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拣宝 >

第613部分

拣宝-第613部分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王观感叹之时。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客气问道:“请问是王观先生吧?”

    “对,我是。”

    适时。王观也顾不上感慨了,连忙点头道:“是侯老让你来接我们的吗?”

    “嗯。”

    年轻人微笑点头:“侯老有事要忙,不方便过来,所以让我过来带你们去见他。”

    在解释的时候,年轻人也招呼两人上车,随即徐徐开车而去,在邙山上绕行起来。值得一提的是,邙山并不是单纯的一座山头而已。地理学意义上的邙山范围很广,它西接秦岭,向东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的广武山,长达一百多公里。

    就算是狭义的邙山也不小,大概的范围在洛阳市北侧孟津至偃师东西一线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东西约五十公里,南北约二十公里。地方肯定比较宽阔,不然的话也容纳不了几千年来诸多王侯将相、布衣百姓的陵墓。

    不过车子就在邙山中穿行,而且越走越偏僻了。如果不是提前打了招呼,王观和俞飞白真有些怀疑,年轻人是不是打算绑票。

    不管怎么说,在年轻人的接送下,车子拐弯抹角,过了二十来分钟之后,最终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山脚营地下停了下来。

    “到了。”

    适时,年轻人开门下车,微笑招呼道:“侯老就在帐蓬里,我带我们过去……”

    “这里是……考古营地?”

    两人自然也跟着下车,有些惊讶地打量四周的情况。只见营地比较大,驻扎了十向个野营帐蓬,另外还搭建了不少灶台。

    此时此刻,营地中有不少人在淘米择菜,看来打算是做午餐了。不过更多的人却是集中在地势较高的位置,拿着锄铲之类的工具挖掘。邙山是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的,要么是耕田的农民,要么就是考古队了。

    “没错,就是考古队。”年轻人也有些意外,毕竟在他看来,侯老找人过来,应该知道怎么回事才对,不过看情形他们好像不知情的样子。

    尽管心里有疑问,年轻人却是没多说什么,直接引领两人向营地中间一个帐蓬走去。

    “侯老,我接人回来了。”

    走近帐蓬之后,年轻人没有急着进去,反而高声提醒起来。

    “……进来吧。”

    侯老的声音传了出来,然后就有人在帐蓬里面掀开了门帘。

    “咦!”

    看到掀开门帘的人,王观和俞飞白感到十分惊奇意外:“方老板,你怎么也在?”

    “不仅是我在,还有曾老也在。”这人正是方明升,只见他笑容可掬,好像主人似的引手道:“进来吧,就等你们了。”

    “曾老也在呀。”

    一瞬间,王观和俞飞白对视了一眼。更加肯定他们之前的推测。事情绝对与机关盒子的东西脱不了干系,不然的话曾老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在潮州赶过来。

    “侯老、曾老……”

    当然,这个时候两人也不多想了,反正待会肯定知道答案,当下直接走进宽敞的帐蓬,果然看见两位老人家正在喝茶聊天。

    “你们来了……”

    此时,侯老微笑招手,一点也看不出着急的模样。

    “来,坐下喝茶。”与此同时,曾老也笑着说道:“这是我从潮州带过来的正宗乌龙茶。你们也过来尝尝。”

    看到两人这样淡定,王观和俞飞白也沉得住气,直接走过去安坐下来,再举杯品尝用乌龙茶叶冲泡的工夫茶。

    一轮下来,连喝了几口茶汤,王观精神也随之振奋,神态自若的品味。就是俞飞白有些按捺不住,终于开口询问:“侯老,这里有机关盒中地宫设计图里的大墓吗?”

    “猜出来了?”

