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死了七次的男人 >

第2部分

死了七次的男人-第2部分

小说: 死了七次的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发生,是个平安无事的一天。照理说,第二轮的“今天”——同样是一月二日,也不该发生外公被杀的事件。
    不知如何处理紊乱思绪的我,目光瞬间落在瑠奈姊姊身上。不过,姊姊却仿佛末察觉到我的视线。她那怯生生的目光,只是一个劲地紧盯著外公的尸体。在这种时候,我居然还注意到,瑠奈姊姊没戴耳环。她是何时取下的?确实,在昨天——真正的昨天,也就是元旦的时候——她的确还戴着耳环。瑠奈姊姊年初来本家拜访时,当然也照旧换穿了“制服”。她的运动服是黄色的,外头还披了件蓝色的无袖短外褂,因此戴著耳环看起来很不搭调。不过,当时瑠奈姊姊却像是有什么打算,并未将耳环取下。因此,这种显得多余的印象,才会残留在我的脑海里……
    ——
    注释:
    ①日本的一升,大约为一点八公升
正文 2、主角说明事件的相关设定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体质”,是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话虽如此,但并非代表从那时候才开始有这种特殊的体质。我猜想,这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吧!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恐怕是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幼儿时期开始就发生过类似事情,只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察觉罢了。
    我的名字叫大庭久太郎。然而,几乎没人叫过我久太郎。绝大多数的人都叫我“Q太郎”,加上我的姓是“大庭”,所以常被谑称为“小鬼Q”①,那是中老年人才会觉得怀念的名字。在昭和四O年代,Q太郎是当时风靡日本的国民漫画主角,但对我们这些年轻世代来说却是全然陌生的名字。不管怎样,我不希望大家拿别人的名字来嘲弄。
    我现年十六岁,高一生,就读安规市一所完全中学——私立海圣学园。只要在街上穿著市内屈指可数的升学学校——海圣学园的制服,过往的大人大多会对我行注目礼。虽然我想就读市内的公立高中,但在妈妈以“期望”之名的命令下,我参加了海圣学园高中部的入学考试,之后便顺利上榜。听到这里,大家总会口径一致地对我说“你的头脑真好!”而由衷地感到佩服。说实在的,我的头脑并没有旁人想像那么好,反倒该说是相当糟糕。从我的学年成绩总是倒数前几名来看,就可以证明这点。
    由于考上名校的安逸心态,以及莫名其妙的叛逆心理,在不自主的怠惰下,学校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像这种事时有所闻。不过,本人的情况并不相同,打从一开始我的头脑就不好。那么我为何能够考上偏差值②高的学校呢?这其实得归因于前面提及的“体质”。
    有一句话,是别人一见到我,绝对会脱口而出的惯用句,那就是——“你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成”。若是有人遇见我,而和我聊上几句,便会觉得像是和坐在长廊上边晒著太阳、边喝著粗茶的老人说话,不禁也想嚼起黄萝卜干当茶点吃。不过,即便是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评语可真是中肯。因为生理上来看我虽然仅有十六岁,但精神年龄恐怕已有三十岁……不,甚至更老了。我必须先郑重声明,这并非夸大其辞,而是可以精确算出这个数字的。
    让我注意到自己“体质”的契机,是在孩提时代用餐时。年幼的我,是个仅靠单纯的食欲就能过活的小学生。不过,由于每天的茶色都一样,使我不禁心生疑惑,而不自觉地嘟囔着说:“怎么又是煎蛋和洋芋沙拉!”
    结果却遭到妈妈斥责说:“你在说什么?昨天不是吃汉堡吗?”
    当时,在我的记忆里,汉堡是在好几天前吃的。虽然觉得奇怪,但肚子实在是很饿扁了,结果还是吃得一干二净。翌日,餐桌上的茶色又是煎蛋和洋芋沙拉。“怎么又是这个!”一不小心,抱怨又脱口而出,于是妈妈瞪着我说:“你在说什么呀?昨天是吃汉堡啊!”
