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桧问:“那七将军的意思,是不打算用两位官家来胁迫赵构退位了?”
杨应麒微笑道:“我刚才不是和你说了么?我们将先北而后南,赵构会有几年安生日子过的。如何?这个够你去交差了吧。”
秦桧大喜——这番才是真喜了!说道:“若如此,下官便在江南坐等大将军、七将军驾临了。”
杨应麒哈哈一笑,说道:“你在江南好好干,给老百姓做点实际事,算是恕点罪愆!纵然天下南北分治,那也都是华夏的江山,华夏的百姓。事情做好了,总是于国家有利。至于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尽量不要掺和的好,也不要整天往东海那边跑,免得将来不得善终!”
秦桧闻言不尴不尬地一笑,一时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第568章()
第568章老成偶尔张狂(下)
辽口军学的师生对杨开远有一个一致的评价:保守!
特别是一些激进些的青年,都公开嚷嚷着“三将军辽口战后无名局”了。的确,在宗颍的北伐战争中杨开远的表现很难让这些年轻人满意,而在真定大败以后,他的保守更是让所有热血青年觉得难受。
“明明才三十几,却比六七十岁时的种师道还畏首畏尾!”
这种言论居然出现在辽口的公开场合中,让一些军学高层愤愤不平,毕竟远在塘沽的杨开远还挂着辽口军学副山长的名头呢。不过杨开远听到这些话以后却一笑置之。
“三哥的确很保守,甚至太保守了。”杨应麒私下也这么说过,“不过有他在塘沽,至少让人放心啊。”
塘沽不像太原,拥有山川阻隔之险要,虽然河流和滩涂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背靠大海能让塘沽没有后顾之忧,汉军的水师优势也能成功阻击金人顺流而下,不过,作为一个位于大河入海口的城市,要想稳稳守住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杨开远面对的是大金最能打的东路军。在真定之败后的那段日子里,塘沽其实是经历了非常难过的岁月。凡是经历过这段岁月的将领,无不为热血青年对杨开远的非难鸣不平。
“说的那么好听!要真有那本事,你们来打!”
这当然只是一时的气话。
可是将官们在塘沽军营中的愤愤,并不能堵住军学热血青年肆无忌惮的嘴巴。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失败从来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令人满意的结果应该是胜利,胜利,胜利!
当说到这个问题上时,忽然有人发现:“三将军貌似都没打过一场胜仗”
这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发现!的确,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辽口之战以后迅速崛起,风头曾盖过曹、萧的杨开远确实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辽口之战,也可以说是胜利了,也可以说是打和了,但确切点来说也不过是守住了。
“一个连胜仗都没打过的将军,居然也称为名将?”刻薄点的年轻人开始叫嚣起来。
如果说保守这个评价塘沽的将官们还可以忍受,那么这种刻薄的言论就实在让许多热爱着杨开远的将官忍无可忍了!
“这帮兔崽子!打过几场仗!就知道叫嚣!”
“算了。”杨开远总是安慰这些为自己愤愤不平的下属:“由得他们说去。”
“可是三将军你再怎么大度,这事也不能不管啊!再这么下去,且不说三将军你的名声,就是军学的风气也会被败坏的。”
“可是,他们也没说错啊。我确实没打过什么胜仗。”
杨开远非常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他守塘沽的理念也不完全是从塘沽本身出发,而是从整个战略甚至是整个政略层面出发。
“守住塘沽有什么好处?守住了塘沽,燕京的兵马就不能全力向南征服山东,也不能全力向东救援东北。”
所以,杨开远只要牢牢守住了塘沽,就相当于在金军东路军的心脏旁边安了一颗毒瘤!让这个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军团无法爆发出它的全部力量。而这颗毒瘤的威力,作为敌人的宗辅、宗弼等人理解得比辽口军学任何一个人都深刻!也不知道有多少个白天和黑夜,宗辅和宗弼都是望着塘沽的方向深恶痛绝地怒吼!没错,杨开远是很保守,进攻也很不积极,但他就算再不积极,只要塘沽一天还在那里,就会对燕京构成巨大的威胁!宗辅和宗弼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兵力来围堵他!
