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立鼎1894 >

第107部分

立鼎1894-第107部分

小说: 立鼎189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浩在美租界指挥中心召开的内部会议上,慷慨激昂的对一群年轻先进分子宣布:“从这所学校开始,我们要让革命的火种,洒遍全国!”(。。)

    ps:又是四更满满,求票!

第一四六章 地下党,华兴会() 
来到乙位面四个月了,杨浩头一次体会到搞地下党的刺激。。。xstxt。。 看最新最全

    此前的时间里,他只是在百忙之中,向逐步汇聚到身边的进步青年讲解基础知识。在军事训练的同时,把本世界百年间的艰难革命历程,转化为一种预言式的分析结果,讲述给众人听。

    这其中,必不可缺的内容诸如中国各个朝代的兴废更替,数次变法的利弊得失,每一朝的统治策略变化等等。将钱穆、陈寅恪、黄仁宇等人的总结和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的转述给他们。

    另外比较重点的,就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中国历史数千年来屡次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怎么失败的,带来怎样的后果。

    杨浩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个半瓶水。不过好在他够聪明也够勤勉,按照本世界智囊团炮制的教程,前脚囫囵吞枣,后脚转述出来,并明确告诉众人:“这是许许多多先行者们思考的智慧结晶,我只是个传递者。如何理解吸收,并将其灵活运用,全看你们学习和继承。”

    越是这样谦虚严谨的态度,反而更加赢得了众人的敬佩和信任。

    要知道,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每一个文人又都想着“立功立德立言”。像杨浩所说的内容无不是大师们毕生研究的成果,只要他自己不揭破谜底,堂而皇之的冠上自己的名字,混个一代大师的名头,并不困难。

    可他就是如此坦坦荡荡,又能够讲解的条理清楚。在众人看来。不啻于上古先贤的胸襟。此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壮举。就算比不上孔夫子,也一定不下于一般贤者。

    更何况他所讲述的内容,严格来说都是历代帝王统治者最忌讳的“屠龙术”。即便如今日暮西山的清廷,也是绝对容不下其传播的。这等为了民族国家,毅然甘冒风险的凛然大义,差不多赶上把火种盗取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了。

    因此,不管年纪比他小的还是比他长的,一概以“先生”称之而不明。

    这让杨浩莫名的想到了另一位“先生”孙大炮。想必这时候。他已经拿到了签证,动身赶往日本了吧?不知道若干年后,他还有没有机会召集“同盟会”。因为,现在跟着杨浩的这群青年,都是日后“同盟会”的骨干!

    以前杨浩不太了解这批最早的革命者,一度也跟一般无知少年似的,把他们等同于后来腐朽的刮民党。

    到了乙位面之后,因为需要不得不返回头去研究,才发现压根就是两个人群!

    后来的刮民党,那是盗取了先辈革命成果的一群投机犯而已。真正的革命者。当时都已经完全靠边站。更多的则在北伐之前,就已经倒在革命的道路上。成为后来者的阶梯。

    在一片黑暗之中,敢于冒着生死危机,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唤醒一个民族,振兴一个国家的大业。哪怕一次次碰的头破血流,付出莫大的牺牲,仍然无怨无悔。这种伟大情操,除了敬佩之外,杨浩实在说不出别的。

    因为敬仰,所以敬重。

    杨浩也好,其他杨家人也好,从来不摆出一副“老子比你先知一百年”的嘴脸,指手画脚的强行要求人家做这做那。

    他们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尽可能的传播不同的知识,如何选择吸收,则由当代人自行选择。

    这种看似放任松散的方式,收到的效果却一点都不差。几个月下来,以丁惟汾为首的一群二十岁左右进步青年,很快就自己得出一些看似浅薄,实则已经开始上路的革命理念。

    他们首先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即将面临千古未有的危机,不只是寻常王朝更替,而是整个民族从文化层次的湮灭。其结果,不再是汉民族、汉文化融合外来者,却可能被以坚船利炮武装的西方列强彻底的毁掉,传承断绝,分崩离析为结束。

