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完整)1--8-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手栽,相驯白兔走坟台。[旦、贴]无心动植呈祥瑞,否极应须会泰来。[末上介]一封丹诏从天下,忽听传闻动郊野。说道旌表一门闾,未卜此为何人也?蔡相公,外面喧传有诏书到此,旌表孝义,想必为足下而来。[生]人间孝者亦多,卑人何足你孝?假如大舜曾参之孝,亦是人子当尽之事,何足旌表?[末]你说那里话?老夫当初也只道你贪名逐利,撇了父母妻室,不肯还家,到如今才得个分晓。《孝经》云:“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今见你坟头,枯木生连理之枝,白兔有驯扰之牲。祥瑞若此,吉庆必来。
「六幺令」[末]连枝异木新,见坟台白兔如驯。禽兽草木尚怀仁,这一封丹诏必因君。[合]料天也会相怜悯。
「前腔」[生]皇恩若念臣,我也不图禄及吾身。只愁恩不到双亲,空辜负,这孤坟。[合前]「前腔」[旦]知他假与真?谢得公公报说殷勤。太公,空教你为我受艰辛,今日里有谁旌表你门庭。[合前]「前腔」[贴]来使是何人?闷中无由询问一声。[生]夫人,要问甚么?[贴]无由询问我家君,知他安与否,死和存?[合前。丑扮县官上]「前腔」敕书已来近,看街市上,人乱纷纷。咱每只得忙前奔,备香案,接皇恩。[合前。想见介。生]何处官长,因甚到此?[丑]下官本县知县,告大人得知:今日天朝牛丞相,亲赍诏书,到此开读。旌表大人一门孝义,加官进职,起服到京。下官特来铺设香案,迎接皇恩。请大人改换吉服等候。[生]卑人孝服,未可更易。[丑]先王制礼,贤者俯而就,不肖者跂而及。今大人服制已满,况天朝恩典,礼当从吉。[众]说得是。[生]门闾旌表感吾皇,[旦、贴]孝服今朝换吉裳。[合]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生、旦、贴下。外引侍从上]
「前腔」风霜已满鬓,玉勒雕鞍,走遍红尘。今日到此喜欣欣,重相见,解愁闷。[合前。净]这里就蔡相公庐墓所在,请相公驻节。[生、旦、贴吉服上]
「前腔」[合]心慌步又紧,想皇恩已到寒门。披袍秉笏更垂绅,冠和带,一番新。[合前。外]圣旨已到,跪听宣读。皇帝诏曰:“朕惟风俗为教化之基,孝弟为风俗之本。去圣逾远,淳风日漓。彝伦攸斁,朕甚悯焉。其有克尽孝义,敦尚风化者,可不奖劝,以勉四海?议郎蔡邕,笃于孝行。富贵不足以解忧,甘旨常关于想念。虽违素志,竟遂佳名。委职居丧,厥声尤著。其妻赵氏,独奉舅姑,。服劳尽瘁,克终养生送死之情,允备贞洁韦柔之德。糟糠之妇,今始见之。牛氏善谏其父,克相其夫。罔怀嫉妒之心,实有逊让之美。曰孝曰义,可谓兼全。斯三人者,朕甚嘉之。使四海亿兆,皆当仪刑斯人,垂范将来。风移俗易,教美化行。唐虞三代,诚可追配。是用宠锡,以彰孝义。蔡邕授中郎将,妻赵氏封陈留夫人,牛氏封河南郡夫人,限日赴京;父崇简赠十六勋,母奏氏赠天水郡夫人。於戏!风木之情何深,式彰风化之表;霜露之思既极,宜沾雨露之恩。服此休嘉,慰汝悼念。谢恩!”[生、旦、贴谢恩介。外拜坟介。生、旦、贴拜谢介。生]荷蒙岳丈保奏,愚婿何以克当。[贴]自别尊颜,且喜无恙。[外]孩儿,且喜各保安康,再得相见。[丑、末相见介。外]此二位是谁?[丑]下官是陈留县知县。[末]老汉是蔡相公邻人张广才。[生]卑人父母,多多得他周济。[外]元来就是张太公呵,俺朝里也闻他仗义高名。贤婿,你今起服回朝,未得展报深恩。我有黄金一笏送与,聊表报答之意。[生]太公请收下。[末]救灾恤邻,万古之道。又况你二亲不保,实有愧颜,何敢受令岳之赐?[生]太公且暂收下,卑人尚当申奏朝廷,还有区区犬马报效。[末]说那里话?此金断然不敢受。[外]贤婿,张公高义的人,不可再强。老夫回京,当奏请官职俸禄,以酬大恩便了。
「一封书」[外]我恭奉圣旨,跋涉程途千万里。吾皇亲贤意甚美,因探孩儿并女婿。贤婿,你夫妇呵,数载辛勤虽自苦,一旦荣华人怎比?[合]耀门闾,进官职,孝义名传天下知。
