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闼赖囊磺行闯隼础P洌ㄖ┲形迤芳耙陨系墓僭保魅找辉绯幔粑奁渌掠桑宦刹坏萌毕!
李世民已经很坚决地表达了他的选择,即便此时依旧有大臣苦苦反对,但是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我也知道你等担心什么,但不论怎么说,必须要保证百姓能够平稳度过这场灾难。所谓祭天修德,不过是我等一厢情愿。天若能够及时收回这场灾难,便是要我斋戒一年,我也愿意。可是,行么?”
两个字的反问,让原本还想劝阻他的重臣们适时闭上了嘴巴。行么?肯定不行啊。真要是行之有效,史书上早就大写特写了,还用得着他们在这里愁眉苦脸。
这可是拿住了这几位重臣的软肋。既然谁都没有办法,那还不如打破既定的规则。试试,未尝不可。
罗彦很开心。他喜欢这种被信任的感觉,也喜欢自己能够将所知的东西化为对黎民百姓的帮助。如今李世民做好了选择,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自己能够在明天顶住朝堂上的压力,和李世民相互配合,那么这场蝗灾,总是会比脑中史书里所写的破坏力小很多。
朝着李世民一拜,罗彦也没有等待眼前这些高官,疾步出了大殿,似乎一刻也不愿意久留。
“唉,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天灾袭来,难道仅仅凭借人力就可以消泯么。”房玄龄叹口气,似乎是对于罗彦提出的事情还是有些反对。
“一直以来,他都相信人定胜天。以我对他的了解,这次他也能够拿出非常有效的办法来做这件事情。更何况,我们不相信他又能如何,陛下相信就够了。”长孙无忌走在房玄龄身后,也是浅浅一叹。不过这叹息和房玄龄的又有所不同。
“我看你们两个啊,还是想想明天在朝堂上,到底该如何选择吧。”杜如晦倒是看的清楚:“你没看到方才他让陛下选择的时候,分明就是踌躇满志的样子。要是没有十分的把握,我想他也不会如此冒然提出这样的办法来。可是,到时候难道真的要和陛下唱对台戏不成?”
朝议自然是放开了言论。那个时候基本上都实行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然了,原地要是一意孤行,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倒是也可以通过。但是,他们三省六部已然有权利将李世民的诏书驳回。到底该怎么选择,这是一个问题。不仅杜如晦在愁,听了他的话,便是周围其他的臣子也开始发愁。
次日一早,李世民尚未到来,太极宫中便像是炸开了锅一样。年前的一番改制,固定三天一小朝会,十天一大朝会。这大朝会便是要求长安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
可是上次大朝会开过也就是三天时间,本来今天只需要一场小朝会,三省六部的官员前来奏事便可。可是昨天下午突然间就接到通知,除非是有特殊原因,不然一概不得缺席。待御史们一个个将官员点清楚,汇报给中书省以后,贞观朝第一遭例外的大朝会,就这样在冉冉升起的朝阳中开始了。
“昨日司农司查验过长安县七处土地,发现土中蝗虫卵异于往常。经过反复推论,最终认定不久之后,很有可能在京畿道发生大规模的蝗灾。今日急召诸位臣工前来,便是为了商议此事。蝗害近在眼前,诸位有什么好的办法,尽可能说出来让大家参详一番。”李世民可没有兴趣听阶下诸多大臣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一上来就将主题说了出来,静静看着殿中众臣的反应。
事出突然,饶是很多人宦海沉浮,养气的功夫深厚,可是依旧架不住这样重大的消息袭来。心知此事需要朝臣商议一番,那御史言官也没有在这个时候检举班中相互交头接耳的人。这事儿便是他们,此刻也在相互议论。不仅为这个消息本身,还有方才李世民所说的处理方法。
