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风雷幽明水云闲 >

第165部分

风雷幽明水云闲-第165部分

小说: 风雷幽明水云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恳地要以原价回购,衙门经过慎重调查,确认这事与樊富东无关,就撕了封条同意了这桩买卖。

    叶良培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差点吐血,不用徐士进提醒他也终于琢磨过味来,原来从头到尾都是张总兵,是张家人在做戏,生生地给他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套啊!他原先怎么对付的“凤羽”,人家就怎么还他啊!叶良培不甘心,他不相信他就斗不过那个大老粗,尽管徐士进一再说,不可能只是张总兵,他没有这么大的手笔下这么大的一盘棋,他背后有更大的靠山。但叶良培不管了,他就要和张家先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就在此时,十几家大小商铺联合起来到衙门状告叶氏商行欺行霸市,用恶劣欺凌手段霸占自己的商铺和田产,要求给自己讨回公道。叶良培这下真的气得吐血,但还是强支撑起身体来应付,但他发现自己手上已经没有多少银子可以拿出来打点,前面接连的商业失败和破财消灾已经使他元气大伤,这次又无端损耗一万多两银子,他哪里还有什么现银,这又让他一夜愁白了头,不得不典卖出几个铺子来凑银子。因为急着出手,价格低也无法计较了。但即使银子如流水一样花出去,却没有见到多少效果,官员在他面前哼哼哈哈地敷衍,私下却嗤之以鼻,没有人敢为他居中说项,上次因为叶家借着施布政使名义从上而下施压得罪了许多的官员,加上都知道邓巡抚对叶家的不感冒,于是墙倒众人推,判决几乎一边倒,判叶氏商行要归还大部分的商铺,或者折现赔付同等的银子,这真是巨额的银子哪,叶家就是砸锅卖铁一下也凑不齐这么多啊。更可怕的是,消息一出,第二天平常往来的商家便上门来要账了,越是拒绝,人越是不走,然后就是流言蜚语满天飞了,再然后就是人越聚越多,到最后叶氏商行门前已经乌泱泱地聚集了一大片的人,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要账的,大部分是来瞧热闹的,甚至是趁火打劫的。

    “大少爷,还是禀告大东家请他拿主意吧。”大掌柜急得满脸是汗,对叶耀祖说。

    叶耀祖也急得只跳脚,他没有想到局势一下急转而下发生这么大变化,他已经派人去请衙门里的来帮忙,但迟迟未见人来。他还派人给自己妹妹叶媛玉送信,让她出面请施夫人帮忙,但也未收到回音。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心里非常慌乱。因为父亲这几天身体非常虚弱,今天早上起来还头晕目眩的,他便请父亲好好休息,自告奋勇来替父亲。父亲十分感动,欣慰地说:他能在关键时候勇于承担责任,将来家族的事业也能放心地交给他了。叶耀祖也充满了信心,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表现自己了,他要力挽狂澜做出成绩给父亲看看。

    没想到,第一天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去给妹妹叶媛玉送信的小厮回来了,看见叶耀祖殷切的眼神,慌忙垂下眼睑心虚地逃避。“三妹妹怎么说。”叶耀祖着急地问。

    小厮期期艾艾地说:“三小姐说:她没有这种能耐,还是让您找邓巡抚帮忙比较好。”叶媛玉原话说得非常难听,小厮可不敢如实复述。她说:“你们先是把我许给布政使家,却又想巴结上新巡抚,分明是把我给卖了。噢,出了事就来找我,我可没有这种能耐,有本事去找邓家人帮忙啊,还找我来干什么!”

    叶耀祖恨恨地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发小姐脾气,她难道不知道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吗?”

    小厮也觉得三小姐太小家子气了,不识大体,但少爷这句“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的话实在刺心,让他觉得有种大厦将倾的悲凉。

    果然,话音刚落,商行前面人声鼎沸,随即就响起了咚咚咚的撞击声,叶耀祖惊慌失措,和大掌柜面面相觑,却根本无计可施。眼睁睁地就看着这些人砸开门一窝蜂地冲进来,搬的搬,如蝗虫一般风卷残云,一下就把商行里的东西洗劫一空,最后甚至连商行自己的伙计也加入了抢劫。

