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宅随笔-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公卿爱其才器,频召不就。殷渊源辅政,劝使应命,遗之书曰:“足下
出处,正与隆替对,岂可以一世之存亡,必从足下从容之适?”逸少报曰:
“吾素自无廊庙,王丞相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
下参政而方进退。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之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
及殷侯将北伐,以为必败,贻书止之。殷败后,复图再举,又遗书曰:“以
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久矣。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疲竭
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纪。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哉!
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何所自容!”又与会稽王
笺曰:“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以区区吴、越,
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愿令诸军皆还保淮,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
其识虑精深,如是其至,恨不见于用耳。而为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之。
《晋书》本赞,标为唐太宗御撰,专颂其研精篆素,尽善尽美,至有“心慕
手追”之语,略无一词论其平生,则一艺之工,为累大矣。献之立志,亦似
其父。谢安欲使题太极殿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试及韦仲将凌云榜事,
即正色曰:“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遂不之逼。观此一节,可以
知其为人,而亦以书名之故,没其盛德。二王尚尔,况于他人乎!
鄂州南楼磨崖
庆元元年,鄂州修南楼,剥土有大石露于外,奇崛可观。郡守吴琚见而
爱之,命洗剔出圭角,即而谛视,乃磨崖二碑。其一刻两字,上曰“柳”,
径二尺四寸,笔势清劲,下若翻书“天”字,唯存人脚,不可复辨,或以为
符,或以为花押,邦人至褾饰置神堂,香火供事。或云道州学侧虞帝庙内亦
有之,云柳君名应辰,是唐末五代时湖北人也。其一高丈一尺,阔如其高而
加五寸,刻大字八十五,凡为九行,其文曰:“乾正元年,荆襄寇乱,大吴
将军出陈武昌,诏太守杨公出镇。”后云:“荆、江、京、汉推忠、辅国、
侍卫将军吴居中记。”案杨行密之子溥嗣吴王位,是岁,唐明宗天成二年,
溥以十一月僭帝,改元乾贞,宋莒公《纪年通谱》书为“乾正”,云避仁宗
嫌名,《通鉴》亦同。而此直以为“乾正”,一时所立,不应有误也。
赏鱼袋出处
《随笔》书衡山《唐碑》别驾赏鱼袋,云“名不可晓”,今按《唐职林·鱼
带门》叙金玉银铁带,及金银鱼袋云:“开元敕,非灼然有战功者,余不得
辄赏鱼袋。”斯明文也。
容斋四笔
卷第十一(十八则)
京丞相转官
庆元二年朝廷奉上三宫徽称册宝,继又进敕令、玉牒、实录,大巨迁秩,
于再于三,盖自崇宁至于绍熙,未之有也。于是京右丞相以十月受册宝赏,
由正议转宣奉。十二月用敕局赏,当得两官,以一回授、一转光禄。三年二
月,用提举玉牒实录院及礼仪使赏,有旨三项各转两官,辞之至四五。诏减
为四官,其半回授,其二遂转金紫。四月之间,涉五华资,仍回授三峡。在
法宰执转官与除拜同,故得给使恩。百二十年而入流者二十有四。迈记淳熙
十四年,王左相进玉牒,并充国史礼仪使;梁右相进四朝史传、国朝会要,
并充玉牒札仪使。诏各与转两官。所谓各者,指二相也。时梁公误认为三者
各两官,已系特进,谓如此则序进太师矣。中批只共为两官,复辞之,诏许
