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走出华为 >

第20部分

走出华为-第20部分

小说: 走出华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些经验不是你行走行走就可以得到的,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没了

              现在很多人还在讨论大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在华为几乎就不存在这种情况,所有的人都得到基层去,但是得让他拿该拿的工资,这是华为和很多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大学生拿着工资到基层不是去体会体会:首先,基层一去就是数月甚至经年;其次那个基层岗位就是你的,把这个岗位做好了再说,这和实习根本是两回事。大学生当初招聘进来时的确有个工作意向,比如说做市场,但先去装机,装完了再考核,考核合格也不一定就去做市场,还要经过综合评定。
              不要说本科生,就是博士也要过这关,不是形式,不是锻炼,那就是你的工作。我在前文提到的郑树生、徐直军等博士就是因为在一线开发时做出了杰出贡献而得到提拔的。否则,他们的博士身份除了在实习期工资稍微多点之外,与其他人都是一样的。
              华为的所有干部下派到基层,就是到基层去任实实在在的职———你就是那个“官”了,从来没有任何虚衔让某些“领导”去体会生活。领导就是领导,你装小兵也装不起来,蜂王想体验生活去当工蜂,蜜蜂世界还不乱了套了!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大量的干部以及新员工到基层工作的占相当一部分,华为是制度性让他们流动的。不少企业也是把自己的干部“实实在在”地派下去,但更多的是被贬下去了,少部分是让他们赚些经历和群众基础的。华为在很多时候就是有意识把你“贬”下去,一方面是培养之需,另一方面已经变成例行的了,中高层领导人人都得过关,甚至要过几次关。只不过,还是回到前面所说,无论是培养(训)你还是例行的轮换,那个岗位就是你的,不存在混个经历的问题。华为的中高层一般都有若干相关部门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是你行走行走就可以得到的,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没了。洪天峰、郑树生等人是成功的例子,还有不少人就没能够成功地把握机会。
              我知道的某个国有大型通信运营公司,各个省之间互派干部任职。这哪儿是任职啊!整个一个学习和旅游来了,到了另一个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具体的责任。这也难怪,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他肯定是要被调回去的,明确说好就是半年的期限,你半年后拍拍屁股走人了,工作交给谁?如然若此,我看你干脆拿着任命,就在家歇着好了。
          
            第21章 核武器的按钮可以随便按吗:做实的华为(3)
            汤圣平 
             

              3。 令对手望尘莫及的华为公关
              ? 华为把地市局的关系做成全世界所有通信公司中最紧密的
              ? 如果华为不要自己乱了阵脚,在中国市场上,我看10年、8年内,恐怕没有哪家公司能赶得上华为的,甭说你是爱立信、诺基亚、朗讯和北电