    消息传回叶家,叶良培急火攻心吐血三升,再也没有醒过来,叶媛玉也是惊得目瞪口呆,她先前只是发发怨气,拿拿乔,没想到顷刻之间就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顿时后悔不迭,可惜已经太晚了。这样一来,加上后来的连锁反应,叶家几乎是倾家荡产了,叶媛玉以后更没有了倚仗。叶耀祖恨她见死不救,兄妹关系势同水火。清理完所有的事情,叶耀祖带着家人回到了祖地,从小买卖开始做起,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一个商业巨贾就这样倾覆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婉娘出嫁() 
    听闻叶氏商行被众人洗劫一空的消息,杜玉清挥手让夏锦退下,自己坐在那里愣了好一会,对于这个结局她始料未及,心里多少有些于心不忍。原来只是想对方怎么对付他们的,自己这里就怎么报复回去,没想到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后来的发展就有它自己的力量,结局就不受自己控制了,一时心有戚戚焉。

    “你听说了吗?叶氏商行倒闭了,叶家彻底完蛋了。”范斯远兴冲冲地进门说道。

    “嘉善哥哥,你说,我们是不是做得有些太过分了?”杜玉清不安地问。

    “多行不义必自毙,叶良培这是咎由自取。你不用当心,我们只是防守反击做了我们该做的,至于后来的结果,是叶良培之前仗势欺人欺凌了太多的人,现在墙倒众人推而已。”范斯远宽慰杜玉清道,同时心说:阿杏其它都好,就是太心慈了。做大事哪里能心慈手软?所以自己在背后怂恿其他商铺去衙门状告叶氏商行的欺行霸市,最后在市面上放出风声叶氏快要倒闭的事情就不和她说了,免不了她不高兴又数落自己。

    杜玉清想想也是,以叶良培霸道的做事风格,得势时对人巧取豪夺,别人还敢怒不敢言。一旦失势,被他欺凌过的人还不同仇敌忾,甚至啖食饮血?作人做事,永远要留有余地。遂放下此事不提。

    范斯远十分高兴,阿杏虽然有妇人之仁,但她亦能听进别人的意见,不会纠结在这些小事上。想起他来的另一个目的,于是不经意地问:“阿杏,你上次生辰送给我们的折扇还有吗?我想再要一把。”

    杜玉清摇了摇头:“如果是白扇骨还有七把,但作了画的就只有三把,送你和二哥、四哥,连郭三哥都没有。本就是拿不出手的东西,只是聊表心意而已。”她的生辰,几位亲近的家人朋友知道消息的人都送了礼,杜玉清的回礼是扇子,男子为折扇,女子为团扇,都是自己亲手绘画的工笔梅花图,或铁虬银枝,或冷艳清绝,虽然还没办法做到得心应手但用心是十足了。为了避嫌,她在给男子的扇面上假借男子的名义题的是“青衣居士”作。

    “哦,这样。那就算了。”范斯远明白了,昨天在邓新杰那里看到的那把折扇就是杜文智的那把了,不由得对杜文智生起气来。好一个杜文智为了巴结邓巡抚家的公子,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都给出卖了。于是后来对杜文智颇为冷淡,弄得杜文智莫名其妙,后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才明白缘故,大声叫起屈来。他不过是带着折扇出去时给邓新杰给看到,邓新杰十分喜欢,夸赞了半天,他就得意忘形忍不住说漏了嘴。回家后才发现折扇不见了,什么时候丢的他都不知道,原来是被邓新杰给偷拿去了,不由得对邓新杰也有些埋怨了。怪不得他会小心地打听三妹妹的书画老师是谁,然后也拜了谢谦为师,他还以为邓新杰是诚心学画,原来竟然还有这样的私心!他这样的行为也太出格了,传扬出去对三妹妹的名声多不好,以后邓新杰再来试探,杜文智就学会了讳莫如深了。

    九月十八日是上上大吉的日子,杜玉清却同时接到了两张结婚请柬,一个是金陵江夫人给小儿子发的请帖,还有一个就是婉娘和明茂官的婚礼了,他们竟然都选了同一天,最后权衡之下,杜玉清只能选择去金陵,因为除了她自己,她还要代表师父觉明师太出席,所以不得不对明茂官和婉娘感到抱歉了,只能在添妆上多用些心思。

    这是杜家第一次亲身经历江南人的婚事过程,从婉娘家送来的礼饼礼糖就看出这里人生活的富裕和讲究,里面有团圆喜饼、双喜饴糖、各色干果,竟然还有一盒茶叶,用精巧的竹制食盒装着,摆着煞是好看。蔡娘子见了不由啧啧称奇,说现在杭州府的婚礼虽然愈来愈讲究了,富有的家庭不仅要备三金送给女家,还要送花茶、果物、团圆饼、鹅酒羊酒等物,但像魏家这样大的手笔,对亲戚朋友也分发这样重的礼物还真是不多见。听杜玉清说魏家是招赘女婿,更是啧啧感叹说魏家仁义,连入赘女婿的面子都圆得很体面。

    九月十四杜玉清带着采薇去婉娘家里为她添妆。魏家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来往的女眷,看样子婉娘的人缘很是不错。按照习俗是要把亲友的添妆摆在外边,让前来道喜的街坊邻居来看看新娘子的添妆多寡贵贱,也是邻里乡亲最爱议论和攀比的谈资。

    看到她们,在花厅接待客人的魏掌柜欣喜地迎上来。“哎呦呦,杜小姐大驾光临,真让我们蓬荜生辉。您这一向可好。杜夫人可好?”

