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到明朝开特区 >

第147部分

我到明朝开特区-第147部分

小说: 我到明朝开特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彻正式被崇祯册封为正一品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封柱国公、世袭莽替。赐金尺可上打昏君下打佞臣。

    史可法被剥夺了兵部尚书的官职,只保留了文华殿大学士,保住内阁位置。

    都御史高尔俨加封武英殿大学士,提拨进了内阁班子。

    葛世振被提拨为威海特区、特区首长,加封东阁大学士。其官职提升速度像坐火箭一样,堪称史上之最。

    其它建极殿大学士与文渊殿大学士暂时空置。

    赵念光被封为兵部左尚书(正二品),加封武国公。唐有炮被加封为兵部右尚书,加封海国公。

    林寒被封为了户部尚书(正二吕),加封智国公。

    陈有才、曾大江、方夜、黄风、候大军几个师长被封为都指挥史,赐候爵,各自带着手下那一师镇守一方。天朝党内文职人员也在原有的职务上各有提升,但大多都被打散开来。只有在威海特区还保持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其它地方大多都保持着天朝党三成与旧官僚七成的比例。

    改元后第二天,崇祯又将翰林院改成了科学院。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状元的修撰、榜眼、探花,的编修统统被崇祯给一刀切了。

    从顺天元年开始,再没有了翰林院。科学院里只有院士,原有人员只留取一名经学理论最强大者为经学院士和一位理学院院士而将其它位子奖励给对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像发明蒸汽机的坤兴公主朱微促就被赐与了院士荣誉称号。与坤兴公主同时被赐予院士称号的还有其它十几个在各自领域有卓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改名翰林院的同时,崇祯还提升了院士的社会地位,赐所有院士见皇帝不跪的特权以及刑事保护权。要想定院士的罪,首先得有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证据,其次不能审讯、不得行刑,而且只有大理寺拥有对院士的审问权。地位十分的尊崇!

    改元后第三天,崇祯又改编了国子监。虽然祭酒、司业这两个主副官职未变但是五经博士下放到了各个地方监管教育工作、助教、学政什么的则直接去除了改成了中学校长与小学校长。

    改元后再没有什么乡试、殿试之类的考试,也没有了秀才、举人、进士之灰的称号,也没有了中了进士就会当官的特殊待遇。所有大明子民都可以自费到各地小学堂上学,学完小学堂的知识之后,通过考试就可以升入中学堂,再经过考试成绩优秀者就可以进入文登学院与威海学院这两所最高学府。

    虽然考入这两所最高学府不一定会做官,但是想要做各地主官或者其它紧要的职位就必须拿到这两所学院的毕业证书。而且各个有钱途的大公司、工厂什么的也喜欢从这两所学院里挑高管。

    有前途的代名词不再是金榜题名,变成了一张金色的毕业证书,一张盖有皇帝印的毕业证书。勤奋的崇祯再一次给自己增加一项体力工作,给所有学生盖毕业证。

    不过为了安抚广大举人们的内心世界,崇祯又特批了所有举人可以免试进入文登学院与威海学院深造,成绩合格者也可以拿到这两所高等学府的毕业证书。

    至于秀才,呵呵,还是自己脑补数理化去吧!

    只是这项政策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首先秀才不懂数理化、举人亦不懂数理化,而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除了经、理还需要一定的数学能力。而初中升文登学院与威海学院则需要精通数理化各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要从哪里来,文登学院和威海学院以及朝廷都派不出足够的教师。

    为此,曾彻这个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不得不站出来在各个州府组织了数理化的速成班和深造班。速成班经考试合格者可以在各地办小学,按国子监的规定教书育人,收取学费。深造班合格者可以成为各个府、县的中学堂讲师,获得一个不入流的官职拿上一份国家工资。

    而小学堂升中学堂、中学堂升大学堂的考试依旧跟以前一样,只是考试内容需要文理兼修,也就是以前的科举再加上物理化。

第271章 首辅的第一把火() 
这一改革顿时让文武百官们叫苦连天,纷纷上书抗议。但是所有递入内阁的折子通通被打了回来,崇祯只是用红笔指示着:改革势在必行,汝等当好自为之。

