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适听到这里笑了,又问:“若是这样,到时候你的位置又该在什么地方?”
陈正汇笑道:“若四将军觉得我这建议可行,只怕在四将军进入中枢之前,我就已经北上为将军铺路了。”
第196章()
第196章情义利益分明(下)
来流求的这几个月里,杨应麒带来的人非常顺利地深入到全岛各个领域,陈正汇和他带领起来的官吏系统非但没有阻挠,甚至还很配合!这些人只是很忠实地听、看、问,就是发现了问题也是转报陈正汇和他手下的官员,由他们去矫正和处理,半点也没有体现出越权、夺权的意思。
但是,这些人还是让杨应麒得到了他最需要的东西:信息!来到大流求岛一个月以后,杨应麒便把岱舆县的人口情况、经济情况、治安情况、教育水平和工具水准摸清楚了;两个月以后,处于岱舆各个重要岗位的官吏的性情、才能、来历他也大体知晓了;三个月以后,杨应麒对这个大岛的了解便不比陈正汇差多少了。然后杨应麒便开始造册列名,正式向陈正汇“要人”——他希望能把一些闲置了或大材小用的人才调往津门任职。辽南三州在迅速发展中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而杨应麒提出来的候补职位也都是能让人发挥长处的实缺,这样的诚意,实在让人找不到理由来拒绝。
这一切,陈正汇都非常配合。调走这一批人并不会对他在流求的行政造成多大的影响,就算出现人才缺口,他也可以通过向福建方面延引新的人才来填补。而且一直以来他就有一个野心:安排宋人打进汉部内部去,从内部改变汉部!当初李阶北行就是他的秘密安排。现在由杨应麒公开提拔,那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从杨应麒在流求提拔官吏的这一刻开始,辽南和流求的官吏流动便正式化、公开化了!当第一批南人北上并得到重用以后,便会树立起一个榜样,让第二批人在奉命北上时心里不存芥蒂。有了第二批,就会有第三批,第四批!而南人既然能北上做官,将来北人自然也能南下当差。虽然南北隔着千里东海,但只要有了足够的交流,整个官吏体系便会日渐一日地统合起来。
这本是杨、陈两人心照不宣推动着的事情,但不知怎的,两人心里却都有些不舒服。
“为什么会这样顺利呢?”杨应麒想,“四哥和陈正汇,都不应该是任人搓圆捏扁的人啊。”
“这样子不好么?”陈正汇也在问自己:“我一开始不就是这样想的么?”可他心里还是迟疑,他的隐忧倒也不是出于私心,怕他引荐来的这些士人一旦融入到汉部的行政体系之中,自己就再难利用私人关系来推动某些秘谋了。他担心的是他自己!离大宋的日子越久,他就越不想回去了!
杨应麒来流求的时候只带来了三艘船,但要离开流求的时候却得用五艘!多出来的两艘船里装的不是黄金,也不是粮草,更不是奇货,而是一仓又一仓的的文件和书籍:文件是对流求情况的记录和搜集,书籍则是从福建转购。而杨应麒带来的那批人也已经成长为熟悉大流求情况的人才了。陈正汇知道:从这一天开始,大流求的财务和人事调动很难再瞒着津门总部悄悄进行。虽然杨应麒仍然赋予他很大的权力,准许他自主任命官吏、调用钱财进行地方建设,但这一切运作却都会在总部的监督下以汉部的名义而不是以任何人的私人名义进行。
尤其是在司法上,流求的司法系统已经和津门全面接轨。对于这一点陈正汇领导的流求文官群体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那部新修订的汉部新律虽然是以汉部领导集体的名义发布,但总领编撰的却是他们家乡的才子李阶!汉部的新风气以及杨应麒的新思维开拓了李阶的思路,而这位大宋状元的学识则让汉部的法律条文由粗放变得缜密、由浅陋走向成熟。
完颜虎催促杨应麒回去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但杨应麒却都不当回事,直到一天收到林翼的密函说邓肃终于答应加入汉部成了曹广弼的参军,这才心中惕然,决意北归。
“唉,老幺啊”送到码头时,欧阳适惺惺作态地说:“我真舍不得你啊!”
