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唐 >

第138部分

回唐-第138部分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情过后,长安城中,这些年传教顺风顺水的波斯胡教——景教被李隆基勒令改名为大秦教,教堂改成大秦寺,禁用“景”字样,“景”有光明之意。同时下令唐人禁止信奉大秦教。而原先的景教法王阿罗含退隐不出,景教在长安乃至在大唐的事物被景净接了过来,成为了景教新的大法王。

    除此之外,景教之中也有一些胡人被投入大牢问了斩,一同入狱的还有信奉景教的唐人苏五。因为有此前李隆基的旨意,跟案件有关的胡女苏富扬氏却幸免于难。

    除了这些涉事的一众人等,在这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京兆府的新任法曹吉温却出人意料的脱颖而出,当然表现出来的是吉温审讯疑犯的能力和手段。事后亲见过吉温审讯的京兆府和三司人员都暗叹吉温手段的花样多出和心狠手辣。即便是事后有人再想起也是心生惧意。

    随着事情的尘埃落定,长安城官场之上显得平静了很多,因为这次事情所造成的职位空缺,却是基本上被太子一方和李林甫给瓜分掉了。在整个事件中,寿王李瑁没有受到什么牵连,但是为了摆脱嫌疑,一个多月以来闭府不出,总算是躲过了事件的波及,不过李隆基那里,对待寿王的态度多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宠信。

    这次因为李清遇刺一案而接连引起的震动过后,因为李清刻意淡化自己在整件事情中的作用,倒是并不经常被人提及。

    不过随后李隆基的一道旨意,长安官场上的人们才又想起这次大地震的真正源头和事件的推动者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些人在重新梳理案件的时候才发现李清这个几乎隐形的少年,一边努力扮演者事件的受害者,一边成为了整个事件最大的受益者。

    李隆基下旨,李清被晋封为了侯爵。

第197章 穿越时空的道门大师?() 
封侯拜相,绝对是大唐无数人的梦想。

    能够以如此年纪封拜为侯爵,李清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也同样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大约还是因为长公主的关系,李清心中暗道,自己这一步步的走过来,跟玉真公主有着莫大的关联。也许在外人的眼光中,这种依靠裙带关系获得的封位并不光彩,甚至于有些人对于李清还有着轻视和不屑。

    其实这样也好,虽然李清因为封了侯爵,一步而入长安权力的顶层,但是正是因为跟玉真公主的这层关系,大约别人对李清也不会太过意提放或者敌视。

    李清的这次封侯在朝堂之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除了李隆基对李清下旨封侯的坚决态度之外,之前岐王和武国候的下场也是很多人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原因。

    正因于此,这位年轻的侯爵突然成了长安城炙手可热的人物,位于永安坊的李家几乎天天人满为患,然而出来接待的一般还是李仁济和李瑞,李清并没有当面招待过什么人,这大约算是另外的一种韬光养晦了。

    同时因为李清的这次封侯,李家的住处倒是得到了解决。

    随着封侯旨意的下达,李隆基赐给了李清一套宅邸作为侯府。新赐的住宅在长安城延康坊,延康坊靠安化门大街,是长安城中最为繁华的里坊之一,坊中最有名的建筑就是西明寺,而李清的侯府就紧挨着该寺,侯府周围是长安城中诸多勋贵的别院和府邸,这片区域也算是权贵集中之所。

    此后李清入宫谢了恩,李隆基见李清时颇多赞赏,对于李隆基为什么要封李清为侯,两人见面的时候李清并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不过在宫中的时候高力士对李清的态度倒是比之前更加亲热了。

    待李家众人搬进侯府,一切安顿妥当,才发现这座巨大的侯府显得有些荒凉了。宅邸很大,有数重院落,然而整个李家带上家中丫鬟、仆人也不超过半百之数,这些人住进来显得整座院子空荡荡的。

