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卫叹了一声,转身看见一座营帐,门旁站立俩兵卫,门楣上挂着一个临时制作的牌匾,上书“雷州府”三个字。
精卫挺身直奔府门,她见了兵卫说道:“小女子是雷州的百姓,有事求见知府大人。”
兵卫说道:“府台大人有话,凡平民百姓,来者不拒。”
精卫闻听“来者不拒”便欠身径直走进大帐,见帐中只有两人,两桌,一桌居中,一桌在旁,正桌端坐一人,头戴乌纱,一脸正气。旁边桌前有一人双手垂立,看装束只是个小吏。
精卫见了知府,跪地泣道:“小女子丈夫因跟随大禹治水死于河中,小女孤身一人无以为继,望知府大人抚恤!”
郑乙辛在桌案旁边打开一个箱子说道:“这里皆是皇家的官银,你可尽自己所需随意拿取。”
精卫谢过知府大人,起身上前,张开双臂,做欲搬箱状。
郑乙辛见状说道:“这些官银乃本府呈报夏王修建禹王庙拨下的资费,也是此事恰不逢时,正赶上夏王举兵征西,国库空虚,只准了不足千两纹银,以这些纹银修建禹王庙已是捉襟见肘,希望民女能够体谅官府难处,按需所取!”
精卫抬头问道:“何谓‘按需所取’?”
郑乙辛笑道:“民女若想安于生计,则一锭纹银足矣!若尚需供养老幼,则两锭纹银既可。”
精卫说道:“修建禹王庙乃劳民伤财之举,大人何不罢工?”
郑乙辛怔了一下,起身离座边走边说道:“为官则当上承天命,下安民心。你乃女流,不解此事因由尚可理解!”
说着,郑乙辛来到精卫身边,以手向外一指说道:“本官若欲罢工,得先问问门外这些民工百姓是否答应?这些民工并非本官征召,皆自愿而来,他们在此劳作,除吃些米粮外分文不取。本官已命总管将他们登记造册,累计工费,待工程完竣,定将银两发放下去。”
郑乙辛一席话说得精卫暗自惭愧,猛抬头看见桌案后方有一个用蓝布蒙着的高大东西。
精卫正在观看之际,郑乙辛走过去掀起蒙布说道:“这就是已经铸好的大禹神像!只是因国库无黄金可派,只能以铜身示人。本官正在民间征集善捐,为大禹神像镏一层金。”
精卫上前仔细看了看,见塑的是一个红脸大汉,他脚踏黄龙,剑眉倒竖,左手紧握龙角,右手高举神斧,一派豪壮之气!精卫见塑像上大禹的面容果然与自己梦中所见一般无二,只是在塑像中更显出大禹的刚毅和神威。精卫看了塑像,心中不由从对大禹的暗恨转为敬佩。
精卫转身来到桌案前,将包裹放在桌上对郑乙辛说道:“知府大人,其实小女今日并非为求抚恤而来,今日到此是想与大人结些善缘。”
说罢,精卫将包裹内的布包打开。
郑乙辛定睛一看,喜不自禁。他看了看左右两个布包,然后指着翡翠宝玉说道:“这个请民女收回,本官不收!”
精卫不解道:“大人因何不收?”
郑乙辛道:“此次善捐,只为建禹王庙所需,凡与修建禹王庙无关之财物本官一律不收。”接着,郑乙辛又指着金条说道:“这个,本官也只收一半。”
精卫更加不解,问道:“大人又是何意?”
郑乙辛说道:“本官收受民间善捐,凡有耳环成双者,只收一只。若是戒指头簪之类,一只一概不收,若有两只,只收一只。”
精卫眨着眼睛,望着郑乙辛,脸上仍是写满了疑惑。
郑乙辛微笑了一下说道:“黄河连年水患,百姓流离失所,贫者居多,所谓富者,也只不过存留了一些金银细软。因此,本官在收受善捐之时,更当谨慎处之,使百姓不可因善捐而致困。”
精卫听了郑乙辛的话,更被这个慈眉善目的知府所折服。心说:品德如此高尚之人,言行必正!他如此推崇大禹,那么大禹的品行必在此人之上。
于是,精卫坚持地说道:“小女家中尚有金条,因小女体力有限,故此只带了一半,望大人全部收下!”
郑乙辛注视着精卫,有些犹豫地说道:“这等说法本官倒是初次遇见,可本官亦不能坏了规矩!”
