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唐 >

第4部分

回唐-第4部分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津桥上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这时的天津桥是很多人游玩的去处,也是洛阳著名的景点之一。天津晓月被称为洛阳八景之一,是很多文人墨客争相描绘的美景。天津桥的凌晨景致最美,一轮晓月低挂桥头,清爽而皎洁,最是文人的最爱。可惜李清不可能在凌晨的时候跑来这里看什么皎洁的月光。只好在大白天站在天津桥头,看着桥底河水微澜,波光粼粼而心中叹息。

    这时候并不是洛阳最热闹的时候,因为天冷并没有很多人闲的在街上闲逛。过几天就是上元节,按例是要取消宵禁三天,那时候洛阳的夜晚才是最为繁华的时刻,仿若是被平时压抑的太久,上元夜的洛阳才能见证这盛世大唐的神都风情。

    新年依旧十分热闹,这时候的李府都在忙碌过年的事宜,不管是主人还是仆人都是焕然一新,迎接这开元二十三年的到来。

第4章 祭祖() 
这几日大夫依旧过来,看过后说已经没有什么大碍,身体已经完好了,只是还要注意不能受冻,毕竟是四五岁的孩子,身子骨还弱,随后开了几副滋补身体、益神养血的药方,吩咐按时服药,少动以免再感染风寒。老太太谢过大夫,命人把大夫送了出去,待李清躺下睡了以后,回头道:

    “看来身子是好了,不过解语还要多注意些,不要让清儿在外面待太长时间。”

    解语答应着,一边说道:“小郎君的身体一向是很好的,怕是之前受的惊吓不小,这些日一直待在屋子里没有出去,可能觉得闷,一直闷闷不乐。出去也没有什么精神。过两天身子再好些,还请老太太准许解语带小郎君出去玩耍玩耍,方才能解了心忧。”

    “这倒是,以前这孩子就是个活泼的性子,回来后都变的不怎么爱说话了。过几天正好是年关,过些日子就是上元节,这洛阳城正是热闹的时候,到时候你带着清儿去转转,清儿的性子也许就慢慢的回来了。记得多几个人去,到时候我让仁济给你多派几个人。新年人多,免得在出什么意外。”

    “老太太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小郎君的。”

    “你做事我放心。这几年怕是要多麻烦你了。”老太太歉疚的说。

    “这是解语应该做的。”

    临近年关,依例是要祭祖。李仁济一直在忙着张罗这些事情,处理完事情以后每天抽时间过来看看李清的情况,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外面忙碌。年底是生意最忙的时候,李瑞不在,只好落在李仁济身上,真真是忙活的抽不出来时间。

    由于是从蜀中迁来,其实宗祠并不在洛阳,只是在家中把中堂腾出来,把祖宗的牌位重新置放起来,安排人收拾供器,让人打扫房屋器皿、悬挂祭祖什物。此时的李府上上下下都是忙忙碌碌。多亏有老太太细心安排,条理有序,井然有条。花解语这两日也从李清那里过来帮助老太太安排相关祭祖的事情,李清那里是之前叫做灵儿的小丫鬟在照顾。虽说李清现在的身份是个孩童,但是不出家门的话在家中应该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有人照顾着起居就可以了。凡是动一下都有人服侍对于李清来说还真是不习惯,每次想自己动手的时候都有丫鬟过来阻止,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听其摆布。

    这时候的李清大约是整个府上最清闲的人了。没人有时间带他出去,于是整日的在家中转,后面跟着不停唠叨的丫鬟灵儿。

    这两日,李清在院子里转的时候,出于后世做老师的习惯,主要是在打量这唐时的祭祖习俗,其实跟后世的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准备的更加完备,程序更加复杂罢了,完全把祭祖当成一个最重要的家族大事来办。

    有些不懂的东西就问解语,解语也会耐心解答。祭祖的时候李清是要参加的,四五岁的孩子不再是两三岁或者更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祭祖虽然参加,只是别人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也许是得了老太太的授意,解语把这祭祖的事项给李清都解释的清清楚楚,希望李清在祭祖的时候不要出什么差错。

