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糊涂三国 >

第31部分

糊涂三国-第31部分

小说: 糊涂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一旁的钟繇似有似无的咳嗽了几声,说道:“大汉王朝气数尚为久远,不会就此断绝,我们身为大汉之臣,在这乱世之中,自然是要为圣上平天下,我们此番起兵不就是为了除掉汉贼?不管怎么说,那郭汜李催等人虽不是我等所诛,但也是凭借了主公的计谋。况且现在收复两京,平定河西,这些无一不是为了振兴汉室之举,我想马大人有些多虑来了。”

    “是啊,马大人,您心中所想的事情,在下也略知一二。在下请述之,”张既也开口说道,“不是主公不去救圣上,只是现在的我们实力不足,天下又是动荡不安,怎么能够随意的出击?纵然我等不惜性命,但也恐会令圣上在许昌难做的。”

    一番话说完,马腾有些沉默,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陈诚依然睡着,还有了微微的鼾声。

    “马大人,恕在下多嘴。”张既在席垫上行了个欠身礼,“我们既然已经奉了主公,就应该忠于他,做臣下的,在主公行错路时提点主公,若是不从,弃而去之,不是吗?像这样赤裸裸的问,恐怕于礼不合吧?”

    有的话说出来就是一种艺术,马腾本身就是一方诸侯,而陈诚仅仅是个贱民,在当初的时候,陈诚也不过是作为马腾的军事而已,平定长安城之后,马腾有感自己在才智上不足,而且钟繇又宣布效力与陈诚,加上陈诚收复两京,击败郭汜李催,虽不见于世,但却也可以称的上是有治世之才,才会同意让陈诚作为长安之主。

    但张既这番话,却是直接把陈诚作为了马腾的主公,真正的要在长安中定下这个名分,以后在这长安城中或许要行的上下之礼了。而那马腾也是个长者,虽然张既的话有些过分,但还不至于让马腾对着小辈翻脸,毕竟无论是这长安还是天下都经不起另一番的动荡了,马腾本人也不是个果敢坚决之辈,一时之间犹豫着也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的看了张既一眼,眼神中倒是透露着,自己明白你这是什么意思。

    可就是在这停顿的一瞬间,钟繇却是开口了,“马大人,依在下看来,这些不过是杞人忧天了,张既,你的话也太冲了些。主公起于微末,也不是皇亲国戚,未受皇恩,对于圣上的处境没有那么关心也是情有可原,而我们现在也没有势力,正好,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好好规劝主公不是吗?”

    钟繇一番话,可算是滴水不漏,马腾没有接话,钟繇微微瞄了马腾一眼,又看口说道:“马大人,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啊。”

    一句话说的马腾一震,端起桌子上的酒,一饮而尽,向两人行了一礼,便出门而去了。走出大门口之后,马腾是忍不住回头一看,却看到在大殿之中有个人正笔直的站在那里,看向自己,然后深深的行了一礼。马腾忽然觉得眼眶有点湿,也不知道是为了谁,仰天长叹,不再回头的离开了。

    “你没睡?”张既开口说道。

    “显而易见。”

    “那么那个问题的答案是?”

    “现在我还是忠于汉室的,不管是什么原因,但是我们现在还需要这面旗帜。”陈诚面无表情,自顾自的刷了一碗酒。

    “那么以后呢?”

    “不知道。我只想不白白的来这个世上一遭罢了,他若是个明君,我做个伊尹周公也无所谓,他若是个昏君,我为什么还要忠于他?为了他这一个人,置天下何辜?”

    说罢,陈诚看向钟繇,“若是有时机,你且与马大人说明,对于,这样忠义之士,怎么能够欺骗?”