精卫迅速拿起一根金条收在袖中说道:“大人不必为难,小女子留下一根在身上,相信有这根金条在手,足够小女子一生所需。”
郑乙辛笑着点点头道:“如此说来,本官只好破例收下!不过,本官还有一个规矩,凡来本府出捐,必须登记在册,否者——”
精卫接过话道:“实不相瞒,小女本是大禹的表妹,因洪水之故,亲眷分离已多年不见。今日欲求大人指明表兄家室下落,小女也好前去团聚。”
郑乙辛惊道:“如此说来你与大禹乃是亲眷,那么善捐之事只当是家人内赠,无需在册!”
精卫道:“正是如此!还望大人为小女指明路径。”
郑乙辛带着精卫来到帐外,将大禹家的住所、路径详细讲明。精卫谢过知府,提了包裹上路。
此时正是刚刚过午,日光如炙。精卫走上一条山路,沿林荫小路正欲翻过一道山梁,迎面过来一个武生打扮的青年。只见他束带缠头,英发高耸,肩宽背扩,身着青衣,膝下扎着绑腿,脚登云靴,肩扛一杆三尖两刃刀,煞是威武。
两人在小路上擦肩而过,相去不过十步,两人不约而同都回头观望。
精卫见青年武生亦回头,便有些不好意思,因见此人额头上生有一只竖眼,就问道:“请问这位小哥,你可是异人?”
武生答道:“在下正是一人!”
各位:这两人说话阴错阳差,因精卫见此人多生一只眼睛,又见此人神态气质不同寻常,非神既仙,于是才问武生是否是异人。这武生将此话理解成是问自己是不是独自一人,所以才回答自己是一人。也就是这句阴错阳差的对话,才成就了一段姻缘。只是这是后话,咱暂且不说。
话说这武生见精卫如此发问,便也回问一句:“请问小姐一人否?”
精卫点头道:“我亦是异人!”
两人虽然两问各不相搭,可彼此都有好感。
这武生又问道:“小姐意欲何往?”
精卫答道:“小女欲去后田庄探访亲戚。”
武生说道:“此处去后田庄尚有许多山路,且地僻人稀,常有野兽出没。小姐若不介意,在下愿送小姐一程。”
精卫一想:反正自己独自一人也是寂寞,有个异人相伴岂不更好?于是便答应下来。
精卫与武生并肩而行,精卫边走边问道:“敢问小哥是何来路,意欲何为?”
武生答道:“在下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弟子杨戬,奉师命前往天魔山救母亲出山。”
精卫笑道:“我道小哥气度不凡,原来是清虚门下的高徒!”
杨戬亦笑道:“不敢当!请问小姐如何称呼?”
精卫一想:既然人家已经报出了门第,自己也无需隐瞒。便说道:“我乃是不死鸟精卫,现在银河天宫为仙。”
杨戬闻听止步,瞪大眼睛说道:“就是那个曾经衔石填海的精卫?”
精卫点头笑道:“正是!”
杨戬赶忙施礼说道:“原来是天仙下凡,小生失礼!”
精卫道:“你我俱是异人,何需多礼?我此去后田庄是欲了结一段善缘,之后亦欲前往天魔山看望两位仙姑。”
说话间两人已走出了山林,眼前现出一座村庄。杨戬以手指道:“前面就是后田庄,小生因救母心切,在此告辞。仙姐若结得善缘,你我天魔山再会!”
精卫道:“多谢小哥不辞劳苦,山路相送!”
杨戬辞道:“今日能与仙姐相识乃三生有幸,有何劳苦?在下只盼与仙姐能再次相会!”
杨戬说罢,与精卫告别上路。
正是:姻缘哪得曾相许,全赖神机巧安排!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章 精卫修心收义子()
第五十章精卫修心收义子
上一回说过:精卫与杨戬出了林荫道,相互告别各奔一方,现在咱单说精卫。
话说精卫从头上摘下布带,弃于路旁,直奔村中。几番打听,一问大禹家门无人不晓,精卫很快就来到了一处民宅前。这是一正两厢三间茅屋,精卫走进院落,见东厢房是一处住所,西厢房是一间柴房。正房的大门敞着,眼见堂屋迎门处放着一张供桌,桌上香炉紫烟缭绕,散发着一股香草的味道。精卫走进堂中见供桌上供着一大一小两个牌位,大的上书“先父苏后田之位”,小的牌位上写着“亡夫苏达雨之位”。精卫看了心中纳闷,暗说:难道自己走错了门户?