杨应麒笑道:“得了吧,六哥!你恨不得我走才是真的!我留在这里虽然碍不了你什么事情,但我看得出你做起事情来总有些顾忌,放不开。”
欧阳适道:“你怎么这么说!咱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在这里只会让我办起事情来更加顺畅。”
“是吗?那那我便多留两个月吧。反正我觉得大嫂让我变粮食出来根本就是在无理取闹。”
欧阳适的口风马上就转了:“两个月?这不大好吧。虽然我很想你留下,但北边现在正打仗,少了你主持,让杨朴总领后方大伙儿总感到不够踏实。”
杨应麒和陈正汇闻言大笑,杨应麒对陈正汇道:“陈兄,流求这里便交托给你了,不过大流求的政务也已经上了轨道,如果你抽得出时间,希望你到津门一行。”
陈正汇道:“我也早有此意。待我准备准备,争取今年内北上一趟。”
杨应麒又道:“你孤身在这里办事终嫌寂寞,嫂子和正方侄子远在福建,不如便派人接过来共聚天伦吧。”
陈正汇正色道:“不可。老母在堂,需要拙荆服侍。”
杨应麒又道:“那不如连陈老夫人也一起接过来。”
陈正汇摇头道:“不行不行。家母已经上了年纪,怕经不起风浪。再说家父也一定不会同意。”
杨应麒微感失望,却不再多说什么,正要登船,忽然回头对欧阳适道:“四哥,有件事情我差点忘记了。”
欧阳适便问何事,杨应麒道:“我们辽南养马的地方不大够了!自从刘介得了那么大一片地方之后,许多有钱有力的大户都来求我,把我烦死了。但咱们辽南地方本来就小,哪里还能在辟出地方来!”
欧阳适皱眉道:“你是想在流求开牧场么?”
“不是。”杨应麒道:“这里的气候,用来种植米、茶、蔗更为合适一些。我是想另外开辟一些地方。”
“另辟?我们出了辽南和流求,还有什么地方?”
杨应麒道:“有的,在东海极东极北之地,东海女真以东,有两个大岛似乎还处于蒙昧无主状态,那里应该可以用来牧马。”
欧阳适道:“你是说被你叫做库页和虾夷的那两个地方?那里太远了!”
杨应麒笑道:“这件事情还有些难处,不过从长远来说终究是要办的。我也不是说现在就要去那里,只是请四哥你先放在心上。”
第197章()
第197章棋局谁是先手(上)
杨应麒的座船消失在海面上以后,欧阳适赞陈正汇道:“老七这趟南下虽然出人意料,但他的如意算盘,却都已经被你算中。他自以为一切都在他控制之中,谁不知我们另有棋局!”
陈正汇微微一笑道:“我们的心思,七将军未必就完全猜不透。如今事情进行得这样顺利,也许只因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欧阳适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无论如何,继续推荐我们的人到津门任职的事情你要好好干!我希望咱们北上的时间不用等太久。”
“这个正汇自然会努力。可是”陈正汇道:“可是四将军你也得开始埋一些伏笔了。”
“伏笔?什么伏笔?”
“自然是北上的伏笔!”陈正汇道:“我们汉部几位首脑里面,狄将军近来身体不是很好,开始休养了。其他七人各有重任!四将军你负责的是海上事务,若是恪守本职,永远得在东南游荡,如何进中枢去?所以得寻个由头。”
欧阳适问策道:“由头?你认为该寻什么由头?”
陈正汇道:“四将军要以东南大吏的身份进入汉部中枢,必须是中枢发生关系整个汉部、又少不了四将军的大事才行!而且还不能是像押运粮草、荡平海盗这样的常态事件,而必须是突变的大事件!否则的话,其他几位将军会认为四将军逾越本分。”
欧阳适问道:“突变事件?”
“嗯。”陈正汇道:“四将军,眼下天下间最大的事情——连整个汉部都势必卷进去的事件是什么?”
欧阳适道:“若说最大的事情,自然是金宋两国准备联盟灭辽!可这都是陆上的勾当,和我们关系不大。”
“关系不大,但我们若有心,也可以扯上关系!”陈正汇摊开地图,指着燕云十六州的位置道:“这里,可以让四将军有个常驻北方的由头!”
