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王 >

第63部分

宋王-第63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有何贵干?”

    如果能破财免灾,林昭不会吝啬,能不动手最好不过。前世的林昭是个书呆子,身体孱弱,重生之后的半年多,坚持锻炼,体格才日益强壮。

    虽跟苏岸学过些武术,可目前都还不熟练。对面有七八个人,不知深浅,何况人家手持哨棒,自己手无寸铁,显然是要吃亏的。要是花钱能解决问题自然最好不过,打家劫舍的匪徒不就为了财货嘛!

    实在不行,那就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了。林昭开始观察地形道,只要寻到一条道,以白龙的神骏,快速脱离危险不成问题。

    一边是河流,一边是山坡,位置导致选得好,看来这群匪徒很聪明嘛!

    林昭想要拨转马头,刚刚一动,便发现身后又出现了几个人,退路被堵住了。

    这些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林昭猛然发现,这些人似乎不只是劫道那么,似乎另有目的……

    果不其然,几个人二话不说,提着哨棒便冲了上来了……

    尼玛,这是要人命啊!林昭终于意识到来者不善!

    看对方这架势,这些人的身手恐怕也不会弱,自己单独一人,注定了寡不敌众……

    偏巧又是天快黑的时候,这段路有些荒僻,竟连个过路的行人都没有……

    林昭把心一横,瞅准了左侧的小山坡,准确地说应该只是个丘陵……

    上坡马速必然下降,但若是能抢在这些人阻拦之前过去,四蹄总强过两条腿……

    可对方显然也想到了这点,反应速度丝毫不弱,白龙刚刚一动,便有一人奔过去,长哨棒朝着马蹄挥了过去,看速度,力量应该很大……

    这一下要是挨上了,白龙的马腿也就废了……

    林昭怎肯爱马受伤,猛地勒马转向,跃起躲开沉重一击……

    可也就是这一下,已然失去了逃跑的机会,两个大汉已经抢上斜坡,拦住去路,将他围困中间。

    尼玛,这是要置人于死地啊!

    “诸位,意欲何为?即便是死,也得让我死个明白,你们受何人指派?”

    结果可想而知,问也是白问,不过心中确实疑惑,到底是什么人要对付自己?在汴京得罪了不少人,可还没到千里迢迢要致人死地的地步吧?

    难不成是陈宏,动机他是有的,只是他是官宦人家出身,敢如此明火执仗对朝廷命官动手吗?何况众所周知,两人前几日在秦淮河边有冲突,自己要是出事,首先被怀疑的就是他……虽说冲动是魔鬼,可他不至于如此愚蠢吧?

    没时间想这么多,重生一来最大的危机正在临近,甚至超过了在辽国的逃亡……

    至少目前,林昭没有看出逃生的机会……

    难不成真要命丧于此?开什么玩笑,大好年华还未来得及享受呢,怎么能就这么死了呢?

    不得不说,林昭运气不错,两次命悬一线的时候,都有人前来相救。就在这危急时刻,远处竟然有马蹄声响起……

    要知道宋朝是很缺马的,寻常百姓哪里用得上马匹?在路上听到有快马奔跑的身影,能是普通人吗?

    有机会,至少有一线生机的!

    当真有人来相救了,更让林昭不曾想到的是,来人竟然是苏岸,苏伯洲。

    出使辽国和前往登州时的战友,有并肩作战,过命的交情!巧合的是,两次危急时刻,都是他及时赶来相救的。可他不是应该在汴京吗?何以会突然出现在此处呢?

    苏岸身手不错,武术相当高明,更为重要的是,他手中有兵器。他是禁军校尉,是可以佩刀的。

    就这么一件兵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救命之用……

    “公子,快走!”

