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197部分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19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打说网,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说阅读

    鞑靼蒙古的大汗是忽必烈直系后裔伯延,此人下辖察哈尔、兀良哈、喀尔喀、鄂尔多斯、蒙郭勒津和永谢布六地,大汗住帐于察哈尔。

    火筛是土默特蒙郭勒津旗主,是鞑靼军中仅次于伯延地最强力量,他娶的是前蒙古大汗满都鲁的女儿伊克锡公主,而满都鲁的王妃满都海斯琴33岁时就下嫁了她7岁的曾侄孙伯延。

    伊克锡是满都海斯琴的亲生女儿,所以伯延年纪虽小于火筛,却是火筛名义上的岳父,加上伯延力量比火筛强大,因此火筛对伯延……属于听调不听宣的关系”。

    正德听地一个头两个大,他想了一会儿,还是没弄明白这俩人算是啥关系,倒是被气乐了,他沉吟了一下才道:“这次鞑靼出兵多少人?”

    杨凌的脸色也凝重起来,沉声道:“七万铁骑,全是骁勇善战的骑兵,而且这一次他们没有分兵。边陲守见不过五万。所以他们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掳掠妇女,孩子,席卷财物……

    臣在那里住过,知道那里的百姓……每年都要经历一次生与死的劫难,一到了冬天,就要被鞑子强盗追得荒山野岭的跑,也许是丈夫被杀死、也许是妻子被污辱、也许是孩子被掳走为奴。幸存者回到一贫如洗的家。还要挣扎求存,来年辛苦种下地一点粮食,也没忘了贡献朝廷地税赋……”。

    正德皇帝胸膛急剧起伏,一张玉面涨得通红。他虽然常常抱怨自己受到诸多限制,还不如一个寻常百姓自由,但是并没有忘了自己的责任。杨凌的话激起了他强烈的自尊心,他是大明皇帝,大明百姓受人欺凌,他如何不羞不恼?

    正德忽然扯开嗓子叫道:“朕要御驾亲征!朕要亲自率领千军万马,驱除鞑虏、救我百姓!”

    这话不止杨凌听见了,连门口的苗逵、刘瑾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几个人吓得一溜烟抢进来,纳头便拜。口中连声道:“皇上不可,皇上不可,昔日土木堡之变前车之辄……”

    正德怒道:“放屁!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这么一件嚼不烂地事,翻来覆去说个没完,我朝洪武皇帝没有带兵打过仗?永乐皇帝没有亲自伐过北?”

    杨凌也有点儿慌,他定了定神,忽然说道:“既如此,臣愿辞去内厂厂督之职,做一个军前小卒,为皇上征战沙场,誓死杀敌!”

    正德一愣,随即大笑道:行不行,朕是习过武艺地,你一个读书人,若让你调兵遣将、运筹帷幄朕是信得过的,上阵杀敌实在非你所长。”

    杨凌微微一笑道:“皇上说的是,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和作用,皇上是天下之主,有您坐镇京师,天下归心万民不乱,若是亲自挂帅上阵指挥那就大材小用了。皇上想率兵亲征,如今却不是时候,边关危急,急需一员老将坐镇呀。”

    苗逵也叩头道:“皇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您是天子呀,奴才愿替皇上亲征,上阵杀敌、斩寇立功!”

    正德一听,冲动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他抿了抿嘴儿,问道:“杨卿有何建议?”

    杨凌沉吟道:“皇上,此事还需召集各部大臣计议,臣是厂卫的人,不宜与百官论政。”他迟疑一下,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地见解:

    “臣派探马详细了解了鞑靼人的情形,鞑子人人乘有良马,来去如风,我军以往对敌,常常跟在敌人后边随着他们东奔西跑,最后说是将鞑子赶走,不如说是他们劫掠之后,顺势退兵,行军度不及鞑靼,是我军之短。

    所以,臣认为朝廷出兵,不可沿袭以往分兵制之的策略,应集重兵于一处,步步为营,逐寸蚕食。同时塞外苦寒之地,人烟稀少,能战之力想要补充起来极难。

    而且我们的城池鞑虏并无意久占,所以不必计较与他们的一城一池之失,应以杀伤敌寇为主,杀的多,他们就肉痛,明年再来时,各部落间必然要好好考虑。

    再者,火筛一直野心勃勃,必不甘久居人下,所以此次出兵,主帅应有所侧重,重击小王子,放过火筛,忍一时之怨,此消彼长之下,火筛必起异心,如果鞑靼内部起了纷争,我大明正好坐山观虎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出手帮帮弱的一方,让他们继续咬下去。”

    正德喃喃道:“步步为营,杀人为主,不可分兵,打小让火记住了!”

