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诗鉴赏大典 >

第41部分

唐诗鉴赏大典-第41部分

小说: 唐诗鉴赏大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诗句清楚地暗寓羊祜故事。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据《晋书·羊祜传》载,一次,羊祜登岘山,对同游者说:“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 
  羊祜镇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孟浩然登岘山,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接着,描述登山所见,“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诗人把视线从羊祜庙暂时移开,远眺岘山周围景色。进入眼帘的,是岘山旁日夜流淌的汉水,秋天草木凋零,河水清浅,水落石出,使人感到了水“浅”。 
  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更远处,无边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一句,蕴含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情感。羊祜是晋初的名将,相隔四百多年,但因为羊祜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又为国建立了功业,所以羊公碑至今还屹立在岘山上,令人仰慕;而诗人空有匡世济国的愿望,却报国无门,不得已才以隐逸终了一生,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灭无闻,这与“尚在”的羊公碑相比,自伤不能如羊公那样遗爱人间,与江山同不朽,岂不令人感伤?自然就要“读罢泪沾襟”了。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诗鉴赏 
  这是诗人秋天登览万山寄给他的朋友张五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色,并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思飘逸而真挚,景物疏淡而优美,是孟诗代表作之一。 
  万山,又名汉皋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十里,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与万山相望。张五,名子容,是孟浩然的同乡好友,隐居于襄阳岘山附近的白鹤山。 
  开头两句点出张五及其隐居之所,然后想象居住于北山白云深处的张五。晋代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似由此脱化而来,勾划出了怡然自乐的隐者的形象。三、四两句写登山相望的情思。在晴朗的秋天,诗人登上万山,遥望隐居在远山的友人,只看见雁群向天边飞去。诗人的心也仿佛随之飞到了友人的身旁。 
  思念之情,跃然纸上。黄昏时分,诗人心头不禁泛起缕缕愁思。清秋季节愈发勾起诗人登高相望的兴致。 
  因此特地寄了这首诗,约他到重阳节同来登高,从而点明了题意。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描绘诗人登上高丘,纵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下暮归的村人。有的在江边行走,有的在渡口停歇待渡。纷乱的人群衬托出诗人不见友人的惆怅心情。接着诗人放眼向远处望去,眼前是一片苍茫的景色:远处的树木显得很矮小,好像荠菜一样,而停泊在江边的小船却象一弯新月。从而揭示出诗人在朦胧的暮色中感到茫远、孤寂的心境。 
  这四句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景象,自然,平淡,而又富有情味。 
  结尾两句用“何当”一转,以“重阳节”照应开头,寄托了自己的希望,说明了寄诗的原因,表现出他们友情的真挚。 
  这首诗先写因怀人而登高眺望,然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善于捕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由近及远,用写意法构成了一幅水墨画。在这幅画面上,点缀着暮归村人、平沙渡头、天边树影、江畔小舟,同时将自己的情思融入被描写的景物之中,从而创造出一个幽远、淡雅的境界,使人感到淡而有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诗鉴赏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737 ),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向湖中看,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所以称“混太清”,“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 
  “气蒸云梦泽”,水面上有蒸发出来的水气,把虚空包含了,这个水气也把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古代的云梦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八九百里,这里泛指围绕着洞庭湖一带。接着第四句写洞庭湖波浪的声势。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称洞庭“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故称“波撼岳阳城”。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那儿的岳阳楼是望洞庭湖的胜地。这四句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后四句是感怀。“欲济无舟楫”,《书·说命上》: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末联表示空有羡鱼的感情,希望对方推荐。这首诗的感怀部分,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所用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融化无迹。 
  这首诗仅用四句话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气势,写出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抒怀里又要结合写景,含蓄不露,虽有所求,但不露求乞相。在写景上,诗人抓住洞庭湖水势大的季节,用“八月”来点明,用“湖水平”说明水势的浩大,开头朴实而有力。第二句就奇峰突起,概括出洞庭湖的气魄。洞庭湖的浩渺,不同一般的水天相接,原来是“含虚混太清”,湖上的水气把天和空都包含进去了。这才捕捉住了它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浩渺的气势。如此还不够,再加上“气蒸云梦泽”,水气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这样写,还没有写足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于是再加上“波撼岳阳城”,使人感到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这才把洞庭湖的特点写足了。 
  在抒怀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荐,却没有一句求荐的话,而是结合洞庭湖的描写,用“欲济无舟楫”来暗示,并说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对方原是宰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行贪利涉, 
  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 
  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 
  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 
  涔阳何处边?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五年( 727)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本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诗人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诗人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 
  诗人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利涉”,语出《易经》:“利涉大川。”)同时也点明了题目。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 
  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 
  “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 
  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 
  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 
  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 
  势压九江雄。 
  黕黤凝黛色, 
  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 
  瀑布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 
  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 
  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 
  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 
  毕趣当来同。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出襄阳、过夏口,准备东游吴越、淮海途经鄱阳湖时写的。彭蠡湖,即鄱阳湖,在今江西省境。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鄱阳湖口以西,亦名匡山,又称庐阜。 
  开头四句写夜泊湖中,船家预知风讯而张帆待发。 
  广阔的天空悬挂着一轮明月,在月亮的周围有一个浑茫的光圈,“月晕而风”,船家预知天将起风,于是就挂上了帆席,等候天明时开船。这里由天上的月晕写起,虽然没有直接点出彭蠡湖,但“渺漫平湖中”,已使烟波浩淼的湖面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从而暗示了“望”的地点,紧扣了题目。 
  接着,写望中所见。这时,天已将晓,船已挂帆在湖中行进,庐山在晨雾的朦胧中出现在诗人的眼前。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庐山突兀而起,矗立在九江之上。它的气势压住了波涛滚滚的江流。这个“压”字,不仅勾勒出了庐山巍峨高峻的雄姿,也传达出了庐山雄镇江滨的神韵。“黕黤凝黛色,峥嵘当曙空。”从色彩上描绘庐山的形象。在微茫的曦色中远望庐山,看到的是一片青黑的山色,然而高耸的峰峦,在晓空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分明,妩媚动人。 
  这里“黛”字既点染了苍翠浓郁的山色,又暗示出凌晨昏暗的天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升起来了。 
  这时,庐山又展现出另一番景象:“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在旭日的照耀下,香炉峰更加绚丽多彩;峰下的瀑布,透过阳光的照射,像一条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空。 
  在这秀丽的景色之中,诗人在想些什么呢?“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他想起了“尚子”和“远公”。这暗示诗人早就有高蹈出世的思想。尚子,就是尚子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等到把儿女婚事办完后,就与友人漫游五岳名山;远公,指慧远,他是东晋的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追”、“怀”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超凡脱俗的隐士高僧的敬仰。 
  “我来限于役”四句,说明自己不能“息微躬” 
  的原因。诗人从故乡出发,经湘赣,还要到长江下游江浙等地漫游。现在整个行程才走了一半,而一年的时间却又快过去了。因此,诗人感叹自己限于行役,来到这里而无暇停歇。“淮海”、“星霜”这个对偶句,用时间与地域相对,极为工稳而自然,这就更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的矛盾,从而显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