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婆娘脸上的冷笑,他知道自己说漏嘴了。
也不怪自家老婆太精明,狠狠的哆了自己俩嘴巴子。赵大成往杌子上一坐,长叹一声道:“行了,别闹腾。李军也是说提高警惕,没说一定有什么事儿。”
婆娘转身靠着炕沿,低头使劲绞动包袱皮,那力气恨不能揉搓成碎片。沉默了小会儿,怨声道:“才过了几年安顿日子,都到了这荒山野地的。还避不开。”
老赵不吭气,吧嗒吧嗒一根烟抽到尽,把烟头丢地上抬脚碾碎了。腾地起身,硬邦邦的道:“咱受了国家的恩惠,得知道报答。我当这个差拿了工资,那就要负起责来。”
婆娘感到些许的悲哀,平时来说,自家男人的这份觉悟绝对值得称赞。不论在老家乡里。还是到了海兰泡来,碰到的人没有不对此肃然起敬的。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一个有担当能抗事儿的男人,不但撑起了自己的家当。更为许多人撑起了安全的保护伞。做老婆的,深感荣耀。
但现在却是要办大事了,兵凶战危的,有觉悟有担当的人,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啊!一个不好。。。。。。赵家婆娘觉得天要塌了。
不过,她却没有跟一般女人似的哭哭啼啼,拽着不让去。结婚十几年,她跟着耳濡目染的知道了太多东西,明白许多道理。
紧紧握着拳,任凭指甲掐破了掌心,她鞋也不脱的上了炕,扯被子把自己整个蒙起来。
赵大成默默的又站了片晌,把棉袄穿好,又从抽屉里摸出枪套卡在腰间,提着手电筒吱呀一声开门出去,轮胎底儿的反毛大头皮鞋踩着刚硬的地面吧嗒吧嗒响,一路走到街上。
农历早春二月的后半夜,寒风依然冷的刺骨。
赵大成一边搓手搓脸的让自己尽快适应,略微干涩的眼睛也慢慢的恢复锐利。他健硕的身量慢慢出现在路灯下,影子拖得老长。脚步声在一片寂静的街道间回响,很快惊动了街心的岗亭。
“什么人?!”
随着一声断喝,一道雪亮的光柱直刺过来。
老赵偏头避开正面,眯缝眼睛不让光芒闪花了,甩手迎着光柱大步走近。
“哦,是赵营长啊!我当时哪个胆大包天的夜猫子喝多了。。。。。。。”
岗亭里的警察立即把他认出来,心中稍稍惊讶,倒也没有多想,关上手电筒,笑着调侃起来。
赵大成来到近前,跟里面的两人打个招呼,就站在外头说话:“眼瞅着铁路要通车,有不少大人物往来,咱们得多加小心,提防有人趁机闹事。”
警察不以为然的笑道:“谁敢啊!咱们十万大军那是开玩笑的?不说别人,光是赵营长带着民兵联防,也能收拾他一堆!我看,你这纯粹是多想了。”
“多想也好过出事儿啊!”
赵大成也不跟他们多废话,借了岗亭的摩托车骑上,突突突的快速奔向城外的民兵营营地。
海兰泡的建设,跟内地的老县城并不一样。
这里之前就是个贸易商人和猎虎、矿工、二道贩子和冒险者的聚居地,常住人口不多,流动人口偏大。因此,早期的建筑五花八门毫无条理,清政府除了收税,也压根不管。
新朝之后。借着一次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这里纳入了军管的行列。城市规划设计和功能倾向,也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到了现在十年时间,海兰泡的规模扩大了十倍。秩序井然的建筑群平铺在精奇里河汇入黑龙江的岸边上,一条铁路从南边越江而来。纵川小城后又横截精奇里河而去。两座大桥分别沟通两岸,东侧的那边已经与江东六十四屯的治所连成一体,或许在未来几年后,两地会成为一座跨越江河的奇特大型城市。
十几年的急速发展扩张,让这座原本只有数千人的小城暴增到两三万还多,除却极少数的老住户。多半是加入到商业物流运输贸易等等领域的。反而是服务业的,并不是太多。
这都源于当初的规划要求。
海兰泡是作为中俄贸易的交易中心而存在的。两国的商人只能把货物储存在各自的国境之内,中国这边是大黑河镇,俄国人是克勒喀其和。双方商人或者代理人在海兰泡设立代办处,每次交易时。带货样见面谈判,商定之后由设立此处的公证处盖章作保。
之后,双方各自把货运到临时货站,验收拉走,不做存储。交易完成,也各自离开,不能在本地停留时间太长。
这么一来,两方商人也都没了就地消费的机会。每天人流往来,却是除了常规消费和贸易税收外,不能从第三产业获得多少利益。
按照一般商业规则。这么干显然是不对头的,人家求不得把城市变成物流中心、消费中心呢。海兰泡倒好,居然反着干?