    显而易见的事情。侯老也没打算隐瞒,直接点头笑道:“就是这里,估计你们也应该料到了,机关盒中有两块布。一块布是地宫设计图,另外一块布就是具体的位置了。根据我们的研究推算,这个大墓应该就在附近。”

    “挖出来了吗?”俞飞白关切追问起来。

    “差不多了吧。”侯老笑了笑,并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

    “哦。”俞飞白有些失望。不过也十分高兴:“挖到最好,毕竟听说邙山上的陵墓,可谓是十墓有九墓空。就怕这里也被盗挖,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不仅是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的情况也有。”说到这个话题,侯老脸上的笑容一敛,取而代之是深深的忧愁。

    十墓十空,这并不是夸大其词。毕竟从汉代开始,王侯陵墓被盗挖的情况就屡见不鲜了。据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在长安附近拜谒西汉先帝诸陵时,目睹了厚葬成风的西汉帝陵被盗掘的惨状,于是诏令天下,实行简葬。

    直到后来,刘秀坐稳了江山,开始修筑自己陵墓之时,仍然担心若营建的帝陵过于招摇,难逃后世盗掘的厄运。实际上刘秀很有先见之明,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东汉末年,三国之前,作为一方霸主的曹操为了筹措军费物资,直接在古代的王公陵墓上动脑筋。也不仅是他,当时的诸侯,董卓、袁绍等人,还包括黄巾军、黑山军之类的,或多或少都干过这种缺德事。

    在曹操没有成为北方霸方之前,洛阳一带是西凉军阀的地盘。武夫出身的军阀,吃相可没有曹操那么讲究,示意手下秘密行动,要注意影响。对于西凉军来说,面子礼节都是虚的,实际的好处才最重要。

    董卓西撒长安的时候,直接把洛阳毁于一炬,那么他的手下捞不到好处,自然把目标落在邙山中的陵墓之中,这应该是邙山墓群第一次受到严重的破坏。

    然而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上演,由乱归治之后,帝王将相也不吸取教训,又继续在邙山上修陵结墓,然后到了乱世又被盗挖。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没有休止。

    但是真正使墓群遭受严重破坏的盗墓行为,却发生在近代,是由汴洛铁路的修建引发的。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向比利时一公司借款修筑汴洛铁路,铁路通过邙山南麓,就地取土时不断挖出了古墓,引起在场外国技师的极大兴趣,他们大量收集古物寄回欧美。

    听说墓里的东西能卖钱,当时的中国经济凋敝,国家混乱,很多贪图暴利的人开始到处搜寻、挖掘古墓,邙山之上从此打破千古幽静……(未完待续。。)

第862章 地宫机关门

    ps:  三更了,求一下月票,请多多支持。

    二十世纪初,到邙山挖坟掘墓,应该是一种流行。

    一开始的时候,洛阳附近的村民拣到古墓里的东西,都视为不祥之物,直接放到村里的寺庙安放。可是知道这些东西能够卖钱之后,邙山各村庙里以前存放的古物,一夜之间就全部没了踪影。

    在盗墓分子发财的示范效应之下,邙山上几十个村庄互相效法,竞相盗挖古墓,视为发财的捷径。大量的文物被从邙山地下挖了出来,流向全国各地,甚至“倾销”海外。

    根据一些文献资料记载,当时每年秋庄稼收完之后,邙山上盗墓的像赶会一样,成群的人刨红薯般挖古墓。挖出来的玉器、铜器用箩筐装、马车拉,到底挖出多少谁也不知道。

    尤其是在军阀混战的时期,洛阳四郊成立民团、红枪会等武装组织,当地豪绅依靠枪支,驱使穷人,变夜间盗墓为有组织的白天公开挖掘。

    一时之间,邙山上很多地方不再种地,专门挖墓。而且这也不算什么,还有更过分的。洛阳驻军为搜刮财物,以筹措经费为名,勒令古玩商人交纳百分之二十的税金,开了古玩业征税的先例。

    甚至有军阀成立“古玩特税局”,大量发行经营许可证性质的行贴,等于把盗墓行为合法化了,自此盗掘买卖之风更严重。

    这种情况下,盗掘之风随之愈刮愈烈,邙山上以盗墓为生的多达一万多人。可以说在那个时期,属于全民盗墓的时代。另外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大名鼎鼎的洛阳铲就是这个时候发明的。

