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王 >

第58部分

宋王-第58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主不必担心,此人似是为了着急赶回江宁与家人团聚,偶然借宿此处……”

    “那就好!”男子轻声道:“近来这小子在汴京闹出的动静可不小,还有赵顼那不孝之子,老祖宗的留下的大好江山,只怕要被他折腾完了……可惜啊,当年要是……”

    ~~~~~~~~~~~~~~~~~~~~~~~~~~~~~~~

    林昭一夜可以说是枕戈待旦,到了天亮才发现是虚惊一场。不过这个奇怪的庵堂还是不要多待的好,加之归心似箭,便告辞离开了……

    刚出门便遇上了隔壁的书生,林昭知他昨夜挑灯夜读了许久,看来很用功。见林昭牵马准备离开,书生赞叹:“足下的坐骑当真神骏,难得一见啊!”

    “多谢!”林昭很礼貌地接受了赞许。

    书生问道:“兄台是要南下还是北上呢?”

    “南下!”林昭不由表情凝重,这庵堂本就有古怪,书生看样子和自己年纪不相上下,这样问有什么目的呢?

    “可惜,在下要北上游历,准备来年科考,一路寂寥,本想找个人结伴而行的……”

    “科考?那不是要在后年吗?至于这么早吗?”按时间推算,下一次进士科考试是在熙宁三年春天,如今在熙宁元年腊月,准备早也有点离谱啊!

    “确实还有一年时间,可在下出自南方闽中,读书多视野却不广,故而想要好好游历中原各地,增长见闻……”

    “原来如此!”那时候闽中尚未完全开化,信息闭塞也属正常。林昭笑道:“那就恭喜兄台来年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多谢兄台吉言!”书生不曾想到,今日一句简单客套话,一年多以后还真得践行诺言……

    “在下还有事情,告辞了!”林昭并不在意,牵着白龙离去了……

    书生在庵中住了好几日,出于礼貌去向庵中师太告辞。恰好是做早课的时间,许多女尼都往佛堂走去……

    书生无意间瞧见一位中年女尼,不由惊奇:“咦,这位师太的五官怎与适才那位兄台颇有几分相似呢?”

    远处,一位乔装过的老者佯作是来上香,待瞧见女尼的容貌时,几乎老泪纵横。多少年了,总算是找到了……

    PS:三问泪流满面向大家致歉!天太热,昨晚写好一章之后,准备洗个澡回来修改上传的。结果停电了,停电了……一晚热醒好几次,风扇就是不转,呜……一早醒来赶紧修改上传,然后苦逼去上班……

    另,有兴趣的朋友,猜猜本章出现人物都是何方神圣?

第87章 再见一面() 
静心庵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据说是因为当时宋州城内一个富家女儿一心向佛,家族又不忍其前往寻常佛寺庵堂受委屈,故而为其修建家庙。

    庵堂附近本来有许多村庄,都曾是这家大户的佃农,后来因为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居民少了许多,越发显得荒凉。

    不过因为临近运河,过往的船工商家很多,经常来此上香祈求平安,似乎很是灵验,因此香火还算旺盛。

    静心庵的师父们也乐善好施,救死扶伤,善举颇多。

    庵中的女尼有的是一心向佛,落发为尼,自此青灯古佛常伴的。也有无家可归,迫不得寻一栖身之处。也有流落他乡,或生病遇险为庵中师父所救者,比如静和居士。

    据说这位居士多年前乘船落水,幸好被外出化斋的师太所救。静和居士醒来之后,竟说不出亲人姓名,家住何方,是以无家可归。上天有好生之德,佛家以慈悲为怀,庵中师父便将其留了下来。

    静和居士容貌温和甜美,若是落发出家当真可惜了满头青丝。为人也温和恬静,平日里很少说话。不过她眉头似乎从来不曾舒展开,似乎有太多的伤心,太多的牵挂。

    多少年了,一直如此。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师父认为她尘缘未了,红尘俗世牵挂太多,才一直不曾为她剃度,因而静和十几年来始终只是个带发修行的居士。

    一如往昔,做完早课,扫去院中的落叶,静和便走到远处的小丘之上,这里恰好能远眺前方的运河。

    看到运河滔滔水波,往事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中。她依旧清楚地记得,当年就是在那里,不甚坠入河中的。好在福大命大,被河水冲到岸边,被静心庵中师父所救……

    而他最为牵挂的还是那艘开走的小船,船上何五抱着孩子走了……

    快二十年了,她每时每刻不在想,他们是否安然无恙?现在身在何方?

