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清宫十三朝-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接。各炮台、各军舰各鸣炮二十一门,表示欢迎。孙总统下车后,改坐马车至临时总统府,早有黄兴、徐绍桢等左右站着,迎迓入内。是晚即在公堂行接任礼,各省代表与海陆军代表,齐呼〃中华民国万岁〃!声振屋瓦。代表团报告选举情形,请临时大总统宣读誓词。孙文即朗声诵道: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读毕,大总统誓词由代表团推举景帝召,捧呈大总统印信,由孙总统接受如仪。各代表又推徐绍桢读颂词,读后,孙总统答称:〃誓竭心力,勉副国民公意。〃大众便欢呼而散。孙总统遂立中央政府,为行政总机关。中央设参议院,各省设省议会,为立法机关。并提议改用阳历,交参院公决。参议院议员,暂以各省代表充选,即日通过改历议案,以十一月十三日为正月一日,并为中华民国纪元,通电各省公布。又议定政府制度,暂仿美国成制,不设总理,但设各部总次长如下:
陆军总长黄兴,次长蒋作宾;海军总长黄钟瑛,次长汤芗铭;司法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财政总长陈锦涛,次长王鸿猷;外交总长王宠惠,次长魏宸组;内务总长程德全,次长居正,教育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实业总长张謇,次长马和;交通总长汤寿潜,次长于佑任。
南京政府成立,民军声焰愈张,遂创议北伐。传檄远迩,各省踊跃起应,连一班女学生也想大出风头,组织北伐队。上海名优阔妓,都借着色艺,募捐助饷,似乎直捣黄龙,指顾间事。各洋商见时势危急,恐碍商务,遂联名发电,直致清廷,要求早日改建国体,安定大局。先是摄政王载沣,因袁大臣已任内阁总理,自己无权无勇,正好借此下台,辞退监国重任。经隆裕太后允准,令他仍醇王爵号,退归藩邸不再予政。此后一切政务,都责成总理大臣;至保护幼帝的责任,归太保世续、徐世昌。此旨颁后,全副重担,都肩在袁总理身上。袁总理倒也不怕,惟南北和战事宜,所关重大,且迭接南方各电,不得不与清皇族会商,遂奏请隆裕太后,开御前会议,把民军提出各条,令皇族自行酌夺。皇族多半反对,袁总理再电唐绍仪,征求意见。绍仪覆称:应速开临时国会,解散政体。袁总理复转达皇族,皇族仍是不决。唐遂辞职,议和事由袁总理直接办理。
袁总理未免着急,仍奏请隆裕太后,如前代表唐绍仪议。太后踌蹰未决,袁总理也奏请辞职,愿退居闲地。急得太后束手无策,只好温词慰留。袁总理仍是固辞,太后复封他一等侯爵。袁复恳切上表,不愿就封。太后只得再与老庆商议,要他至袁总理邸第,竭力挽留,袁乃辞封就职,再与伍廷芳往返电商。奈民军得步进步,先争论国会地点,两方辩驳的电文,差不多有数十通。至南方政府成立,竟将国会一说搁起,定要清帝退位,才肯干休。斯时清廷已无兵无饷,势难再战,只得由隆裕太后出场,再开御前会议。皇族等统已垂头丧气,隆裕太后也垂着两行酸泪,毫无主见。独军谘使良弼抗声道:〃太后万不能俯允民军,愚见决计主战。〃太后道:〃兵不效力,饷无从出,奈何?〃良弼道:〃宁可一战而亡,免受汉人荼毒。〃皇族见良弼非常决裂,倒也胆大起来,随声附和,会议仍然无效。过了两三日,良弼从外归家,突被炸弹击毙。拿住刺客,据供是民党彭家珍,也不知是真是假。家珍当时受戮,从无细询。自是清皇族个个惊慌,逃的逃,躲的躲,哪个还敢来反对逊位?这鄂统领段祺瑞,复联合北方将弁四十二人,电请逊位。隆裕太后不得已,授总理大臣袁世凯特权,电告民国代表伍廷芳,商议优待清室条件。
彼此又辩论数日,适值汪兆铭等释放回南,参赞和议,于优待清室事,恰主张从厚,才得磋商定局。袁总理禀明隆裕太后,且再请皇族议定。隆裕皇太后与太监旧照隆裕太后含泪道:〃他们都已拥资走避了,剩我母子两人,还有何说?不过祖宗创业维艰,却不道轻送在咱们孤儿寡妇手里,不是千古的憾事吗?咱们不自修政,贻误大事,坐失江山,将来有何颜去对祖宗先帝哩!但事到如今,说也无益,你们去拟旨逊位好了。〃说毕痛哭失声,泪如雨下。还是袁总理劝慰数语,才行退出。随即拟定三道谕旨,入呈太后瞧阅。太后只得钤印御宝。
第七部分第166节:宣统退位
隆裕太后将逊位的三道谕旨,盖过钤宝,忍不住呜咽悲泣,由宫女们搀扶进内。当下袁世凯将谕旨也署名用章,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颁布天下。第一道谕旨云: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人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第二道谕旨云: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覆奏,民军所开优待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属周到。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实有厚望焉。钦此。
(甲)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退之后,优待条件如下:
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陵寝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以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乙)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如其旧;(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私权及公权,与国民同等;(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一)与汉人平等;(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清帝退位诏书
第三道谕旨云: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在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势必演至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惟取其轻者,正朝廷审时观变,恫瘝吾民之苦衷。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筹利害,勿得挟虚矫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祸。着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府、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劝诫,毋旷职守,用副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钦此。
清帝退位,南北统一。临时大总统孙文,因袁世凯推翻清室,有功民国,特把大总统位置,完全让与。大众亦多半赞成。于是清内阁总理袁大臣,遂任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至若副总统位置,当南京会议时,曾推黎都督元洪,不复再选。从此清代役使汉民,至是告终。自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多尔衮定都燕京,以摄政王开基,入主中国,到现在也以摄政王终,共传十主,凡二百六十八年。还有在入主中原之前,满洲称帝时,共传三主,总计为十三朝。这且按下。
袁世凯既做了大总统,很有些太平气象,他用人行政,威权很大。不知怎的,他一时心地糊涂,想恢复帝制,便改民国为洪宪元年,自己冕冠龙服,做起皇帝来了。当时,唐继尧、蔡锷在云南竭力反对,义旗一举,各省皆赞成共和。袁世凯见了,气得根根胡子倒竖,从此便活活地气死了。在这当儿,清宫里的隆裕太后,也郁抑死了。民国已由黎元洪做了大总统,倒也仍是共和平等。谁知那个大辫子张勋,见袁世凯死了,便不怕黎元洪,竟在京城里挂起龙旗,实行复辟。当时,全国惊慌,亏得段祺瑞在马厂誓师,将张勋杀得大败,逃到荷兰使馆去,又恢复共和气象。光阴迅速,又是民国十一年,逊帝溥仪,在这时举行大婚,尊崇得很,仍是小皇帝的样子。到了民国十四年,吴佩孚和张作霖第二次大战,吴佩孚的部下冯玉祥,从热河和胡景翼、岳维峻、孙岳等倒戈,回到北京。吴佩孚大败逃走,冯玉祥便占住北京,将曹锟囚禁,又用迅急手段将清宫封闭,将瑾、瑜两太妃清出宫去。那溥仪也逃到天津去。宫里的太监、宫女、婆妈等,统统撵了出来。无奈大内珍宝、公产、私产等,一时调查不清楚,特立起个清室善后委员会来,检查宫中物件。从此,将清宫各门开放,任人游览。这样一来,清朝算是根本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