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王 >

第105部分

宋王-第105部分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一座?”林昭不由感慨,难不成是东南沿海边远地区不受重视?

    小吏接下来的话才让他恍然明白,同时还有些惊讶。小吏说道:“不只是钱塘县,甚至是杭州,整个两浙路,都只有这里有。”

    “什么?”整个结果让林昭有些惊讶!

    小吏道:“确实如此,只有各州州府所在之地才有常平仓!”

    这样啊……林昭转念便明白了问题所在。青苗饭的施行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常平仓的,可其数量与分布地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人多仓少,而且地域分布不合理。例如两浙路的百姓,从不能从越州、衢州这么远的地方,专程来杭州领取青苗钱或者粮食吧?否则光是路途运输费用就负担不起。由此一点边可以看出来,变法的内容从一开始施行起来就有疏忽,注定了困难重重。

    林昭又问道:“今年仓库里储粮如何?”

    这一点小吏很是引以为傲,说道:“这几年杭州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之前低价买进来一批粮食,库存绝对充足。”

    有这个保证,林昭心里多少踏实一点。至于青苗法到底怎么推行,还有这个常平仓的问题……林昭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做点什么。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有人来报:“林县令,汴京有人来……”

    “嗯!”林昭应了一声,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炸雷在天边响起!

第147章 秋雨连绵() 
汴京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现任江南居的账房先生于玄。

    林昭现在是钱塘县令了,虽说是个小地方官,可每日衙门里千头万绪的事情很多。尤其是涉及到许多文书往来,林昭甚感麻烦,尤其是他不熟悉古代行文方式,文书形式,处理起来更加不易。

    现在才只是开始,以后的事情还会更多,光杆司令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钱塘县衙里倒是有许多的差役、胥吏,但大多都是从陈琦时代过来的,人品没保障,林昭也不敢轻易使用,尤其是要紧事,或者涉及机密的,非得要心腹之人才行。

    但是现在,林昭别所心腹了,根本就是无人可用。身边倒是有苏岸,并几个武功不错的高手。让他们出去干一些探查消息,或者护卫的事情没问题,可一涉及到文书与政务,立即就抓瞎了。

    虽说苏岸也是出自于书香门第,识文断字的,但到底是术业有专攻,时间久了很难顺手。而且他们现在是听从自己调遣,似乎很忠诚,关系亲密,可能当成是心腹吗?林昭唯有报以苦笑。

    至于玉童,武功虽好,却终究是个女孩子,不方便抛头露面。况且沐思虹身边也需要有人伺候,护卫,自然不能轻动。至于孟家伙计,从商做生意或许还行,政务相关的事情根本无从下手。

    人才,林昭越发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要想在这个时代有大的作为,除了自身能力与发展之外,好人才,帮手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有能耐的佼佼者依旧需要优秀幕僚的缘故。

    在乱世,谋主谋士多多益善方能成就霸业。太平盛世同样如此,想要取得发展,就必须要左膀右臂辅佐,要有谋士出谋划策。

    这些是长久之计,仓促间想要有什么重大进展不可能,只能说是以后多加注意了。至于眼下,林昭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于玄一人可用。

    于玄是读书人,曾经中过秀才,只此一点,处理文书,往来公函便没有问题。这段时间在江南居打理生意,也井井有条,孟若颖与高达多有赞誉。由此可见,此人有理财能力。

    眼下杭州要推行新法,很多事情都是和理财有关系的,会有大量文书处理。于玄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最重要是在忠心方面自然也没问题。于玄与阿云感情深厚,自己算是救了他们夫妻两条命,如此恩德,感恩戴德是必然的,忠诚度方面自然没问题。

    再者,于玄夫妻毫无背景,是从一开始就是自己的人,用起来更加顺手,从头开始培养吧!

    至于是否能够成才,那就要看于玄是否是可造之材了?至少现在,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不过从态度上看,于玄的积极性还是很不错的。才刚刚通知不过半个月出头,便从汴京巴巴地赶来,速度相当之快。

    回到县衙见面时,与去岁相比,于玄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看起来更加的干练,更加的自信,风尘仆仆的痕迹十分明显。

    “尧甫,你来了?一路辛苦了!”林昭笑呵呵与打个招呼。

    于玄正站在窗边欣赏江南的秋景,他生长在北方的登州,从未见过江南精致。来的时候,一路上着急赶路也顾不上欣赏,故而此刻颇为投入。以至于林昭进门都不曾察觉,听到呼喊才回过神来。

    转身见到熟悉的面孔,当即上前跪倒在地,沉声道:“拜见公子!”