    李瑞提议再买些丫鬟、奴仆进来,以后总归要用到这些人,征求李清的意见时,李清拒绝了,说家中本来人就少,用不了这么多人,没有必要再添什么奴仆之类的。

    最终还是聘请了几名有功夫的人看家护院,另外又买了两个丫鬟负责照顾李仁济的起居,除此之外,竟然是一个仆人都没有增添。

    虽然也有很多人上门要求自卖为侯府的奴婢,然而最终都被打发掉了。李清出入的时候依旧只是昆仑跟随,并没有因为成了侯爷就摆出应有的仪仗出来喧嚣过市。

    这在长安城很多注意李清的人眼中愈发有些奇怪了。

    虽然李清依然任着大理寺少卿,然而去往大理寺点卯的时候更少了。更多的时间闲散下来,李清偶尔出去转转,倒也显得逍遥自在。

    期间还去西明寺看了一眼,不过在西明寺这些僧人的眼中李清并不受欢迎。

    大慈恩寺佛骨被盗的案件已经侦破,最终幕后的指使也查明是景教所为,佛祖真骨舍利同样被寻回。然而这件事情被刻意的低调处理了,大约在圣上李隆基那里不希望长安城之中各个教派之间有着太多激烈的冲突。

    为了安抚佛门众派,景教大法王阿罗含退居了幕后,景教之中很多涉案的人被问了斩。就连景教也被李隆基降旨给限制了传播,这算是给了佛门很好的交代。

    虽然道门的嫌疑被洗清,然而此前事情不明朗的时候,道、佛两门因此而造成的冲突和敌视却并不容易弥补。

    做为道门领袖——上清茅山一派宗师玄静道长的师弟,李清过来西明寺自然不会受到什么优待。

    “不用理会那里和尚的态度,不过是上次事情过后,西明寺拉不下脸面认错罢了。”

    李含光看着李清,摇头笑道。

    李清过来李含光这里,说到之前去西明寺时那些僧人的反应,李含光笑着跟李清说道。

    “因为圣意,双方之前都比较克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冲突。要是这件事情赶在十年前,估计道、佛两门中人会损失惨重。”

    李含光接着说道,这让李清想起了自己初上王屋山的时候,佛门诸位宗师上山比斗的情景,那时候双方的形势确实比现在要恶劣的多。

    “这次佛门理亏在前,难道佛门中就没有人过来道个歉?”

    李清不解的问道。

    “哈哈,慈恩寺的主持道证过来过,替他的师弟道光道了歉。”

    “小师叔,这次佛门在师父前面可是丢了颜面。”

    站在一旁侍奉的李含光弟子景生插话道,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佛门宗师过来李含光这里,虽然表达的是之前道光和尚在灞桥对玄静道长无礼的歉意,然而道门众人更多的还是把这看作佛门对道门的低头。

    “不过是些意气之争。”

    李含光摇头说道,

    “这些年道、佛两门彼此之前各自发展,关系还算平和。不过这件事情之后,两门关系不会再像以前。圣上的意思是双方不允许动用武力,然而场下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佛门高僧不空大师即将从天竺反转回长安,带回了大量的佛门经典。佛门也想着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译经造势,对道门进行反击。

    “道门在道藏方面确实要比佛门少了很多,有些道家经典语焉不详,门中诸人有些还怀疑这些经典的真伪,更何况是非道门信徒。

    “师兄我跟道门其他宗师商议过,预备组织道门精英共同对道家典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订、整理和释疑。希望能够在佛门面前不至于被动。”

    李含光有些忧心的说道。

    这倒是事实,这时候的道门典籍有些都是前人伪作,部分典籍里面的东西都自相矛盾,甚至于这时候的道教还并没有形成一套太过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在佛教面前的确是不足,之前的道、佛争论的时候这也是最被佛门诟病的一件事情。

    李含光提出整理道藏典籍自然是好事,不过在李清的印象中,历史上这时候的道家虽然也有过不少人试图把道家理论给系统化,但是基本上没有成功的,一直到晚唐时期,杜光庭才对道家经典做了成功的总结、修正和整理。杜光庭也以此成为当时的道门领袖,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小师兄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如跟师兄一起来编纂这些道家经典?”