精卫从堂屋中退了出来,回到院落中央轻轻喊道:“请问房中可有人在?”
精卫话音刚落,从东厢房走出一位少妇,只见她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怀中抱着一个三岁多大的幼儿。虽然这少妇衣着朴素,发髻未理,但精卫从面容上仍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位眉目清秀的女子。
这少妇见了精卫,将双膝略曲了一下问道:“请问这位妹妹在呼唤何人?”
精卫施了个礼问道:“这里可是大禹的家?”
少妇道:“正是!不知妹妹是找大禹还是拜访门庭?”
精卫答道:“小女得知大禹乃一代豪杰,为治水舍生忘死,令人佩服!闻听大禹家中尚有妻儿,小女特来拜望。”
少妇听得赶忙将幼儿放下,她拉住精卫说道:“鄙人就是大禹的遗孀,贱名纤竹,若不嫌弃,请到茅舍一坐!”
精卫伸手反牵住纤竹问道:“嫂子,小妹见堂中香案上有两个牌位,可有大禹的?”
纤竹说道:“供桌上前面的那个叫苏达雨的就是大禹灵位。”
精卫走上前拜了三拜,点了三炷香插入香炉,然后又退回身磕了三个头。
纤竹上前扶起说道:“妹妹登门拜望已是感激不尽,何需如此大礼!”
精卫起身说道:“原来大禹的名讳叫做苏达雨!”
纤竹接话说道:“正是,听长辈说大禹降生那年连遭天荒,村民只靠在黄河汲水灌田。父亲企盼天降甘霖,才取名达雨。后来因跟随家父治水,得了个大禹的称号。”
精卫点了点头,眼睛盯着灵牌又问道:“这个苏后田想必与后田庄一定是有渊源!”
纤竹答道:“我亦是本村生人,对大禹的家世早就略知一二。听家父说大禹祖上曾经在炎帝朝中为官,后来黄帝智取了炎帝基业,祖上就退出了朝廷,隐居于此,并生下一子,名讳苏后田,也就是大禹之父。公公因壮年时曾为夏王护国立功,夏王封官不受,在此地建立一片庄园,取名后田庄,成为后田庄庄主。谁知这些年连连水患,公公因治水在坝下罹难,大禹承继父志,治水三年有余,多次穿庄望门而不归,乃至到现在娃儿年已三岁,尚未曾与父亲见上一面。”
精卫回身见大禹之子就站在母亲身边,于是过去伸手将娃儿抱起问道:“娃娃,告诉姑姑叫什么名字?”
娃儿一脸纯真,稚声稚气地说道:“我叫苏河!”
纤竹笑道:“这是嫂嫂胡乱起的名字,因当时生苏河之时特别想念大禹,期盼他尽快疏通河道,早日归来,才取了与‘疏河’相通的这个名字。”
精卫抱着苏河,见娃儿生来命苦,至今竟连亲生父亲都未得一见,不觉泪如泉涌。
纤竹见状说道:“娃儿,姑姑路途劳累,教姑姑歇会儿!”
说罢,纤竹抱过苏河,边走边说道:“请妹妹到屋里歇息一会!”
精卫跟随纤竹走进屋中,见房中仅有两床,一桌,一椅而已,与平民百姓无甚区别。
精卫将包裹放在桌上打开说道:“小妹今日前来只带了些细碎之物,嫂子若不嫌弃就请收下。”
纤竹到近前看了一眼说道:“瞧妹妹说的,竟把如此贵重的翡翠宝玉道得如此一般!这份心意嫂嫂领了,只是财物还望妹妹收回,嫂嫂断然不收!”
精卫疑道:“嫂子因何不收?难道怀疑妹妹的礼物来路不明?”
纤竹赶紧解释道:“这倒不是!怎奈夫家祖上从不收受他人馈赠,嫂嫂身嫁苏门,亦不可破了家门的规矩。”
精卫一听“规矩”两个字,心中暗道:“我此番下界,本欲结下善缘,施舍些财物,怎知道竟如此周折!先是那个知府因规矩差点拒收了我的金条,现在又眼见宝玉又要被人家推辞,这该如何是好?”
精卫还不死心,辩道:“嫂子,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从前苏家不受馈赠只因衣足粮丰,而今嫂子孤身一人内无依靠,外无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