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铁血宏图 >

第175部分

铁血宏图-第175部分

小说: 铁血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报工作自然难以开展。

    “嗯,总之要尽快恢复在北京的情报工作,掌握好的满清的动像,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个奕訢,毕定将是本督的心腹之患!”

    心腹之患!

    在作出这一评断之后,朱宜锋便显得有些患得患失起来,倒不是说他了解奕訢,而是因为他知道,奕訢会主张什么。

    重用汉臣、推行洋务、交好外国。

    这都是奕訢在历史上做的事情,在另一个时空里,奕訢、文祥、桂良上《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分析了列强之国的特点,认为太平天国和捻军是心腹之患,英、俄是肢体之患,应以灭内患为先,然后对付俄国和英国。

    而更令忧心的恐怕还是奕訢在主持洋务时与其它人的不同,如李鸿章、多必阿等人,受限于环境,他们只有创办几个洋务工厂、买些武器,但奕訢却是从制度上着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想要改变的理念。

    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南北口岸管理大臣;添各口关税;要求将军督抚办理国外事件互相关照,避免歧误;要求广东、上海各派两名懂外语的人到京以备询问;将各国商情和报纸汇集总理处。十二月十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出现了军机处以外的另一中枢政府机构。自此,总理衙门取代理藩院,成为专门的外事机构,使清代的外交产生重大突破。衙门还领导了后来的洋务运动。这种制度上的变革,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

    闭着眼睛,朱宜锋的脑海中所浮现的是在奕訢支持由李鸿章等人开展的洋务运动,尽管最终洋务运动没有令中国成为强国,但却扎起了那张老虎皮。

    在另一个时空中,李鸿章等人糊起了那层老虎皮,那么在这个时空中,若是奕訢变成了另一个明治,那可真是……给自己平空树立了一个强敌,惹来了一大麻烦!

    早知如此,当初真不应该支持太平军北伐!

    如果当初不支持太平军北伐,又岂会有现在这么多麻烦,让那个无能的咸丰主政,总好过让奕訢当皇帝,现在他提前六年执掌大权,且再无其它掣肘,现在这只蝴蝶的翅膀扇动之后又会掀起什么样的变化?

    面对着这已经完全变了模样的历史,第一次,朱宜锋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穿越者最大的福利——对历史的了解。尽管朱宜锋知道历史的发展方向,但那只是大方向。但时局的变化却正在影响着他的判断。

    “奕訢、奕訢……”

    想到那位恭亲王在对待汉人和洋人方面都能持以开放和进步的态度,甚至有着勇于承认自己不足和向有学习的魄力,朱宜锋只觉一阵头痛,头痛的是这个心腹之患。

    头痛的是他会不会从制度上动刀,若是其当真大刀阔斧的开始洋务运动,或者说开始维新变法,到时候非但是一个麻烦,甚至有可能会延长这场战争。

    “大都督,其实,现在满清朝廷已经不足为惧了!”

    注意大都督神色变化,张森便于一旁开口说道,见大都督把目光投向自己,他便继续说道。

    “银子!说一千,道一万,无论干什么事情,总归还是需要银子,从去年年末,这京城户部便没有了银子,甚至就是如向营的江南大营,亦只能凭着朝廷的一纸公文令江苏、浙江两地协饷,这地方上亦是如此,没有银钱,纵是他奕訢有通天之能,又能如何?”

    张森的话让朱宜锋那紧蹙的眉头终于稍稍松懈一下,是的,自从去年满清耗尽户部存银之后,其朝廷中枢便再也拿不出银两支持地方,没有银子,即使是他奕訢有维新之心,又焉能练以新军、办以工厂,而且……任用汉官?问题是,他奕訢真的能信任那些汉官吗?若是其信任汉官,曾国藩等人的境遇又岂会那般。

    是了,对于以少数统治多数的满清来说,出了事,不论大事小事,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保持稳定”。即便是迫不得已进行改革他们也永远担心会把自己边缘化,永远不敢进行真正的改革。

    李鸿章为何成了一个裱糊匠?既因为他的见识,同样也因为他得不到朝廷的支持。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满清必须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即使是奕訢想要改变,他也不敢大刀阔斧的改革!