    如果那孩子能够平安长大,应该已经弱冠之年了,可惜天各一方,不曾相见……

    也许此生已经再无相见之日,只希望孩子能够平平安安长大,快乐生活。

    可身为一个母亲,哪有不想孩子的,如果能再亲眼见一面,听他叫一声娘该多好啊!

    昨天夜里还梦见孩子向自己跑来,从一个小孩童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

    可惜这些全都是奢望,自己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远行,有心无力,又能到何处去寻找自己的孩子呢?

    至于何五与孩子,恐怕他们都以为自己死了……

    此生再难相见,母子骨肉分离,天各一方,生死未卜,让她怎能不担心,不记挂?

    “夫人!”

    妇人正在感伤之际,一声呼唤在身后响起,十多年的时间让她已经对这个称谓感到很陌生,几乎淡忘。

    回过身来,见一个男子站在身后,帽子取下来,露出那张标志明显的脸时。静和居士惊诧不已,若非及时掩住口,几乎喊出声来。

    “你……你不是已经……”女尼虽然身处佛寺,但男子的名头实在太大,当年去世的消息传出曾让很多人唏嘘不已,如今怎么又活过来,站在自己面前!

    “夫人不必惊慌,在下当年也是迫不得已,演戏而已……”

    静和居士很聪明,安定心神后问道:“你是为何?难不成是先夫……”

    “是先主的意思,也是我自己的意思,为的就是找寻夫人和公子……或者……,十八年了,天可怜见,总算找到夫人了!”

    静和居士略微思索便了然心中,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可惜迟来了好多年。不由叹道:“若是几年前,找到我们兴许还有用,可是现在,还有何意义?”

    “先主也曾这样说过,但我不心甘,尤其是看到那卑鄙之徒的作为,才矢志要找寻夫人和……。”

    “找到又能如何?往事已矣,如今已经改变不得,你连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找到反而对那苦命的孩儿没有半分好处,是个女儿兴许还好,可偏生……我早已没有丝毫奢望,只希望他平安生活。”

    “夫人诞下的是个男孩?天可怜见,先主总算留下一丝血脉!”

    “是又如何?如今他身在何方,甚至是死是活我都不知道!”静和居士突然间潸然泪下,提及孩子,触及内心最柔弱,最伤痛之处,她哪里还忍得住,顿时泪流满面……

    “什么?夫人不知道公子下落?”之前他已经了解静和在庵堂中孤身一人,心中曾有疑问,只是一切都来及确定,还设想着会不会是夫人为保护孩子,另置他处了。现在听到这话,无疑是五雷轰顶,是个男孩很好,可要是找不到,那岂非……

    “夫人可有线索?”男子很不甘心,追问线索,想要找到这个孩子。

    静和居士犹豫了,她不知该说什么好!

    男子见状到:“母子分离多年,想必夫人也想见公子一面吧!”

    这句话算是说道静和居士心中去了,怎么能不想,这十八年来夜夜梦醒,以泪洗面,几乎肝肠寸断。为的不就是那个孩子,如果能母子重逢,哪怕是远远见一面,即便是死也会瞑目的。

    可惜自己不曾有能力寻找,恰好如今男子既然出现在这里,他们能找到自己,也就有能力去找孩子,还是有一线希望的。

    只是……她还是有些担心,毕竟风险太大,如果因此会给孩子带来危险,那她情愿一辈子不见。

    男子知道静和居士在担心什么,沉声道:“夫人放心,公子是先主唯一子嗣,我等不敢冒失。凡事从长计议,做任何事情都会以公子安全为前提的,重要事情都会经过你首肯!”