    果然改元后第一十五天,崇祯又出台了一个新的行政官员考核法。以后每一年,内阁都会给各个地方官府下达行政任务目标。超额完成者为优秀,获通报嘉奖、拥有获得提拔、升官的权力、拥有一等绩效奖金。

    完成目标者为合格,拥有二等绩效奖金。

    离目标相差不大者给予警告,拥有三等绩效奖金。离任务目标相差较远者给予降职处分,取消绩效奖金。

    绩效奖金是曾彻给提出来的,崇祯也认识到了大明给的工资实在是少得可怜,不贪污就只能像海瑞一样做到了右佥都御史这样的四品大官还只能带着全家人过着清贫的日子,连饭都不吃不饱还得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所以为了杜绝全员贪污这种怪现像,崇祯决定发绩效奖金。让官员们免除后顾之忧的同时加大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

    至于行政任务,第一个就是收税,让管辖地变得越来越富裕。第二个那就是要做一个让百姓满意的好官,北方五省正在推行地方议会制度,至少得让地方议会的多数议员们感到满意,至于其它地方只能是靠御史的巡访。第三个任务则是特殊任务,完成内阁或皇帝交代下的任务也有加分。

    在崇曾彻的支持下崇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改革教育、整顿吏治只是一种长远规划。现在大明朝廷最现实的处境还是缺钱。

    虽然威海特区每年都有大量的税收,但是这些钱不可能支持整个大明朝的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外殖民也无法让整个大明朝的人都富裕起来。

    如何让变通百姓摆脱赤贫,如何让普通百姓民心思定,让普通百姓面对灾难时不像前些年那样毫无反抗的能力,只能造反那一条路是当前朝廷最紧迫的事情。

    天灾人祸谁也不知道什么会发生,如果百姓们依然像以前那样赤贫,再次面临天灾人祸大明依旧还会处于风雨飘摇。而这是崇祯绝不允许发生的,他已经逃了一次,至亲之人就死得剩下坤兴公主一个人。再不允许有第二次类似的事件发生。

    就像曾彻所说的那样,想要民心思定就得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至于圣人教诲什么的都只是一种理想,一种空谈。李自成攻来的时候可是有大量饱经圣人教诲的读书人投敌叛变呢!

    想要让几句圣人教诲就能挽救人心那纯粹是扯蛋,仓凛实而知礼节,这是古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想要让民心思定,想要让所有大明百姓都信服崇祯这个皇上,只有一条路:让百姓们生活得更好,至少得有点余粮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

    如果让百姓们吃不饭了,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可是崇祯自己用血换来的教训。

    说到如何让百姓们快速的富裕起来,史可法、高尔俨、葛世振都是一脸懵逼。在他们眼里让百姓们快速富起来的方法无法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像汉朝那样,奉行老庄之法,不动干戈,少收一点税。硬要说有什么快速富起来的方法,无非就是打家劫舍了。

    农民嘛,种地为生。哪怕是收成再好也有限,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一点一点的攒起家本。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快速富裕的方法,这简直就是一个伪命题。

    崇祯只得将求助的眼神看向了一旁老神在在的曾彻。

    “想要让老百姓们快速致富除了威海特区的海贸和海外殖民外那就只有扩大内需了。”曾彻给出了一个中肯的意见。

    “内需?什么叫内需?如何扩大内需?”崇祯虚心的向曾彻请教。

    “内需,顾名思义就是内部需要。扩大内需就是要让老百姓们买得起东西、舍得买东西。”

    “而想要让百姓们买得起东西就先得让老百姓们赚到一笔钱,而要让老百姓们舍得买东西寻就能给老百姓们一个安全的环境,要让老百姓们意识到他们明天还能赚到更多的钱。”曾彻说。

    “这不是废话吗?普通老百姓们手里有钱,我们还用得着在这里伤脑筋吗?我们还用得着听你曾彻的长篇大论吗?”高尔俨尖叫着讥讽曾彻只会卖弄口舌,史可法也摇着头一幅竖子不可教的样子。

