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和史玉柱一起创业 >

第4部分

和史玉柱一起创业-第4部分

小说: 和史玉柱一起创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像史玉柱一样去创业(9)
  一个人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失败。而能够从负债2亿多元到重新站起来,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甚至比创业成功更了不起。
  经历了这么惨痛的失败之后,能够不断总结自己的成败,不断总结自己,是他能够重新站起来、“二次创业”成功的重要原因。
  失利后的史玉柱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一下子就变成了失败者。他找来很多有关失败者的书,希望从中汲取重新爬起来的力量。他甚至把全国报纸杂志上骂他的文章都一篇一篇地看了一遍,批评得越尖锐的,骂得越狠的,越要看,而且看得更认真,看得更仔细。史玉柱希望从中找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
  不仅仅从自己内心里寻找失败的原因,史玉柱还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总结。
  在压力最大的时候,史玉柱把全国分公司的经理都召集到黄山脚下北大门的一个招待所里,在那里召开会议。这个会议实际上就是一个批判会,批判的对象只有一个——史玉柱。他要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不要隐瞒。会开了三天三夜,也批了史玉柱三天三夜。史玉柱觉得这三天三夜“很有用”,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从没有想过的问题。
  史玉柱还请泰山产业研究院的前辈们帮自己进行总结。在最困难的1995年、1996年和1997年,史玉柱都积极参与了研究院的活动。1996年,当时外界还不知道巨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史玉柱就特意主动提出来将巨人的话题作为当年的主题,来谈论巨人的经营活动。在会上,大家的话说得很尖锐,批评史玉柱违背了很多商业经营规律。这些相当于朋友谈心式的“批斗会”,对史玉柱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经历了失败的史玉柱对于企业的经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人就是这样的,只有在低谷的时候,一个人很凄凉的那种环境下,才能认真琢磨这些事儿。现在那些做得好的,你去跟他们谈,他们的口气跟我当年一样,你不信去谈谈,都好像是天下老子第一,这个事我也能做,那个事我也能做。事实上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真正能做的事很少,适合自己、能做成功的事更少。”
  这么多“苦行僧”式的反思和总结,使史玉柱终于想明白了:“巨人倒下我觉得它是必然的,是客观规律。巨人为什么倒?表面看是因为巨人大厦,实际上是因为我本人和我们的团队不成熟,我们这个团队很幼稚。即使巨人大厦没倒,如果巨人大厦盖起来了,还是要倒。再倒的话,可能摔的跤还要重,所以晚摔不如早摔。”
  经过“内外”的磨炼,史玉柱终于脱胎换骨,在烈火中涅槃,重新站立了起来。这个在别人眼里绝无可能重新站立起来的“著名失败者”,在几年之内,就又积累了数百亿的财富,坐拥“脑白金”、“黄金搭档”等保健品品牌和《征途》、《巨人》等网游。
  获得新生的史玉柱心里现在心如止水:“正因为失败过,比一直在顺境中的人,在带领企业,在管理、产品、营销策略上,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我特有体会。”
  史玉柱对于自己痛苦而又深刻的总结,不仅帮助自己重新站立起来,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和理解。就连曾给予他很大帮助和支持的前联想老总柳传志都非常欣赏史玉柱现在的作为:“我觉得史玉柱就是这样,摔了就摔了,摔了告诉我说我摔疼了。甚至在一次中央电视台对话会上,(史玉柱)到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请了很多学者、企业家来帮他诊断,(看)到底有什么毛病。他坐在公众面前听人家唠叨,这就是史玉柱,他倒很坦然。”
  脱胎换骨的史玉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冲动青年了。他现在对于办企业有了自己更深刻的认识:“巨人集团未来还可能会有波折,甚至会有更大的波折。对此,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无论波折多大,生存环境多险恶,我史玉柱也不会窒息,不会休克。只要我还有呼吸,我就能继续往前走。这并不是在说大话。我已经经历过这么深刻的危机,今天,我在决定任何一个新项目时,都会做最坏的打算,都会先估算一下,如果发生亏损,损失会超过我净资产的1/3吗?如果超过1/3,再大的诱惑我也不干。”
  【创业宝典】创业注定是一个充满坎坷的路,甚至会走很长一段弯路,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因此会交更多的学费,承受更多的孤独,遭受更多的误解,会一次又一次地走到错路和歧路上去,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中,因为丧失信心而最后放弃。所以需要在失败和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自己。如果不能正确地修正自己的错误,那将是一条不归路。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是在每个人身上都能得到验证,只有那些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将之转化为新的知识理念,再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成果的人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一名创业者,应当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应该学会寻找创业中的“遗憾”,并通过寻找创业中的“遗憾”,对创业过程作一次全面的回顾和反思,这对一个创业者有极大的帮助。纵观那些取得辉煌成就的创业者,他们无一不是在时时不忘寻找自己“遗憾”之处,在反思“遗憾”中迈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可以这样说,寻找“遗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经过寻找自己“遗憾”之处,不断地反思自己,就会使自己凤凰涅槃,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一章 像史玉柱一样去创业(10)
  【创业实战】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以后不论你在什么地方,不论你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如果你不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不会总结,那你永远也不会有所进步,注定就是一个失败者。”
  一个人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肯定有所成功,也必然遇到失败与挫折。面对成功与失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暂时成功了,固然可以自喜,可以“庆祝”一下,但这就是成功给我们带来的最终收获和最终目的吗?失败呢,当然心里不舒服,甚至是难受、丧失信心!但失败还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呢?
  无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或者是有这么一个周期,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一次彻底反思,认真总结。反思自己的成功,是一种意外的惊喜,还是自己付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所至?在这个成功的过程中,能否再提炼出一些对自己以后的创业道路有价值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反思自己的失败,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还是客观因素导致的?我们是汲取失败教训,从头再来,还是就此放弃?
  如何反思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呢?主要是对自己的经营思路、工作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工作效率进行一次全方位反思和总结。
  1。总结自己的经营思路
  如果创业失败,首先要反思自己的经营思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思想是关键。当你的思想出现了偏差或者消极的时候,那我们工作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而一个企业同样是如此。要从项目的选择、决策的做出、执行的力度、企业的管理制度、用人的机制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要从根子上对经营状况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反思,找出可取之处以及失误之处,为以后的道路做好准备。
  2。总结自己的工作方式
  要反思总结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工作方式。这一点也很关键,要时常反思自己是一直在墨守成规,还是有所创新;是一直在被动接受,还是主动积极参与;是在不断在学习其他有经验人员的工作方式,还是一味地闭门自守。创业时期由于各个方面都不完善,所以容易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往往创业者一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这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就会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最终会导致创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史玉柱之所以陷入失败的境地,就是因为总是独断专行,随意决策,最终导致巨人大厦的失败。随着自己的反思总结,他认识到了这一点,进行民主决策,有效地避免了再犯这个错误。
  3。反思人际交往
  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周围的人际交往。自己与客户、经销商以及供货商方方面面的关系相处得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创业是否能够成功。在这方面,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脚踏实地的总结,以便不断改进。
  4。反思团队建设
  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人永远都是决定性因素。一个很差劲的项目由一群执行能力很强的人去做,同样可以做得很优秀;一个很好的项目由一群执行力很差的人去做,同样可以做得很差劲。所以在选人的时候一定要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他加入自己的企业之前,作为创业者就应该给他一个很明确的定位。这样一方面能保证创业团队的执行能力,同时也才能人尽其能,也才有可能产生1+1》2的效果。
  通过总结提高,能让自己从以前成功或失败中汲取经验,总结规律,对照自我,完善自我,在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自己在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7。最成功的投资是投资信用
  【史玉柱语录】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毛主席有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假如你要把人心失掉的话,你将来再也不(可)能重新辉煌起来。
  【史玉柱创造】1997年,史玉柱从辉煌的顶峰掉入了失败的深渊。引起巨人倒塌的导火索就是巨人大厦。
  