    “孩子的下落我不知道,十八年了,他已经是个小伙子了,即便是站在我面前我也未必认识。想要寻找,唯一的线索便是膳房的何五,当年是他救了我们母子,孩子也被他带走了。还有孩子身边应该带着先夫留给他的祥云旭日玉佩,以及我的龙凤绣花抱肚……”

    “何五,果然是他,夫人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找回公子!”虽说有线索可真要找起来比大海捞针还难。但男子已经下定决心,故而一口答应。

    “记住,务必要保证他的安全!”

    “放心,夫人,在下已经为你准备好安全居所……”

    “不必了,十几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就在此处好了!突然走了,反而引起别人怀疑,别忘了,你在找我们母子,别人也在找!”

    “好,我会安排人暗中保护夫人安全的!”

    “不必费心,一切如常最安全,你全心全意找孩子就是了!”女尼幽幽一叹,脑海中又浮现出那胖嘟嘟的小手,天真无邪的笑脸。心中不由期盼道:孩子,再让为娘见你一面吧!

    PS:明天就上架了,可能会是凌晨,想要早些更VIP章节的,可是刚房东通知,待会又要停电,抓狂啊!这一章先更了,明天的章节三问会尽早更新的,上架之后,各位多支持下订阅,月票什么的,谢谢了!

    另外,推荐朋友一本书湮灭在列强坚船利炮下的华人国度,强势的崛起;饱受西方外侮欺压凌辱的炎黄族人,当挺直脊梁;人类科技的发展,将由华人来领跑;大航海殖民时代的最后盛宴,大中华发出最强音!曾经强加于华夏的耻辱,定当百倍以还!历史将在这一刻被重新书写!

第88章 身世之谜(求首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自古以来就是重大节日,熙宁元年大年年终岁尾,江宁城内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孟家是江宁大户,虽说去年家门不幸,有丧事发生,但是新年还是要过的。孟老夫人似乎有意忘却悲惨的过去,加之顾七家的小儿子出生,府上也算有点喜气,故而打算好好热闹一番。

    孟若颖和顾月伦两人是在腊月二十八日返回的,孟家一下子多了些人气,孟老夫人也算是颇为安慰。

    表面上看起来所有人都和颜悦色,很开心,可是实际上的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因为孟家目前的中心人物林昭尚未归来,难免让人觉得不团圆,牵挂不已。

    尤其是孟若颖和顾月伦,知道林昭在汴京闯了大祸,会有大麻烦。一路南归并不知事情已经出现转机,故而担心不已。顾月伦一直担心表哥是否会治罪坐牢,孟若颖安慰她的同时,满心牵挂,也不知道林昭能否摆平……

    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两个普通女子的目光还是有限,并未看出事情背后的权谋争斗,更不知背后大佬们的博弈……

    最为关键的是还不能告诉孟老夫人和顾七,他们听到只怕会当场吓个半死。因此孟若颖只说是林昭出使辽国有功,在汴京等待朝廷的封赏……

    孟若颖只是大概叙述了一下林昭这半年的作为,很多事情都是略微带过,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有的事压根就不能提。

    饶是如此,顾七还是惊的目瞪口呆。他有预想到林昭会不低调,自从那次被李氏和陈宣冤枉之后,这孩子的性情变化了太多,变得活波是好,却又太过张扬了。

    这孩子当真是不听话,临走时的千叮咛万嘱咐,完全被他当成的耳旁风,顾七感觉自己错了,或许从一开始就不能让林昭去汴京……

    江南居名冠汴梁城,侦破辽国使臣遇害案,继而出使辽东……半年多来,林昭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可多次写信回来,始终只字不提,看来是有意瞒着自己啊!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深浅呢?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林昭做的事情完全就是少年有为,英雄了得,前途无量,是该庆祝的。可顾七却是忧心忡忡,别的先不说,出使辽国是何其危险,虽然孟若颖描述的十分平淡,强调林昭出使一趟收获颇多,还立下大功……

    可别忘了,顾七是从北方逃难来江宁的,他了解契丹人是何其凶残。前往虎狼之地,日子能好过吗?

    其实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都瞒不住了,完颜阿骨打此番被她们带回江宁,这个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