但是,还能有什么方法呢?好多人都习惯于沿袭前例,而前例不就是积德修行。说得更加清楚一点,就是皇帝带着百官沐浴斋戒,百姓带着妻儿庙观中祭拜神佛。随后再大搞赈济之类的举措,尽可能将百姓安置在各个州县的治下,不令产生流民。等蝗灾过了,再补偿种子和食粮,开始补种。
百官心中极度纳闷。虽然这蝗灾未发,可是三省六部的官员难道就没有告诉皇帝这事儿该怎么办么?非要兴师动众搞一次大朝会,到头来还不就是说这些话。
李世民此刻还是对于这些朝臣抱有一丝的憧憬。他希望里头能够有一个人站出来,主动说一些办法,既不用像罗彦的言论一样惊世骇俗,又可以行之有效地解决蝗灾。
等啊等,听着殿中的议论声已经持续了差不多有一炷香,李世民终于坐不住了。没有办法,你们还在这里瞎**什么。“够了,给了你等这么长的时间,不是要让你们相互间交头接耳相互闲谈的。”这一声怒喝,让原本嘈杂的朝堂顿时间安静下来,随后便是群臣异口同声的请罪声。
早就厌烦了这样的李世民,此刻也只能没好气地说一声:“行了行了,看着你们这样我就心烦。罗彦,这个时候你不出来,还候在那里干嘛。难道要我亲自下去请你不成?”实在是不想让这些朝臣继续耽误时间了,李世民只能亮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招数——召唤罗彦。
直到这个时候,朝臣们回头一看,才发现文臣队伍的最后面,远远缀着一个身穿绿色官服的人。待内侍扯着尖锐的嗓音对着殿外一声唱名,罗彦这才从长长的队伍最后边不疾不徐走了进来。待走到和那些各部郎官们一个层级的时候,这才俯身一拜,向李世民问好。
御史有心告他个失仪之罪,可是人家是李世民亲**上来的,总不能半句话没说就先被自己给弹劾一遍。这样的话怕是李世民就会把方才的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没办法,只能任由罗彦这般了。
在袖中掏啊掏,少时就掏出一册并不厚的条陈。打开条陈以后,罗彦便自个儿念道:“灭蝗论第一章,杀灭蝗卵。掘土一尺,以铁耙反复耙过,随后以石滚子将土地压实。驱家禽于田间,令其啄食……第二章,灭成虫。白日驱使百姓捉虫,可喂养家禽家畜,或者焚烧殆尽。夜间燃大火,使其自行飞来焚烧之……”
罗彦所念的这些,可是尽最大可能将现有的一切条件利用起来,不仅有人力灭虫,还有蝗虫的天敌进行生态治灾。
一种朝臣虽然不是很懂,但是依旧觉得很厉害。至于对于赈灾的事情,无非就是些开仓放粮禁酒禁奢的言辞,却是朝臣们可以听懂的。
念完以后,大体的意思他们都懂了,不就是说要凭借人力进行灭蝗么。这可不行,会触怒老天爷的。
不待三省六部的大员们张嘴,很多人就开始反对起来。
“不行,这绝对不行。蝗灾本是天意,我等岂能逆天行事。”
“莫要仗着陛下恩宠便肆意妄为,贪图功劳,也不能做这等悖逆上天的事情。”
而罗彦的老熟人庞峯城此时更是出班带头反对道:“陛下莫要听这小辈的妖言,蝗灾已经是上天降下的警示,我等只需勤修阴德,自然会祸患消泯。这罗彦年纪轻轻,功利之心极重,此番必定是想着邀天之功。陛下千万不要听信他的悖逆之言,不然上天降下更大的劫难,岂是我等能够承受的了的。”
祸心显然不小,庞峯城一席话不仅反对了罗彦的办法,甚至还咬了罗彦一口。若是这些罪名坐实,那么罗彦以后也不用想在宦海中求索了,直接回家去种地就行了。
虽然李世民还是有些摇摆不定,可是罗彦的重要性可不是庞峯城的一席话就能够抹杀的。叹了口气,李世民示意房玄龄上前解释一番。
“行了,庞侍郎你且先退下吧。蝗害征兆一事,便是罗彦首先发现在,这才快马飞奔数百里汇报上来的。若说邀功,他早在昨日就可以邀功了,何必在这里受你我质疑。倒是他说的这些事情,诸位到底是什么看法。若是反对,因何反对?若是同意,因何同意?今日朝堂之上,就是要讨论这些事情。”
一席话让群臣又是一阵沉默。既然房玄龄说罗彦昨日就上报了,那么今天这些话,包括之前李世民将他叫上来。难不成,这灭蝗一事,是李世民主导,让罗彦来背锅的?