    杨凌目光一闪,又道:“其实……还有一支奇兵,若用得好,可为大明臂膀,只是这件事只有皇上您才决定得了。”

    正德眼神一亮,急问道:“甚么奇兵、杨侍读快讲来。”

    杨凌一字字道:“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地威名正德如何不知道,只是这些年来朵颜三卫名义上虽然仍是大明的藩属,彼此却没有太多的往来,而且领着大明的官衔,时不时的他们也来边境劫掠一番。只是闹的不甚厉害。大明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德倒未想到朵颜三卫可用。

    他疑惑地问道:“朵颜三卫如今对大明貌似恭顺,其实早已不听调遣,杨卿要如何用他们?”

    杨凌微笑道:“朵颜三卫在大明、瓦刺、鞑靼之间求生存,基本上就是棵墙头草,哪边网在哪边倒。瓦刺蒙古和鞑靼蒙古也常常劫掠他们。唯有我大明一直给予恩遇,所以他们对大明更亲近一睦。

    只是,当初瓦刺的亦思马因抢朵颜三卫,他们曾分别求救于大明和伯颜,当时伯颜出兵助他,大明却没有举动。随后辽东总兵李杲为了冒功请赏。无端杀害互市的朵颜三卫百姓,使三卫与大明更加疏远,现在近乎伯颜地藩属了。”

    那时大明天朝思想之严重,就是在军方也蔓延成风,在他们眼中,关外地野蛮人纯是一群流寇,根本没有关注他们地政治形势,杨凌自然知道军情瞬息万变。但是事先掌握他国的政治形势,有时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因此吴杰组建关外探马时,他便要求重点放在鞑靼人的政治经济方面。

    这些情报竟连正德也知之不详,不禁听的极为入神。

    杨凌继续说道:“花当(朵颜三卫领)的势力自辽东远达于宣府。有他们屏捍在外,平滦诸州甚少受到鞑靼侵扰,如果将他们牢牢掌握在皇上手中,就是一柄开了锋的利刃。

    再者,如果河套地区不在我们手中,大明地良马大多要*与朵颜三卫互市供应,所以,朵颜三卫一定要争取,不可放弃!”

    正德点点头,想了想又摇摇头,迟疑道:“现在分得关系是不是晚了些?他们肯公然与小王子作对?”

    杨凌解释道:“不需要他们出兵,元廷政权更迭,向来最是不稳。只要我们诱之以高官厚禄,许喏加大双方互市地货物和数量,朵颜贵族必然动心。

    介时让他们略施小计,和如今势力衰微、又与他们有仇的瓦刺蒙古起些争执,彼此打上几仗,花当一定不会拒绝。双方和伯颜统一的各个部落间各有亲戚关系,势必牵连在内,介时伯颜后院儿起火,他还放心领军在外么?

    两个藩属之间打架,就算他恼不得恨不得,到时候咱们再施以离间之计,朵颜就算不会马上回到皇的怀抱,也要眉来眼去一番了。”

    正德听的哈哈大笑,他歪着嘴角瞪了杨凌一眼,想想又笑起来,边笑边嗔道:“就你能说,那里全是虬髯大汉,向朕投怀送抱?恶心死了。”

    杨凌笑嘻嘻地道:“皇上,塞外也是有美人儿的,气质绝佳者堪称雪山之莲。”

    正德哪里肯信,他笑着摇摇头,说道:马上召集六部、选拔将帅”,他瞧了杨凌一眼,有心让自己最信任地人率军出征,可是又舍不得他远离,想了想只好作罢。

    七日之后,朝廷大军终于出了,正德从团营中抽调精兵五万。由西厂苗逵监督军务,保国公朱晖为总兵官,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

    杨凌不知这位朱总兵指挥打仗本领如何,听说李大学士提议由刚刚免职赋闲的杨一清任总兵,可惜却被刘瑾等人暗中破坏了。

    杨凌想起狱中还关着个兵部主事王守仁,虽说有自己关照没吃什么苦,老待在那地方也不是个事儿,何况自己还欠了王华人情,从他屡次进言来看,在军事上定是个人才,杨凌也对正德提过,只是他的官儿实在太小,同时也是个没打过仗的。刘瑾那儿一想起这个小官直呼他是权奸。仍是余怒未消。这事儿就暂且搁下了。

