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王 >

第290部分

宋王-第290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并不知道林昭的爱妻在静州被俘,更不知道林昭的私下里与西夏人已经开始有交易,更不知道诸位臣子看似不经意间的推举,却包含了特殊的目的。

    庆州的王韶也算仁义,并未将此事禀报赵顼,故而西北一些特殊的局势,一直都特刻意隐瞒。一切都很自然,整件事情幸运流水,没有一丁点的人为痕迹。

    于是乎,赵顼很痛快地批准了,林昭以兵部侍郎的身份主持与西夏和谈。北宋体制,枢密院主管军事,兵部完全就是摆设。不过好歹给个侍郎衔提升一下身份,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前去和谈,根本拿不出手,还会被说是故意怠慢西夏人。

    鸿胪寺主簿、市舶司提举官、钱塘县令、礼部郎中、大理寺少卿、再到今日兵部侍郎,林昭不过弱冠之年,提升速度非同一般,青年一辈之中绝无仅有,是首屈一指的青年翘楚。不过官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发的重大,与此同时,权力也会越来越大,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

    “祖父,官家已经同意让东阳主持和西夏和谈?”国舅府,曹建轻声询问。明里暗里,林昭的辈分都比他高,可实际年纪却相差不多,尤其是以前,都是以平辈论交的,故而提及名字时,曹建隐约还是有些难为情。

    曹国舅点头道:“没错,曾巩得了欧阳公的嘱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然后赵捄筒裥ニ窃俅优酝撇ㄖ剑虑榫统闪恕!�

    “主持和谈,这可是一件重大差事!”毕竟和谈使可是代表皇帝,代表大宋朝的,关乎到国家的未来以及攸关利益,非同一般。

    曹佾轻声叹道:“是重大差事,东阳前去历练一番倒也不错,只是多少有几分凶险……若非折夫人被西夏俘虏,也不至于如此……”

    汴京朝堂上的这场表演正是出自于铁面宗主之手,自从得知折文芯被俘虏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营救了。只是正面营救全无可能,只能从另外的角度想办法。有时候,暂时的营救无可奈何,采取一些其他准备总是没错的。

    当时铁面宗主便意识到一件事,西夏人的目标很可能是林昭手中的梁乙埋时,就注定了林昭会参与其中。

    铁面宗主虽然没有和林昭有过直接的亲密接触,可他对林昭的了解却非同一般,远远超过了许多人,甚至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敏锐地意识到,林昭或许会因为救援折文芯而冲动,做出什么出阁的事情。

    尤其是有了以梁乙埋为交换的说法之后,更是担心。或许林昭可以私自将梁乙埋带走,可是交换能够顺利进行吗?交换之后呢?私自放走梁乙埋绝对是大事,林昭少不得会惹祸上身,在西北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功勋毁于一旦是小,林昭本身若是有危险,抑或者是影响到以后整体的发展规划,那可就麻烦了。

    尤其是龙颜大怒,百官弹劾这种状况出现,对林昭未来的发展,以及重大计划将会大有影响。风险着实很大,故而必须要防患于未然。林昭可以不在乎,但是铁面宗主不能不在乎,故而他早早地便开始想办法,希望能有什么两全其美之策。

    如果宋夏之间和谈,梁乙埋的事情是否就不单纯的私事了?如果林昭光明正大地介入其中,那么营救折文芯的事情是否就可以更方便,更从容?事情过了以后,是否也不必承担什么责任呢?两全其美最好不过。

    铁面宗主想到了这一点,便立即动手开始实施。首先便是通知了赵捄团费粜蓿缂热晃飨恼娴挠幸夂吞福敲此纬獗弑厝皇且幸晃缓吞甘钩嫉摹H绻飧鍪钩际橇终眩敲匆磺械氖虑槎伎梢杂卸猓芩忱芩吵�

    欧阳修无法直接插手,他现在是汝州知州,如果贸然上书谈及这样的事情,可就显得太过突兀,容易让人怀疑。这背后可是事关重大,绝对不敢走漏一点消息。思来想去,曾巩正好在太常寺,是与此相关的衙门。