「前腔」[生]儿不孝有甚德?蒙岳丈过主维。[作悲介]何如免丧亲,又何须名显贵?可惜二亲饥寒死,博得孩儿名利归。[合前]「前腔」[旦]把真容重画取,公公,婆婆,如今封赠伊。把你这眉儿放展舒,只愁你瘦仪容难做肥。今日呵,岂独奴心知感德,料你也衔恩泉世里。[合前]「前腔」[贴]从别后倍哀戚,况家中音信稀。为公姑多怨忆,为爹行常泪垂。今日见公姑无愧色,又得与爹行相依倚。[合前]「永团圆」[众]名传四海人怎比?岂独是耀门闾?人生怕不全孝义,圣明世岂相弃。这隆恩美誉,从教管领何所愧,万古青编记。召集便去,相随到帝畿。拜谢皇恩了,归院宇,一家贺喜。共设华筵会,四景常欢聚。
「尾声」显文明开盛治,说都男并义女,玉烛调和归圣主。
自居墓室已三年,何幸丹书下九天。
莫道名高与爵贵,须知子孝与妻贤。
后 记
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瑞安原属温州,州一名东嘉,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东嘉先生。早年乡居读书,元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后,在浙江处州、杭州等地做过几任小官。元末,方国珍在浙东起义时他被任命为平乱统帅府都事,因与统帅意见不合,“避不治文书。”方国珍投降后,他还做了几年的地方官。至正十六年(1356)以后,归隐在宁波南乡的栎社,“以词曲自娱”。《琵琶记》就是在这时完成的。他的计有清代人辑的《柔克斋集》。
《琵琶记》是根据民间传说、宋元南戏改编而成的悲剧。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绝之一曰:“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可见关于蔡伯喈的故事,在南宋已广泛流传,民间艺人也在演唱。另据明代人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记载,《赵贞女蔡二郎》在南宋时已是一个流行的剧目。徐渭简略记载了这个戏的内容是:“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元人岳伯川的《吕洞宾度铁拐李》杂剧,也有这样的曲文:“你学那守三真赵贞女,罗裙包土将坟茔建。”蔡伯喈弃亲背妇,赵五娘艰苦事亲,这些南戏中的基本情节,在《琵琶记》里都或明或暗地留下了它们的影子。所不同的是南戏里的蔡伯喈,有如今天舞台上的陈世美,是个因富贵而抛弃妻子的负心人,最后被雷打死;但在高则诚的笔下,蔡伯喈却成了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
《琵琶记》一开始便在读者面前展开一个封建社会“小康之家”的画面:蔡伯喈和赵五娘结婚不久,正为年老的双亲举酒庆寿。除蔡公外,全家人都希望过一种美好的田园生活。后来蔡公逼儿子上京应试,结果入赘牛府,陈留郡又连年遭灾。在这种天灾人祸的境遇下,全家团聚的美好生活一去不回,接着出现的是这一家人在死亡边缘的挣扎,蔡婆、蔡公先后饿死,赵五娘行乞寻夫等一连串悲剧场面。作品还把它和蔡伯喈在牛府里的豪华生活对照起来描写,这就使人们的爱憎更加分明,悲剧效果更加显著。
《琵琶记》刻划悲剧主人公赵五娘的形象相当成功。在蔡伯喈被逼应试后,她挑起了一家生活的重担。在贫困灾荒的艰苦环境里,她没有丝毫的怨言。她典了自己的钗梳首饰来养活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咽糟糠。作者是有意把赵五娘作为封建社会孝妇的典范来刻划的,但作者为了把戏写得“动人”,就必须从主人公的悲剧璋遇出发,通过既有鲜明的个性又跟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有广泛联系的情节,造成悲剧效果,藉以打动观众和读者。于是我们从剧本里便看到了灾荒岁月赵五娘和公婆、张太公之间的相互体贴、关怀;即使那些委屈和错怪赵五娘的情节,也质朴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特定情境下农村习见的婆媳伦理关系,曲折委婉地表现出赵五娘心地的善良和生活的悲苦,使读者、观众不禁为她一掬同情之泪。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描写,赋予人物以活生生的思想感情,也正是剧本得以突破“孝妇”局限而达到悲悯动人的力量所在。
