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街墨巷 作者:卢岚-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后来几乎所有作品都跟意大利有关,如《意大利绘画史》、《踯足罗马》、《意大利传闻》、《罗西尼传》,等等。长期的意大利生活,使他对那里的乡村、城市,如罗马、热那亚、特里耶斯特等都很熟悉;对绘画、音乐,直至罗马教廷的历史,皆了如指掌,以至人家将他的作品作为游览意大利的指南。
然而,不管他在多少个城市当过外交官,写过多少个城镇乡村,真正标志他的意大利生活的是科姆湖。它那满溢阳光的湖岸,于他不只是种植橄榄树和柠檬树的地方,而是隐藏着一段浪漫记忆,有过一场似是而非的情爱的地方。他曾经在科姆湖畔生活过,到森林里去搜猎,在林中的音乐室听莫扎特,到湖岸的华宅探访朋友。在他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中,对科姆湖的美和神秘有过描写,那是1817年7月18日,在美芝(Melzi)华宅里写的:
科姆湖的山头覆盖着栗树,直到山之巅。分布在山腰上的村庄,由于教堂的钟楼高耸在树林之上而显得遥远。被远距离和湖水的轻波减弱了的钟楼的钟声,在那些痛苦的灵魂中回响着。怎样来描绘和道出这种感受呀?必须要热爱艺术,必须要陷入情爱与不幸。
从情爱与不幸的角度来理解科姆湖,是他个人的独特视角。这位外交官作家,生活作风一贯严肃,被看作文人的模范,平生艳遇甚少,只一心将生活变成艺术作品。但他三十四岁那年,一个机会无意间来到,他跟美丽的伯爵夫人瓦朗莎同游科姆湖。那是她的丈夫恩准的,因为有其他人一起。1871年7月18日的日记中,他有这样一段记载:
使我的忧郁祸不单行的是,我要陪伴漂亮的伯爵夫人瓦朗莎去游湖。我在Smolensk认识她的丈夫。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东西能跟这几天在湖上,在树枝泡进水波的栗树丛中所度过的灼热而美好的夏日相比拟。
对一个生活作风严谨的外交官来说,以这样的文字来记载他毕生难忘的夏日韵事,已经是难为他了。数天的湖上生活,于他简直是整整的一生。李斯特的勇气和流氓手段不是他的专长。然而,忧郁之余,他有过一句惊人的话:
就是在那里,必须用枪在头部开杀自己。
是科姆湖美得使他想杀死自己?理解这句话无须太多神秘色彩,景物往往为衬托人而存在,也因为人的故事改变色调。但他没有当真将自己开杀,有其他办法可以解脱。他以科姆湖和湖畔的加尔洛达(Carlotta)贵族府邸为背景,写了《帕尔玛修道院》。事实他一生所有道路都通向帕尔玛。故事开始时,拿破仑带领军队进入米兰,大约十八九年后3月的某一天,拿破仑从第一次流放地厄尔巴岛返回法国,招兵买马准备复辟。消息传到这座府邸,侯爵台尔·唐戈大为恐慌。然而,在同一屋顶下,有人恐惧有人欢喜。欢喜的是法布里斯,侯爵的小儿子,他兴奋地打点行装,准备去投效拿破仑。他果然参加了滑铁卢之战,手握战马笼头的缰绳,策马奔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司汤达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征服了意大利,或者,他以文学的手段,将那场不可能的爱情摆平。意大利本身不存在了,它变成了《帕尔玛修道院》,一个司汤达的国度,一个以他本人的欢乐、忧郁或不幸建立起来的国度。
司汤达有关意大利的作品,如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踯足罗马》等都很成功。他漫步在街头上,就是漫步于现在和过去当中,是一场内心的历程。他谈罗马,是以历史学家、学者或政治家的口吻,从它的建城谈起,后来如何在野蛮的冲击下变成废墟,又如何经历了文艺复兴,将古代的精华复活。还指出,罗马的艺术气氛和成就,是宗教和教廷一手造就的。