欧阳适讶异道:“你不会想让我去攻打大辽南京吧?这可不是我们的份内事!再说,我们和大宋约好了,这个地方将来是归大宋的!”
“四将军麾下的精锐以水师为主,当然不适合去攻打燕蓟!再说这是海上盟约中说好要归还大宋的,我们如何能去打它的坏心思?”陈正汇指着宋金界河(今海河)入海口的位置道:“但我看过几副七将军用过的地图,在这个地方有针孔和反复抚摸造成的痕迹,看来他对这里很感兴趣。我一时还没想到他要干什么,但这里临海靠河,正用得上水军!我们朝这个方向想,同时在界河北边的燕蓟,以及界河南边的沧州多下些功夫,总不会有错的。”
欧阳适点了点头道:“有道理。”
陈正汇又道:“大宋负责北伐的官员,若有机会四将军也当留心,哪怕只是太平时节的点头之交,将来临事时或许也能生奇效!”
当欧阳适在陈正汇的怂恿下开始打大辽临海疆土的主意时,折彦冲却已经班师回辽口。
金军北线退兵之后,折彦冲、曹广弼也撤除了对中京的威胁。这时候,辽金两国并没有形成稳固的边界,可以说是谁的兵力强些,谁就向前推进,谁的兵力弱些,谁就向后退缩。边界附近的城池州县,对辽金两国也是一时倒向这边,一时倒向那边,这就是辽金两国边界的软性现状。
折彦冲后撤时,无论是奚部部族军、中京宫帐军还是汉儿报怨军都不敢来追。折彦冲指着中京大定府的方向道:“大辽难道就剩下一个耶律余睹了么?”
曹广弼道:“名将与名臣,都是要靠机遇才能崭露锋芒的,在萧奉先节制下,就是比耶律余睹强十倍的人也别想成就功业!”
傍晚扎营后,西边沙尘滚滚,一小队人马奔近,却是折彦冲几日前派去中京给萧奉先下书的使者队伍。林翼看见忙入主帐报知:“邓先生回来了!”
折彦冲听说后松了一口气道:“还好,没被扣住!”
曹广弼冷笑道:“萧奉先如此懦弱,怎么敢扣留我们的人!”
说话间两个人掀起帐幕走了进来,正使呈上萧奉先的回书,退了下去,副使邓肃却留了下来。
曹广弼对萧奉先的书信不感兴趣,却问邓肃:“中京一游,见闻如何?”
邓肃为了不显得太过书生气,故意不剃胡子,摘下军冠,与折彦冲、曹广弼叙话,说道:“大辽对看守外使的定制是很严格的,可惜执行的人办事不利,我花了几个小钱,就和孤山寺派往中京圣昭寺的和尚接上了头,听到了许多消息。”
曹广弼问道:“他们对耶律余睹之事如何反应?”
邓肃道:“中京民众大多不知。大小官吏知道的也不大敢提,想必是有什么人暗中作梗。”
折彦冲这时已看完了那书信,丢在桌边,说道:“本来辽人望胜已久,这次的事情本可用来加倍渲染,以振民气军心。但萧奉先和耶律余睹一个是拥立秦王的,一个是拥立晋王的,两人水火不容!萧奉先哪里会让他出风头?”
曹广弼也道:“君昏臣佞,将相不和,这是亡国之兆!”
林翼忽然插口道:“大将军!既然辽国内部有此罅隙,不如我们就趁机而入,立个大功!”
曹广弼支颐不语,折彦冲道:“这事再说吧。”
邓肃眼神闪了两闪,说道:“阿翼说的这事,我看可行。”
折彦冲看了曹广弼一眼,曹广弼也点了点头。折彦冲问他道:“中京、燕云的密子,是你和应麒该管吧?”
曹广弼道:“应麒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我因主西路战事,所以也有临机调动之权。”
折彦冲道:“既然如此,反正这事也不太急,就等应麒回来再说。”
林翼还想说话,却已被邓肃眼神止住。两人出帐后,林翼于无人处忍不住问邓肃道:“邓大哥,我的提议有什么不妥么?”
“没什么不妥。不过”邓肃道:“有些事情什么时候做,由什么人做都是有讲究的!你刚才表现得有些急躁了。”
军马东归,一路都有边寨接应。望见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