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268部分

贞观文宗系统-第268部分

小说: 贞观文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是这两人,而是但凡罗彦交出来的学生,虽然各自阐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但是处理的手法都有相同的风格。不过,仔细推演一番,那些手法确实很老道。”

    “那,宋世宇?”

    士子们不敢往下想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升官就跟玩似的

    待贤坊,刘家。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忙活了两个多月的刘昶以及他的数位老友,自然不会忘了这件事情。一大早讲学的几位老儒就汇集在刘昶家中,派出去几个下人去看榜。

    这回他们专门和罗彦打擂台的,所以不论先前如何,现在都要用科考的成绩来向大家证明。

    一干老儒凑到一起,虽然也会闲聊几句,但是心思都在两榜上。

    眼看着晌午到了,这派出去的下人还不见回来。饶是这些老先生自诩养气功夫不错,但此时也不免着急起来。索性又派出去几个下人,想着过去催催。

    这些人刚要出门,便看到先前派出去的那些下人带着一脸的颓丧回来了。

    刚要出去的下人们只觉得省事,也不理会回来的这些人是如何的心情,很是激动地拽着他们就往老儒们汇聚的屋子中走去。

    刘昶见下人这会儿才回来,有心呵斥,但又着急了解两榜的情况,因此很是着急地问着:“两榜出来了,怎么样,我等坐下听讲的士子,有多少高中了?”

    看淡了名利的那是方外之人,似刘昶这等,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下人听刘昶问起,有一说一:“回老爷的话,据说明经科三十人,进士科二十人,在诸位先生座下听讲过的,有十五人左右。”

    不仅是刘昶,便是其他老儒听到这个数字都很是得意。五十人里头能够有近三分之一是听过他们讲学的,这等成绩足够让士林称颂了。想想到老居然会这般出名,这些人也很是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过,这下人很是不知趣地说了俩字:“只是……”

    这两个字冒出来,不出意外,肯定是剧情有转折。原本笑眯眯的老儒们一个个有些不悦了,心道这厮真是有些没有眼色,没看到大家都在欢喜么。

    刘昶很是不悦地问道:“只是什么,赶紧说。”

    下人虽然有些惊惧,但与其在之后让这些老先生们丢脸,还不如现在早早的说了。所以虽然有些胆战心惊,依旧照实说道:“只是,那罗彦教出来的学生里头,有二十四个上榜的。不仅包圆了明经科的前三,便是连进士科的第二第三,也被他手下的那些个学生拿了。”

    “什么?”

    原本还乐呵呵地诸多老儒,在这个时候终于彻底说不出话来了。自己这些人两个月的辛劳,还比不上那个毛头小子不知所谓的教法?这也实在有些没天理了吧。

    一干老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再也没有了笑容。两个月前自己等人那般的嘲弄罗彦,如今看来,居然有种打了自己脸的感觉。

    刘昶府上自此一片安静,但是在国子学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国子学内的气氛整整压抑了两个月。从那些老儒在汉太学旧址讲学,到士林中一片叫骂,姚思廉和孔颖达两人的日子就没有好过过一天。压力不仅仅是来自外部,便是国子学内,也有不少夫子对于罗彦的作为颇有诟病。

    但是,自从姚思廉去了杜如晦府上一趟,他就打算将这些压力替罗彦顶下来。

    这不是对罗彦的盲目信任,姚思廉相信,罗彦既然能够将杜荷塑造出来,那么对于剩下的这五十个学生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今,丰收的时候到了。

    和刘昶家一样,国子学今日也在吏部门前派去了大量的学生。这样一来,张榜的结果在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

