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较为抽象。对此,在这里详加说明并举例,以帮助理解。
精神属性是以脑为物质基础,以客观世界(自然与社会)的作用为条件。它的内容全
来自外部世界。也就是说,脑的工作程序正常时,精神活动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全依靠外部
世界,即外部世界的现象和内在运动规律性,就是精神活动的内容和逻辑性。这样说,是
否剥夺了精神活动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呢?否。精神活动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是很明显的。如
个体长期积累的经验可以积极参预个体的认知,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性,依它的
特点可对外部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这种倾向性可以起积极作用,
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按自身倾向性得出的认知结果,又变成人的行为反作用于自然与社
会,使自然和社会承受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产生局部改变,这就是所谓“物化的精神”
或“精神的物化”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考察精神活动,它就不是消积被动的和僵死的事
物,而是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质的特征的事物。正是它的相对独立性质,使它可以通过经
验形成和认知倾向的形成,影响当前的认知,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独特的影响。对这种影
响的具体过程,可用以下示意图说明(见图4—2)。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图4—2 精神属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示意图
┌─────────┐
│不泛化:只对特点对│
│象产生退缩反应(含 │
│反向表达,即表面土│
│ 过分“谦虚”) │
└─────────┘
┌─┬─────┐
│ │ 精神属性│
├─┴─────┤
│ │
└───────┘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以下列举一临床案例帮助分析:
一位女性求助者,求助目的:如何摆脱不良情绪。纠缠自己的不良情绪是,“我讨厌一
位女同事,一见到她,甚至一想到她就心烦,不愉快”,交谈内容摘录分析如下:
咨询师:“您对男同事的情绪反应如何?”
求助者:“没有讨厌的情绪。”
咨询师:“对别的女同事如何?”
求助者:“关系很好。”(证明不良情绪未泛化)
咨询师:“最使你不愉快的是什么事物?在什么时候?”
求助者:“是她和领导谈话时,装成孩子样,娇嘀嘀,献殷勤,拍马屁。”
咨询师:“是对所有领导吗?”
求助者:“不,只对女领导。”
咨询师:“还有呢?”
求助者:“还有就是她妈天天打电话给她。她自己都结婚两年了,自己有家,可是她妈
妈还像对孩子那样关心她,可是她反而对妈妈的关心不在意,她妈妈给她打电话时,我一
听见就受不了,必须马上离开。”
分析:求助者讨厌的只是一个人,而且是这个人的特征性的行为,可见这种“讨厌”
他人的心态是局限性的,并未泛化开来。按上图给出的线索,这种不泛化的攻击性质的
“讨厌”,属于竞争性厌恶和“酸葡萄”心态。再向前追索,它归属为嫉妒一类。而嫉妒心
态是与他人比较时发现与他们不同并低于他人时的一种反应。 与他人比较是自我认知的一
种形式,自我认知又是人的精神属性中的一个方面。至此,我们便可看到精神属性确实可
以有负面作用,并能引发人的负面情绪。
为证实上述分析是否符合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又有下面的一段对话:
咨询师:“她妈妈打电话时,你自己具体如何想的?”
求助者:“我一听到她妈妈给她打电话,我心理就不是滋味,我想到我妈妈从来就不关
心我。我妈妈常年有神经症,脾气坏,经常指责我,从不关心我……”
咨询师:“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解决你的这种不良心态好吗?”
求助者:“我很愿意接受帮助。”
咨询师:“今天我给你留个家庭作业。你回去后认真回忆一下母女关系,过去发生的各
种事情,包括友好的和不友好的都要写出来,下次再来咨询时,带上你的“回忆录”我们
再深入讨论。”
此案例在后来咨询中,重新按正确的自我评价原则,把自己与别人进行了比较,发现
自己有很多方面比别人强,如学历高,能力强,长相好等等。对自己的遗憾做了正确归因,
理解了妈妈的痛苦,并以极大的同情去对待母亲,在咨询师帮助下,她与原来被她讨厌的
女孩成了好朋友。经常去她家做客,那位女孩的母亲对待求助者也十分关爱。求助者的说
法是:“我好像在和那位女同事共同享受她母亲的母爱。”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83·
第三节 常见心理障碍
第一单元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
一百多年来,精神病学家们对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症状做了精细的观察
和描述,包括意识、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智力等方面,并创造和运用了许多专门术
语和名词。这些心理症状是诊断心理障碍的主要根据,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家必备的
基础知识。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严重的意识障碍和智力障碍是不易见到的。明显的怪
异行为和急性的兴奋躁动状态也不会求助于心理治疗家。在本书中,对这类症状不拟多加
介绍,读者可参考有关的精神病学专著。下面所介绍的心理症状大多是在心理咨询工作中
时常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熟悉这些症状,有助于做出医学诊断,有助于鉴别哪些适用于
心理咨询、哪些是不适于心理咨询范畴的。
一、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1.感觉过敏:患者对外界各种一般强度的刺激如光、声、冷、热以及某些不适感的感
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耐。这些虽然不是严重的心理症状,但可使患者烦躁不安;容易激
怒。多见于神经衰弱或由于其他消耗性原因引起的身体虚弱状态。
2.错觉:是歪曲的知觉,即外界存在某种事物,但感知到的是另一件事物。错觉也可
见于正常人,例如在疲劳或光线不充足时,把衣架看成一个人,把桌上的帽子看成小动物。
焦急地等待着儿子归来的母亲,可能把别人说话错听为儿子的语声等等,这都是人们日常
生活中经验过的。这类错觉时间都较短暂,物像也不清晰,集中注意即可否定。而病理的
错觉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形象清晰。 ;
3.幻觉:外界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这种虚幻的知觉叫做幻觉。幻觉在
各个感官都可出现,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及内感受器幻觉等。反复出现的幻
觉肯定是病理现象。在精神分裂症中,幻听较多见。在心理咨询门诊工作中,如果发现来
