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263部分

贞观文宗系统-第263部分

小说: 贞观文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七十四章 挂个皇商的名头

    审视了一遍方才还不停挤兑攻讦他的朝臣,罗彦这才对着李世民说道:“所谓与民争利,也要有利可争。罗彦为了这个欠了一屁股烂账,还将书籍的价格压到堪堪盈利的状态,这已经是我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说到这里,罗彦嘴角一歪:“哪里像某些人家,当初我请托关系帮我印两本书,光定钱就敢要我一千贯。嘿嘿,比起我这点小打小闹,有些人才是真的与民争利啊。”

    李世民原本只是想让罗彦把这件事情正式放到台面上来说,如今看着那些跳梁小丑被罗彦一个个收拾掉,心里也是暗爽不已。

    不论如何,印刷术的这件事情,他已经占了大头,最终得利的,其实还是大唐。

    所以此时李世民很是满意这个结果。

    不过,他本人并没有见过这个印刷术,只是见过装帧好的成品。所以这个时候也有很多问题,想借着这个机会向罗彦问清楚。

    “罗彦啊,你所说的这改良后的印刷术,真的可以将成本拉这么低?朕看过你进献上来的书籍,确实比如今市面上买卖的书籍好多了。”

    “陛下,做这件事情的初衷虽然是迫不得已。当初也耗费了不少的钱财,但是如今看来,依照当前这个书价,几十年也就回本了。”罗彦此时一身的光芒:“本来还只是想着将恩师的书稿刻印一套。但是后来想想,既然自己能够做到,不如直接将眼下这居高不下的书价给降下来。天下士子有书可读,这样的诱惑罗彦也忍不住。”

    罗彦一点也不避讳自己有买名的嫌疑。

    李世民这回放心了。罗彦虽然说是几十年才能够回本,可是钱仅仅是一方面。大量印刷书籍,不仅能够为大唐培养更多的寒门士子,借此能够打破魏晋以来旧士族的知识垄断,更能够借此树立一个阶级矛盾,他这个皇帝也可以缓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情朕也就不追究了。墨香居做的事情,乃是造福天下士子的好事。昔日孔子批判弟子买俘虏归还鲁国而不接受谢礼的事情,朕今日也要效仿前事。此事尔等不可再有什么异议,不然将来还有谁愿意这样为大唐谋福祉?”

    李世民这是要给罗彦的作为下个定论。

    当初孔子的学生从其他国家买了鲁国的战俘送还鲁国,鲁相要拿钱财归还他,结果被他给拒绝。孔子便批评他的弟子,这样做,便是断绝了往后有人再做这样好事的路。

    李世民拿着这个典故来为罗彦说话,就是要彻底断绝这些朝臣借机攻讦罗彦的事情。往后谁要是敢拿这个说事,那么就会被士林中所有人指责其不仁。

    李道彦等人听了李世民的话,知道这次李世民估计是真的铁了心要庇护罗彦了。无奈的同时,也开始深深地为自己的产业担忧。

    论经营他们名下的产业根本连一点竞争优势都没有。价格高的离谱,质量还不行,服务态度更是比不上。三样加起来,关门大吉是妥妥的了。

    原本想着从官面上扳回来,谁想到这回居然又输了。

    罗彦可不管他们此时有多么失魂落魄。趁着李世民这会儿心情好,他还想着继续要点好处呢。

    “陛下,微臣想着,墨香居毕竟是为天下士子皆有书可读而经营的。往后定然还要在天下各大州县都要铺设店面,但是各地税法不一,又恐地方官吏刁难,所以微臣斗胆,想向陛下要点好处。”

    由于这会儿毕竟是在朝堂上,罗彦这回向李世民伸手,还装模作样客套了一番。

    李世民不由得得意起来,罗彦这小子以前要好处,那是怎么嚣张怎么来,压根就没跟自己客气过。这回还知道给自己留点面子,不错,小伙子很有长进啊,还是长乐教育的好。

    所以他咧着嘴笑了笑:“嗯,你说的也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不知,你想向朕要什么好处?”朝野上下都知道,罗彦之前跟李世民要过几次好处,每一次不论是内库还是府库,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罗彦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失礼,可是朝臣们还是选择性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够皆大欢喜的事情,何必再站出来搅扰了李世民的兴致。