    “尧甫,你这是做什么?不必如此大礼!”于玄的反应,让林昭有些意外。

    于玄抬头道:“公子相救我与阿云的大恩大德,一直不能有机会当面拜谢,在下心中有愧啊!”

    林昭忙道:“尧甫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况你与阿云本就是冤枉的,还你们清白是应该的。”

    话虽如此,林昭可以不在乎,但于玄心中的感恩于愧疚却丝毫没有减少。

    原因很简单,当时于玄在汴京,对于朝堂上的跌宕风云都有听说。尤其是唐介之死,多有了解。

    当时风言风语传的很厉害,林昭气死了唐相公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并且因为此事而贬官杭州。于玄并不知内情,只看表象确实如此,深以为然。认为是为了自己和阿云的连累了恩公,林昭为了救他们,耽误了前程。

    对此,于玄夫妻俩愧疚不已。

    当他们前去江南居感激恩人,表达愧疚的时候,林昭却已经离开了。幸好高达见他们夫妻两人无家可归,将他们留下来。于玄与阿云自然不会拒绝,正愁没有报恩的机会,留下也好感恩,弥补歉疚。

    哪怕是没有工钱,哪怕是辛苦繁琐,他们都会任劳任怨。也正是因此,于玄也放得下读书人的架子,在江南居做起了账房先生,处理账目。要知道以前的他饱读圣贤书,颇为清高,并不屑理财经商之事。

    他们是这样想的,谁知高达对他们很是照顾,孟若颖与顾月伦上元节后回汴京,对他们更是厚待有佳。顾月伦甚至将密不外传的烹饪绝技都教给阿云,这等信任与厚待,让于玄夫妇更加的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当然了,于玄心里一直惦记着报恩的事情。因此,当林昭的信函送到汴京,让他来杭州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上路,迅速到来。

    “阿云还好吗?”林昭轻声询问。

    于玄点头道:“都好,承蒙公子与两位小姐厚爱,一切都好!”

    “那就好,实在抱歉,让你夫妻二人分隔两地……”林昭歉然道:“江南居打算在杭州开分店,若是可以,尽量将阿云换到杭州来,让你们夫妻团聚!”

    于玄摇头道:“公子言重了,若非公子相助,我夫妻今生再无相见之日,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嗯!”林昭点头道:“我孤身在杭州,身边没有帮手,以后的事情就靠你了!”

    “公子放心,玄一定尽心竭力!”话音刚落地,又一个炸雷在头顶响起。

    于玄感叹道:“江南的天气果真与众不同,都八月了,竟还多发雷雨!”

    “八月雷雨到也不足为奇,只是……”林昭心头浮现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林昭的预感一向不错,本以为有了帮手,青苗法的推行就会方便许多,却没想到这次老天爷不给面子了。

    八月间,秋收开始之初,两浙一带便下起雨起来。秋雨似乎爱上了西湖,爱上钱塘江,从八月到九月,连续两个月的时间,杭州秋雨连绵,未曾断绝……

    田野里成熟的庄稼来不及收割,或者无法晾晒,全部发霉腐烂……情况相当恶劣!

    虽说暂时情况还好,但是林昭与赵挘臻热硕济羧褚馐兜剑镉暾庋中氯ィ衲甑氖崭钜丫儆谝坏锒牟ブ忠惨虼硕⒏檠游蟆�

    连续两季绝收或者减产,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第148章 “为”雨绸缪() 
九月的江南,本来正是秋高气爽,风景宜人的时候。今年却因为秋雨变得格外阴冷潮湿,空气中始终有一股发霉的味道,让人很不爽快。

    清晨,拂晓才暂停的秋雨又开始下的淅淅沥沥,窗外的屋檐下,一道雨帘已经悬挂了许多。美则美矣,看客们却无心欣赏,甚至有些厌恶,唉声叹气。

    起床之后,沐思虹便连声咳嗽,捂着胸口皱起了眉头。林昭不由有些忧心,刀伤的后遗症终于显露出来,肺叶受损,一遇到阴雨天就咳嗽,眼下杭州的气候更让病情雪上加霜。

    “思虹,要不你先去汴京住一段时间?”林昭觉得,让沐思虹暂时离开杭州,去相对干燥的汴京养病,情况可能相对会好一些。

    沐思虹轻轻摇头:“不,奴家要留在杭州陪着夫君!”