“守住塘沽还有第二个好处,那就是让大哥在东北放心打仗。”
有杨开远在,折彦冲真是很放心。无论是东北战场还是西北战场,到处都充满了变数,反而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塘沽让折彦冲觉得没有变数,因为他知道杨开远不会轻易出兵求胜的,他也不需要杨开远出兵求胜,只要杨开远能保住塘沽就行了——而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怀疑,包括那些拼命贬低杨开远的年轻人。
折彦冲回到辽南以后,东北的局势已经是汉军占优的形势,除非是进攻的一方拥有压倒性优势,否则大战局的展开通常不是全面开花,而是优势战线集中兵力推进,其它战线保住地盘,无论是折彦冲的计划还是宗翰宗弼的计划都是如此。折彦冲计划中的突破点在东北,宗翰宗弼计划中的突破点在中原,但是后者却被杨开远拖住了后腿,无论吞并中原还是回援东北都无法全力以赴,要想先集中全力攻打塘沽,那个八风不动的杨开远偏偏又是一个让进攻方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的可恶对手——从守辽口到守塘沽,这个人坐镇的城池从没有出现过失陷的危机。这种事情在重复了许多次以后,就足以让所有守城兵将心里都充满安全感,而让攻城者充满了厌烦——一种还没打就已经觉得不可能打下来的厌烦!
所以曹广弼认为:“光凭这一点,三弟已足以号称名将了。”
“守住塘沽还有第三个好处,那就是当另外一个战场摘取战果以后将兵力转移过来,塘沽马上就能变成进攻的刀刃!”
既然光是守住了就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好处,那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机去谋取又危险又困难的攻呢——这就是杨开远对塘沽防御的战略想法,无论有多少人在非议他保守,甚至讽刺他未尝一胜,他对于这个想清楚了的战略想法也没有改变过。
对于这一点,折彦冲的评价很高:“要无视敌人之挑衅容易,要扛住己方的压力却难!而三弟两方面都做到了。”
不过,杨应麒秘密进入塘沽之后,他觉得杨开远这种保守态度应该改变了。
“现在已经是反守为攻的时候了!”杨应麒说:“我来塘沽的行程暂时保密,就是为了让宗辅宗弼不对这里产生过分的担心。如果塘沽这边都没准备出击,那我这保密就保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杨开远听到杨应麒的这个建议后笑笑说:“可是我已经守得习惯了,忽然要我攻,我怕我做不好。”
“不怕。”杨应麒说道:“现在我们的优势已经大到能经受起一场大败了!甚至就是塘沽被毁灭我们也能经受得起!”
杨应麒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杨开远还担心什么?加上东北大捷之后,辽口、津门两个港口的援军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若再不派军出战,对汉军来说也是极大的浪费。
“可是,兵力派往哪里去好呢?”在有杨应麒文臣集团参加的军事会议上,杨开远随口说。
“那我不懂得。”杨应麒说:“我只知道我们能支持三哥进攻,要钱有钱,有人有人。”
杨开远考虑了一下,觉得有三个方案可以进行:一个是由塘南突入沧州南部,进入棣州、滨州,重新将塘沽和山东的陆上交通联系起来;一个是沿黄河突入河间府,这个军事行动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将金军东路军斩为南北两段,甚至联系上河东军团;最后一个也十分诱人,那就是以海运将一支奇兵运到榆关西边的海岸登陆,袭取平州、滦州,如果顺利的话可以打通辽西走廊,这样汉军在辽南的大军就可以从陆路长驱直入,次一点的战果也可以对守榆关的迪古乃关门打狗,使榆关军丧失一半以上的战略意义。
“向南是联系行山东军势,向西是联系上河东军势,向北是打通辽西走廊的门户——无论哪一路,如果成功了都足以打乱宗翰的阵脚。”杨开远说,他考虑了好久,忽然对杨应麒道:“不如三路一起发兵,你以为如何?”
杨应麒眼睛瞪了瞪,随即好笑道:“三哥你要洗刷保守之名,也不用这样洗刷吧。”
杨开远淡淡一笑,道:“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这还不是你自己说的!”