    不过正德牢记杨凌的另辟嘱托,登坛拜将点兵之时,倒是再三吩咐苗逵他们不可分兵为敌所趁、要集中兵力以消灭鞑寇为主,朱晖都唯唯应了。

    正德汇集六部大员商议用兵之策时,吏部侍郎王鏊曾上谏御敌八策:定庙算,重主将。严法令。恤边民,广招募,用间,分兵,出奇。

    这其中有虚有实,定庙算严法令交待礼部去做就是了。至于对前线抗敌是否有效也懒得理会了,反正每次出兵都要来这么一出。

    重主将的事杨凌私下也和正德谈过,正德对这事也不糊涂,他才不信没打过仗的宦官书生比得了领兵大将,所以严厉告诫苗逵、史琳不得过多干预军务。

    恤边民那得是战后的事了,现招募士兵也来不及,至于分兵恰与杨凌地策略相反,正德想也不想。立即便驳了回去。

    正德提出用间分化火筛和小王子,刘大夏以为是正德的主意,顿时赞不绝口,正德受到当朝第一武将地赞美,顿时飘飘然地如在云端,反下他也没觉得和杨凌见外,便厚着脸皮将这功劳笑纳了。

    杨凌领了正德地秘旨,这几日正筹划联络朵颜三卫,离间蒙元内部的事情,这几年朵颜三卫的领和明廷芥蒂很深,虽然许以重利,如果没有一个足以让朵颜三卫信服的人,恐怕很难得到他们的承诺。

    但是接拢朵颜三卫,利不仅在于这一战,所以杨凌甚是谨慎。同时刘瑾的四十六条变法,如果全部搁置,不但刘瑾那里脸面上过不去,而且外廷势头大胜,对自己解禁通商地政略也将大有影响。

    所以杨凌变相妥协,劝刘瑾将变法方略交予焦芳修改、润色,然后提交三位大学士共同讨论,刘瑾地政策中还是有许多是有好处的,比如那条户部加大监察力度,不但对朝廷有益,而且可以加强户部的权力,杨凌不信外廷会全部驳回,只要取其十几条给予施行,这场内外廷的风波便可以平息下来,自己的威望也可以大大上升。

    有鉴于此,这几日杨凌也忙了起来,了解情形、宫里内厂,张罗着自己的事情,同时他对这位已经派出地大将军能否应付伯廷可汗的强大攻势毫无信心,吩咐吴杰派出大批探马,川流不息,将他们一路的行军情形和前方战况源源不断地送回来,随时关注前线情况,要不是牵挂着幼娘刚刚有孕,他连家都顾不上回了。

    晌午,杨凌从宫里出来,行至西门附近,瞧见路旁一个摊贩正在板车上卖着一些干果,那些红玛瑙似的楂瞧来十分诱人食欲,忙抬腿踢了踢轿板。

    轿夫听到动静停下了轿子,杨凌一掀轿帘儿走下去,笑吟吟地走向路边。幼娘害喜的征兆还不明显,平素的饮食也有人细心照料,高文心最近门子串的也勤了,时常调理些补膳给她吃,这些事用不到杨凌担心的,今日瞧那果子颗粒饱满,红通通地煞是可爱,他便动了心思想亲手给幼娘买一些回去。

    今儿杨凌穿的是一身便袍,不过既然坐着轿子,身前身后又有侍卫,显然是个有权有势的主儿,那摊贩忙点头哈腰地陪笑道:“客官,您想买点什么?”

    杨凌拈起一个山楂果,果实红艳似火,瞧着确实大增食欲,杨凌欣然道:“给我约上五斤山楂吧核桃也来五斤”。

    小贩喜滋滋地给他称好干果包好,柳彪忙上前付了钱,杨凌转身正要走,忽听前边一阵嘈杂,有些路人往一条胡同里跑去,杨凌不禁疑惑地看了一眼,问道:“出了甚么事?”

    柳彪摇了摇头,扭头示意手下跟住大人,然后说道:“卑职去看一看。”

    那个小贩却啧啧地叹了口气。摇头道:几个地痞又来闹事了,没有良心啊。”

    杨凌奇道:“店家,你知道生了什么事么?”

    那小贩见他是位过路的老爷,说话又和气,便道:“老爷,你有所不知啊,今年边关鞑子厉害着呢。听说攻陷的城池比去年多了两倍。好多百姓到处逃难,这两天有的已经逃到京城来了。”

    杨凌心中一沉,失声道:“流民进京了?”

    小贩道:“哪儿能呢,老爷是大人物,该知道这京师重地,岂能让大群的讨饭花子、逃难百姓进城呐。一旦有人趁乱闹事那还得了?李大学士命人在九城外搭了棚子,让户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