854年德国的白马。戴维设计了一种有两面镜子的潜艇视管,下潜的潜艇可
通过视管进行一定角度的观察。1872年发明了棱镜潜望镜和望远镜,侦察时将其
升出水面,不用时则降入艇内。现代潜望镜长达10~15米,顶端直径最小仅有1
英寸,可大大降低侦察时的暴露率。
潜艇潜望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军用光学仪器,它的主要作用是:观察、搜索
海面及空中目标;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和舷角,装定鱼雷发射提前角,
对敌舰进行瞄准,实施鱼雷攻击;对目标进行侦察照相,或对战斗效果进行记录
摄影;进行天文导航时用来测量天体(太阳、月亮星体)高度,以确定艇位;进
行陆标导航时,用来测定岸标的方位、距离;采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技术,通过
在镜管上安装天线和接收系统来完成卫星导航、无线电通信、电子侦察与电子干
扰等任务。因此,潜望镜既是一种观察设备,又具有鱼雷射击瞄准具、测距机、
照相机、导航仪和无线电观察通信设备的功用。
按照战术使用要求,潜望镜可分为三种类型:用于观察、搜索目标,测定目
标方位、距离、速度和舷角的攻击潜望镜;用于天文导航、卫星导航、侦察摄影、
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通信的多用途潜望镜;导弹核潜艇专门用来进行天文导航
的潜望镜,以及深潜器用的水下观察潜望镜和电视潜望镜等专用潜望镜。
▲荷兰皇家海军“海象”级潜艇上的76型潜望镜
早期的潜艇为什么装备火炮?
潜艇是以鱼、水雷等水中兵器为主的水下攻击型兵力,然而,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及两次大战之间发展的潜艇却都装有火炮,有的竟多达三四门,口径达12~
23英寸不等。当时,潜艇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水面舰船,作战样式以水面巡航为主,
只有在需要隐蔽攻击时才潜入水下,所以火炮的作用还相当重要,它是攻击水面
舰船和岸基目标的重要武器。
一次大战期间,德国建造了一型长315 英尺的大型水下运输型潜艇,它由8
~12人操纵,水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7 节,可运载700 吨货物,除装备鱼雷外,
艇上还装了甲板炮。英国建造的3 艘M 级潜艇,除装4 个鱼雷发射管外还装备了
1 门12英寸口径的重炮和1 门高射炮,航行时,其甲板以下潜入水中,而长长的
炮管和潜望镜则伸出水面。M 级潜艇长296 英尺,水上排水量1650吨,采用柴电
动力推进,水面航速14节,水下8 节。除M 级潜艇外,英国还发展了两型重要潜
艇:K 级和X…1 级。K 级艇长达340 英尺,水上排水量1780吨,水面航速23。5节,
水下航速10节;X…1 级艇是1925年建成的远航重炮潜艇,除装有6 个鱼雷发射管
外,还装备4 门5。2 英寸双联装装甲炮塔炮。
法国于1934年建成“絮库夫”号重炮潜艇,它装有10个鱼雷发射管,2 门8
英寸火炮,还有一个可容纳1 架水上飞机的机库。1928年,美国建成当时最大的
潜艇“亚尔古水手”号,它水上排水量达2710吨,全长387 英尺,
… 页面8…
装有2 门6 英寸火炮,4 个艇首鱼雷发射管和60枚水雷。
潜艇在一次大战中发挥过什么作用?