回授,又辞,但令加恩,亦辞。适已罢相在经筵,讫于分毫不受,唯王公独
加恩。今日之事全相类,而又已有去冬二赏矣。有司不谙练故实,径准昔年
中旨行出,闻京公殊不自安,然无说可免,惜乎东阁贤宾客不告以十年内亲
的故事,以成其美。迈顷居翰苑,答王、梁诸诏,尝上章开析论列,是以窃
识其详。
熙宁司农牟利
熙宁、元丰中,聚敛之臣,专务以利为国,司农遂粥天下祠庙。官既得
钱,听民为贾区,庙中慢侮秽践,无所不至。南京有阏伯、微子两庙,一岁
所得不过七八千,张文定公判应天府,上言曰:“宋王业所基也,而以火王。
阏伯封于商丘,以主大火,微子为宋始封,此二祠者独不可免乎!乞以公使
库钱代其岁入。”神宗震怒,批出曰:“慢神辱国,无甚于斯!”于是天下
祠庙皆得不粥。又有议前代帝王陵寝,许民请射耕垦,司农可之,唐之诸陵,
因此悉见芟刈。昭陵乔木,剪伐无遗。御史中丞邓润甫言:“熙宁著令,本
禁樵采,遇郊祀则敕吏致祭,德意可谓远矣。小人搐克,不顾大体,使其所
得不货,犹为不可,况至为浅鲜者哉!愿绌创议之人,而一切如故。”于是
未耕之地仅得免。二者可谓前古未有,一日万几,盖无由尽知之也。
文与可乐府
今人但能知文与可之竹石,惟东坡公称其诗骚,又表出“美人却扇坐,
羞落庭下花”之句。予常恨不见其全,比得蜀本石室先生《丹渊集》,盖其
遗文也。于乐府杂咏,有《秦王卷衣》篇曰:“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
丹文映碧搂,光采相钩加。铜螭逐银猊,压屋惊蟠拿。洞户锁日月,其中光
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闲弄玉指环,
轻冰扼红牙。君王顾之笑,为驻七宝车。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持以赠
所爱,结欢期无涯。”其语意冞入骚人阃域。又有《王昭君》三绝句云:“绝
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几岁后宫尘,今朝
绝国春。君王重恩信,不欲遣他人。”“极目胡沙满,伤心汉月圆。一生埋
没恨,长入四条弦。”令人读之,缥缥然感慨无已也!
讥议迁史
太儒立言著论,要当使后人无复拟议,乃为至当,如王氏《中说》谓:
“陈寿有志于史,依大议而削异端,使寿不美于史,迁、固之罪也。”又曰:
“史之失自迁、固始也,记繁而志寡。”王氏之意,直以寿之书过于《汉》、
《史》矣,岂其然乎?《元经》续《诗》、《书》,犹有存者,不知能出迁、
固之右乎?苏子由作《古史》,谓:“太史公易编年之法,为本纪、世家、
列传,后世莫能易之,然其人浅近而不学,疏略而轻信,故因迁之旧,别为
《古史》。”今其书固在,果能尽矫前人之失乎?指司马子长为浅近不学,
贬之已甚,后之学者不敢谓然。
常何
唐太宗贞观五年,以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时马周客游长安,舍于中
郎将常何之家。何武人,不学,不知所言,周代之陈便宜二十余条。上怪其
能,以问何。对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上即召周与语,
甚悦,以何为知人,赐绢三百匹。常何后亦不显,莫知其所以进。予案《李
密传》,密从翟让与张须陁战,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遂杀须陁,常
何之名盖见于此,唐史亦采于刘仁轨《行年河洛记》也。
李密诗
李密在隋大业中,从杨玄感起兵被获,以计得脱。变姓名为刘智远,教
授诸生自给,郁郁不得志,哀吟泣下。唐史所书如此。刘仁轨《行年河洛记》,
专载密事,云:“密往来诸贼帅之间,说以举大计,莫肯从者,因作诗言志,
曰:‘金风荡初节,玉露垂晚林。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平野葭苇合,
荒村葵霍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洛
既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屠,萧何刀笔吏。一朝逢时会,千载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诸将见诗渐敬之。”予意此篇,正其哀吟中所