    前车之鉴,如英国人毁掉的印度文明。

    印度文明,被英国人用两百年时间完全摧毁,只剩下种姓制度得以保持。又加上他们本身也不注重历史,到今天所看到的所谓印度史,都是英国人“发明”的。至于“梵文”就更加可笑了,几百年前古梵文就彻底消失断绝传承。现在乃至后世冒出来的,都是两回事。

    中国的读书人,对于文化的自豪感,对于史书传承的严肃态度,不是其他人所能想象的。这就好比要求西方人去毁掉《圣经》一般,绝对不能容忍。

    西方国家从明代以来不断派出传教士为侵略先锋,在全国各地大肆拉羊传教的做法,早都为读书人所痛恨。如今经过杨浩的分析,登时令他们觉悟到其中的危险。

    灭你的文化,灭你的文字,从根本上毁掉一个民族的历史。这种结果,谁都不能接受!

    基于此,进步青年们达成共识的第一条,就是要对抗一切敢于如此做的敌人。近的有列强,远的有满清。文字狱的仇恨,借修《四库全书》毁掉经典的血债,都在他们心里攒着呢!

    有了革命的目标和对象,更要寻找革命的方法。

    杨浩没有原封不动的把“土改”这一大杀器祭出来,因为社会条件并不合适。土地兼并只是导致革命的原因之一,更关键的还是分配制度的公平程度。

    人类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制度”。从有史记载到如今数千年来,各个国家各个文明,把所有的政治体系社会制度都玩了个遍,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是可以永远存在的。

    最关键的是,都无法解决公平分配这一基本原则。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没有一个至少相对公平地分配原则,社会就不可能恒久太平。用不了多久,因此而带来的矛盾就会激化。到时候革命仍然不可避免的再次发生。

    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中。类似的改革其实一直在进行。只是被掩盖在貌似顽固的帝王将相、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框架之下。

    杨浩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天才,更没有开国帝王那种改天换地的大气魄,也没发现自己长得像九五之尊。一个21世纪的青年,如果还想着一言九鼎,以一人独霸天下,那就太二百五了。

    杨家众人对他们存在的定为很明确。即传播知识,推动变革,培育基础。守护家园。

    在确定推翻满清、对抗列强的基本原则之上,究竟整个国家的革命如何开展,最终会发展成何种状态,不做提前预设。只要能够维系炎黄正统,中华文明正朔,最终谁来当大长老,走那一条道路,并不是根本问题。

    回头看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西方列强普遍的福利制度,却更像是“国家社…会主义”。纯粹的资本主义。基本不存在。

    世界始终是在不停的变化,任何一种试图随手画一个圈。就确定千秋万古不易的大方向的做法,根本是狂妄自大。

    中国自古以来,动不动就“万世不易、着为永例、永不加赋”的多了去了,有一个实现了吗?

    朱元璋用半辈子规定的框架,他死后才几年就被打破的一团糟?保留下的那些,恰恰是导致他万年江山完蛋的主要原因。

    明白了这个道理,杨家人就绝不妄自尊大,自行其是。

    只不过没有料到,这种谦逊谨慎的态度,在众人看来更值得敬佩。短短几个月,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小圈子就围绕在杨浩的周边。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以日照为核心,辐射到大半个鲁南,正迅速的向鲁东鲁中蔓延。许多日后将投身革命的“同盟会”乘员,都提前加入了其中。

    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吸收,相互讨论启发,逐步得出结论。

    时至今日,一个粗略的纲领已经形成。还没等杨浩进一步引导呢,他们却先提出来了。

    就在7月27日,美租界“工程指挥部”里,总共二十四名青年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确定了成立革命组织,以推翻满清、打倒列强,振兴中华文明,缔造公平制度的新兴国家,为核心纲领。组织的名称,为“华兴会”。

    这个名字是他们自己商量出来的,杨浩一听登时脑门子一热,看来,历史总是有自己发展的顽固趋向。革命者的理念大体还是相通的嘛。

    不用说,杨浩自然是作为会长,并兼职理论导师。丁惟汾、徐镜心为副会长。许衍灼为书记,周建镐为秘书长,郑瑞麟为庶务科长,齐树棠为外务科长,刘冠三为教育科长,彭占元为内务科长等等。