    杜玉清笑着说声:恭喜。接过采薇递过来的一个妝匣和一个扁平的盒子转手递给魏掌柜说:“这是我们姐妹给婉娘姐姐的添妆,一点心意请不要嫌弃。”

    魏掌柜一看这妝匣是嵌螺钿纹的漆盒,不禁喜上眉梢,这妝匣都这么讲究了,里面的东西还能差嘛。这杜小姐待婉娘还真是不薄。婉娘也是个有福的,能和杜小姐成为金兰姐妹,不仅现在钱赚得比她还多,还和自家女婿感情甚笃,两人遇事有商有量,这真让她省了不少的心。

    魏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哎呦,这可怎么好噢。谢谢您啦。”郑重地把妆奁放在最中间的案桌上。然后就忙不迭地把杜玉清让进婉娘的闺房。

    看见魏掌柜亲自把一位年轻的小姐带进婉娘的闺房,前来帮忙的邻里乡亲都有些猜度了,悄声议论这是哪家的小姐。见过杜玉清的表妹得意洋洋地说:“这是同知家的嫡亲大小姐,和我表姐最是亲厚了。”

    邻里乡亲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是同知家的官小姐?那得多大的官呀。”平日里他们见到的最大的官不过是衙门里的衙役,或是村里的里长,实际上他们不知道那衙役顶多算是吏,连官的边都算不上。听到这样的名头,心里自然艳羡不已。

    “不知道这个同知家小姐给婉娘送了什么做添妆?我看不会是什么体面的礼物。看她的穿着也不像是个有钱的贵小姐。”婉娘的舅妈说。

    “就是啊,打开看看。”婉娘的堂叔婶也附和道。

    众人都忍不住要翻白眼了,婉娘舅妈刚才不过给了一套银头面,就好像给婉娘天大的面子似的,一直不住地呱噪。也不看看那头面样式老旧,做工粗糙,成色发黑,还不知道掺了多少廉价金属成分呢。这位堂叔婶今天过来也是来捣乱的,对每个人送来的添妆都要一个个评头论足一番,不是这个不好,不合时宜,就是那个出手小气,不够体面。谁不知道你原来打的如意算盘是想把自己的小儿子过继给婉娘父母,然而堂而皇之地把二伯家的财产据为己有。这婉娘招了上门女婿,一下把她的如意算盘打碎了,这说话就拈酸带醋,让人不喜。

    舅妈不客气地拿过妝匣打开盖子,眼睛不由地一亮,里面竟然是一套金地绿松石嵌珍珠头面,包括三支发梳,一对步摇,东西铮亮精致,一看就知道是大银楼的大师傅的手艺。

    “啧啧啧,这么漂亮的头面,这得五两银子吧。”这下堂叔婶也禁不住瞪大眼睛要口水直流了。

    “五两银子?怕是要二十两呢。“婉娘表妹骄傲地说:”前几日我们夫人去银楼给小姐买首饰,看中一套头面还不如这个体面都要二十两呢。后来小姐说要再看看,硬是没舍得要夫人买呢。”

    另一个扁平盒子的面上绘制着三个穿着色彩鲜艳服饰的外邦女人,“哎呦,这个可是一件稀罕物嘞。啧啧,看她们穿的是什么衣服。”掀开盖子,上下自动支楞成一个架子,竟然是面镜子。这下所有人都惊异了,这镜子照得人可真清晰啊,纤毫毕现的。

    “哎呦诶,这镜子用什么磨的,这么亮这么清楚。”

    旁边嗤笑一声,“她舅妈,你看清楚了,这可不是铜镜,这是西洋镜,听说是从番邦里过来的,我有一个表姐在金陵知府公子做乳娘,前个回来探亲说起南京城里的稀罕物件,就说到这镜子,说是什么水银镜子,它可不是用银子来计价而是要用金子呢。婉娘真是好运气。”大家又是一番啧啧称奇,有的羡慕婉娘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