    既然如此,那又有何惧?(未完待续。)

第244章 何为重(第一更,求支持)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瞄准!”

    “放!”

    一声口令下,一阵排枪与训练场上鸣响,这枪声似乎再正常不过,随着枪声的响起,另一端更是不住的响起炮声,枪声、炮声之中,更有大队的士兵列成方队,随着鼓点声前行。

    这武昌城外的大营,既义军大营,驻扎着上万官兵,这些官兵不仅与此训练,附近的陆军武备学堂的学员,亦与此进行训练。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片面积多达六千余亩的无主之地,即是士兵的训练场,同样也是武备学堂学员的训练场。就像此时,当四个营的新兵部队于训练场上进行方队演练时,武备学校的学员亦充当军官,指挥着部队于行进中变换队列。

    而在四个方队间,炮兵部队更是根据着后方传达的命令,调整射界,消灭“敌军”。

    “现在敌军骑兵于我军左翼发起冲锋,我军应该怎么办?”

    莱纳斯的话声方落,一旁杜心远转立即接腔说道。

    “左翼第三营应该立即转成空心方阵,以掩护左翼……”

    杜心远的话声刚落的便听到一个反对声。

    “我认为应该组成单线纵队保护左翼,”

    提出这一反对意见的是孙达成,他与杜心远不同的,他并非是文山义熟中的“超龄学生”转入武备学堂,而是由部队考入武备学堂。

    单线纵队!

    他的话立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对于这些学员来说,他们一直在学习着掌握着各种队列以及战术,甚至达到照本宣科的地步,不过也正因如此,现在的义军一天比一天正规化,越来越娴熟的掌握各种战术。

    “单线纵队很容易被骑兵突破!”

    “是的,那有用单线纵队防御骑兵的,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人就是用空心方阵阻挡了法国人的骑兵……”

    “时代不同!”

    面对同学们的质疑,孙达成将视线投向莱纳斯,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如果我们仍然使用滑膛枪,那么使用空心方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我们使用的却是线膛枪!”

    这才是孙达成提出这一建议的根本原因就是武器的变革,尤其是线膛枪在义军中的普及。

    “教官,根本我们的射击试验表明,使用滑膛枪在100公尺的命中率为74。5%,260公尺为42。5%,300公尺为16%,400公尺为4。5%,而改用线膛枪后,100公尺为94。5%,260公尺为80%,300公尺为55%,400公尺为52。5%,在400米以上距离,线膛枪的命中率提高十数倍,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准确击中骑兵,使用单线纵队,可以形成更大的射击面……”

    孙达成口中的“公尺”,实际上是督府引进法国的米制单位,目前军队使用最为广泛,线膛枪的表尺,同样使用这一单位。相比于外界,军队现在反而更适应这一新单位,当然这也是军事近现代化的必然。

    在孙达成提及线膛枪的命中率时,莱纳斯只是略点点头,实际上这个试验正是由武备学堂进行的,虽说知道其所说的数据不虚,但是却摇头说道。

    “没有试验之前,一切都推测,我认为,我们应该用骑兵靶进行一次试验!”

    学习,相比于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义军无疑更擅长学习,准确的来说,他们没有历史以及传统的牵绊,即便是对于莱纳斯来说,他同样不反对应用新战术,比如在意识到线膛枪对于步兵方阵的毁灭性打击后,他们就曾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讨论,得出的结论一是卧倒射击,二是在堑壕或者胸墙的保护下射击,而无论那一项,都需要淘汰方队,但是方队的淘汰却又势必将会影响到火力密度。

    尽管现在义军还不需要面对拥有大量线膛枪的敌人,甚至义军的敌人是一支手持冷兵器的敌人,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将目光投注的更为长远,正如莱纳斯所说的那样——敌人绝不仅只是清军。

    “我们的敌人绝不仅是清军!”