              ? 孔子教学生还要收十条干肉呢,这和不规范根本不同
              华为的市场人员做市场的扎实是出了名的,我做了市场后才发现华为的市场部为什么能在公司有这么高的地位,任正非为什么喜欢市场部的领导。华为的市场做得真叫那个扎实啊!
              1995年华为08机生产出来后,由于上海贝尔、西门子、爱立信等公司的设备已经牢牢占据了市话,华为从用户机这种小产品做起,算是个苦孩子出身;成分还不好,是个民营企业,也就是个体户。因此,在电信局的高层那里缺乏支撑。华为避实就虚,确定从农村包围城市、从下往上做的市场策略,主攻县局、市局,那时华为的办事处主任能见到省局的领导就算客户对你开恩了,销售人员主要的公关对象就是县局。华为不着急,就把你县局的客户做扎实,直到后来做到地市局。华为把地市局的关系做成全世界所有的通信公司中最紧密的,“朋友”都不足以说明华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华为的市场人员简直把客户的家变成自己的家了。什么意思?就是自家人,就是没外人的意思。
              这些还不算,最可贵的是华为在中国电信的决策向省一级转移的时候,华为并没有撤掉本地网(通信网络的专业名词,理解成行政区划中的地区级就可以了)的客户经理,并且把客户经理改称为客户代表,即所谓的“代表客户利益,为客户服务”。不仅如此,华为在各大公司纷纷把资源向省公司集中的时候,华为反而还加大了在地区一级的投入,1999年后迅速在全国成立了600个资源集中、统一调度的本地网。华为销售人员原来在地市出差住酒店,人员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华为于是在当地租比较好的房子,所有的销售人员都住在一起,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一起,每个本地网几乎都配备一辆车,所有的办公设施一应俱全,本地网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小办事处。华为的本地网机制不仅是维持关系的平台,而且由于设备运行全部在地市公司,对设备的维护和及时的信息沟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曾经不理解公司的做法,认为这是浪费。现在地区局也不决策了,干嘛还派这么多人守着呀?你看人家诺基亚、北电、思科一个省一个销售人员,甚至一个片区才一个销售人员。客户有事他才来,地区级的客户他根本不屑一顾。人家做项目不也是几个亿几个亿地做,华为为什么就不能跟他们学学呢?
              后来我明白了,除了小灵通、CDMA外,在其他产品的市场份额上,华为近两年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也就是说,在占半壁江山的固定通信产品的市场上,华为市场优势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华为一直没有放弃做基层的工作,省公司统谈,并没有完全削弱地市的作用。很多地市的建议,省公司都是要慎重考虑的,建议权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决策权,争取了地区局的支持就等于项目成功了一半,可是很多公司却完全丢掉了与地区的关系。相比之下,这应该算华为的战略务实吧。
              这就是华为的市场战略。通过密不透风的市场公关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市场关系的“紧密区”,华为和所有的人做朋友。市场就应该是这么做的。类似华为这样的高科技通信公司,公关除了客户关系外,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建立与客户的沟通渠道,只有与第一线的使用者建立沟通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设备的使用问题,当然也就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其他省份的华为客户想来机房参观华为设备的使用情况,机房里的工程师都很乐意向前来参观的人宣传华为的产品,有些人甚至比华为的销售人员说得还要激动人心。这才是战略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要为对方谋利益,对方才会为你谋利益。
              而西方包括中国的很多公司,以机会主义为指导思想,项目能拿一个是一个;大项目做,小项目不做;赚钱的项目做,不赚钱的项目不做。有的过分相信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是啊,也难怪他们不这么想,国外一个总裁来,中国从总书记到总理都亲切接见。但是真正使用你设备的人,你如何与他们沟通?怎么样获得他们的认同。有的公司,不想这么辛苦,索性就直接找枪手来做,做成了你拿佣金,我拿项目,各自走人,项目拿下了,连决策的客户面都没见过。你想想,作为一个公司,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无论怎么强大最终你还要绑在别人的战车上受制于人;当然,你想学华为也学不了,华为的“做实”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文件就可搞定的。这要靠充足的人力资源、发达的行政保障以及内部的团结合作等等,再说了,华为从事这个“行当”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的功力哪是一会半会就能学来的?
              所以说着说看又说回去了,华为哪是什么“人海战术”,以一顶十啊?!华为是要把客户做成了华为最忠诚的客户,把市场做成了华为的封闭市场,这实在是全面包围、独霸市场的大战略啊!所以,当初任正非宣布孙亚芳任董事长时说,我认为孙亚芳同志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华为的市场营销体系。的确,这套体系太厉害了,客户关系,面面俱到,销售人员,没你也行。华为的市场完全摆脱了对某个人的依赖,如果你要走,没关系,华为靠的是整体。所以,即使海外这个华为陌生的市场,比如拉美,曾经一叠叠美金扔进去连响声都没有,在这些过去是西方的殖民地、与西方通信巨头有深厚合作关系的地区,在很多人的质疑中,任老板就是坚持派中国人,派华为自己的人去。很明显,他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非常赞同任正非的做法,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华为在中国的成功将会复制到世界各地。只是我觉得应稍微变通一点,海外要多一些代理,多依靠一些海外销售人员。
              因此,请允许我说,如果华为不要自己乱了阵脚,在中国市场上,我看10年、8年内,恐怕没有哪家公司能赶得上华为了,甭说你是爱立信、诺基亚、朗讯、北电……
              华为销售人员具体做实事的精神更是让其他厂家所望尘莫及的。
              华为人大多数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涉世未深。很多华为的销售人员看起来就像毛头小伙,和一些国际大公司的销售人员比起来,华为人显得幼稚、单纯甚至还有些丑陋。但是,可不能小瞧他们的能量,他们的能量就藏在单纯下面。华为销售人员把握客户关系虽不能做到应付自如,但是我勤快,话虽说得不好听,可我有实际行动,“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华为人简直把客户的办公室当成自己的办公室了,一天来一趟是很正常的,有的运营商干脆无偿让一间办公室给华为员工上班,省得他们来回跑。客户说的一件小事,销售人员立刻记在心头,你对哪个技术有疑问,我如果解答不了,马上向技术人员打电话,电话还说不清楚,我明天立刻给你找个专家来现场解答,还给你带上一份资料。你说《华为人》报收不到,回去就跟秘书说,客户资料马上填好,发回公司。至于说客户的生日、客户的家庭住址、客户的家庭成员,华为销售人员全部烂熟于胸。华为员工的很多节假日都是陪着客户一起过的。
              为什么华为开个展览会能邀请到那么多人,而很多公司想邀请都邀请不到?除了平时的相处以外,邀请工作本身就不一样。在开展览会前的1个月左右,华为的销售人员就开始行动了,递上邀请函那是小儿科,谁都会做,客户的桌子上往往有一堆邀请函,说不准客户顺手就丢进垃圾桶的都有。很多公司送完了拉倒,华为人不一样,他们隔三岔五就到你那去一趟,问你的意见,每次过来都给你带点消息。比如,我们的展览会上有什么新产品,我们这次安排的具体计划是什么,你想和你哪位同事同去,我也去邀请他等等。甚至他还跟你说,我把你的飞机票都订好了。你还能说你不去?
              可华为的竞争对手们呢?我有一个朋友,他是欧洲某大通信公司的销售人员,他连省电信公司负责建设的处长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
              有人说华为做市场不规范,我觉得这个结论既简单又可笑。华为公司真的是把中国人琢磨透了,在人际交往中,华为人不老练不世故却是最有效的。我想我们做人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对待朋友,如果你频繁地提意见就会造成疏远。相反,热情、诚恳、踏实,谁不喜欢?礼多人不怪嘛!孔子教学生还要收十条干肉呢,这和不规范根本就是两回事。
              更何况,华为人的综合素质还摆在那儿呢。
          
            第21章 核武器的按钮可以随便按吗:做实的华为(4)
            汤圣平 
             

              4。 穿上“美国鞋”
              ? 她说的哪儿是汉语啊,她说的简直就是流利的北京话
              ? 华为真的做到了:鞋子小了,“削足适履”,而不是对鞋子挑三拣四

              ? 有人说经营的最高层次卖文化,华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就把文化给卖了
              请HAY公司做咨询花了华为数百万元钱,请IBM公司更是花费了上亿的资金。IBM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