    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九日,过年的事情已经齐备,换了门神,贴了桃符,全家上下焕然一新,全府上下都换了新装,连做粗事的仆役也都领到了过年的新衣服,人人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几近除夕,李瑞才从外地回来,给老太太和父亲请了安,也没有顾得上过来见李清一眼,又匆匆忙着张罗过年的事情。从穿来到现在,李清还没有跟李瑞见过一面,不知道这大了十多岁的大兄是什么样的模样、什么性情。

    除夕夜,老太太召集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除了老太太、李仁济、李瑞、李清。还有李仁济的小妾崔氏,也就是李清的后母了。李清在之前见过几次崔氏,在李清病着的这段日子里,崔氏也前去看了几回,说些宽心的话,祝福丫鬟们细心伺候着。还有一人是李瑞的妻子刘氏,却是今天才见到。并没有说上话。看人小巧婉约,大抵是比较好相处的样子。对老太太恭敬小心,看在老太太眼里也是满心的欢喜。李仁济和其妾室崔氏及李瑞和其妻子刘氏都上前给老太太请了安,随后在旁落了座。李清有花解语带着上前见过老太太和李仁济及其他众人,挨着老太太坐了下来,解语在旁边站着服侍。

    晚餐的形式是聚在一起围着长长的餐桌,并不是分餐。依例是很丰盛的晚餐,这时候的食物已经多用香料,算起来是比较奢侈的。荤素全具,禽鱼具备。其中餐桌的正中间放着烤制的羊肉和鹅肉,据说是很出名的一道菜。水晶饼、黄桂柿子、粉汤羊血、葫芦鸡样样俱全。李清并没有后人的饮食不适,看来真实的唐朝并不是书本上的样子,李清偶尔心里想到。

    一家子热热闹闹,有小孩子在庭院里放爆竹、点烟火,提着灯笼笑哈哈的乱跑,边上有仆人在注意着,防止出事情。

    由于是从外地搬来洛阳,这面并没有什么亲友,家宴还是只有在座的几个人。李瑞略微问了问前些日子李清的事情,崔氏和刘氏也表现出自己的关心,流露出心痛的表情。因怕又惹得老太太伤心,大家都没有在李清的事情上过多的说些什么。李瑞问了问当时的情形,李清只推说因害怕全部忘记了,倒也没有引起什么怀疑来。

    家宴热闹到半夜,因老太太倦了,于是喝口清茶随后散了。李清却是留在了老太太这里,晚上被安排在老太太身边歇息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元日,大年初一,全家人开始张罗祭祖的事情。李瑞起来的时候碰到父亲李仁济,两人边说边往老太太这里来。显然正在说着生意的事情。李仁济手中拿着一份账簿,记着密密麻麻的账务往来。

    李仁济翻开其中一张,仔细看时,是在长安的账目,写的是家里在长安新近发展的布匹生意。上面记录些锦缎等物品的出入:“绢二百五十三匹,匹帛一百一十三匹,绸四十匹,匹绫二十六匹,……”还有些从其他地方进货的事项。

    李仁济看着手中的账目,问道:“年前在长安可还顺利?”

    “年前的时候我在长安待了这些日子,家里在那里的生意进展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关节过年回去以后还得打点。”李瑞说道。

    “嗯,依我的意思是没有必要去长安发展的,在这洛阳城还不够你折腾的?长安我是去不了,自己在那面要多加注意,长安不比洛阳,皇亲国戚、高官巨贾,环境复杂的很,生意要困难的多。”

    “是,父亲。总归长安的局面还是不错的。”

    “好了,生意的事情以后再说。过会儿祭祖就要开始,先忙这些事情吧。”李济仁说道。

    早晨李清和老太太一起洗漱妆饰,被打扮成粉雕玉琢的小孩童,心中着实恶寒了一把。好在老太太和丫鬟们都说好,李清也没有办法计较。

    李仁济和李瑞边说边来到老太太房间,请了安坐下。老太太问了问祭祖的准备,李仁济答道:

    “都准备妥当了。多亏了母亲最近操劳,孩儿和孙儿一直忙,没有顾得上,是对老祖宗的不敬。”

    “说这些话做什么,你也不小了,还在为全家生计忙活,还好有瑞儿照料着。清儿还小帮不上什么忙,我老了,只能在家中打理打理。幸好现在是承平盛世,我们的日子都好过,老祖宗们也就放心。”