    “父亲,”一个身穿黄甲,脸庞白净的人正站在当堂下禀报,“这个仇不能不报,依我们的势力,他陈诚凭什么白拿我十万兵粮。”

    这里正是河北邺城袁绍之所,说这话的正是袁绍的二儿子——袁尚,平心而论,这袁尚算是袁绍所有儿子中最为成才的一个了。

    “二公子言之有理,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想二公子应该要明白。”说这话还是袁绍的谋士许攸。

    “许大人,您有话请说。”许攸的地位在这里还是挺高的。

    “我们没有理由与陈诚开战。”许攸看着袁尚还要开口说话,便迅速继续开口说道:“他陈诚现在也是有功之臣,而且当初借粮的时候,说的很明白,我们借粮,然后陈诚允许我们与西域获利。说到底我们要吞并陈诚,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罢了,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借口,但是现在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哦,你说说,是什么事情?”开口的是袁绍。

    “主公,我想现在最重要不是陈诚之流,关键是圣上现在在哪里,不是吗?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这些日子以来曹操借用圣上的名义不仅仅笼络了大批的名士,而且号召了一大批的诸侯,效果很好,但是那曹操怎么有这个资格,主公要是能够将圣上掌握在手中,天下·······”许攸说道此,便不再言语,但是其中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嗯”袁绍的头点了点,脸上开始有种志得意满的样子,恐怕现在想的是今后要登上圣位的时候了。

    “不错,你说的对,我们的确应该考虑这方面的事了。”

    这样的事情或许就这么确定下来了,难道说那场大战就要马上开始了吗?

    “主公,在下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正当袁绍要做出决定的时候,有人说话,袁绍定睛一看原来是审配。

    “主公,中原之地,可并不是只有曹操一个势力,相比之下,还有更好的出兵方向,避强击弱才是,而且到时候我们还能够对曹操形成包围之势。”

第46章 袁本初威逼洛阳城() 
第46章袁本初威逼洛阳城

    袁本初威逼洛阳城陈诚登陆法孝直

    上回说到河北邺城中正上演着一出关于兵锋何处的争论。

    说话的人正是审配。字正南,魏郡阴安人。为人正直,现在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说起来职位还要在许攸之上。

    “主公,这中原的势力不仅仅是曹孟德一家,在下觉得子远(许攸)说的有道理,与曹操决战势在必行,但是我们不能鲁莽行事。而是应该效仿攻打董卓之时,号召十八路诸侯一同前去,打出清君侧的名义。”审配说道这,脸上有些自得之色,眼神不善的看了许攸一眼,“这样下来,进主公是大功一件,救出圣上,号令天下。退也算是诸侯之长。”

    “嗯,”袁绍又暗自点头。“正南说的很有道理,不知道中原还有哪些势力能够为我所用?”

    “在下觉得首先就是陈诚,”“哦?此话怎么说?”

    “主公,虽然陈诚用计骗取了我们十万粮草,但正如子远所说,就目前看来,他不是我们主要的对手,而且还可以为我所用,陈诚手中有西凉铁骑,占据着洛阳,距离许昌不过仅仅是一城之隔,若是能够从洛阳城登陆,出征,可以免去我们渡河之忧,甚至我们还能够借道绕过陈留,直取许昌。”

    “不错,只是不知道这陈诚会不会答应?”

    “哼,我们不追究他骗取粮草之事,他怎么再敢推脱?父亲大人让我去,我用绳子把他给您绑来!”说这话正是袁尚。这话说的有点虎,在场的几位都笑了,包括袁绍。

    “天下的事情要都这样简单,为父的头发就不会白了,哈哈!”袁绍爱子,这时候竟然打趣了起来,“显甫我儿不要着急,为父常常教导你要听取几位先生的意见。不要过于心急。”此时说话的他看向袁尚的眼中满满的都是慈爱,终究也是一个凡人罢了。“此间事一了,我看你不妨也去总幕府中,以正南为师,好好学习谋划之道,不要天天的在军营里面混了,作为一个将军,可不仅仅是要有武力啊。”

    袁尚倒是好学,转身就向审配一拜,这倒是看的袁绍连连点头,但却没有看到袁尚弯腰下去,嘴角有种忍不住的笑意。

    “主公,我觉得二公子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审配继续说道,“他陈诚有负于我们在先,我们可以大军压上,威逼之下,我想陈诚一定会答应的。”

    “不错。”“当然我们也应该给他一些好处,这样不费吹灰之力,陈诚的势力就为主公所有,这可是二州之地,更兼自古兵源之地,这样的事主公何乐而不为呢?”

