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太多也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膨胀。有研究显示,2001~2004年,全球金融产品的交易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外汇日交易量上升1?9万亿美元,增长了57%。金融衍生品日交易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上升了74%。2005年全球收购兼并规模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6年,美国共同基金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比过去4年增长了66%。与此同时,全球股票交易所之间的整合不断出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正在联合起来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证券交易所将完成跨大西洋的整合成为一体。纳斯达克打算买下伦敦交易所,东京和韩国的交易所也在密切联络,全球金融大爆炸的格局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架势。
钱太多也是最近对冲基金迅速发展的原因。近几年来,国外对冲基金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从几年前的千余家发展到上万家,所管理的资金规模有的已经超过700亿美元,投资的领域几乎囊括证券投资、股权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的所有领域。
全球私募股权基金近年管理的资金已经达万亿美元以上。预期在两年之内,全球私募基金交易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三倍于以前任何时候,可能带来以万亿美元计的市场。
另外,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石油美元〃较两年前增加了将近一倍。石油美元大幅增长推动了中东资本市场上涨,各种资产价格的上涨改变了人们过去只大量购买发达国家债券的单一投资行为,而开始大举进攻全球股权投资市场和其他领域的投资项目,这无疑将有更多的钱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当然是他们最看好的地区之一。
卷入漩涡里
金融扩张正在一步步发展,2001年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正在逐渐加大开放力度的中国市场,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独善其身了。而过剩的国际资本正在全球寻找机会,中国已无可挣脱地卷入了这一轮货币过剩的漩涡里。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一开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外部,更直接地说,就是美国贸易逆差的增加,特别是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大量增加,加剧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加上来自全球非贸易性资本无孔不入的渗透,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人民币被低估的幻觉。2004年,中国的外汇积累出现空前增长,当年达到2100亿美元,而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的只有320亿,占GDP的2%,剩下的1700多亿都是通过其他途径进来的。到2004年,第一次出现美国的资本净流入退居世界第二,而中国的资本净流入变成全球第一的情况。人们的注意力被引导到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沿。
第13节:第二章 金融大爆炸(4)
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增加的外汇储备积累已经是1375亿美元,其中773亿美元是非贸易、非直接投资的其他资本流入。近期,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贷款利率较低的情况下,比如日本的贷款利率为3%的情况下,〃日元全球套利〃现象严重,外资很容易融到资金后,再转而进入其他各国〃套利〃,中国是它们的首选之一。也就是说,全球过剩的流动性资本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加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
钱往哪儿去了
这些年全球资产价格,包括全球房地产价格、黄金价格,以及股票价格等都大幅上扬。〃各国央行都在采取行动使资本流动性正常化,但是全球资本仍然过度泛滥。〃
〃全球资本泛滥冲击中国市场:热投地产、股市!〃中国经营报,2006年5月20日。
哪怕欧洲银行和日本央行升息,抽紧流动性,只要弱势美元重现,就会引导全球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非美元区的金融市场。与此同时,向来敏感的股市就会把期货和现货商品价格走势及时折射到股价上去,风险溢价推动股市价格走高。因此,瑞士信贷、大摩、美林、高盛和花
旗银行等华尔街投行早在2006年上半年就向全球投资者建议开始增持股票。处于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之中的中国,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世界泛滥资本的主要集中地。
中国目前超过年均9%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每年至少4%~5%的人民币升值预期、2006年年初股市14倍的市盈率、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存量占市场资金存量的比重不超过25%这些简洁有力的数据,任何全球配置资金都不会不注意到的!从理论上讲,过多的流动性只有通过两条途径才能被消化:要么通货膨胀,要么资产价格上涨。而2006年以来中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基本保持稳定,2007年以来的CPI虽有所上升,但还不到通货膨胀的地步,表明市场资金并没有大量流向普通商品,而是主要流向了房地产和证券市场。
中国股市经过2001年以来连续五年的持续低迷,其负能量几乎消耗殆尽,股市长期低迷与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背道而驰的怪现象到了2005年出现了转折。低迷的股市经过多年震荡,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和股票价格也已相对接近,具有了投资价值,因而购买股票的风险已大大降低。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正不断向国计民生产业(如电力、石油、交通等重大基础性行业)集中,其市场表现也相对稳定。同时一大批有活力、有创新机制的其他类型企业,包括民企等大量中小企业上市,不仅它们的业绩表现被人看好,而且还大大刺激了投资者的入市冲动欲。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体经济迅猛发展,不仅占据了中国主要市场,也占据了世界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可以想象,未来实体经济的扩张空间将受到极大限制,而虚拟经济的扩张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事实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比例的大小也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标志。在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虚拟经济总量早已是实体经济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中国的虚拟经济还处在刚刚成长阶段。由此,作为虚拟经济一部分的股市的再次崛起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资本量的充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当然,这又使经济面临了过热和通胀的潜在隐患,这是后话。中国股市的崛起和上升态势,既为不断寻求利益的资本找到了一条出路,又为剩余资本找到了蓄水池,总体上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两股势力的重合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大肆渲染,使得全球资本以各种名目(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战略投资),以各种身份(房地产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还有改头换面的对冲基金等)一拨一拨地涌入中国。这些全球流动资本一旦进入中国,在使中国外汇积累不断上升的同时,通过结汇把全球过剩的流动性也输入到了中国,使得国际流动性与中国流动性对接起来。