    即便是仅仅靠著单纯的食欲,不用烦恼其他事就能活得很好的小学生,终究也会慢慢察觉出可疑的事,不仅仅是菜色方面。父母和哥哥们在餐桌上的对话,也和前天所说的话完全一样。像是“外国人就不会挑食,不管是吃鲸鱼或鲔鱼都无所谓”等等。因为那是和吃有关的话题,不知不觉就听进耳朵里。
    “外国人就不会挑食,不管是吃鲸鱼或鲔鱼都无所谓”等等,他们重复著和前天相同的对话,一字不差。
    当我有所察觉后,便发现这种状况不单单出现在家里,即使是在学校,老师与同学们也会重复著和前天相同的对话及行动。
    “大家仔细听清楚罗!”戴著黑框眼镜,有张国字脸的女老师,瞪大眼睛,环视著学生们说:“绝对不准靠近学校后山的神社!知不知道?”
    “老师,为什么?”当时我就读的小学里,在班上和我竞争第一号大笨蛋的小田同学,发出了疑问。“难道会有鬼跑出来吗?”
    “别说那种没科学根据的话!”
    “没科学根据?那是什么意思啊?”
    “真是笨蛋!听清楚了,后山神社里的东西,比鬼还要可怕,还要恐怖。”
    “那是怪兽吗?”
    “小田同学,世上是没有怪兽的!你不能老看奇怪的卡通啦!在神社里的是人,人类。有一个很坏很坏的怪叔叔,会在那边闲晃逗留,一见到可爱的小男孩或小女孩,就会做出不该做的事。所以非常非常危险,非常非常可怕。这样大家都知道了吗?绝对不可以去后山的神社,不然将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哟。”
    “不该做的事?是什么啊?”
    “这、这是,那个……也就是说,那个啊,对了!之前……有个别的学校的女生在神社玩,结果被那个叔叔抓起来。非常可怕,非常恐怖哦!然后还很可怜地被强脱内裤呢!”
    “老师,为什么那个叔叔要脱掉她的内裤?”
    “然后啊,那个叔叔也把自己的内裤给脱掉了。说到这边,后来发生什么事,各位同学应该都知道了吧!”
    “是要交换内裤吗?”
    为了避免大家误解,我先澄清一下,小田同学并没有想耍老师的意思,是因为真的不懂才问。然而事实上,老师拐弯抹角想表达的事,在当时小学班级里能够理解的早熟学生,我想应该连一半都不到,就连我也误以为是要交换内裤。现在回想起来,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有点离题。那天早上的第一节课,就在这种对话下结束。然而这样的对话,却又在隔天完整地重复了一遍。
    “大家仔细听清楚罗!”像是争夺著和“昨天”同样猎物的猛兽般,老师血脉贲张,露出严肃的表情说:“绝对不准靠近学校后山的神社!知不知道?”
    “老师,为什么?”小田同学茫然的语调,也和“昨天”完全一样。“难道会有鬼跑出来吗?”
    “别说那种没科学根据的话!”
    “没科学根据?那是什么意思啊?”
    “真是笨蛋!听清楚了,后山神社里的东西,比鬼还要可怕,还要恐怖。”
    “那是怪兽吗?”
    “小田同学,世上是没有怪兽的!你不能老看奇怪的卡通啦!在神社里的是人,人类。有一个很坏很坏的怪叔叔,会在那边闲晃逗留,一见到可爱的小男孩或小女孩,就会做出不该做的事。所以非常非常危险,非常非常可怕。这样大家都知道了吗?绝对不可以去后山的神社,不然将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哟。”
    “不该做的事?是什么啊?”
    “这、这是,那个……也就是说,那个啊,对了!之前……有个别的学校的女生在神社玩,结果被那个叔叔抓起来。非常可怕,非常恐怖哦!然后还很可怜地被强脱内裤呢!”
    “老师,为什么那个叔叔要脱掉她的内裤?”
    “然后啊,那个叔叔也把自己的内裤给脱掉了。说到这边,后来发生什么事,各位同学应该都知道了吧。”
    “是要交换内裤吗?”