一般人不清楚为什么,赵大成却知道,那是因为政府从来都不相信对面的毛子,随时准备着要以海兰泡为前沿基地。开兵见仗!
从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就看出来,这都是必要时当街垒用的。那些临时货场。稍微收拾就能当兵营。
为了保证不会有太多的毛子暗探和内奸存在,不会因为有太多的平民常驻导致治安的复杂化。牺牲些许商业利益,根本不算多大事儿。再说了,好处也没流到外头,江对岸的大黑河受益了。将来,两边发展成一体,就是一个城市。
也是为了麻痹毛子,海兰泡没有驻军,只有民兵联防。
如此一来,赵大成的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骑着摩托车,在寂静的街道上以三十公里速度奔行,路灯不住的接近又甩在身后,留下一串串急剧变幻的影子。
赵大成眼睛微眯,任凭寒风吹得脸颊发木,头脑越发的清醒。白天战友李军的话一字不差的浮现在脑海里。
“大成,上边得知一些情况,对面的毛子想趁着通车庆典的机会找事儿,很可能朝海兰泡和江东屯子下手。咱们要占道义上风,不能给毛子抓着把柄,所以不能先派兵过来。你这里任务就很重,万一有事发生,必须得抗住第一拨儿敌人。不过你放心,我这里也预备下了人手,只要枪声一响,立即就能增援到位。”
现在回想起来,赵大成都觉得心里头发憷。
他不是害怕打仗,经过战火厮杀,他没觉得多了不起。但中俄双方明明好似蜜里调油一样,正在热热闹闹的庆祝空前的合作成功,背地里却都亮出刀子准备互捅!中国这边更进一步,下手的同时还要设法抢占道义制高点………这打仗牵扯的杂七杂八忒复杂了些!
赵大成没当过高层军事将领,没法掌握太多谋略知识。但他毕竟上过短训班,很清楚中国这一做法的阴险毒辣之处。
看起来似乎很不爽利,不那么光明磊落。但从国家利益的大局考量,却不是那么计算的。这也非常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做法,不行不义之战。名正言顺,才能获得上下一致的支持。
太多的东西他管不了,现在就盼望着,最糟糕的事情不会发生。
但怕什么来什么,眼瞅着快要到营房了,陡然间漆黑的天边上窜起一道亮丽的焰火!
赵大成浑身一激灵,汗毛都竖起来………敌人真的来了!
第五七一章 海兰泡事件(四)再见张作霖()
赵大成看到窜起的旗花焰火,就知道设立在外围的游动哨发现情况了。
大概是从大元首杨浩那里传下来的特色,革命军老兄弟都比较喜欢用礼花弹。赵大成当了民兵营长之后,更是将这一特色产品大力推广。
在每个巡逻警戒的民兵,和每个固定明暗岗哨之中,人手一个真空袋密封包装的大号儿礼花弹。遇到紧急情况,他们只需要撕开袋子、拽掉拉绳,无论手持还是放在地上,都可以立即发射升空,成功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来自军工技术的礼花弹自带推拉式钉脚,哪怕是冰冻土地都能扎进去,维持短暂的稳定,保证发射成功。
精制的发射药催动经过流体力学计算优化的弹体窜入两三百米高空,炸开的镰刀斧头彩色烟火团夜晚可以让十公里外的人看到。
由于其便利性、实用性,得到了广大野外作业队伍的极大欢迎。
现如今,不只是海兰泡民兵营,警察机构、各乡各村镇的守卫力量,甚至是长期在外活动的开矿、采木、挖参队伍,都积极采用。只不过,他们使用的那些品种,炸开的花色图案又有些差异。
赵大成一看那镰刀斧头的大小高度,马上判断出发现敌情的位置,赫然是离着海兰泡已经不到八里地那么近!