    李含光在旁边笑道。

    “噢?好啊。”

    李清爽快地答道,

    “不过这还真需要从长计议了。”

第198章 情种() 
长安大明宫含凉殿。

    美妙的音乐声从大殿里面传出来,飘荡在含凉殿前面的太液池上空,随风飘散,乐声婉转悠扬,听得让人心醉。

    含凉殿的大厅之中,圣上李隆基斜靠在一张大的凉榻之上,醉心欣赏着眼前的乐舞。场中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大厅之中数十彩纱薄绸的舞女翩然起舞,中间领舞的是杨玉环。

    杨玉环,一身虹裳羽衣,肩披霞帔,头梳高髻,上插两支步摇,金玉相交。一身薄纱羽衣愈发显得丰姿绰约、资质丰艳。

    在磬、箫、筝、笛等乐器的伴奏之下,乐声时缓时急,低处如窃窃私语,高处似唳鹤长鸣,跳珠撼玉,铿锵有声。

    随着乐声起舞,杨玉环飘然旋转,广袖嫣然纵送。舞姿新颖雅丽。双手轻垂如弱柳无力,斜曳裙摆似烟霞欲生,烟娥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音乐优美、舞姿曼妙。李隆基斜躺着,双手和着节拍,点头欣赏。

    一曲既罢,乐声轻止,熟识舞女退了下去。杨玉环轻移莲步,款款走上前去,在李隆基旁边坐了。李隆基从身旁拿过一支玉如意,让杨玉环抱在怀中取凉,伸手替杨玉环拭去脸上香汗,笑着赞道:

    “娘子的舞蹈愈发出神入化了,朕整日欣赏也看不够啊。”

    杨玉环往李隆基身边靠了下,倩眼流丝,轻声笑道:

    “妾身只希望能够每日在三郎面前跳上一曲,以娱吾郎。”

    李隆基哈哈大笑,饮完杯中酒,揽过杨玉环,看着眼前这个明媚不可方物的女子:

    “朕这一生,年轻时候驰骋沙场,纵横朝堂,登九五之尊,算得上是醒掌天下权。而今年迈,幸得娘子,只希望常能醉卧美人怀。

    “朕年少之时,觉得这一天天过的实在是太慢了,整天盼着熬过往日时辰。这到了现在,倒是觉得时光飞逝,让朕有些留恋了。

    “朕这一生,能遇见娘子,实乃三生幸甚,恨不能与娘子长生相伴。”

    杨玉环酥胸微喘,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头轻轻靠在李隆基的肩膀之上,缓缓说道:

    “妾身不负圣上恩宠,定会常伴君王左右。”

    一时之间,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起来,清风穿过含凉殿,吹走夏日的燥热。

    过了片刻,李隆基又道:

    “自从遇见娘子,到现在已经近五年的时间,朕还不曾给娘子一个嫔位。待朝中诸事稍定,朕必然迎娶娘子入宫。”

    杨玉环听到,坐起身来,看着李隆基喃喃无声,脸上神情变幻,随后才道:

    “妾身与三郎这样就很好,每天也可想见,何必让妾身入宫为嫔。妾身这些年得三郎宠爱,后宫之中怕又不少姐妹会……”

    “嗯——不用理会后宫那些人。”李隆基摆手说道,

    “朕只要有娘子在就好。”

    “三郎怎么想着要纳妾身入宫了呢?”

    杨玉环这时候才想起来问。

    自从李隆基把杨玉环从寿王身边抢了过来,已经将近五年的时间,虽然一开始并不是整天让她待在身边,但这两年倒是愈发宠幸杨玉环了。

    这几年,李隆基即便是再恩宠杨玉环,也从来没有想着把她迎娶宫中。当然,这可能有很多的顾虑在里面,一来,杨玉环之前是自己的儿媳,虽然让寿王和她和离了,但是面子上或者舆论上总要顾忌一下。二来却是没有合适的时机,李隆基也是想着能够在合适的机会之下再把杨玉环迎娶进宫。

    “前些日,岐王一案娘子相必是知道的,当日朝堂之上李清揭露了岐王不臣之心。当日朕心中还有疑惑,后来才知道那李清跟岐王两人之间是有矛盾的。”

    李隆基说道,

    “朕在事后才知道,那李珍想着抢夺李清的妻子为妾,李清才不得已反击。”

    “圣上是说李清故意陷害岐王不成?”

    “朕不是这个意思。那李珍也算罪有应得,竟然背着朕私藏武器、兵士,哼,真是辜负了朕对他的一片苦心。”

    李隆基冷哼道,随即接着说,

    “朕是说那李清竟然为了一个儿时的娃娃亲,就敢跟岐王府对抗,这性情倒是颇合朕的心意。李清能够为一个商家女而与岐王较量,难道朕还不如一个少年不成。

    “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