    苏岸长刀挥舞,手持哨棒的匪徒自然害怕,往后一躲,瞬间便被逼开了……也就在这个空档,路中空出一条道来……

    林昭精神高度紧张,丝毫不犹豫,立即快马一鞭,两人瞬间便冲了过去……

    虽说有兵器在手,可毕竟只有苏岸一人,双拳难敌四手,未必是众匪徒对手,故而不敢恋战……

    两人冲过之后,一路策马狂奔,连续奔出二十里后,直到夜幕降临,才觉得终于安全了……

    “林公子,没事吧?”停下来休息时,苏岸轻声询问。

    林昭摇头道:“你来的非常及时,没事!,对了,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是眼下最大的疑惑!

    当然了,同时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人要对自己下杀手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94章 人间天堂?() 
苏岸突然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林昭满心疑惑!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着公子,我是奉旨而来,这一路都跟着公子!”苏岸很坦诚,给出解释!

    奉旨而来?林昭顿时又有些懵了!

    奉旨,也就是说是受皇帝赵顼委派来的!跟着自己又是做什么?监视吗?让人不寒而栗有木有?

    苏岸急忙解释道:“我是奉官家之命,来给公子你传诏书的,可惜到了江宁,公子前脚已经出发……我一路追赶而来,前日在宜兴已经赶上公子,本欲相见的。

    不想发现有人暗中盯梢公子,我便不曾贸然,暗中跟着查探,保护!今日晌午,公子为了赶路走得太快,白龙神骏,脚力不凡,我的坐骑多有不及,以至于落后了些……”

    原来如此,说起来是因为自己冒失的缘故,险些出了大事!林昭自责不已,血淋淋的教训,前车之鉴,自当铭记心中!

    同时也搞清楚,并非皇帝监视自己,伯洲一次说清楚嘛,这样很吓人的!

    不过苏岸说是来传诏书的,可明明刚收到一份诏书啊?难不成那份是假的?该不至于有人假传圣旨吧?

    苏岸见到林昭脸上有疑惑神色,解释道:“之前那份是经过中书下发的诏书,这份则是官家给你的密诏!”

    密诏?

    林昭有些惊奇,先是一份明诏,再来一份密诏,赵顼你这是要闹哪样啊?

    不过转念一想,皇帝既然派了苏岸秘密赶来,又不经过中书直接下旨,这密诏只怕……这年头,只要沾上个“密”字,事情就不可能简单!

    苏岸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小心翼翼地递过来。口上的火漆密印仍在,显示不曾打开过,验证无误之后,林昭才当面打开。

    拆开一看,制曰:两字映入眼帘,林昭的神情顿时一紧。

    一般以“诏曰”形势下发的诏书,都知制诰或者翰林学士们代笔,按照皇帝意思撰写的。以“制曰”开头的诏书,通常是皇帝亲笔书写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份皇帝赵顼的御笔手诏。

    而且这份诏书上之加盖了赵顼的私人印玺,并未有中书审核用印。当真是皇帝赵顼给林昭的密诏,还特意选了与林昭关系亲厚的禁军校尉苏岸传诏。不经过中书,倒不是怕被驳回,更多还是为了保密……

    至于诏书的内容……林昭大概看了一遍,不由苦笑,半天说不出话来!

    官家啊官家,你真是坑人啊!原以为是发配到市舶司去混日子,没想到绕了半天,小皇帝竟然另有深意……

    当然了,同时也明白了很多事情,气愤,惊诧不已!原来和睦与繁华背后也有许多的龌龊……只是这些事情与我何干?林昭有种被利用,要被当炮灰的感觉!

    只是事先竟丝毫不与自己通气,骤然将这个难度重重的烫手山芋扔给自己,这算是怎么回事?

    杭州之行骤然不那么轻松了,变得艰难,也会有危险……

    也许舅舅说得对,仕途之事咱还是少搀和,可是……这次完全是被皇帝赵顼给阴了,先哄骗自己去杭州,背后突然给你来电附加内容,想躲都躲不掉!