    说罢审配看了许攸一样,想当初是许攸的计策让袁绍丢了十万粮草,现在却由我来帮主公料理后事,这样分明就是在打许攸的脸。

    “陈诚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不知道还有哪些势力我们可以号召?”

    “还有北海孔融,宛城的张济,袁术·······”

    长安城,未央宫。

    “我走了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主公,没有什么大事,只有吕布入主徐州一件事情,但是我想还不会波及到我们。”说这话的正是钟繇,没想到这位太傅大人竟然如此的恭敬。

    “那招贤的事情怎么样了?钟大人,你也不必如此拘谨,坐就好了。”

    “好,招贤之事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够和曹操相比,但也招到了一批能人。现在在长安中负责外宾的孟达,依我看,这人确实有几分文采,倒是能让来往的宾客相得尽欢,而且此人也懂些兵法,称得上是文武全才,只不过在这两方面没有那么突出罢了。”

    陈诚默默的点头。

    “还有就是现在在洛阳城中的李严,此人与孟达一样,政事能力不错,武艺也可以,听说能在孟起手下走出五十招,统略也是极好的,我认为是可堪大用的,只是此人有些傲慢,将来主公见了他可不要生气才是。”

    “傲慢,有脾气是好事情,有能力的人都是有点脾气的,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只要没有什么大错,我不会那么小心眼。还有吗?”

    “主公,还有一人,此人处事不拘一格,而且智力尚在属下之上,能谋善断,真是奇才。”

    陈诚听到这里,不觉有些惊奇,还有这样的人?三国有名的谋士倒是不少,真不知道,钟繇说的到底是谁。

    “此人名为法正,字孝直,乃是西凉人。自从他前来应招之后,属下与他交谈数次,确实又过人之处,对于天下大事更是奇计百出············”

    那边钟繇还在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陈诚早就在他说出人名的时候,就陷入了沉思,果真是肱骨之臣!熟知历史的人,谁不知道法正?在历史上的他在刘备入蜀之时,算得上是首功,当时诸葛亮还没有受到刘备重用,真正的谋士莫过于法正,但总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再没有遇见刘备之前,似乎毫无功绩,想来也是因为没有明主,但是现在既然到了自己手里,怎么能够放过?

    “好了,不要再说了。”陈诚回过神了,看着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话的钟繇,有些粗暴额度打断了他的话。

    一旁的钟繇还以为陈诚不相信,继续说道:“此人有不世之材,主公应当以礼相待啊。”

    陈诚有些无奈,开口说道:“我知道这个人,也知道他很有才华。你不必在介绍了。”

    钟繇显得有些诧异,“主公从何得知?”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陈同学自然不能说是从历史书上看来的吧,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混过去。

    “钟大人这么介绍,我怎么能够不相信?”却说自从钟繇成为陈诚的手下之后,是越发的恭敬了,原来的那个指点江山的人不见了,反而变得谨小慎微,甚至还会马屁连连。“主公对属下这样信任,实在是属下之福啊。”

    这就是封建的官僚啊,尽管曾经是一个怎样潇洒的人,现在也会因为效忠而变得有些懦弱。

    “好了,钟大人,你这话以后再说,现在带我去见见这个法正吧。”

    “主公要亲自前去?对于这样的贤人本就该是如此,本来属下还打算规劝主公,没想到主公已经能做到礼贤下士,实在是做属下的福分啊,··········”

    陈诚听得这些话浑身不自在,但是看着钟繇的样子也不好打断,只能默默的听完,心里面确实重复了一句话:我要是知道地方,早就走了!

第47章 陈言忠宴请审正南() 
第47章陈言忠宴请审正南

    陈言忠宴请审正南审配猜测征北将军

    上回说到袁绍定下计策要效仿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曹操,不多时这使者来到了长安城中,说起来这使者就是为袁绍出这条计策的审配。

    陈诚自然是盛情的款待了审配,怎么说现在至少在商业上晨策划那个和袁绍算的上合作的关系,当然这不过是陈诚自己一厢情愿,某些人可是一直想要把这块地盘吞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