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
反,许多研究表明,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
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采取行动。在事件不甚清楚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
来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 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
易被帮助和救援: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
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
(1)心境 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
(2)内疚 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
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 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要使人们掌握
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观点
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
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
证据。 ·
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人类道德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
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
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第五·节 态 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
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
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一、态度的概念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89·
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一)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
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
往往决定行为倾向。
(二)态度与价值
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
评价是中心环节。评价即确定价值,就是确定态度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
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
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我们不应忽视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予它的价值。
二、态度的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 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
是社会交换的产物。
(二)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
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三)价值表现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价值,而态度的价值
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
(四)认知功能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
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
三、态度的维度
(一)方向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
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二)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三)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四)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 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的形成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
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
时的。
(二)认同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
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
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
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
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成为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
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如下图所示:
可信
意图
差距
畏惧
信念
人格
警告
分心
这一模型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一)传递者
1.信息的传递者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
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说服的意图 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
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服。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
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
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 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
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
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
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
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
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
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
1.预先警告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
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
变。
2.分心 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
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
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
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
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即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向
平衡转化。海德指出,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
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他提出P——O——X模式.(图2
企xo厶xn厶
厶xo厶xo厶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平衡
不平衡
图2—1 海德的p…O…K模式图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个体(P)、他人(O)和另一个对象(X),(X)可能是一
个人或一事物。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肯定关系
和否定关系,图中以(+)(—)号表示。海德指出,“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
的,或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
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
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
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
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
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
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
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
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
意识到。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目前还难直接测量。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凹年代。
在使用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时,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两个维度。前者是对态度
对象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以及中性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上述三种反应的深度的测量。
态度量表分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单维量表有瑟斯顿一蔡夫的等距量表,李克特的累
加量表等;在多维量表中有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本书第五章专门介绍量表及心理测量,请读者自行参考。
人际关系的概念
第六节 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