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献血后、月经后等。
第十章 酉时养生 肾主封藏(6)
夏日是“少阴伤寒”的多发季节。夏季炎热,人体腠理疏松,卫表不固,若房事出汗后不知保暖,而一味贪图凉爽,可使寒邪直中少阴。更有得病后羞于启齿者,将病情掩盖,延误诊治。因此,夏日房事应注意避风保暖,汗后不可贪凉饮冷,患病后更应如实向医生叙述病因,以求得到正确诊治。
常按肾经,健康一生
如果您想健康一生,那么就来关注肾经吧!
肾经是人体很重要的经脉。如果肾经异常,则表现为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如漆炭,咳嗽痰唾带血,喘息气急,两眼昏花,视物模糊不清,心如悬空而不安,犹如饥饿状;肾气虚则易生恐惧,心怦怦跳动,这叫“骨厥”。本经穴主治“肾”方面所生病症,如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咽喉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和脊柱、大腿内侧后缘痛,以及足痿弱不收、喜躺、足心发热而痛。
该怎么办呢?经常按摩肾经穴位是最理想的选择。
常按太溪穴能提高肾功能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也是原穴,古人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注:“回阳九穴”是治疗阳气固脱的九个穴位。指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会元针灸学》云:“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经常按摩此穴,具有养大志、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太溪穴还可治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足冰凉、女性月经不调、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症。
自己按摩取穴时,可采用正坐位,将一条腿的小腿放在另一条腿的大腿上,即“4”字腿状,太溪穴则位于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时,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拳头突起的关节按摩,注意力量要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宜。
常按涌泉穴有助于改善睡眠
睡眠是养生第一良方。如果睡前用温水泡脚,再按摩足部涌泉穴10分钟,效果最佳,这样可以促进心肾相交,阴阳合抱,以促进睡眠。
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其意指体内肾经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要穴。因此,经常按摩涌泉穴不仅有助于睡眠,还可补肾健脑、增强智力,而且它也是长寿要穴。
自己取穴时,可采用正坐位,屈腿并盘到另一条腿的大腿上,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其按摩方法有两种。
其一,揉涌泉,用拇指端或中指端在穴位上点按、旋揉,每次揉30~50次。
其二,推涌泉,用对侧拇指腹自小脚趾根部经涌泉斜向然谷推揉,或者用同侧手拇指自小脚趾根部经涌泉穴向然谷穴抹按,另一手大拇指可以助力抹按。推或抹的方向均顺着肾经的走向操作。顺经为补,逆向为泻。每次推100~500次。
还有一种涌泉穴锻炼方法,就是五个脚趾抓地,使涌泉穴收紧坚持5秒钟后再放松脚趾,稍缓一会儿再重复抓地动作。这个方法不仅可锻炼涌泉穴,还有效锻炼了足三阳经,及脾经、肝经。对于冬季脚凉的人,经常使用此法,可以不必再为脚凉烦恼。久坐电脑桌前的办公一族,边工作边使用此法,通过脚趾的运动牵动小腿肌肉的运动,可促进静脉血回流,起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第十章 酉时养生 肾主封藏(7)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萨希·门迪斯建议飞机乘客每隔一小时就起身走走,或者坐着伸展一下腿部的肌肉。此外,乘飞机时不要服用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或饮酒,因为那会使您更加懒得动弹。其目的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深静脉血栓”就是常说的“经济舱综合征”,虽然发生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足以致命。位于飞机后部的经济舱座位狭窄,乘客活动度很小。如果飞行时间较长,血液循环受阻,下肢静脉则容易形成血栓。一般来说,乘客下飞机后这种血栓多会自行溶解,但有的血栓非但不会溶解,反而可能顺着血流在人体内运行,一旦进入心脏或肺部阻塞血管,就会致人死命。肌肉的运动可以按摩静脉,增加血液回流动力,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肢体最小的有效运动是运动手指、脚趾。从中医经络理论来说,运动手指、脚趾是在调动十二经脉。
此外,位于足内踝前下方、舟状骨前下凹陷处的然谷穴,为肾经荥穴,穴性属火,按此穴可以清肾经虚火,常用于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消渴、泄泻、咳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小儿脐风、口噤等症。
太溪穴直下1寸的水泉穴乃肾经郄穴,可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子宫脱垂、小便不利等症。如果女性痛经,一时不便到医院找中医大夫诊治,可以自己按摩水泉穴。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定位水泉穴,可以在内踝高点和足跟连线的中点附近寻找压痛点,用手指或指关节按揉,如果家里备有艾条,可边灸边按揉,等到按揉穴位不再疼痛时,您会发现腹痛也随之消失了。
问:我最近总是在下午五六点左右出现牙痛,请问这时该怎么办啊?