    如此艰巨的任务,有什么补偿吗?林昭不由苦笑,还真想效仿司马光和王安石,来个上疏推辞……

    苏岸见状道:“公子,官家有交待,密诏交给你之后,我便留下来,听你调遣!”想起官家秘密的叮嘱,再看看林昭怪异的表情,苏岸知道这件事绝不简单。

    这算是福利补偿吗?也未免有点……唉,苏岸在身边也好,孤身一人去杭州本就需要有帮手。

    最主要的是,苏岸武功高强,在身边能护卫安全……像今日上晌午那等危急人身安全的事情,林昭不想再有第二次……

    突然,林昭心中一动,一下子还把他提醒了。今日之事,绝非匪徒打家劫舍,拦路抢劫,更是受人指使的,是有目的的行为……

    林昭本来很困惑幕后主使的身份,本来陈宏是第一怀疑对象,现下不是了……兴许是那些人得知自己前往的消息,已然猜到了来意,所以先行给个下马威……如果是这样,适才那群人的目的更像是威吓伤害,而非杀人害命……

    林昭的笑容更加苦涩了,人家双方博弈,已经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了,可惜他还被蒙在鼓里,是整个事件最后的知情者。这种感觉着实不好,让人很恼火!

    皇帝也忒不仗义了,好歹知会一声,让人有个心理准备。派苏岸前来虽是好事,可今日若是再晚上片刻,后果不堪设想……

    还未到杭州,便有人急不可耐地想要阻止自己,甚至这一等卑劣手段,林昭气不打一处来。这心里一愤怒,热血上涌,与某些人的敌意就越发的大了,然后搬起事来……

    看来小皇帝是摸头了自己的心思,给自己量身定做的方案啊!唉,遇上这号子皇帝,这号子任务,只能认栽了!

    林昭长叹一声,合上密诏,揣入怀中,沉声道:“找个地方借宿一夜,明日我们进城!”

    ~~~~~~~~~~~~~~~~~~~~~~~~~~~~~~~~~~~~~~~~~~

    杭州位于东南吴越滨海之地,钱塘江畔!

    春秋战国时,先后为吴越楚所有。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在此设钱塘县,归属会稽郡。之后的两汉魏晋南北朝,钱塘县的变化不大,偶尔会升格为郡,发展相对有限。

    隋朝于开皇九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便是最早的杭州城。

    隋炀帝大业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杭州得交通之便,由此快速发展。

    杭州有较大发展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偏安东南的吴越国建都于此,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杭州城池规模扩大。

    据《吴越备史》记载,杭州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子孙三代,八十五年时间里,杭州一直偏安东南,不曾受到战乱波及,百姓安居乐业。其下辖的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都是富庶之地,钱粮充足,发展自然迅速,成为与江宁不相上下的东南大都会。

    当然了,这座城池最繁华的时间应该是在南宋,行在(天子所在之处,陪都)设立于此之时,不过那是数十年后的事情。而此刻的杭州城,隶属于两浙西路,人口达二十万户,为江南个州县之最。

    因为临海之故,常有海外贸易的船只来此停泊,因此在此设立了市舶司。

    林昭与苏岸来到杭州城外,看着吴越王钱镠修建的高大城池,不由赞叹!这便是后世常言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了?

    人间天堂?不,林昭轻轻摇摇头!此刻,对他而言,这里更像是噩梦之城!

    高大的城墙对他而言,更像是沉重的压力,是一处险地,却又不得不来!

    管不了了那么多了,先进去再说了!随后拍马进了杭州城……

    ~~~~~~~~~~~~~~~~~~~~~~~~~~~~~~~~~~~~~~~~~~~~

    汴京,大宋皇宫垂拱殿,皇帝赵顼目光瞧向东南方的天边,心中盘算着,苏岸差不多到了,林昭也应该收到密诏了……

    林东阳啊,不要怪朕,这也是无可奈何之法!此事你只要办妥了,你往后的前程就不在话下了。做出这个决定,他可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此番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这是一个有难度的好机会,可一定要把握好哦,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哦!

    大内庆寿宫,一个五六旬左右的老妇人坐在凤榻上,端庄沉稳,华贵气息中有流露出几分和蔼,正是太皇太后曹氏。

    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