    站于坡顶的朱宜锋凝视着坡下数千名正在进行着方队战术演练的官兵,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道。

    “有很多人觉得,我们现在的兵力太少,一共只有四万六千人,而兵力少的原因,就是因为火枪少……”

    对于军队朱宜锋从未曾放松过,相比于其它,军队才是力量的源泉,也正因如此,在意识到满清可能进行变革的时候,面对这一威胁,立即想到自己的义军,只有一支强有力的、现代化的军队才能无惧于满清的变革。

    “所以呢,有些人觉得,能不能把一个团的四个营,分成四个团,让火器营作为营的主力,三个营使用红缨枪之类的冷兵器……”

    提及此事时,朱宜锋冷眼撇了下丁老六,提出这个建议的正是他和那一群习惯了大刀长矛的主。

    “好嘛,这样的话,我们的部队一下子就膨胀了三倍,有十四五万大军!可是……有个屁用!”

    冷言训斥之余,朱宜锋又继续说道。

    “我们在黄州的时候,用200洋枪和一千多支红缨枪击败了几千精锐楚勇,有人觉得现在也可以这么干,反正清军拿是大刀长矛,反正太平军全凭蛮勇,我真不知道,他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你自己不思进取便罢了,还要拿战士的性命不当命,让战士们拿着大刀长矛去撕杀,他们和你有杀父之仇是不是?”

    大都督的厉声,只让丁老六等人无不是额头直冒冷汗,虽说这坡顶上寒风逼人,可他们却都感觉到大都督话声中的不满,这种建议他们还真提过,之所以会提这样的建议,就是瞧着人家太平军号称百万,满清朝廷也是有百万之师。可就是义军,兵尚不及五万。

    “你们觉得满清也好,太平军也罢,都是坐拥百万,可是有个屁用,本督用一万人就可以打下一个湖南,太平军用十几万人拿不下江西,就是有几十万军队,又有个屁用?还不是平白给旁人送战功,再说,现在就是把义军扩编十几万,你们告诉我,有那么多军官吗?随便点一人当排长、连长,营长?和太平军一样?打仗的时候一窝蜂的冲,然后让人家杀着玩,动过脑子吗?一支枪才十两银子,部队里死一个兵督抚要拿多少银子去抚恤,告诉我!”

    对阵亡官兵的抚恤制度并不是义军独有,实际上清军、团勇皆有这一定制,只不过相比于他们,义军的抚恤更为丰厚。

    “回大都督,按我义军军制,于战场上阵亡者按军阶不同各有恤银,标准为其在役时三年军饷,另加烧埋银十两。纵是普通下等兵抚恤金亦多达一百三十六两!”

    王大龙于一旁连声回答道,或许他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军官,甚至打仗都显得有些呆板,但是他却知道必须紧随大都督,现在大都督这般问,他自然连忙答出来。

    “大都督常教导我等,士兵劳苦,须时时存休恤之念,我义军军饷优厚,是以厚饷养兵,以为激励士兵于战场上奋勇争先,而恤银丰厚,则是令士兵无后顾之忧,纵是阵亡、伤残,亦无须为生计发愁,固而可稳定军心、解以后顾之忧,如此方才有义军于战场奋勇当先,誓言搏杀之勇!”

    厚饷养兵也好,厚恤重抚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了让士兵卖命,至于什么用理想、信念之类的言语去说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不懂,太平军不也是“天天讲道理”吗?可是太平军中最为悍勇的并不是成年人,而是那些被“小天堂”所惑的少年,这也是太平军每到一地必尽掠少年、视少年为珍宝的原因。甚至当初在武昌,武昌城炸开之后正是那些悍不畏死,被洗脑的少年率先冲进城。

    但朱宜锋并未能无耻道效仿太平军蛊惑心智不成熟的少年为自己卖命,所以也就只有通过厚饷、厚抚免除士兵的后顾之忧,再通过树立集体、团体意识的“洗脑”,令其在战场上悍勇杀敌。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行之有效的且见效最快的办法。

    “好,很好,那么,你们现在告诉我,守黄州时我们伤亡多少?打湖南时,我们的伤亡又是多少?”

    “守黄州官兵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