李世民此时浑然不知,他又为罗彦背了一次锅。(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以一当百的胜利
罗彦静静地听完一个接着一个朝臣对他的抨击。不论是栽赃嫁祸还是炮制罪名,始终一脸平静地罗彦,内心却压根没有一丝的冷静。
如果说此刻他心中充满了什么,那么怒火是唯一的答案。
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只顾着攻讦自己,却丝毫不管自己的办法是否有用。当真是私心至此,其心可诛。但凡是出列横加指责他功利心重的人,一个个都被他记在心里。原本这件事情罗彦压根就没有功利心在里头,相反,他都做好了因此不得势的准备。
可是这样一片衷心,得到的却是构陷,理由更是莫须有。这如何能够让他不记恨。
他功利心没有,但是记仇的心倒是因此有了一颗。
听完了一大群人或者落井下石,或者竭力反对,到最后基本上能够说上话的都说完了,罗彦这才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站出来,对着李世民一拜,说道:“陛下,臣有三个问题,想问一问堂上诸公。若是诸位能够都回答出来,我便什么也不说,乖乖领罪自乞还乡。可是诸位要是说不出来,那么还需要给我一个交代。”
什么交代?大家心知肚明,方才说了一通人家的坏话,这会儿不出来反驳一通,怎么会是罗彦的风格。
李世民虽然不想让罗彦把事情闹大。可是先前众人各种诽谤的时候他也没有阻止,这会儿要是阻止罗彦,难免会让罗彦心中不服。若是其他人其他事,也就罢了。可是如今事关重大,现在不听罗彦的,可以。将来万一事态严重,不得不启用人家的办法,那还不把脸都丢尽了。
“问吧。”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一脸苦涩地说道。
“敢为诸位,所谓天子,是何取义?”
这还用问,天子,不就是上天之子。从汉代以来,这天子的名号一直这样叫着,以示正统。如今即便是李世民皇位来路不正,可是谁又敢胡说八道。
虽然心知肚明,可是无人敢应。看着寂静的朝堂,罗彦嘴角含着笑容,对着庞峯城说道:“方才庞侍郎奋勇当先,此刻想来也不会落于人后。这个问题,便由庞侍郎来回答如何?”
虽然不知道罗彦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但是心里还是感觉有些不妙。此时听罗彦指名道姓要他回答,庞峯城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天子,自然便是那上天之子。上应天意,下牧黎庶。”
庞峯城回答的极尽奉承,但是这也是儒家对于天子的一种认定,所以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要是他说的再含糊一点,或者说再吹捧一些,罗彦想要为难他还得费点功夫。偏生他为了谨慎起见,说了这样一个标准答案。“那么,我便不好意思了。”罗彦心里暗暗想着,嘴上却没有闲下来。
“那么,诸公既然说这蝗灾是天灾天意,人意不可违。不知道这开仓赈灾算是顺应天意呢,还是逆天行事?”
“这个,这个……”一瞬间不仅是庞峯城,便是连方才那些大肆反对罗彦说法的人,都被这句话问的哑口无言。灾劫本来就算是惩罚,那么开仓赈济也确实算得上是逆天了。但是你要不赈济,到时候天意是顺了,人心就逆了。这个问题简直就无解。
罗彦将目光投向庞峯城,继续问道:“庞侍郎,你说呢?”
“上天有好生之德。”没办法,庞峯城只能从牙缝中挤出来这么一句话。原本想着用这样的话糊弄过去,但是罗彦哪里会放过他。
“既然赈济是德,难道提前消泯虫害,让百姓少遭灾难便不是德?”
穷追猛打之下,庞峯城此时哪里还有当时指责罗彦的那般意气风发。冷汗从他额头冒出,原本有些微胖的身体此刻不停地抖动。居然是被罗彦以三个问题逼入了死角。说皇帝德行不够?还是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太过扯淡的回答压根就不能让罗彦满意,反而会招来更多的诘难。
一时间庞峯城闭上眼睛,低下头却是不再说话。
“既然如此,诸位是不是要给我一个交代了。庞侍郎,王给事中,李御史……”念了一大通人名,每一个都是方才说他功利心重的。众臣在惊讶罗彦那变态的记忆力的同时,脸色也有些难堪。尤其是那些被点到了名字的的人,此刻更是憋得脸色通红。
“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