第569章()
第569章墙倒众人齐推(上)
杨开远真的决定三路齐发了,不过作为一个老于战阵的帅臣,他当然不会对三路都平均用力。杨开远知道,这三个方向如果能够打通,战略意义最大的当然是向西,因为东北和山东实际上都能通过海运进行联系,而河东则不行,如果塘沽军能顺利和河东军势连成一气,所形成的军势力量简直可以与折彦冲在大定府所部署的大军相媲美。不过,向西也将是最难的一路,因为宗弼也防着呢!
如果是萧铁奴来用兵,也许他会选择不顾一切,集中力量向西冲,但杨开远却不是,他还是比较倾向于先易后难的用兵模式。他的部署是:以六成的机动兵力进逼河间,将宗弼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这里,而由以次少数的兵力南下收取沧州南部和滨州、棣州,和山东军势连成一气,最后也是最少的一路兵力,才是作为袭取滦州的奇兵。对于北上的这支兵马杨开远实际上没有寄以很大的希望,这次用兵行动的重点还是以大军牵制宗弼,而收战果于塘沽南部的渤海沿岸州县。当然,如果攻打河间的人马进展顺利,那就尽力向西。
杨应麒看到这个计划之后就笑了,暗道:“大军进入河间府吸引宗弼,其实还是跑到战场上去‘守’。三哥究竟还是三哥,就是进攻了也是用‘守’去攻。”
在杨开远动手的同时,杨应麒的文官系统也没闲着。杨开远的三路军队后面,都跟着一个颇成规模的文官团体。比如向南的这一路,只要军队进入滨州扫除金军在这里的盘踞,跟随其后的文官团体马上就能接掌这片地面,分别负责人民安抚、钱粮屯运、刑法整顿和政策宣传。汉廷中枢对于这些行政人才的准备已有多年,这些随军进入的文官,大多是汉廷中枢吸收其本地的人才到塘沽政学或管宁学舍培养,然后下放到地方上历练过的干臣,有这些人在后面跟着,杨开远的军队便可能真正做到得一地,拓一地,甚至做到因粮收兵于本土,越战越强!
这三路兵力几乎是同时行动,往北边的秘密行动由张忠汉领衔,兵马五千人,从海路进发,登岸后直取滦州南部的据点马城。杨应麒的枢密系统为这次行动提供了一个谋略上的辅助,那就是马城的一员守将曾和汉军这边的官吏眉来眼去,并答应一旦兵临城下会开门出迎。
李世辅也在张忠汉的队伍之中,他统领着一个百人队,如果不是因为对这一带的地形不熟,他非抢着作先锋不可!
这五千人在离开滦河入海口约三十里的地方,趁着夜色悄悄登岸。金军虽然有防着汉军从海上来袭这一着,但以金军如今的兵力,毕竟不可能在上百里的海岸线上步步都有重兵把守,只能隔一段距离设立一个哨岗而已。
汉军登陆的这个地方,其实也有哨岗监视,但因为守卫早已为汉军的密子收买,所以这支汉军才能来得神不知鬼不觉。不过,尽管塘沽到这里的海上直线距离并不长,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港口,所以兵马、物资的卸载就显得很慢。
李世辅是第一批上岸的五个百人队之一,上岸时才二更,眼见二十多艘小船正忙忙碌碌地来回与大船与海岸之间,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将人马物资卸载完毕,便来见张忠汉,请他允许自己率兵先取马城。
张忠汉吃了一惊,说道:“如今船上的物资尚未卸载完,兵马也才五六百人上岸,如何去得?”
李世辅道:“我们这次北上是奇袭,若失了先机,这奇袭也不用干了。我们才五千人,如果迪古乃那边有了准备,那就算物资都全了也不是他的对手。”
张忠汉看了李世辅两眼,对这个从西边来接受“重点培养”的小伙子并不信任,像他这样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的将领,对于有家世背景的子弟一般都不怎么看好,不过,偏偏除了李世辅之外还有两个小队长也都赞成李世辅的主张,并愿意接受李世辅的节制前去夺城。张忠汉道:“军队打的是后勤,是粮草!大将军那边,就是因为粮草不继,白白有十几万的精兵强将也没法南下,你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