然而,奇怪的是,司汤达是最著名的,不为他的时代所接受的作家。生前默默无闻,作品少人问津,连《红与黑》也不例外。这部杰作当年被杯葛,因为他写一个木匠的儿子和贵族夫人的恋情,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等级界限。到底是十九世纪的上半叶。他孜孜不倦笔耕数十年,不时有作品问世,就像不时将一只瓶子拋到海里,可惜谁也没有捞到。直到1935年,才开始有人阅读他的作品。
其实巴尔扎克对他评价甚高。早在1840年9月,他在《巴黎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修道院这部著作,只能在欧洲头一万二千或者一万五千人当中找到读者。因此,我在这里说的话,是向那些高贵而纯粹的心坎说的。他们生活在每一个国家,像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杰出人物。”他又认为,该书的结尾可以引出另一本书。又说:“我迫不及待地告诉你们,我将《帕尔玛修道院》的作者,看作我们时代的有思想深度的最好作家之一。他所占的份额将会大于人家给他的那一份。”那时候司汤达还在罗马,同年10月份看到了那篇文章。瓦莱里也别具慧眼,看出这部作品独树一帜,称作者为“偶像的杀手”。
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1841年3月,他脑溢血病发逝世时,报章发出的讣告中,他的原名Henri Beyle 被误写成M。Bayle
,笔名Stendhal 写成 Stendhall,还白白送给他一个姓Fédéric。
大家将他的名字跟另一位作家混淆了。巴黎一半以上刊物不知道他的名字该怎样写。还有哪一位作家跟他的时代弄得这么糟糕的?直到他逝世几近百年,才开始被读者接受。一旦被接受,就开始膨胀,被崇拜,被封圣,出现了“司汤达主义”,成立了“司汤达俱乐部”。时代终于把他找回来了。他的《红与黑》风靡世界,被拍成无数电影。现在,提起有关意大利的作品,大家首先想起的是他的《帕尔玛修道院》;提起科姆湖,会想起他与贵妇人瓦朗莎之间欲说还休的故事。是他那管笔,将意大利、科姆湖以及湖畔的加尔洛达府邸变成了光闪闪的晶体。
这要怪卢梭
记得我们初到法国时,曾经到埃尔默侬维尔瞻仰过卢梭的陵墓;去年,又到沙尔梅特参观过他的故居。埃尔默侬维尔的陵墓,当年拿破仑也去过,那时候的“第一执政”,路经时顺道去看看的。他在杨树岛墓前对侯爵吉拉尔丹说:
“为法国太平起见,这个人最好不存在。是他引起法国大革命的。”侯爵说:“我觉得似乎不该由你这位‘公民执政’来抱怨这场革命吧?”拿破仑回答:“后人将会说,为天下太平起见,最好没有卢梭,也没有我。”卢梭博物馆卢岚摄
一代霸主,尚且将自己与卢梭放到同一天平上,可见卢梭这个大人物之大。也可见天下间的伟人、圣贤,往往是扰乱天下太平的。庄生有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卢梭这个人物之大,你不能将他一眼看得完,也不能用一个框框把他框得住。歌德认为,“新世界由卢梭始。”他是新时代的第一人。作为思想家、哲学家,他被认为自笛卡儿以来,对人类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作为文学家,他是浪漫派的宗师,现代传记文学之父;他是儿童教育的先锋,开创了“积极方法”教育,直到如今,这种方法在所有学校沿用;他也是“自然之子”,当代的绿色主义者,还遵循着他的基本法则。文学评论家圣伯夫说,是卢梭第一个将绿色写进文学作品中。看,我们的现代生活,还有哪一处地方少得了这位十八世纪的人物?
