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帝王宠之一品佞妃 >

第124部分

帝王宠之一品佞妃-第124部分

小说: 帝王宠之一品佞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妃娘娘节哀顺变哦。”言笑晏晏着,她说了这一句,便转身离去,直嚷着,“天真冷,暖炉都不暖了。”缩了缩,将狐裘裹紧,转身便要走。

    节哀顺变……

    说得真轻巧,真随性,温太妃几乎昏厥过去,前头的女子却顿然停下了脚步,回头,先是笑了笑,说:“哦,本宫还听说啊,这离酒既能让人求生不得,也能让人求死不得,倒是个好东西,太妃娘娘可要好好享用。”

    话里有话,真真假假,全凭揣度。

    说完,她步调散漫,越走越远,冷风大作,只能瞧见她白绒绒的身影。随后便有人从来白绫一条、木鱼一盏、离酒一杯,陪侍一个,这陪侍,不是她人,正是那生得几分像闻柒的云家姑娘,已经奄奄一息了,身上却不见任何伤口,想必,闻柒是用了什么折磨人却不露声色的法子。

    闻柒说:这离酒既能让人求生不得,也能让人求死不得。

    确实,这离酒是北沧皇宫的秘药,闻柒既然有,自然是新帝纵容她,这秘药专门用来赐死北沧犯了罪责的皇室,极少有人知道,这离酒是天下至毒,也是折磨人的药。离酒,离之一字,取意生离,让人求生不得,还取意剥离,让人求死不能。有传闻,新帝剥皮之时,便是用这离酒,剥下的面皮完整的好似画皮……

    温太妃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

    前头,闻柒一走一蹦,心情甚好,只是天气冷了些,小脸冻得有些发白。

    “主子这是何意?”

    叶十说完,便得了叶九一个冷眼,叶十性子不如叶九沉稳,藏不住话,主子的事情,哪能多嘴。

    不过,闻柒对自己人向来大方,直言不讳,她说:“本宫慈悲为怀。”

    慈悲为怀?亏得她敢说,这回答,比不回答还不靠谱。

    叶十困顿不已:“云清那张脸与主子有九分相像,温太妃又聪明缜密,这二人若留下,对主子有害无利,将来保不准再生祸端,主子为何留了后路,何不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这才是闻柒的性子,她哪里是慈悲为怀的人,斩草除根是她惯用的手段。只是,这次,闻柒没有亲手将那毒药灌进温太妃的嘴里,也没有亲手勒死那云家姑娘,诡异了。

    其实,闻柒也想亲手那么干的。

    闻柒说:“今儿个我要是一劳永逸了,明儿个得有多少张嘴等着诟骂我闻柒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保不准一个没弄好,史官大人那么一笔下去:大燕闻氏,善妒成性,残害宫妃。那百年之后,我可就要让北沧千万臣民戳去脊梁骨了。”她想了想,摇头,自个笃定,“这么亏本的生意,做不得!”

    闻柒要耍坏、要阴人、要心狠手辣,想想,是不是一次都没有留把柄,她向来光明正大地干各种勾当,只是,史书里,没有一笔她的血腥,多数是谋略。

    生杀予夺,闻柒用的不是手,是手段。

    叶十不太明白,还在纠结于没有亲手结果了那两人,她说:“主子若有所顾忌,属下有的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法子。”要杀了,才放心!

    叶十这性子,太直,当然,秦宓教出来的人,都狠。

    闻柒咋舌只笑:“都说,蛇蝎美人,古人,诚不欺我。”

    叶十不好再开口了,蛇蝎也许,美人称不上。倒是闻主子,担得主蛇蝎美人四个字。

    “似玉啊。”

    叶十很不情愿地应道:“是。”闭月、羞花,如花、似月,这四个名字真的很俗气,比程大白二齐三晋五梁六叶九叶十……都要俗气。

    闻柒走在前头,没有回头,步子随意懒散:“千万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法子里头,哪一种是最妙的吗?”

    叶十在想,叶九也在想,暗杀、投毒、活埋、剖尸……太多了,找不出一种最妙的,总之能神不知鬼不觉都是好的。

    闻柒突然回过头来,眨了眨眼,笑:“是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等同于独善其身外加栽赃嫁祸,不是最妙,是最阴险,最恶毒。

    若论起蛇蝎,闻柒当二,谁人堪首?