第一章 像史玉柱一样去创业(11)
  巨人大厦原本计划建造18层,但是中国文化中18这个数字容易产生18层地狱的联想,所以,经过讨论,决定建造19层。
  但是此时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史玉柱,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增加到38层,用途也由自用改为商业楼宇。应该说,建设38层的高楼所需要的资金,巨人集团还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正在这时,珠海的媒体登出了金山大厦要建造47层的消息。心高气傲的史玉柱不甘示弱,立即改变了想法,巨人大厦被提高到了48层。而上市公司富华公司58层楼房的招标广告,又让史玉柱赌气似的再次将巨人大厦增加到了64层。
  后来,巨人大厦由争做“珠海第一高楼”转向了争做“中国第一高楼”,楼层再次提高到72层。巨人大厦的最终设计标准,是中国最优秀的高智能大厦。
  就这样,原计划耗资2亿元、2年建成、楼高38层的巨人大厦最终被定位为耗资12亿元、6年建成、楼高72层、高达300米的“珠海第一高楼”。随着楼层的不断加高,建楼资金也随之水涨船高。建造72层的巨人大厦需要12亿元的资金,但是当时巨人集团只有2亿元的资金。
  但是史玉柱自信满满,他没有去选择找银行贷款,而是以三年300%的回报承诺在广东和香港发售楼花融资。楼花是香港的一种叫法,也叫做楼号,是由李嘉诚首创的,也就是现在说的期房。即在房子还没有完工的时候,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提前让购房者认购。期房的房子是最便宜的,但是购房有很大的风险。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了成功卖楼花的例子。珠海西区别墅1993年仅在香港就卖出了十多亿。
  至于巨人大厦卖期房,只能用时运不济来解释。巨人大厦开始卖期房的1994年,国家开始宏观调控,对卖楼花的行为开始限制,必须满足一定的投资额才允许卖楼花。随着国家政策的越来越规范,巨人大厦费尽了脑汁,才卖出了一亿多元的楼花。而巨人大厦仅仅打桩就花了史玉柱一亿多元。
  卖楼花没有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史玉柱只能将保健品方面的资金调往大厦。史玉柱的本来想法是用“脑黄金”的利润先将巨人大厦盖到20层,卖掉这20层,筹来资金再继续建造。但是,让史玉柱始料不及的是,保健品业务因为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
  巨人大厦陷入了危机之中。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能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也开始“地毯式”地报道巨人的财务危机。得知巨人现金流断了之后,有些居心不良的经销商开始拖账、赖账,“巨人三个多亿的应收款收不回,全部烂在了外面。”由于缺乏资金,没有多长时间,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
  巨人大厦导致史玉柱迅速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用史玉柱的话说:“那个时候我们困难呀,连打官司的钱都没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