然而,现代人谈起卢梭,跟谈起与他同时代的伏尔泰、狄德罗两位启蒙哲人,完全是两码事。后两位哲人使人想起阳光,高雅,正气;而卢梭,却使人想起阴冷,暗晦。他人格上的自相矛盾,是个永远的话题,恍如这个卢梭是由若干件块组成,而每一件块各自脱节,各自分离,互相间衔接不起。他创立了现代民主的原则,却思想古老,反对由民主带来的现代科学。他认为,在埃及、希腊、罗马,一如在所有现代国家,“进步”带来社会道德的堕落;他提倡返回大自然,却千方百计进入巴黎社交生活;他关心儿童教育,却把自己五个孩子送入孤儿院;他提倡社会平等,却喜欢结交权贵,投靠贵族,成为他们的门下食客,最后死在埃尔默侬维尔园,这是他的贵族朋友吉拉尔丹侯爵的领地。
这个卢梭,你真的要提防。他是历史上最大的事端制造者。他的《社会契约论》,是一切革命家的必修课本,还有人将它放在口袋里,进入国民议会。他指出社会的不平等,描绘了一个纸上平等的世界:它消灭了人类一切不公平,在保留个人独立意志底下,大家自愿接受一个共同的社会契约。这个理想辗转过手,各取所需,各人以自己的方式去想像它,以各种标尺去度量它,一旦付诸实践,所涉及的就不是沙尔梅特花园里的玫瑰花,陈列在客厅里的羽管古琴,屋外漫山遍野的长春花,而是竖满在巴黎大街上的断头台,是一个阶级的人头落地,是里昂城和一些反抗城市的大屠杀。当时革命者还宣称,要将反抗的里昂灭城。由于旺岱地区保皇,一场空前的大屠杀席卷整个旺岱。在那场大屠杀中,每四五个人就有一个被杀害。由于创伤太深,直到如今,还不时触动那份凄凉,旺岱区现在还是保皇派,大选时候是传统的右派。理想社会来了又去了,留下一个台风过后的局面。卢梭给我们描绘的美丽世界,后面有一把尖刀,就像有些油画是以尖刀画成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中,是可怕的“十面埋伏”。
卢梭这个人,你真的要提防。当年法国上流社会不接纳他,既因为他的言论偏激,也因为他跟一个洗衣妇先乱后婚。而他,却千方百计要进入这个“不平等”的社会。他一走进沙龙,整个沙龙就发抖了,他浑身寒气迫人。他的《忏悔录》貌似坦白,但将个人隐私,将他与华伦夫人之间的私情,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世,毕竟有失尊严,尤其在两个世纪前那种社会。他就这样成为揭隐私的始作俑者,开创了将隐私与文学混为一谈的局面。
在当时传媒不发达的年代,卢梭已经很懂得利用传媒。当他认为自己有一定声誉时,就一心制造自己的“形象”,好跟他的思想相一致。他标新立异,以一袭长袍来代替日常服装,头戴一顶亚美尼亚人的圆筒帽。他的激烈言论使他四处受敌,不得不卷起铺盖,在法国、瑞士和英国之间浪迹。返回巴黎时,故意跟警察挑衅,在公开场合跟人辩论。
笔者到尚贝里城郊的沙尔梅特参观,也觉得必须提防。沙尔梅特是他与华伦夫人的安乐窝。这位夫人与丈夫分居,比卢梭年长十二岁。在那里,卢梭认为自己度过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忏悔录》中说:“在那里度过的短暂而平静的时光,使我这样说:我幸福过,生活过。”沙尔梅特这个山谷,因着这段罗曼史,被称为“情人的麦加圣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不少卢梭的崇拜者前去参观。后来房子虽然易手,但在这种小地方,社会的文明与剧变在山谷以外止住了脚步。周围环境,花园的布局,房子的外墙,内部的间隔,依然保留当年的模样。古树覆盖的山头,长满了淡紫色的长春花;山沟小流依旧,山谷中的小路在树影间蜿蜒向上。大自然就在你身边,在你的脚下眼下。房子的侧面,一片葡萄园沿着山坡铺开,下边是英式花园和菜圃,闹市恍如在九百公里以外。静寂中只有风吹树叶的声响,雀鸟的啾鸣。果然是一个制造“自然之子”的环境。
我说参观时要提防,是因为每一个大人物故居所在地的居民,总认为他们这个地方,对居住过的伟人,有多么多么重要的影响,如何如何造就了他。沙尔梅特人认为,卢梭虽然是日内瓦人,但他的出发点不在瑞士,而在这个山谷,是沙尔梅特把一个瑞士钟表匠的儿子变成了卢梭。在《忏悔录》中,作者一再强调,他跟这位他称之为“妈妈”的夫人的邂逅,跟她数年的同居生活,决定了他的个性,决定了他的一生。且一再使用“命运”、“不可避免”这种字眼。从1736年至1742年间,他们度过了卢梭认为最幸福,最纯洁的日子。这段时间,日子像电影的慢镜头,在他脑子里慢慢流过,仿佛在那里度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他不断重复说,在那里他曾经幸福过:
我与太阳一齐起来,我幸福;我漫步,我幸福;我看见妈妈,我幸福;我离开她,我幸福;我穿过树林,走过山坡,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