    只是,如何借刀杀人?叶十直问疑惑:“属下不明。”谁借谁的刀?又杀谁?

    闻柒耐着性子,教人阴险之道:“白绫一条,木鱼一盏,陪侍一个,离酒一盅,你觉得怎么用最好?”

    这厮,在教坏正直的人。叶九叶十姐妹都在往歪处想了,怎么阴险怎么想,只是,没有答案,猜不出闻柒的阴毒。

    闻柒扔了手里已经冷却的暖炉,搓了搓冰冷的小手,跟话家常一样的口气:“先用白绫勒死陪侍,再用离酒剥皮,蒙一张人皮玉面的木鱼,然后不问红尘俗世,青灯古佛,木鱼为伴,了此残生。”

    自相残杀,渔翁得利,而且神不知鬼不觉,闻柒两袖清风,史官要下笔、天下要诟病,都有温太妃担着,留她一条活路,顶着谩骂,木鱼为伴。云家姑娘死了,干她闻柒毛事。确实,这是最阴毒的法子。

    叶十顾忌:“温太妃若心有不甘——”

    闻柒挥一挥衣袖:“离酒伴白绫,我送她一路好走。”杀人不见血的法子,闻柒还有的是。她轻笑,“不过,温太妃是个聪明人,本宫只和聪明人玩耍。”闻柒又想了想,抱着手耸耸肩,“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不知道青灯古佛木鱼为生的日子,温太妃能熬多久呢,也许用不了多久,她就用那条白绫一了百了了呢。”

    叶九叶十哑口无言,都惊呆了。蛇蝎美人,以此人为最。

    这么说来,闻柒心情更好了,一蹦一跳地,还唱起了小曲:“今天的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好风光……”

    叶家姐妹抬头看天,今天的天气不晴朗,乌云密布,不知道是要下雪还是下雨。

    “处处好风光,好风光,蝴蝶儿忙,蜜蜂也忙……”

    忽然,小曲儿戛然而止,闻柒顿住脚步,靠着南宫墙的一侧,前头便是拐角,她凝神静气。

    细听,拐角那边有人闲言碎语,议论纷纷。

    “哼,那个妖女,不知道是给陛下灌了什么**汤。”

    中年的男人,语气很冲。

    闻柒料想是个武夫,要问为什么啊?天寒地冻的,云霄殿里百官为表忠心整整跪了三个时辰,除了被抬去太医院的,还能站着走出宫门的,一定是武官,底子好。

    有男人附和,慷慨陈词:“谁知道是修了什么道行。”

    便有人回了:“定是那狐媚手段,一来便教唆陛下荒废朝政,那妖女怕是想牝鸡司晨,野心大着呢。”语气,很不屑,很不耻。

    “后妃不得干政,何况她身出大燕后宫,这名不正言不顺的,就不怕天下人诟骂?”

    果然是莽夫,瞧瞧这话说的,要多招人恨就多招人恨,生怕脑袋长得太严实了,要不是碰见善良大度的她,一定要治个杀头的大罪不可。闻柒靠着城墙,对着随从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继续听。

    “天下人哪个敢多嘴,看看大燕便知,那妖女手段有多高明,十三岁入宫,几个月便连迁三宫,这才三年不到,大燕后廷、朝纲、甚至兵权,皆在她手里捏着,难道她就名正言顺了?谁知道是用了什么法子铲除异己,市井都传,闻氏胤荣能色授魂与呢?”最是这人激动愤慨,正是武官的一品大员,铁卫将军,打仗是好手。

    “总不是空穴来风。”

    “不说远的,大燕皇室的两位燕王爷,还有陛下,还不是都着了这妖孽的**道。”

    “甚至还有传言说西启的萧太子……”

    拐角那边说得正热乎,这头,闻柒回头,瞧着叶家姐妹,一脸无辜地问:“那妖女,”指了指自己,“说得是本宫吗?”

    眸子一转悠,保不准闻柒在想什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最妙法子。

    叶九回答:“是。”没法否认,罪状太明显,伤天害理到这地步的唯有闻柒。

    闻柒抬头,小声地自个嘀咕着:“色授魂与?原来本宫这么牛逼啊!”

    色授魂与,也不是空穴来风,闻柒确实前科累累,罪状罄竹难书。

    叶九请示:“主子,要不要属下过去?”