    更为重要的是曾巩曾经有过和林昭一同出使的经历,他来推荐人选顺理成章。所以欧阳修直接授意,曾巩虽然满心疑惑却也没有推辞,按照老师吩咐照做了。接下来便是柴啸和赵捯怀缓停撇ㄖ健V劣谡抛谝嬖蛲耆俏扌牟辶舱且虼耍攀沟酶鞣矫媾浜系奶煲挛薹欤疃詈笤猜晒Α�

    “没想到东……公子如此厉害,歼敌五万,还俘虏了梁乙埋,当真是……”曹建而今对林昭是多有佩服,已经从之前出于对其身份的敬畏,转为真心的佩服了。

    曹佾也很是欣慰,说道:“公子在军中有作为是好事,将来……将来……”话说一半,曹国舅便停下来,不过曹建也大概能明白言下之意,心中都在思索,盘算着许多事情。

    “曹建啊,上次说了让你多与狄咏亲近,你可照做了?”曹佾沉默了片刻,问起了另外的问题。

    “是啊,谨遵吩咐。祖父,前几日清河郡主举办宴会,孙儿便在受邀之列,曾见到过狄郡马!”曹建有些好奇,好好地怎么和禁军将领扯上关系?这似乎不是曹家的风格,即便狄咏是郡马,却也没有多少交集……

    曹佾点点头,似乎很是满意,说道:“很好,那么让你进入殿前司,在狄咏手下做事,你以为如何?”

    “啊?去禁军,在殿前司?”曹建听到祖父如此提议,不由有些惊讶。曹家是军事世家,早年间曹彬可是北宋第一名将,赵匡胤之所已能够一统天下,曹彬绝对功不可没。不过从此之后,曹家人的身份发生了改变,越发的贵重,自然也就不用继续拼杀在战场上。

    已经很长时间了,曹建的嫡系子孙很少从军的。一旦身份贵重了,就会有些怕死,故而没有必要涉险。曹建很意外,没想祖父竟然突然有这样的提议,言下之意难道是让自己参军吗?说实话,曹建当真还有些突然。

    “不错,曹建啊,你是嫡孙,将来曹家的重担自然是要压在你身上的,所有你必须要多加历练才是。以前有你祖姑母和我在,曹建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是一如既往的繁华。可是我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时候曹家少不得要衰落,日益走下坡路。所以,曹家的未来还是要靠你的,故而你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了。”曹国舅四叔讲出了一个十分有道理,理由十分充足的原因。

    曹建心中却微微地嘀咕,军事乃是曹家传统,故而进入军中历练他并无反对。可是如何如此突然?即便是历练,为什么要去殿前司呢?看样子,父亲是想要自己在狄咏手下,难不成其中又有什么关联吗?

    曹建十分疑惑,颇为好奇,后来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过了一点信念,适才祖父还一直在关心林昭,此刻突然提及此事,难不成与他有关?殿前司又是什么地方?这可是保护皇宫的重要机构,让自己来这里,难不成是……

    一时间,曹建不由自主联想到了许多,甚至想到了最为恶劣的后果,故而不由自主地惊出一身冷汗。一双冷眼满是分惊讶,落在曹国舅身上,很显然是好奇询问。

    曹国舅轻轻点头道:“没错,先去殿前司干着吧,官家要是见到你,说不定能想起我们曹家的好。若不然,将来……殿前司职责重要,对你的前程以及我们曹家前程都是大有好处的。”

    “是!”曹建似乎略有所悟,隐约才想到一些事情。没想到自己竟然要负责如此重要的事情。虽说些许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曹建心中却又一种强烈的期待感,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让曹建进入殿前司,去狄咏手下做事是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的提议!

    此事曹佾思考了许久,直到最近才有一些相对明确的一些答案,最终答应了。

    原因有许多,首先一个,正如赵福康所言,曹建已经老大不小了,但实际上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会成为纨绔公子。虽说曹建的情况还算好,收敛了许多,却终究有些太轻浮了。

    让他进入军营好好历练一番也没错,磨砺一下性格,也是为事业打个基础,说不定将来就会因此有一番作为。孙子的前程能有个着落,也是好的。

    没错,曹国舅这样是两手准备。进入殿前司就一定要有什么别的想法吗?曹建按部就班待在殿前司,安安稳稳,忠心耿耿,想必皇帝见到之后是有好处的,至少短期内曹建的地位和利益不会受影响。