    “陛下,微臣是想着,往后墨香居不论开多少家店面,都把交易量的四成统一上交给府库,当作墨香居的税收。自此不论是朝堂还是地方,不得让墨香另行缴税。”

    四成是一个极度可怕的数字。但是罗彦心里有数,统合了现行的所有税种,也差不多就是墨香居营业额的四成。而且零散的缴税带来的问题还不止这么多,中间的人情往来甚至有可能又要消耗一成。

    这样算下来,还是直接算到一起比较占便宜一些。

    李世民沉默了。百官也沉默了。

    依照墨香居现在的火爆情况来看,将来如果真的能够像罗彦规划的那样,绝对会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这里头的税收哪怕是一厘都相当可怕,可不是一两句花能够决定的。

    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和温彦博。

    这些人掌管三省六部,尤其是长孙无忌,现在还兼任户部尚书,种种税收他最清楚了。

    而这些人,此时心里也在盘算着。罗彦敢拿出两成的交易额,这个分成大唐到底会不会吃亏。

    这样的计算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出来的,沉默了很久,长孙无忌这才站出来告诉李世民:“陛下,依照大唐现有的税法,如果诚国公有本事在每一道都设置一个印书作坊,只怕,到时候税收会是其成交量的三成七左右。”

    商业课以重税,但是商人们自然也有逃税的办法。如果到时候罗彦联合了其他的勋贵,将这些利益给送出去,那可真的就是肥了勋贵穷了大唐。

    李世民点点头,他也知道,如今的商税还在二十税一的年代,加上杂七杂八,甚至与可能比长孙无忌说的还要少一点。所以罗彦提出的办法,并不是不可行。

    “罗彦,这件事情朕可以答应你。但是你要向朕说明,为何你要多拿出这三分的利益来。别把理由解释的那么光明正大,你的性子朕知道,吃亏的事情你从来就没干过。”

    李世民既然答应了,罗彦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隐瞒。虽然被李世民这样说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自己也没有啥不可对外人言的事情,索性就把自己所想光明正大说了出来:“陛下是有所不知。这地方缴税,他也不一定就如陛下所想,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小吏克扣,上官加税,这是常有的事情。总得算起来,打点这些人上需要一成的钱,与其肥了这些蛀虫,还不如就多给府库一些。”

    罗彦对于地方官吏的贪婪是一点也没有客气,李世民先前派了不少按察使,这样的事情也听过不少。被罗彦这样在朝臣面前揭开这层遮羞布,李世民有些生气。可是罗彦也说的是事实,下层官员却是比较难治。

    “行了,这种事情朕派出去的巡察使会一个个处理掉。既然你说了四成,那就四成吧。到时候统一用钱币结算就好了。”

    罗彦一拜,随后继续说道:“陛下别着急,微臣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想请陛下帮个忙。”

    这最大头的事情李世民都做了,所以此时罗彦说帮个忙,李世民也就不在意了:“说吧,你想要朕做什么?”

    “还请陛下手书‘墨香居’一副,往后墨香居开分店,也好沾点陛下的光。”罗彦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要多猥琐就有多猥琐。而朝臣们听完,立刻就有人出言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有个大儒站出来说道:“诚国公所作之事虽然是福泽读书人的大好事,是流芳千古的大好事,可是,陛下要是这么做,可就是把墨香居当成皇商了。”

    “是啊,唯器与名,不可轻予。”

    罗彦听到了接二连三的反对声。因为,皇帝题字的商铺,就可以称之为皇商。到了地方官府必须要照顾,而在长安,更是了不得,甚至可以得到专门的卫士守卫铺面。

    更何况,以一个皇帝的影响力,天下士子还不疯狂到墨香居买书?那墨香居可就彻底成了垄断行业了。

    李世民在斟酌着。这件事情他必须要考虑清楚,罗彦的想法他自然明白,不就是想借着自己的名头,让墨香居更加安生一点么。想了想罗彦方才说的四成税收,再想想自己手上的四成干股。李世民咬咬牙:“好了,你等不必再说了。这件事情,朕答应了。”