    明经科的结果让整个国子学为之一震。孙谦那是国子学表现相当普通的一个学生,入国子学两年,每次月考的成绩都在中游。平素诸多士子一起探讨经义,也不见他有什么出人之处。

    但是,就这样的,居然成了明经科的榜首。除了归功于罗彦,还能够有什么好理由?就这一个例子足够让国子学先前弃罗彦而去的学生捶胸顿足。

    更何况罗彦的学生将明经科过半的名额给拿走,单纯后悔已经不足以表达这些士子们的心情。

    但是这还没有完啊,进士科的榜单一出来,原本没有报考明经科的学生也被打击了。这回罗彦的学生确实没有把榜单的一半给占了,可是也差不离了。

    罗彦的那五十个学生,报考进士科的也才十九个。想想人家十九个人里头出来八个把名额占了,留下十二个让数千人去争夺。这是怎样的一种卧槽。

    姚思廉此时已经乐坏了。

    两榜榜首都是国子学的。就算是国子学再也没有一个人中举,这都足够让他给朝堂一个交待了。何况,这五十人里头最少也有十个是国子学的。

    而罗彦那里,更是给他大大的长脸。乖乖,就他姚思廉自己上,都没有这个能耐教出这么多中举的人。

    两个月的压力一扫而空,姚思廉此时对着那些个夫子,很是得意地笑着。

    被震撼的不仅仅是刘昶和国子学。

    长安士林此时早已哑口无言。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再去对罗彦教书的本事横加指责。几个老儒都干不过,再来几个,难道就能够讨得了好?

    仅有的节操也只能够让他们在这个时候不再见风使舵。

    而此时的太极宫中,李世民却爆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不论刘昶和罗彦怎样争斗,到最后,得到好处的其实还是李世民。国子学和汉太学的擂台,李世民早就知道了。先前将姚思廉叫来,询问的成分更多一些。

    早在吏部将两科的试卷都拿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人都是谁教出来的了。

    其实李世民一开始只是想让两方打个平手。但是明经科的试卷罗彦的学生确实答的不错,即便是李世民可以寻求平衡,也不忍因为这点原因就把人才往外推。

    原本还想着在进士科这边找点平衡。谁知道罗彦这小子的学生依旧不客气,直接将八个名额揽在手里。

    李世民真正纠结的是进士科排名次的时候。

    其实方志忠和宋世宇两人的策论,压根就不分伯仲。甚至在操作性上,方志忠的反而更加容易施行。之所以到最后让方志忠委屈地到了第二,也是李世民出于平衡的心理。

    两榜的榜首都让罗彦的学生给占了,将来罗彦这小子岂不是要上天了。不论怎么说,不能让罗彦骄傲,也得给那些个老儒们一点面子。不过,李世民自然也不会让方志忠吃亏就是了。能够让他记住的下层官吏,将来还不是官路顺畅。

    看着坐在绣墩上的杜如晦等人,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说道:“罗彦这厮,不想一下子教出这么多人才来。先前朕还担心他吃亏,将姚祭酒唤来问过。”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提起这个,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依微臣看来,如今我等要关心的,不是那两榜中举的士子。而是罗彦教授出来,落榜的那几个。”

    房玄龄一听,登时点头道:“杜相所言极是。此次进士科的试卷中,有二十份非常特别的试卷。内中所言无不针砭时弊,更是能够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虽然有十一份方案还有些稚嫩,所以没有被选中,但是假以时日,定然也是刺史之材。”

    “二十份,据我所知,罗彦教授的学生有十九人,还有那进士科榜首的宋世宇,正好二十人。莫非?”李世民似乎知道了什么,但是又不敢肯定。

    “不错,正是罗彦教授的十九人。”房玄龄很是肯定地点点头。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对房玄龄嘱咐道:“将这未曾中举的十一人留下,一概充入国子学,让罗彦亲自教授。嗯,给他们从八品下的待遇。”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手笔,但是李世民这样做,在大唐也属于首次。但是这样也正好告诉天下士子,朝堂求贤若渴的态度。李世民确实打的一手好算盘。

    吩咐完这件事情,李世民这才继续说道:“罗彦培育贤才有功,不可不赏,你们说说,朕应该怎么赏赐于他?”

    这可是把杜如晦他们给难住了。国子学教授学生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前虽然也有些赏赐,但不过就是几匹绢的事情。可是教授出近半的举子,你要朝堂怎么赏赐?