尽管早在1776年就有过美国用“海龟”号潜艇袭击英国军舰的战例,但潜艇
真正参战并取得战果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崭露头角,成为对水面舰船有一定威胁作用的特殊
舰艇。1914年9 月5 日,德国U21 号潜艇用一枚鱼雷击沉英国军舰“开路者”号,
250 名官兵葬身海底。1914年9 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在比利时海外用不到90分
钟的时间就击沉3 艘12000 吨级的英国装甲巡洋舰,舰上1500人死亡。到1915年
末,德国潜艇击沉600 余艘协约国商船;到1916年和1917年,被击沉的商船总数
已分别达1100艘和2600艘。当时,仅1 艘U35 号德国潜艇就独自击沉了226 艘舰
船,总计达50多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总数达5906艘,
总吨位超过1320万吨。据统计,战争中用潜艇击沉的各种战斗舰艇共达192 艘,
其中有战列舰12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39艘,潜艇30艘。战争中各参战国共建
造了640 余艘潜艇,仅德国建造的潜艇就有300 多艘。
潜艇在二次大战中发挥过什么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已成为主要的水下战舰。在大西洋战场,德国潜
艇曾有效地破坏了盟军的海上交通线;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曾用潜艇重创日本海
军舰队。破坏海上交通线主要是攻击盟军的商船队和护航船队。当时,指挥德国
潜艇的海军上将卡尔。邓尼兹发明了一种“狼群”战术,即用6 ~12艘潜艇组成
水下舰队,白天尾随护航队,黄昏时进入攻击阵位,夜晚钻入护航队中用直航鱼
雷实施近程攻击,这种战术极为有效。
1940年10月,一个由12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就击沉了32艘舰船,而自己安
然无恙。到1941年,德国用潜艇击沉盟军舰船的总数已达1150艘;到1942年则上
升到1600艘。
1943年以后,由于盟军加强了反潜护航兵力,并在舰艇、飞机上加装了雷达,
使舰船沉没数量降低了65%,到1944年只有200 艘舰船被击沉。二次大战中,德
国共建造潜艇1131艘,加上战前造的57艘,共1188艘。这些潜艇击沉了3500艘舰
船,造成45000 人死亡。到战争结束时,德国已有781 艘潜艇被击沉,二次大战
中,除德国外,轴心国中的意大利和日本分别建造了41艘和129 艘潜艇,加上战
前建造的105 艘和68艘,分别达146 艘和197 艘,战争中分别损失84艘和130 艘。
同盟国方面,主要是英美两国拥有潜艇兵力,战前,两国分别建造了58艘和130
艘,战争中分别建造了165 艘和203 艘,这样分别达233 艘和333 艘,战争中被
击沉的潜艇分别为76艘和53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参战国共有潜艇496 艘,
战争中建造了1669艘,使潜艇总数达2100余艘。战争期间,潜艇击沉的作战舰艇
达395 艘(含战列舰3 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122 艘),击沉
的运输舰船达5000余艘,2000余万吨。
二次大战以后,由于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海上战役,所以潜艇的实战应用较
少,只是在马岛海战中英国的“征服者”号潜艇击沉过一艘阿根廷巡洋
… 页面9…
舰,其次便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洛杉机”级潜艇用“战斧”巡航导弹攻击
伊拉克本土目标。现代潜艇已成为一支战略核反击力量和核威慑力量,已成为一
支打击敌大中型舰艇和岸基目标的重要力量。
潜艇外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潜艇和水面舰艇不同,它不仅能在水面航行,还能潜入水下航行。
在艇体外形方面,现代潜艇一般干舷很低,甲板很窄,上层建筑很小,只有
一个舰桥。为了减小航行阻力,潜艇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艇形:一是流线型,它是
由水面舰艇演变来的,艇体细长,长宽比通常为11~12:1 ,这种艇体外形一般
适用于常规潜艇。二是水滴形,它形似一滴水滴,艇首粗而圆,艇尾细而尖,长
宽比为7 ~8 :1 ,是50年代以后发展的一种新艇形,主要特点是流体阻力小,
适合于长期水下航行的攻击型核潜艇。三是拉长了的水滴形,这种艇体较长,适
合在中部装载导弹,所以常用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四是鲸鱼形,艇首类似流线形
艇体,其余部分类似于水滴形艇体,主要适用于常规潜艇。
潜艇艇体有哪些结构形式?