他面色一紧,脚下用力一蹬档位,摩托车的腾腾轰响顿时密集了数倍,箭矢一般沿着道路直奔营房!
设立在城外的营房,外表看上去跟周围的临时货场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因为是给民兵联防机构使用,常年驻守的人员很少。多半是以连为单位轮流守卫。大多数人并非职业的,一般吃住在自己家。
由于铁路的建设,瑷珲即将进行盛大庆典仪式,处在交通要道上的海兰泡才稍微紧张起来,平时留守的民兵联防人员数目增多。
并且。民兵营的警惕性也比往日来的更高,昼夜都有人瞪起眼睛小心防范。
赵大成刚刚冲到附近,摩托头灯光柱下,就见有七八号民兵扛着枪拉开营门冲出来,远远的用手电筒朝他一晃,看清楚那标志性的大衣。立即迎上前来,紧张的招呼:“赵营长!二道梁那边儿有情况!”
赵大成把摩托丢给一名民兵,沉稳的点头:“我看到了。立刻把所有人叫起来,通知周围各屯的民兵注意警戒!跟警察局和武装部联系上,告诉县政府的头头们提高警惕!武器库那边准备随时启动。其余值守人员全部带上枪跟我来!”
急促、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赵大成根本不用思考,随口发出一连串的指令,留守人员迅速重复一遍,立即转身通传!那速度,那效率,那精确程度,跟正规军没什么两样!
营房内留守人员一个排,不到五分钟全部集合完毕。赵大成冷冽的目光左右一扫,半点废话也没有的一挥手:“出发!”
三十多人骑上载重自行车,风驰电掣直奔旗花炸开的方向!
仔细观察整支机动民兵。就会发现他们的装备绝不简单!包括赵大成在内,人手一条单发莫辛纳甘改进型步枪,浑身厚厚的防寒服装,确保即使在冰天雪地里趴一天都不会冻透。
载重自行车后面,左侧是一个六十升的背囊,里面装满一个人所需的北方林海雪原野外生存装备。食物、水、酒、燃料、工具、替换衣物一应俱全。
右侧是一个同等重量的标配武器箱,携带有足可支持一个排人员长期作战的弹药和分解开来的重武器。其中就包括迫击炮!
除此之外,更有小型化的汽油机、大功率电台、设立陷阱用的刀锯和地雷。等等此类。
这哪里是什么寻常民兵,根本就是专门应对突发袭击事件的重装机动战队!
海兰泡通往俄国和周围各屯子的道路都修过,但终究是边疆地区,人员稀少,加上冬天雨雪冰冻、夏天暴雨冲刷,损坏的速度极快。即使是性能再好的民用车,在这里也根本跑不起速度。并且,民兵营也没那么多的机械化设备。
他们最多的是人手一辆载重自行车,正好能满足大多数路况的加速奔行。至于进了山林,那只能凭马匹和自己的两条腿。
民兵营不会去深山老林里跟土匪武装纠缠游击,他们只需要守卫好屯子村镇,耐心等待正规军的支援就好。
保养良好的自行车被一群训练有素的民兵蹬的跟风火轮相仿,风一样的席卷向八里外的二道梁。
此时,发射旗花火箭的夜间巡查人员正端着步枪,紧张的与一群鬼一样从林子里窜出来的马匪对峙!
黑灯瞎火的,根本看不清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只能凭着夜眼隐约判断,在后面迅速密集起来的山林当中,影影绰绰的似乎有大片的人马在晃动!其数量,妥妥儿的超过百人!
在北疆兵团扫荡之下,还能留存有超过百人的土匪武装,那绝对是一股可怕的力量!他们必然能轻松自如的游走在中俄边境之间,并且能长期获得大量补给,保证不会被饿死。
就警戒的民兵所知,最近几年根本没有那一股绺子敢进周围的屯子和城镇劫掠,他们绝对不敢过江。倒是时常听闻从海兰泡到毛子那边的商道时而爆发大小不一的抢劫。再多,也就是从城里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说毛子那头治安不好,经常有山匪作乱之类的,也不知真假。
太平了许久,冷不丁那么一大群来历不明的武装出现在眼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