    长孙无忌很是无奈地站出来说道:“陛下,往常赏赐,皆有前例可循。可是如今罗彦做的事情也委实有些太过奇特,这个赏赐我等不好定论。陛下还是自行定夺吧。”

    得,最终皮球还是踢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问这句显然是多此一举了。赏赐什么,赏赐多少,还不是要他说话。

    “嗯,既然如此,那就给罗彦手下那五十个学生各赏绢帛三匹。至于罗彦,有这样的本事,要是不给他点特殊的待遇,那也显得我太过小气了。嗯,今年两榜的前三都差点让他的学生给占了,就让他做个国子博士好了。一个助教,也委实有些寒酸。”

    李世民喃喃自语,却不知道这些大臣们一个个跟见了鬼似的。

    这罗彦也太那个啥了吧,升官跟玩似的,大半年就换一茬。(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琼林宴震撼长安

    罗彦被提举为国子博士一事,在士林中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实在之前科考的结果该给人的震撼太大了,以至于对于这种半年升官的事情,压根就不放在心上。倒是国子学对此表示异常欢庆,毕竟此次科考国子学乃是最大的赢家,两榜榜首都出自国子学。五十人中更是有十数位出自国子学。这在大唐立国之后,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作为主角的罗彦,对于升官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心里头压抑了整整数月的憋屈,这会儿终于化为一丝喜悦。从此之后,自己终于能够在士林站住脚,而不是凭借陆德明的余荫。青出于蓝,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但是不论国子学的欢庆,还是罗彦的喜悦,都比不上即将到来的琼林宴。

    就在放榜之后的第二日,李世民有感今科士子建言有功,因此下旨,五日后休沐之时,在太极宫琼林殿宴请今科进士。届时会有吏部官员作陪,同时会邀请长安士林的知名儒生参与。消息一出,便让士林振奋。这正是李世民越来越重视士林的信息啊,要是能够被李世民邀请,只怕不日就能够被吏部征召。这可是入仕的绝佳机会。

    诏书甫一出现,礼部就在次日遍发请帖。

    让人们越发感兴趣的是,这次刘昶几位老儒在邀请之列。但是,李世民也没有忘了此次科考的幕后大功臣罗彦。罗彦作为李世民直接宣布必须要参加的几人,让人们忽然有种感觉,李世民这是要搞事情啊。

    刘昶可不是什么老好人。这么多年的儒道之争,自然也树立了不少的对头。本来这次他被罗彦打脸就足够让这些人笑破肚皮,而如今李世民居然要罗彦和刘昶等人在琼林殿会面。这是何等的尴尬。很多人都想看,这回刘昶的老脸要往哪里放。

    罗彦向来不是什么善茬,当他接到礼部送来的邀请函之后,顿时笑了起来。长乐正在他的身边品尝罗彦为她做的甜点,听到那已经出了声的笑,不由得好奇地问道:“罗彦,你笑的好奇怪。是不是又有什么坏主意了?”这个笑声,和罗彦要干坏事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何其相似。

    看到长乐一脸娇憨,罗彦将凳子挪到长乐身边,将她揽在怀里,有些憋不住说道:“你的父皇啊,这回琼林宴居然把我和刘昶那些个老儒拉在一起。你说这是不是想看戏啊?”

    长乐白了他一眼:“你这样编排父皇,小心我回宫告状。”

    夫妻间这样的玩笑开了很多次,而且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对于别人来说是大不敬,可是在罗彦这里,李世民总是能够给予最大的宽容。所以罗彦也没有紧张,反而恶作剧似的挠挠长乐的胳肢窝:“告状的都不是好孩子。”直到长乐连连求饶这才放过。

    半天琴瑟和谐的生活过后,罗彦这才开始考虑此次琼林宴上,到底要怀一种如何的态度去对待刘昶几个老儒。

    不过四天时间,转眼之间,就在万众瞩目中来临了。虽然琼林殿处于外宫,不是等闲官员百姓可以进去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他们等在宫门外围观一个个士子被请进去的热情。

    “看,那是进士科第三十名。据说此人虽然名次垫底,但是一身才学着实不低。三月的送春宴上,此人据说得了头筹。原本被人看好,今科定然能够拿下进士科前四,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