    就这样,隔天早上第一节课,必定会重复相同的对话。从老师说不准去后山神社开始,最后以小田同学说到交换内裤作为结束。除此之外,重复的并非只有交换内裤的对话。从早餐的菜色、休息时间的躲避球输赢、谁和谁吵架后哪一方哭了、放学途中谁踩到了狗大便,直到晚餐菜色和播映的电视节目等等。从前天起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几乎都分毫不差地不断重复著。
    突然间,这种重复的现象结束了,真正的隔天终于来临。而真正的隔天,餐桌上自然不会再出现煎蛋和洋芋沙拉,吃饭的对话也不是义愤填膺地抱怨外国人是吃鲸鱼还是吃鲔鱼。而小田同学说出“交换内裤”这种白痴般的发言,也真正变成“昨天”发生的事,成为班上同学的话题。
    经过这样的说明,应该能稍微了解我的体质了吧!换句话说,对我而言,在同一天里所发生的事,总会重复上好几次。但清楚这件事的,似乎只有我一个,四周的人则是丝毫未察,只是重复著与前天相同的言行举止,简直就像装上了精密仪器的傀儡。对我而言,大家的言行举止重复了许多次;然而,对其他人来说,就和平常的日子一样,只是过了普通的一天。更何况,他们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就像录影带被不断播放一般。这些事只有我察觉到——整件事就是如此。
    我私下将这种现象称为“时空黑洞”。换句话说,掉进黑洞之后,若是未能从洞里出来,相同的日子便会不断重复。举例来说,若发生了被飞来的针刺伤的意外,受伤的过程就会不断重演。
    “黑洞”会突然在某个日子出现。就我目前的经验看来,何时会掉入黑洞里,似乎无规则性可言。频繁的话,一个月会有十几次,少则两个月一次左右。
    不过,黑洞的大小,以及掉入的时间长短,却有著清楚的规则可寻。黑洞的区域,是自掉入当日的午夜十二点,到隔天的午夜十二点,也就是整整二十四小时,而落入期间则是九天。算成九天只是我的主观想法,实际上经过的时间,大概只有一天。因此,严格说起来应该是“九次”比较精确。如果把掉进黑洞里的期间,称之为“昨天”或者“隔天”,会将真正的“昨天”与隔天混淆在一起,所以还是以第一轮、第二轮的说法来形容比较好。
    无庸置疑地,在掉进时空黑洞里的时候,基本上,除了我以外,其他人不论是第一轮或第二轮,都会重复相同的言行举止。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可以刻意让第一轮与第二轮的言行,变得完全不同。若是要说是谁去刻意改变,理论上就只有可能是我了。
    虽说这是废话,不过一旦现实世界掉进时空黑洞,能依自己的意志采取和“前一轮”不同言行的,这世上就只有我一人。这是因为只有我意识到反覆的现象。我只要在第一轮,或者是在第二轮里,对某人做出不同的事,或者说出不同的话,对方当然也得做出改变。举例而言,如果我没说出“又是煎蛋和洋芋沙拉一类抱怨的话,妈妈也不会无端地加以驳斥“昨天是吃汉堡吧”!这正是我这种“体质”的特殊之处。原本应该要发生的事,便会因为我的刻意介入而有所改变。
    我发现这个体质的优点,是在爸爸和兄长们盯著电视上夜间棒球转播的时候。
    那是场巨人队与阪神队的例行赛,以结果来说,巨人队是赢了比赛,不过比赛过程相当诡异。这场比赛原先被预估会是场投手战,但不知何故,巨人队在第五局进攻时,第一棒打者到第九棒的打者,连续击出九支全垒打,进而远远甩开对手,造成空前未有的惊人纪录。身为巨人迷的爸爸,自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反巨人队的世史夫哥哥,则是跌坐在地上,无法置信地捶胸顿足;身为罗德③球迷的富士高哥哥,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只顾著拔自己的鼻毛,呵欠连连。总之,那晚家里真是嘈杂不堪。
    我倒也没特别支持哪一队,看完比赛后,搔搔头,还放了个屁,觉得这是个不足为奇的夜晚,像平常一样倒头就睡。但是,当我再度睁开眼睛,却发现这个引起骚动的日子,掉进了时空黑洞。
    和“前一轮”相同,比赛的转播开始了。兴奋难抑的爸爸,面前摆著啤酒与毛豆;世史夫哥哥虽只是个高中生,却偷偷拿啤酒来喝;富士高哥哥则是拿著耳扒子挖起耳朵。总之,所有人都情绪亢奋地围在电视机前,唯独我兴趣缺缺的样子。不正是如此吗?都已经知道结果了,巨人队以九比0取得压倒性胜利,连续击出九支全垒打更是锦上添花。
    “反正巨人队会赢——”我不小心说溜嘴。听到我这番话,爸爸自是听得很开心,不过却激怒了世史夫哥哥。
    “你说那什么鬼话啊!比赛都还没开始,怎么知道输赢!”
    比赛结果真的是九比零。众人的反应也几乎和“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