    “呵呵!如果你们能够理解我的智慧,也不会一个只知道投机叛变,另一个只会一悉愁莫展。”曾彻反讥着说。

    “皇上!请为微臣作主,曾彻那斯实在是欺人太甚!”高尔俨大叫着。

    “皇上,如果你给我便宜行事之权,微臣保证三年之内让所有大明百姓的收入翻上一番。”曾彻请求说。

    便宜行事之权。听到这四个字崇祯的脸色就变得不自然起来。曾彻此人什么都好,就是动不动的就要什么便宜行事之权。上一次给整出了一个天朝党,一个新军。让整个朝廷都受跟着受制于天朝党受制于新军,要不是自己眼光独到早早的用上了美人计,让曾彻娶了自己的女儿,现在坐在这龙椅上的指不定是谁呢?

    “皇上放心,只是民事上的便宜行事之权。”曾彻似乎看出了崇祯的顾虑。

    “曾爱卿,能说说你准备怎么做吗?”崇祯迟疑的问。

    “我准备大量的搞基建,修建铁路,码头、公路等等。此事涉及到了多方的利益,需要说服一些有钱人的投资参与,以大明现在的制度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曾彻说。

    “老是破例总是不好的。这样吧,曾卿家也是中极殿大学士了,拥有随时面见我的资格。你有什么需要,不防先告诉我,我一律给你特事特办。”崇祯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但最终还是没有给曾彻便宜行事之权。

    “最近微儿与文登学院的一批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叫铁路的东西,但是涉及的资金极为庞大,预计需要十亿威海币以上。我需要拟订一分投资与长期回报的大明律条文,以安投资者之心。这条大明律必须有无上的权威,哪怕是皇上你也不得逾越!”

第272章 天朝铁路运输公司() 
“最近微儿与文登学院的一批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叫铁路的东西,但是涉及的资金极为庞大,预计需要十亿威海币以上。我需要拟订一分投资与长期回报的大明律条文,以安投资者之心。这条大明律必须有无上的权威,哪怕是皇上你也不得逾越!”

    曾彻一开口就把崇祯与高尔俨与史可法给吓了一跳。

    皇帝本就是至高无上的,还有什么大明律能够让皇帝也不能逾越呢?

    “我要提醒陛下的是,此计划如果能够实行,能够直接让数百万人获得一个高薪职业,能在短时间内为我大明带动数百亿的增收。而且这条大明律必须让所有人都吃上一颗定心丸,因为这项投资实在是太大,需要我大明过半富户倾尽家产投资。”曾彻继续说。

    数十亿威海币的投资、数百亿威海币的增收,崇祯被曾彻描绘的未来给震惊了。大明的税率虽然只有三十税一,但是浸透百亿的增收也许就能带来好几个亿的税收呢!有了这笔钱,自己还用得着在这里抓耳挠腮吗?

    “太师大人,陛下面前,可不能随便夸下海口!”高尔俨提醒说。

    “我曾彻什么时候夸过海口!不论是文登特区还是收复北方五省与京师我都是提前高额的完成任务。”曾彻不屑的说。

    “可是花这么多钱真的值吗?那铁路又是什么东西?”史可法问。

    “铁路,也就是蒸汽机车,一次能够运送上万石的粮食。蒸汽机这东西你们应该都知道吧。这东西崇祯十五年我们就已经发明出来了,那个时候的蒸汽机还很简陋、力气也不够大,但是将近七年的潜心研究,我们的蒸汽机技术已经研发的比较成熟了。”

    “当年这蒸汽机技术还是坤兴公主带头发明的呢,这技术对我们的海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彻介绍着蒸汽机车的来历以及作用。

    其实蒸汽机车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只是他的天朝钢铁厂前不久才刚突然了一项转炉炼钢的技术,拥有了大规模生产钢铁的能力。这才向崇祯推销他的蒸汽机车。

    “不过就是一种运输的工具,凭什么给我们大明带来数百亿的增收?”高尔俨再一次提出了一个疑问。

    “你们这些木头脑袋懂些什么?你们知道什么叫经济学?我大明近万万子民被你们弄得饿肚子,而我威海特区却能养起整个大明?”

    “这就是我和你们之间的差距。你们只知道在土里刨财富,只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