    同时,也算是一个长线投资。万一将来林昭那边能有较大发展,成大事的关键时刻,殿前司的曹建可以给予关键性的帮助,那绝对会是惊世的重大功勋。

    实际上,从一开始与铁面宗主接触开始,曹家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曹国舅只是不愿意让孙子参与其中罢了,毕竟曹建还年轻,万一要是有什么闪失……难免让人担忧。

    赵福康的提议之后,曹国舅仔细想想,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绝对。倒是可以先让曹建去适应着,倒不至于非得从一开始就固定某一个目标,也可以随机应变,无论结果如何,都已曹家利益为首先即可……

    当然了,他们最希望看到还是后者,希望林昭将来能够有所突破,成就大事。曹建而今已经参与其中,想要抽身退步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此一来,曹家的地位和影响将会有质的改变,绝对不会是现在这般半死不活的状态……

    曹国舅从感情上也是希望林昭能够成功的,让曹建在殿前司,最为重要的就是将来一朝一日的从龙之功。

    至于可能性,之前目前希望还是很大的。

    林昭在西北的表现很精彩,大顺城之战俘虏梁乙埋,正是扬名的好时候。自然的传播,加上有人刻意宣扬,林昭眼下已经是西军之中的偶像,战神,广受赞扬和敬佩,还聚集了不小的人气,一切都在按照预想的状况发展。

    林昭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前途可谓一片光明璀璨。也正是因此,他们才需要尽量想办法保全林昭,尽可能为其制造便利,事业不至于因为些许小事受到阻碍……

    所以,铁面宗主的传讯一到汴京,曹国舅就开始奔走,几个人配合的相当不错。眼下与西夏和谈的重任是交到林昭手上的,营救折文芯也可以正大光明了。

    只是事关重大,备受关注,西夏那边的对手也非同一般,想要轻易成功怕是也不容易。

    曹国舅祖孙很期待,这才是一个初步的考验,他们期待着林昭的未来之路越来越精彩……

第377章 家和万事兴() 
柴啸并不知道西北发生了什么,曹国舅那边只是传讯,让他采用适当方式推荐林昭,负责主持对西夏和谈。至于缘由他并不知晓,不过无所谓,既然是林昭和曹国舅的意思,想来自然没有错。

    柴家因为身份敏感,本来在政治上并无什么作为,也没有什么大的志向抱负,只求平安。不过既然柴敏言嫁给了林昭,而他又大有前途,柴家给予些许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应该的,这样对柴家也是有好处的。

    只是推荐林昭,柴啸难免有些为难。虽说是举贤不避亲,可林昭毕竟是自己的侄女婿,与西夏和谈看似很风光,实际上也很有可能是个苦差事,主动推荐子弟难免有些奇怪。崇义公看似尊崇,可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好在曾巩及时提出来,柴啸也不知这是有人刻意安排,还只道是巧合,故而顺水推舟表示支持。这样既不突兀,也不矫揉造作,最好不过,配合的十分完美。

    回去的路上,柴啸心里还想着,林昭最好还是回到政务上来。在军中着实太过危险,前几日大顺城的紧张情况传回来,没少让人担惊受怕,尤其是侄女几人,几乎是花容失色,日夜担忧。

    侄女温柔可人,好不容易嫁个如意郎君,柴啸这个做伯父自然希望他们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生活。可惜啊,侄女婿太过出众,根本就闲不住,这次又要和西夏和谈。说是和谈,虽然还占着优势,可与虎狼之敌讨价还价,这事能轻松吗?终究还是一桩苦差事,东阳着急想要揽下此事是何苦呢?

    希望他能尽快解决吧,早些回汴京来和侄女团聚,新婚燕尔便出征在外,侄女也着实不容易!这些日子担惊受怕更是辛苦,今日侄女回家省亲,该好好宽慰一番才是。

    可惜回到家中,柴敏言却并未回来,询问才得知,原来柴敏言派人来知会过了,因为孟夫人(孟若颖)突然身体不适,只能改日再回来省了亲。

    身体不适?柴啸倒是并在在意,柴敏言本身医术高超,想必不会有什么麻烦。虽说孟若颖与自家并无关系,可毕竟和侄女共侍一夫,那个姑娘对他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