现代潜艇的艇体结构分为双壳式和单壳式两种,双壳式艇体就象保温瓶的结
构一样,类似于保温瓶胆的那一层叫耐压壳体,常用HY…80 、HY…100或钛合金等
高强度钢或合金材料制成,一般能耐300 ~600 米深水的静水压力,耐压壳体内
装有所有电子、机械、鱼雷等设备和武器,人员生活、居住和作战也在其中。非
耐压壳体是用一层薄钢板焊接而成,主要是赋予潜艇一个良好的艇体外形,以减
小水下航行阻力,由于壳体到处充满透水孔,内外压力相等,所以它不承受压力。
目前有些导弹潜艇把内外壳体间隔作成2 ~3 米宽,把导弹垂直安放其中,以节
约艇内空间,同时减缓鱼雷的攻击和爆炸破坏效能。单壳体潜艇就是只用一个耐
压壳体,但在首、尾、舰桥等处还需用非耐压艇体式的钢板赋予其艇形,以减小
水下航行阻力。
潜艇怎样下潜和上浮?
潜艇和水面舰艇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水柜,对水面舰艇来说,最怕的就是舰
内进水,但对潜艇来说,需要的就是进水,因为只有灌进足够的海水潜艇才能下
潜。为此,潜艇上设有操纵水柜、专业水柜、生活水柜等多种用来灌水的空间。
在潜艇的内外壳体之间,通常设有10来个主水柜,甲它来控制潜艇的下潜和上浮。
下潜时,可以往水柜中灌水,艇体沉入水中,通过操纵体和舵便可控制其下潜深
度;上浮时,用高压气把水柜中的水压出柜外,潜艇便可浮出水面。为了调整潜
艇均衡,还设有若干调整小柜,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控制艇的稳定和平衡。为了
保持和改变航向,潜艇上装有方向舵(垂直舵),为了保持和改变深度,还装有
升降舵(水平舵)。方向舵一般装在艇尾,而升降舵则分别装于首尾,个别还将
首升降舵装到指挥台围壳上,以避免干扰声纳的工作。在靠码头时,首升降舵或
围壳舵可收回。
… 页面10…
▲潜艇耐压艇体、非耐压艇体及水柜
潜艇在大海上有哪些航行状态?
潜艇在海上活动时,一般有四种航行状态:第一种是水面航行状态,即象水
面舰艇那样在水面航行,通常在潜艇的进出港口、通过浅水海域或艇内发生故障、
艇体破损或出现意外事故时使用;第二种是半潜航行状态,即只要卜甲板和指挥
台围壳露出水面,这种航行状态很少使用,只是潜艇由水面航行状态转入水下航
行状态的一种过渡航行状态;第三种是通气管状态,主要用于柴油机工作和给蓄
电池充电,通常只有常规潜艇才保持这种航行状态;第四种是水下航行状态,即
潜艇全部潜入水下航行。
潜艇通常在哪些深度航行?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一般可以在五种深度进行航行或停留。一是潜望深度,
是指潜艇把潜望镜或其它雷达天线等观察器材升出水面的深度,一般为7 ~15米
左右,在这一深度航行时,可以对空、对海、对岸进行搜索和通信联络,也可以
升起通气管用柴油机航行和充电;二是危险深度,一般为10~25米,在这一深度
范围,潜艇极易被敌反潜兵力探测,也较易与大型水面舰艇相碰撞,通常潜艇不
在这一深度航行或停留;三是安全深度,一般为25~30米,这一深度通常不易被
敌反潜兵力探测,也不易与大型水面舰艇碰撞,因此通常是潜艇准备浮出水面或
使用武器的理想深度;四是工作深度,通常为极限深度的80~90%,对大、中型
潜艇来说约250 ~550 米左右,这一深度是潜艇进行水下机动和航行的主要范围
;五是极限深度,大型潜艇300 ~600 米,中型潜艇300 ~400 米,小型潜艇120
~150 米,这一深度是潜艇的最大下辖深度,只有在遭敌追击或特殊情况下才进
入这一深度,以防艇体变形。
潜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潜艇的主要特点有三个:首先是隐蔽性好,在茫茫大海中,一旦潜入水下航
行,雷达和光学仪器等都无法进行探测,仅靠水声和一些非声探测设备很难发现
潜艇的行踪;其次是续航力大,一般大型常规潜艇,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