    不得不说,发明洛阳铲的人真是天才。

    要知道由于古墓年代久远,很少保留着封土堆。在地面上已看不出任何痕迹,一般人要找出古墓的准确位置非常艰难,只能胡乱挖掘碰运气。

    但是在洛阳铲发明以后,这件东西简单就是盗墓的无上法宝。一杆子打下去,从铲头带出来的泥土颜色,就可以判断出来底下有没有古墓。

    有了这样便利的工具,许多深藏地下的大墓肯定没少遭殃。直到建国以后,政府严令禁止盗墓的行为,加上没有了买卖,沿袭近半个世纪的盗墓之风自然终止了。

    然而到了**十年代。随着古玩市场的复苏,对于古董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一些人又开始打邙山墓群的主意,再次重复历史的怪圈。也就是知道盗墓之风猖獗,俞飞白才感叹这里的大墓没被盗挖,也算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确实很幸运。”

    此时,侯老也有几分感叹:“当初确定地图是北邙山之后,我的心里就凉了大半,只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让人过来察看情况。没有想到,这大墓隐藏极深,而且位置处于比较偏僻的地方,居然没有被盗挖过。真是上天保佑啊。”

    “不是上天保佑,而是这座山的功劳。”

    就在这时,有人在外头掀开门帘走了进来。那也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头发染满了风霜之色。身材比较枯瘦,眼睛却十分明亮,充满了干练的气息。

    “文兄。这么快忙完了。”

    看到这人,侯老立即笑逐颜开,连忙招呼道:“辛苦了,过来喝杯热茶歇一歇。”

    “好。”

    那人也不客气,直接在侯老旁边坐了下来,端杯喝了口茶以后,随手一抹嘴巴,目光就在王观和俞飞白身上掠过,然后笑问道:“侯兄,这两位就是你搬来的救兵?是不是年轻了点儿,怕是压不住阵脚啊。”

    “文兄放心,我既然敢叫他过来,肯定是对他有信心。”侯老叹声道:“如果这样也不行,那么就随你怎么安排了。”

    “侯老,我知道是你爱惜那件东西,但是你也应该清楚,就是那件东西成了拦路虎,如果不把它搬开,我们就没办法进入地宫。”那人表情无奈道:“这里有大墓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许多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我们要速战速决,免得节外生枝。”

    “我就是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才叫人过来做最后的努力。”

    侯老微微点头,却是让王观和俞飞白两个人听得稀里糊涂,好像有些明白,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侯老。”

    适时,俞飞白满头雾水道:“你叫王观来,到底是做什么呀,现在可以告诉我们了吧。”

    “先不急。”

    侯老笑了笑,引见道:“文兄,给你们正式介绍一下。这个是王观,别看他年轻,却是破解机关的一把好手,这个是他的朋友俞飞白,青年鉴赏家……”

    说话之间,侯老又给两人介绍姓文的老人:“这位是洛阳古墓博物院的专家,更是洛阳大学考古研究院的教授,也是这次考古挖掘工作的负责人。”

    “文教授。”

    王观和俞飞白自然问候起来。

    “你们好。”文教授点了点头,随即郑重其事道:“听侯兄说,机关盒是你们打开的,也知道地宫的事情,所以我才答应让他们参与进来。”

    “不过我也要事先声明,你们在这里看到或者听到的情况,在国家没有对外公布的时候,不能够向外透露半句。不然的话,要追究你们责任的。”

    文教授告诫起来,更像是在叮嘱。王观和俞飞白也识趣点头,表示会遵守纪律,没得到允许之前,绝对是守口如瓶。

    文教授有几分满意,不过还是不怎么放心,所以又补充道:“你们知道怎么回事之后,恐怕要待要事情了结,才能够离开营地。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做,是限制了你们的人身自由,那么现在就可以离开了,可以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文教授这样说,反而成功地挑起了俞飞白的好奇心。现在别说让他离开,估计就是赶他,他也打算赖着不走了。

    “文教授放心,既然到了您的地盘,我们肯定是按照您的规矩行事。”俞飞白誓言旦旦道:“您说一,我们不说二,您让我们往东,我们绝对不往走西……”

    以王观对于俞飞白的了解,完全可以肯定,这话听听就算了,不是不能当真,而是不能全部当真。如果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的有趣,他肯定想方设法走人。

    然而文教授不知道哇,所以自然相信了,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