《琵琶记》的作者在开里场便表明了宣扬“风化”的目的。蔡伯喈一上场便说:“功名富贵,付之天也”。后来他不肯去应试,蔡公不从;他要辞婚,牛丞相不从;要辞官,朝廷又不从。依照作者看来,这些都是命里安排定的,只有顺从它,屈就它,丝毫不能反抗。正因为如此,剧本描写的蔡伯喈是个“畏牛如虎”的孱头,赵五娘的性格里也缺乏一个受迫害的妇女甩应有的反抗性。虽然这一家人在长时间里经受了种种痛苦,最后却落得“一门旌表”的大团圆。然而,反抗压迫固然可敬,在生活重压的磨难历劫下苦苦挣扎、顽强生活也能激起人们的怜惜和共鸣;痛苦是历史的必然,是封建统治下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读者、观众心目中,这感人至深的印象是很难用浮饰的团圆结局所掩盖的。
《琵琶记》的情节发展,曲折多,有波澜;细节描写也很逼真;有许多重要关目采取画家层层渲染的手法来刻划人物、突出主题。如在《勉食姑嫜》和《糟糠自餍》里,赵五娘对蔡婆已再三忍让,蔡婆仍步步进逼,到最后才真相大白。《代尝汤药》一出开始写蔡公不肯进芭、进粥,甚至要媳妇不要埋他的尸首,为后来写遗嘱酝酿了足够的气氛。接着又写他为身后的安排和赵五娘争论了一场,之后才叫请张太公过来。张太公来了,他说要写遗嘱让媳妇改嫁,赵五娘不肯,直到蔡公生了气,张太公又从旁劝说,赵五娘才取纸笔给他。蔡公拿起笔来还没有就写,叹一声说:“咳!这一管笔倒有千斤来重!”作者这样层层渲染,把三个人物都写活了。尤其是把蔡公既关心媳妇日后的生活,又痛恨儿子一去不归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琵琶记》的语言虽也有某些文人卖弄才情的表现,但总的来说本色白描是它的特色。除前人多提及的如写赵五娘吃糠时唱的【孝顺歌】、蔡伯喈奏琴时唱的【桂枝香】等曲文外,其它如《蔡母嗟儿》、《代尝汤药》、《乞丐寻夫》等出戏里那些直接从生活中提炼的曲白,表面上看朴素无华,其实都是从人物性格里自然生发出来的,有真实动人的艺术力量。
被推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对于后来的戏曲创作产生了广泛在的影响。特别是从明初的《荆钗记》到明末清初的李玉、朱素臣等人的大部分作品,在艺术风格上都比较接近《琵琶记》,在民间有深刻的影响。《琵琶记》在国外一八四一年便有法译本,是我国古典戏曲中较早的被外人翻译的剧本之一。
本剧以《六十种曲》本底本,以李卓吾评本和陈眉公评本以及钱南扬根据元刊本校注的本子参校。
五。精 忠 旗
'明?冯梦龙]
?第 一 折 ?第 二 折
?第 三 折 ?第 四 折
?第 五 折 ?第 六 折
?第 七 折 ?第 八 折
?第 九 折 ?第 十 折
?第十一折 ?第十二折
?第十三折 ?第十四折
?第十五折 ?第十六折
?第十七折 ?第十八折
?第十九折 ?第二十折
?第廿一折 ?第廿二折
?第廿三折 ?第廿四折
?第廿五折 ?第廿六折
?第廿七折 ?第廿八折
?第廿九折 ?第三十折
?第卅一折 ?第卅二折
?第卅三折 ?第卅四折
?第卅五折 ?第卅六折
?第卅七折
?后 记
?第 一 折 ?第 二 折
第一折家门大意
——
「蝶恋花」[末上]发指豪呼如海沸,舞罢龙泉,洒尽伤心泪。毕竟含冤难尽洗,为他聊出英雄气。千古奇冤飞遇桧,浪演传奇,冤更加千倍。不忍精忠冤到底,更编纪实精忠记。
岳少保赤心迎二圣,秦丞相辣手杀三忠。
慢天公到头狠报应,好皇帝翻案大褒封。
第二折岳侯涅背
——
「南吕引。金莲子」[生冠带上]泼无云雾,密匝的围断英雄生路。国难显忠臣,免不得后文先武。自信素晓韬钤,直前无惧。苍天佑,佑我尽扫胡尘,把金瓯重补。「鹧鸪天」血性无惭力自胜,咸池洗日岂难凭。上方利剑应须带,下泽车闲未可乘。身肮脏,志飘零,笑他尸位摸床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