    老太太又问,家里仆人的过年恩赏是不是都有了,过年准备的新衣是不是已经发了下去。李仁济一件一件的答了,老太太才放下心来。随后是准备祭祖的事情。

    且说李清,是初次参加祭祖的仪式,一面细细留神打量着祭祀的中堂,一面记着祭祖的环节,免的出了差错。

    祭祖的事由老太太领着全家上下,依次是李仁济、李瑞、李清。崔氏、刘氏也在旁陪着,其余是仆人,在门外站了,随着老太太行礼叩拜。礼仪繁琐,过了一个时辰才完成。随后,老太太吩咐解语把李清抱走换了常服,才来到老太太的居所落座。

    下人们都退了下去,只留了解语和服侍老太太的一个丫鬟在。李仁济、李瑞、还有李仁济的小妾崔氏及李瑞的妻子刘氏都在。开元二十三年的第一天,一家子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自是欢喜。

    过了新年直到上元节,依旧是忙碌的日子,各个生意伙伴的往来,甚至于去生意场上的各处打点交结,不一而足。不过都是李仁济和李瑞在忙碌,没有李清这个才五岁的孩子去操心的事情。

    祭祖过后,除了准备一些家主和少家主的交结礼物,其他的时间对于下面的仆人还是比较清闲的。这期间解语带了李清去街上看看、逛逛,当然还有两个男仆跟着。此时的洛阳治安还是很好的,皇室同样准备了大型的过年祭祖和庆祝活动。这时候玄宗就在洛阳,其实这时候的洛阳就是大唐的权力中心,正值过年,金吾卫也加强了全城的巡逻治安。再会被人拐走的情况大概是不会发生了。李清心里笑着想。

    街上是络绎不绝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汉人胡人,满脸的喜庆祥和。大唐承平已经很多年,这时候正是能算得上大唐历史上最好的年代,天下富足。处于天下中心的神都洛阳的人们,日子过的更是不错。洛阳富财雄,繁华财富尽在李清眼中展开。

第5章 洛阳、上元、夜(一)() 
过了元日,接下来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上元节,正月十五夜,上元燃灯节。

    其实唐时并没有把上元节做为官方正式的节日,但是民间却是当做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来庆祝的,因为是刚过新年,做为春节的延续,上元夜依旧是最为热闹的一个日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官方也把上元节当做约定俗成的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规定取消宵禁,从而成为人们展示盛世活力的最好舞台。

    每年的上元夜官方都会组织大型的活动,包括点灯,或者叫做“燃灯”——这是佛教的说法,杂技、舞蹈、武术、舞马等盛极一时的表演都会粉墨登场。

    开元二十三年的上元夜,玄宗皇帝已经命人在皇城的端门前面开辟了很大的一块场地,周围是将近万步的戏场,专门组织来自全国各地或者说是天下各地的艺人登台表演,显示皇族与民同乐的胸怀。

    一般这时候玄宗皇帝都会露面与臣民同乐,但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并不会真正地让玄宗皇帝走到民众中间来,因此绝大多数洛阳的民众是没有机会见到圣人容貌的。

    然而,上元夜的端门依旧真正是当晚整个洛阳城最热闹繁华的所在。

    其实在洛阳城的各处,都有不同的晚宴或者聚会之类的活动在上演,亲朋好友、生意伙伴、官员商贾都聚在一起,为了不同的目的走到一起来。有诗会,有舞会、有酒会,各种各样,几乎整座城市的市民都出门去逛集市,看舞龙、舞狮、猜灯谜,显得十分热闹。

    夕阳才刚刚落下去,各地的表演已经开始,热闹的气氛开始渲染出来。上元夜最重要的活动——赏灯已经开始,各个坊中乃至洛阳城中的主干街道上都已经挂出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样式新颖,花样翻新,一个比一个精致完美。

    每年这时候都有好事者会评定各处各家的灯笼,名次就会在次日出来,流传于城市各处,对于夺得魁首的那家,这绝对是无比骄傲的事情,走出去都会考:

    “某家的花灯可是夺得过洛阳的魁首的,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美誉。”

    晚宴开始的早,李家上上下下从老太太到家人、丫鬟、仆人等几乎百十人口,规模巨大,在上元节的晚上是十分热闹的。其实全家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