答:牙痛发生在酉时,可能是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可以按以上方法按摩肾经的原、输穴即太溪穴,每次用补法轻柔按摩10分钟,可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自己按摩效果不理想,请到医院找针灸医生给您准确的穴位针刺或配合调理方药。如有龋齿,请到口腔科请医生处理。
冬季如何养肾
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天要注意好好地养护肾。
那么,冬季如何养肾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是万物生命潜藏的季节,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表现为风寒凛冽,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为了适应环境,人们此时要减少活动,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要做到“早卧晚起”,早卧就是尽量收藏阳气,晚起是为了避免无谓的消耗。“必待日光”。就是说一定要等到天大亮才起来,喜欢早锻炼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使志若伏若匿
在冬季,还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好像有所收获而不肯泄露机密那样,保持平静而不露声色,这就要求我们在冬季要保持含而不露。尽管在冬季要做到“神藏”,不要使情志过激,但仍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不能因严冬之时枯木衰草、万物凋零而抑郁寡欢。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若有私意”,有什么话,有什么打算,也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藏在心里就可以了。“若已有得”,有很多东西,似乎已经得到,不要再去追究,不要去外面寻求,悄然安住则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十章 酉时养生 肾主封藏(8)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去寒就温”,要求人们在冬季要避免受寒,注意保暖。现在很多年轻女性,冬天还穿裙子,其实这种“美丽冻人”的做法对健康最不利。到了冬季,我们要保持室内温暖,穿衣打扮也应以温暖舒适为主。“无泄皮肤”,到了冬季就不要过分开泄自己的皮肤,这个时候要少洗澡;在日常活动中也要做到少出汗,以免损伤阳气,影响体内阴阳平衡。
如果违反了这个法则,就会伤害肾,到了春天,还会发生痿和厥。“痿”就是全身无力,身上没有劲儿,“春困”则特别明显;“厥”不是昏厥,而是阳气不能输布四肢而出现手脚冰凉的厥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冬“藏”是春“生”的基础,如果冬天没有很好地养“藏”,则春天阳气应生而不能生,则会生病。
问:中医认为桂附地黄丸要在晚上5时吃效果最好,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下午5~7时是酉时,肾经当令。根据中医子午流注,酉时经络刚好流注,是肾经最强之时,而桂附地黄丸是补肾的,所以此时用药最好。
附一足少阴肾经知识简表足少阴肾经循行原文《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语译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中,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的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督脉),属于肾脏(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联络膀胱。直行的主干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人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足少阴肾经病候原文《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音huang)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注:痿病兼见气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为主症)嗜卧,足下热而痛语译本经异常表现为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如漆炭,咳嗽痰唾带血,喝喝气急,坐下又想站起,两眼昏花,视物模糊不清,心如悬空而不安,犹如饥饿状;肾气虚则易生恐惧,心中怦怦跳动好像有人要捉捕他,是为骨厥。本经穴主治“肾”方面所生病症,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咽喉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足痿弱不收,喜躺,脚心发热而痛续表附
注足少阴络脉足少阴经筋足少阴经别原文《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语译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向下下外行通过腰脊部。其病气逆则心胸烦闷,实证见小便不通利,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络穴治疗原文《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语译足少阴经别在腘窝部分出后,与足太阳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来,归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根,再出来到项部,仍会合足太阳经别原文《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太阴之经,邪(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足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之经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瘈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语译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膂(脊旁肌肉)里挟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其病症,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症候。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1涌泉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咽喉肿痛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肾经“井穴”2然谷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消渴,泄泻,咳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小儿脐风,口噤肾经“荥穴”3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咽喉肿痛,齿痛,失眠 ,腰痛,耳聋,耳鸣肾经“输、原穴”4大钟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内缘癃闭,遗尿,便秘,咳血,气喘,痴呆,足跟痛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