    林昭也是无奈一声叹息,提议好几次,奈何沐思虹根本不以为意。夜里还很细心周到地服侍,让他甚为歉疚。

    “那好,我已吩咐了玉童去请大夫,给你好好调养……还有,棉被已经做好了,温暖一些对你大有好处!”

    “嗯,夫君放心,我不要紧的!”新婚燕尔,沐思虹怎么舍得离开夫君。最主要的是,她想趁着这段时间专房之宠,早些为夫郎生下个孩子。一来这是一个女人的梦想,二来也有助将来稳固地位。

    奈何身体很不争气,要想夙愿得偿也不知要何年何月?

    “嗯,我有事去一趟衙门,乖乖留在家中,好好养身体!”林昭嘱咐一番便出门去了。心里却惦记着,一定要尽快寻个名医,为沐思虹诊治,肺病要尽快除根才行。

    杭州连绵的秋雨让人很烦恼,不仅是沐思虹的身体状况,钱塘百姓的生活也让人忧心忡忡。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出大事。

    县衙里,于玄向他禀报了关于灾害的最新消息,情况非常不乐观。

    “公子,钱塘县秋收完成不过仅仅三成,大量的粮食都留在了田地中,连日阴雨……已经腐烂了!”

    “三成……那钱塘县今年的赋税……”

    于玄摇头到:“赋税怕是指望不上了,不只今年,因为秋季的播种被延误,明年的减产或者绝收情况同样严重……而且,可能还会出现饥荒,需要开仓赈灾!”

    于玄子啊县衙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师爷,就目前看,还是相当称职的。而且专业素质也不错,上任不久,已经将大小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开仓赈灾?钱塘县有多存储的粮食?”林昭越发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于玄摇头道:“我已经去探查过了,没有多少……而且有些因为保存不善,已经潮湿霉变了……”

    “那可如何是好?”

    于玄沉吟许久,说道:“而今大雨,江河洪水难以行船,调运粮食已经来不及……何况不只是杭州,整个江南都在下大雨,无粮可运……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常平仓了!”

    “常平仓?”林昭心脏一动,这玩意可不是能随便轻动的。

    “公子……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可若是不早做准备,只怕会饥荒成灾的……”于玄建议道:“公子可以先去咨询一下知州大人的意思?然后再做打算!”

    林昭也觉得,有必要先与赵捁低ㄒ环�

    来到州衙时候,林昭才发现,赵知州正站在窗边,看着天空密布的铅云,丝毫没有停歇意思的雨势,同样的忧心忡忡。

    “知州大人,林县令求见!”

    赵捳獠呕毓窭矗砑搅终哑挠行├潜罚钔酚爰绨蛏鲜蹁醯摹<幢闶怯兴蛞掠攵敷以谏恚谰傻膊蛔『缜镉昶嗣娑础�

    “快些拿干布来,上热茶,好让东阳暖暖身子!”赵挾粤终岩恢北冉峡推�

    “老大人客气了!”说话间便有侍从送来干布,让林昭擦拭雨水。

    林昭接过干布,擦去额上与颈部的雨水,低头一看肩膀与胸前已经全湿了,想要擦拭就少不得衣衫不整,颇为失礼,尤其是在赵捳獾缺冉涎纤嗟娜宋锩媲埃侨绱恕�

    赵捈终崖杂谐僖桑娲限伪阈闹辛巳唬Φ溃骸安槐鼐欣瘢粮闪耍缺炔瑁虮鹱帕沽耍 �

    林昭也就不客气,解开上衣将脖颈与胸口一点的水渍擦去。解开衣衫的瞬间,胸口一抹碧色闪过,那一枚旭日祥云玉佩闪现在外。阴雨天光线不好,玉佩落入视野中时,赵捬壑卸偈鄙料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