    至于行动科、调查科等部门,杨浩没打算急着设立。这两个部门都是要杀人见血,搞秘密勾当的,不是彻底能够信任的人,绝对不可随意委派。

    会议拟定总章程,而后初步确定队伍建设扩大原则。

    发展手段,分别以新创立的北洋大学、李鸿章正在绸缪的北洋新军,和各大学校为中枢,争取其中的进步青年为新会员。

    依托“炎华商业投资银行”的扩张,确保每一家工厂的工会首脑和主要成员,皆为会员,掌握工人阶级力量。以每一家分行和服务站为分会秘密据点,将发展触角遍及全国主要城市。

    这是要确保将来的新式教育出来的精英,一定是我们的人。北洋新军练成,也在必要的时候掌握反正。但对他们只是掺沙子的性质。真正决定性的战斗力量,还是杨浩亲自掌握的秘密武装。

    至于严复为总编的《国闻报》,将继续以超然存在的姿态,掌控国内的舆论风向,重点起到启发民智、引导思想的作用。

    真正的革命刊物,将在具体谋划之后,按部就班的发展。(。。)

    ps:需要月票支持啊!

第一四七章 翁同龢罢官 2更() 
一场急就章似的拍卖会,席卷天下十大商帮之四,搅合的朝堂上下不得安宁,辐辏出一家巨无霸似的超级金融工商集团。在花团锦绣之下,却隐藏着杨浩这一股蠢蠢欲动的反抗力量。

    李鸿章如果知道姓杨的如此狼子野心,他居然来亲自前来捧场。准备用来掀翻他辛苦经营几十年的烂摊子的力量,居然就是他帮着给整合起来的,不知道会不会气的当场吐血!

    而那些京城来的贵人们,费事巴拉花了大钱,请回去一堆根本查禁不了的书籍,顺带着为满清王朝掘墓人捐助了宝贵的资金。他们的皇帝和西太后明白之后,又不知会作何感想。

    反正杨浩他们这群年轻的革命者,很是扬眉吐气,摩拳擦掌的准备好了大干一场。

    李鸿章回去之后根本就没时间细想,他已经被高丽半岛的局势急剧恶化,弄得焦头烂额!

    就在拍卖会之后的7月23日,日军悍然闯入高丽王宫,挟持国王李熙之兄李载冕上位,迫使李熙下罪己诏,连同实际掌权的闵妃下台幽禁。如此强迫高丽王国完成亲日力量的更替。

    7月25日,日军大岛义昌旅团以一个联队的完整兵力,突然对驻扎牙山的聂士成、叶志超所部总数五千人发动猛攻。

    聂部匆忙应战,勉强挡住正面敌人。不料叶志超惊慌失措,临敌怯阵,竟然一碰之下,立即后撤。导致聂部差点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成欢驿阵线。退守公州。

    然而聂士成却没想到。28日他带着退兵还没到公州呢,半道上竟然遇到了叶志超率军北撤!竟是以为不可力战,要绕到跑几百里外的平壤去重整阵列。

    如果就这么跑了,也还罢了。偏偏叶志超这厮好大喜功,他不但丢弃了大量好不容易才运去的火炮弹药辎重,还很不要脸的声称打了一次胜仗!

    他大概没见识过《国闻报》的手段。结果前脚才发来报捷电文,后脚一份号外就给他毫不客气的揭了老底!

    李鸿章千叮咛万嘱咐,让这帮家伙小心点。用心做事。没想到仍旧弄出这样的丑事,面对满朝清流铺天盖地的弹劾,外界的各种嗤笑,他一边发电斥责,又把袁世凯直接派去了平壤。作用么,就是盯着那帮人别再闹笑话了。

    消息传到京城,光绪皇帝登时心情大坏。刚刚弄到手的精美书籍也顾不上欣赏了,疾言厉色的下旨斥责李鸿章,到底怎么做事的。

    翁同龢等一帮清流幸灾乐祸,跳着脚的落井下石。结果没有高兴两天。7月30日,《国闻报》就把翁师傅与其学生王伯恭的私密谈话给发了出来。

    谈话的背景。是6月高丽局势日渐紧迫,朝中一片主战之声。王伯恭表示忧心,认为“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