求助的咨客有肯定的幻觉而不自知其虚幻,应细心进行精神检查以确定诊断,这些求助者
大多不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对象。
(二)思维障碍
正常情况下思维具有以下特征:①思维的具体性,是指思维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
具体内容,反映思维的真实性。②思维的目的性,指思维是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进行
的。③思维实际性,具有实际的效用性。④思维实践性,能够通过实践予以验证。⑤思维
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规律。思维过程和内容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处于精神病
理状态时可出现思维障碍,上述五个思维特征发生紊乱。通过交谈检查和观察病人所书写
的内容及相关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思维障碍症状。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可能见到的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
常见的症状有:
1.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少。患者不主动讲话,回答问题也很简
单。患者对他的这种表现并不自觉到异常,也不为此感到着急,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思维迟缓:也叫抑制性思维。外表看来和思维贫乏不易区别,也是说话少,不主
动。但仔细观察就可发现,患者的思维内容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想困难。想事时似乎
很费劲。问他什么可以回答,但很缓慢。患者自己也感到“脑力好像转不动”,并对此着
急。常伴有抑郁情绪,多见于抑郁症。
3.强制性思维:患者感到脑子里出现大量的思维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好像是一
种外力强加给自己的。思维也没有固定的内容,患者也不设法去控制它。这个症状多见于
精神分裂症。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超价观念和强迫观念。
1.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
推理和判断的结果。具有如下特点:①所产生的信念无事实根据,但患者坚信不移,不能
以亲身经历所纠正,亦不能为事实所说服。②妄想内容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密切
相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所共有的信念。④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
景的影响。患者的妄想内容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色彩。如科学发达时代多有物理影
响妄想;落后地区患者的妄想则具有迷信的内容。
患者把和他无关的事物和现象看做和他有关的,叫作关系妄想。例如,认为周围人的
一举一动、街上的广告、报纸上的新闻、广播的消息都是针对他的。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
某些人或某个集团在打击他、陷害他,甚至要致他于死地,称为被害妄想。患者感到自己
的心理活动受外力控制、干扰和操纵,或感到有一种外力刺激他的身体使他痛苦、不适。
内容多是被害性质的,称为影响妄想。
2.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
观念片面而偏激,但在逻辑道理上并不荒谬。超价观念的内容往往与切身利益有关,并带
有强烈的情感作用,影响其行为。如艺术家对自身天才的超价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
性障碍。
3.强迫观念: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意想的,且伴
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往往越想控制,这些念头越出现。患者体验到这些念头是
自己想的,不是外力强加的。所以,一方面在理智上想控制它,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又要
去想,好像有两个力量在较量。患者希望摆脱这种状态并主动求医治疗。这个症状主要见
于强迫症。有些不典型的强迫观念也可见于抑郁症。
(三)记忆障碍
记忆是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是感知过或经历过的印象和体验保持下来,并把这些印
象和体验再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它是使贮存在脑内的信息重复出现于意识的功能,是以往
经验的保存和回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识及回忆。
临床常见的记忆障碍有以下几种。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85·
1.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由于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记忆减
退都较严重,是真正的记忆减退。患者不仅记不住病前能记住的事,也记不住一般人都能
记住的事。例如,记不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做过的事。而且,在严重的时候,患者对自己
的记忆减退状况大多不能自觉,不承认自己记性不好。这种情况多见于各种器质性痴呆,
如老年性痴呆。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记忆减退相当多见。例如神经衰弱患者经常诉说的健
忘现象,大多不是真正的、普遍性的记忆减退。他们对一般的事难以记住,但对引起他们
烦恼的事却又恢复到以前的平衡状态。
2.错构:这是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通过别人的提醒和对证,也不能纠正。患者回
忆起来的事不但在时间、地点上与事实有出入,在内容上也是错误的。例如,本来是别人
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回忆成是他所做所说的,或相反。错构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性痴
呆。
3.虚构:没有做过的事,没有经历过的经验,而患者坚持认为他做过或经验过。患者
常表现出非常认真并非有意说谎。虚构可以说是用想象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的空白,但患者
自己并不承认,多见于老年性精神病和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四)注意障碍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具有以下特征:①注意的广度,
亦称注意范围,是指在一瞬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即瞬间知觉活动。②注意的强度,
即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