    群臣一阵哗然。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李世民这回居然会这样做。正要继续反对的时候,听到李世民说着:“你等只看到了些利益,却没有看到,天下士子因此得到的好处。这世间有太多的取舍,不仅仅是因为一些明面上的东西。”

    说完以后,朝着罗彦点头:“明日朕差人给你送过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李恪要去当官了

    李世民这样慷慨,罗彦很是满意。

    往后借着墨香居这个摊子,不仅能够建立起一个商业势力,更是随着摊子不断往大了铺,自己心里的有些事情也能够得以实现。

    想到这里,罗彦就忍不住要大笑起来。

    回到家里,正想着要和长乐大萝莉腻歪一番,却意外地接到了吴王府的请柬。

    李恪有事从来都是到自己这里来,往自己这里送请柬,却是第一次。虽然还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李恪毕竟是自己的弟子,不去还真是不行。

    嘴上虽然有些抱怨,但心里却满怀着纳闷。

    夜幕刚刚降临,吴王府门前车水马龙。自酉时起已经有十数辆车驾到了这里,人们知道这是吴王要宴请宾客,所以并不觉得奇怪。这样的事情,不说是李恪这样的亲王,就算是很多官员,也经常玩这种事情。

    罗彦到李恪府上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三刻了。此时大部分的宾客都已经到场,宴会也已经开始。

    当下人通传罗彦到来的时候,李恪一反常态,从主座上走下来,走到了大殿门口,亲自迎接罗彦。

    这样的举动可是之前的官员们都没有享受到的待遇。虽然心里头多多少少有些吃味,可是罗彦的身份和地位就摆在那里,即便是嫉妒,也只能暗自想一想罢了。

    看到李恪还是那个谦恭的态度,罗彦点了点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李恪操办的宴会,虽然从前也从李恪嘴里听说了不少亲近他的官员名字,但还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下见面。

    当罗彦走进来,被李恪牵着往最上边走去的时候,宾客们终于知道李恪旁边的座位是留给谁的了。

    罗彦也没有客气,一屁股坐下来在,这才在李恪的介绍下一一认识在座的宾客。

    这些人大都是一些隋朝遗老的后人,个别几个,罗彦也知道这是李世民的亲信。对于这样奇怪的搭配,罗彦有些困惑不解。不是早就警告李恪安稳一点么,怎的还把这些人给聚起来。

    而且偏生还把李世民的亲信也给放进去。要是宴席间这些人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岂不是要出事情?

    李恪没有发现罗彦阴晴不定的神色,反而兴致勃勃地邀请大家不断饮酒。

    罗彦缓过神来,有些深意地看了李恪一眼,随后举起就被浅饮一口,便向座中一个脸色很是严肃的中年文士看了过去。

    李恪方才也说了,这是权万纪。

    在罗彦的记忆中,这位可是将来李恪之官后的长史,多次检举李恪的失礼行为。甚至因此被李世民多次斥责,不过李世民也知道这人确实是个好管家,最后送去管束李承乾,结果被刺杀。

    只是,李恪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位?

    就在罗彦百思不解的时候,李恪接下来说的话,终于解开了罗彦心中的困惑:“诸位,作为皇子,孝行有三种。上者能够为父母增加荣耀,中者不会让父母丢脸,下者可以侍奉双亲。李恪如今到了之官的年纪,便要外放替父皇牧守一地。今日饮宴,便是向诸位辞别的。”

    李恪的话让罗彦大惊。

    这件事情只怕还是李世民事先提醒李恪的,所以既然李恪说出来,那么他之官就是板上钉钉了。

    “我说权万纪怎么会被李恪请来,而且还有好多李二的心腹,原来是这样。”罗彦心里暗想着。耳中却听着那些官员们对李恪的种种期望和祝福。

    一场热闹的饮宴,罗彦便像是不存在一样,全程各种不在状态。一开始还有人给他敬酒,但是看到他走神,也渐渐不再去打扰他。

    酒宴都散场了,罗彦还在出神的状态。当李恪送走了其他宾客,回到大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叫醒了罗彦:“诚国公,该醒醒了。”李恪摇了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