    闻柒摆摆手,很大方:“不用。”她确实很大方,自己夸着,“本宫很大方的,不跟一群莽夫计较。”

    大方得很诡异,闻柒是个斤斤计睚眦必报的人呢。

    叶家姐妹也没多问,准备转身,从南宫门另一侧离开,这时——

    闻柒扯着嗓子,大喊:“来人啊,有刺客!”

    叶家姐妹惊呆了,顿时,宫门那头的议论停了,禁卫军都提刀出阵了。

    果然,这是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

    “啊——”

    一声惊叫过后,闻柒轻咳几声嗓子,整整衣裙,抬头示意叶九:“去吧,去传旨。”弯着眸子一笑,她很温柔的提醒,“记得传你家爷的旨哦。”

    这人,真毒,真阴!宁惹天下人,莫惹闻柒。

    片刻之后,叶九站在南宫门前,抱着剑挡住路,对着正要出门的一众武官大人,面不改色地说:“陛下有旨,刺客潜伏北宫,意图行刺,禁闭宫门彻查。”

    铁卫将军一愣,不太在状态,小心地问着:“叶少将,那臣等?”

    叶九还是没有表情,将剑拔出了剑鞘,说:“闲杂人等,不得出入,若有违旨,当刺客论处。”

    众武官傻了,他们都成了闲杂人等了,这西北风,不知道要喝到猴年马月,跪了三个时辰,这会儿,又要受这罪过。

    这都是谁造的孽啊!

第二十六章() 
“闲杂人等,不得出入,若有违旨,当刺客论处。”

    众武官傻了,他们都成了闲杂人等了,这西北风,不知道要喝到猴年马月,跪了三个时辰,这会儿,又要受这罪过。

    这都是谁造的孽啊!

    谁造的孽?诶,是谁在哼曲子?

    “今天的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好风光……”

    诶,归根结底,十二个字:凤栖鹩都,烽火连天,北沧缭乱。

    这天下,已大乱,滚滚狼烟,史书里,一笔一笔血染城池。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七年,十二月七日,高阳王百里西楚挂帅,攻城三日,大败南军十万,破南诏紫清城,五十万大军南下,连攻三城,战延州、黔南、岭西,高阳王初战告捷。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七年,十二月七日,大燕闻氏女子栖居北沧,高阳王告捷归都,闻氏善妒成性,为其指婚北疆锡王,高阳王北上和亲。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二月十一,高阳王和亲北疆,途径陇西四郡,西启大军突袭于前临江,和亲军阵围困陇西,战三日,龙虎军来援,里应外合大败西启,破陇西四郡,占北疆、南疆二城,史称陇西之变。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二月十七,陇西之变北疆锡王战死,和亲告败,高阳王归鹩,大燕闻氏不容忠良,高阳王守城江西。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二月二十,陇西之变,高阳王骁勇破敌,阑帝念战功难没,封一品定安侯,赐,千金万户,世袭封地江西三郡。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三月十一,女侍暴毙于九华殿,死因不详,次日,阑帝昭告,北宫女侍或死、或遣送故里、或充军为妓,有传,皆因起大燕闻氏善嫉多疑,野史称红颜缭乱。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三月十一,南诏巫女暗探鹩都北宫,欲窃边关防守驻图,未果,卒。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春分,南诏大军攻至边城六都,六都城主驻守御敌,同月,入京汇战,徒惹闻氏不快,其残暴不仁,斩其六人。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春风,南诏领兵四十万,大战北沧于边城六都,六都城主叛变敌军,一夕,城门高挂六人首级,敌军大乱,龙虎军趁其不备一举反攻,破南诏大军,退边城十里之外汾水,史称:边城叛变。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五月十二,大燕常湘、常钰二王到访北沧,大燕闻氏与之独处一夜,后,闻氏女子迷踪七日,北宫有传闻氏荒淫无度,惑骨柔肠,醉生梦死。

    正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五月二十,燕军来援北沧,五十万大军西下攻城,大燕常钰王为帅,于西启乾里四县速起狼烟,常湘王外围破敌,攻其不备,西启不敌,退城百里,燕军一鼓作气,连战三捷,乾里四县隶于北沧,史称:乾里三战。

    野史有记

    天启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大燕常山王周岁诞辰将即,大燕闻氏大办,鹩都同庆,天下大战,百姓民不聊生,奈何,闻氏骄奢成糜,金堆玉砌,劳民伤财,鹩都百官扼腕苦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