作也。
寺监主簿
自元丰官制行,九寺、五监各置主簿,专以掌钩考簿书为职,它不得预。
绍圣初,韩粹彦为光禄主簿,自言今辄预寺事,非先帝意也,请如元丰诏书。
从之。如玉牒修书,主簿不预,见于王定国《旧录》,予犹及见。绍兴中,
太府寺公状文移,惟卿丞系衔,后来掌故之吏,昧于典章,遂一切与丞等。
今百官庶府,背戾官制,非特此一事也。
温大雅兄弟名字
《新唐书》,温大雅字彦弘,弟彦博字大临、大有字彦将,《旧史》不
载彦博字,它皆同。三温,兄弟也,而两人以大为名,彦为字,一以彦为名,
大为字。《宰相世系表》则云彦将字大有。而博、雅与传同,读者往往致疑。
欧阳公《集古录》引《颜思鲁制》中书舍人彦将行,证《表》为是,然则惟
彦博异耳,故或以为误。予少时因文惠公得欧率更所书《虞恭公志铭》,乃
彦博也,其名字实然。后见《大唐创业起居注》,大雅所撰,其中云:“炀
帝遣使夜至太原,温彦将宿于城西门楼上,首先见之。报兄彦弘,驰以启帝,
帝方卧,闻而惊起,执彦弘手而笑。”据此,则三温之名皆从彦,而此书首
题乃云大雅奉敕撰。不应于其间敢自称字。已而详考之,高宗太子弘为武后
所酖,追尊为孝敬皇帝,庙曰义宗,列于太庙,故讳其名。如弘文馆改为昭
文,弘农县改为恒农,徐弘敏改为有功,韦弘机但为机,李含光本姓弘,易
为李,曲阿弘氏易为洪,则大雅之名,后人追改之也。颜鲁公作《颜勤礼碑》,
叙颜、温二家之盛,曰:思鲁、大雅,愍楚、彦博,游秦、彦将。以雅为名,
亦由避讳耳。钱闻诗在太学,以此为策问,而言欧阳作传,戾于闻见,彼盖
不察宋子京之作云。
册府元龟
真宗初,命儒臣编修君臣事迹,后谓辅臣曰:“昨见《宴享门》中录唐
中宗宴饮,韦庶人等预会和诗,与臣索马上口摘含桃事,皆非礼也。已令削
之。”又曰:“所编事迹,盖欲垂为典法,异端小说,咸所不取,可谓尽善。”
而编修官上言:“近代臣僚自述扬历之事,如李德裕《文武两朝献替记》、
李石《开成承诏录》、韩偓《金銮密记》之类,又有子孙追述先德叙家世,
如李繁《邺侯传》、《柳氏序训》、《魏公家传》之类,或隐己之恶,或攘
人之善,并多溢美,故匪信书。并僭伪诸国,各有著撰,如伪《吴录》、《孟
知祥实录》之类,自矜本国,事或近诬。其上件书,并欲不取。余有《三十
国春秋》、《河洛记》、《壶关录》之类,多是正史已有;《秦记》、《燕
书》之类,出自伪邦;《殷芸小说》、《谈薮》之类,俱是诙谐小事;《河
南志》、《邠志》、《平剡录》之类,多是故吏宾从述本府戎帅征伐之功,
伤于烦碎;《西京杂记》、《明皇杂录》,事多语怪;《奉天录》尤是虚词。
尽议采收,恐成芜秽。”并从之。及书成,赐名《册府元龟》,首尾十年,
皆王钦若提总,凡一千卷,其所遗弃既多,故亦不能暴白。如《资治通鉴》
则不然,以唐朝一代言之:叙王世充、李密事,用《河洛记》;魏郑公谏争,
用《谏录》;李绛议奏,用《李司空论事》;睢阳事,用《张中丞传》;淮
西事,用《凉公平蔡录》;李泌事,用《邺侯家传》;李德裕太原、泽潞、
回鹘事,用《两朝献替记》;大中吐蕃尚婢婢等事,用林恩《后史补》;韩
偓凤翔谋画,用《金銮密记》;平庞勋,用《彭门纪乱》;讨裘甫,用《平
剡录》;记毕师锋、吕用之事,用《广陵妖乱志》。皆本末粲然,然则杂史、
琐说、家传,岂可尽废也!
汉高帝祖称丰公
《前汉书·高祖纪赞》云:“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
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
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
案上六句皆韵语,不知何人作此颂,诸家注释,大抵阙如。予自少时读班史,
今六七十年,何啻百遍,用朱点句,亦须十本,初不记忆高帝之祖称丰公,
比再阅之,恍然若昧平生,聊表见于此。旧书不厌百回读,信哉!
枢密行香
唐世枢密使专以内侍为之,与它使均称内诸司,五代以来始参用士大夫,
遂同执政。案实录所载景德二年三月元德皇后忌,中书、枢密院文武百官,
并赴相国寺行香。初枢密院言:“旧例国忌行香,惟枢密使、副依内诸司例
不赴,恐有亏恭恪。今欲每遇大忌日,与中书门下同赴行香。”从之。枢密
使副、翰林、枢密直学士并赴,自兹始也。然则枢密之同内诸司久矣。隆兴
以来,定朝臣四参之仪,自宰臣至于郎官、御史,皆班列殿庭拜舞,惟枢密
立殿上不预,亦此意云。
船名三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