第14节:第二章 金融大爆炸(5)
中国对世界日益开放加大了全球泛滥资本对中国下注的筹码,而这个赌注显然又是建立在中国非市场化汇率机制这个缺陷上的。因为中国开放程度越大,人民币升值预期越大,外资就越愿意进入中国,在中国资本市场套利的机会也就越大。近年来香港〃热钱〃泛滥,狂追国企红筹股,恒指直追20000点就是一例。只要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或者国内资产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预期,那么,国际资本买入香港股市的H股、中国内地的A股,就相当于以十分低廉的成本买入了人民币资产。反过来因为热钱围堵,H股或A股股价继续坚挺,就会导致更多的国际资本从各种管道流入中国,进而买入A股,这样热钱的流入会导致国内资本过剩的局面继续下去,最终将迫使中国央行不得不采取汇率市场化政策,从而在将来使这些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已赚得盆满钵满的国际资本得以成功出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研讨会上称,中国境内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目前中国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约合7?6万亿元人民币),而央行只发行了2万亿央行票据冲销,还有近6万亿元资金留在了市场。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这等于起码有30万亿元的热钱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认为,流动性过剩造成的结果是全球金融大爆炸,全球资本市场膨胀,包括黄金、石油、期货都呈历史上的最高价格,外汇、衍生产品等交易量都呈现历史上最高水平的增长。只要人民币升值这个概念存在,境外资本还将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境内,希望能赚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诱人利润。目前,中国阻止热钱进来所采取的方式只是在汇率上增加更大的灵活性,使人民币缓慢升值。但这一措施,不足以阻止国际热钱涌入中国。
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位副总分析,2007年是中国股市真正的大扩容年,如果没有境外资金拉升股市,就没有办法吸引国内那么多资金进入股市,保证2007年股市大扩容的顺利进行。而国内机构投资者也希望境外资金能进入中国股市帮助拉升股指,直到股指期货推出后再做策略调整。
一份某券商监控股市资金的报告显示,2006年,除去各个层面可能公开进入中国股市的阳光资金外,至少有净流入股市的3000亿元人民币完全无法获悉其来自何方。报告称,这部分资金中大部分可能就是来自欧美及日本。
公开数据显示,已获批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总投资额仅90?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而目前中国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是2?4万亿元人民币。仅凭QFII这点外资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拉动大盘上扬。但一位QFII项目负责人说:〃QFII的背后有很大数额的境外资金在跟进,根据市场表现判断,我认为地下外资规模可能还有800亿美元左右。〃这位券商认为,A股市场目前正面临与泰国股市类似的局面,热钱还在大量涌入。
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是中国股市市值的迅速膨胀。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月9日,两市总市值分别达到83270亿元和19214亿元,合计达10?25万亿元。而在此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个反映沪深市场规模的指标先后急速翻越了7万亿元、8万亿元和9万亿元大关。据最新数据显示,A股总市值〃百米跨栏〃又有惊人一跃,截至2007年5月25日,沪深股市总市值达到181337亿元。到8月1日,沪深股市资产总值已实现了20万亿的突破。究竟是什么令中国股市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膨胀?股市飞速大跃进虽然得益于股改后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大盘股的发行上市,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恐怕与流动性过剩和国际资本输入密不可分。
第15节:第三章 这个股市有点疯(1)
第三章 这个股市有点疯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买未来实际上也就是买预期。认识中国自2005年年底以来的这轮超级大牛市,有几条脉络清晰可辨:其一;站在宏观层面看,中国正昂首步入新一轮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国内庞大消费市场升级进程加速为特征的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其二,站在微观层面看,在中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强劲增长,尤其是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急速提高。其三,站在中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历史高度看,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将长期大幅升值。其四,站在综合的层面看,由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而引发的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正好和国内外资金流动性泛滥相耦合,从而导致国内外庞大资本大举进入国内股市。这四条主线中的任何一条,都将成为推动中国股市发展的激发因子,更遑论四条主线交织、聚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能量巨大的合力共振。然而中国股市也在非理性的、自我驱动、自我膨胀的高歌猛进中进入了博傻时代。
攻击第一波
股市在千三上下反复震荡的走势在2005年11月之后终于悄然发生了变化。自大盘指数从千点企稳反弹以来,一股压抑了4年多的做多激情终于在2005年年底开始的行情中得到了一次酣畅淋漓的释放。
2005年12月14日,上证综指以四连阳形态轻松站上半年线,深证成指更演绎出罕见的缩量小七连阳图形。
12月29日,一根向上跳空的小阳线将长期压制市场的年线一举拿下,股指继续以小阴小阳的温火慢攻行进到万众瞩目的千三关口。
2006年春节前后,市场围绕1300点再次经历了整整两个月的反复整固。在此期间,上证指数分别在3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