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第5部分

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第5部分

小说: 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不强。精不足者智不多西医论髓之法多。而治髓之法少。以不知髓是肾所生是以无从施治。也中国近医。则又知肾不 
知髓反为西医所笑。不知古圣内经已有髓海论骨空论。又将肾与髓合论之。甚矣。古圣人千。古莫及矣。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焦古作 。即人身之膜膈所以行水也。今医皆谓水至小肠下口。乃渗漏入膀胱。非也医林改错。西医。均笑斥之。 
盖自唐以后。皆不知三焦为何物。西医云。饮水入胃。胃之四面。皆有微丝血管。吸出所饮之水。散走。膈膜达于连网 
油膜之中而下入膀胱。西医所谓连网。即是膈膜。及俗所谓网油并周身之膜。皆是也网油连着。膀胱水因得从网。油中 
渗入膀胱即古所名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矣。三焦之根出于肾中。两肾之间。有油膜一条。贯于脊骨。名曰命 
门。是为焦原从此系发生板油。连胸前之膈。以上循胸中。入心包络。连肺系上咽。其外出。为手背胸前之腠理。是为上焦从板油连及鸡冠油。着于小肠。其外出为腰腹之腠理。是为中焦从板油连及网油。后连大肠前连膀胱。中为胞室。 
其外出为臀胫少腹之腠理。是为下焦。人饮之水。由三焦而。下膀胱。则决渎通快如三焦不利。则水道闭外为肿胀矣。 
西医知连网之形甚悉。然不名三焦。又不知连网源头。并其气化若何。皆不知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 
凡人饮食之水。无不入于膀胱。膀胱如人身之洲渚。故曰州都之官。人但知膀胱主溺。而不知水入膀胱。化气上行。 
则为津液。其所剩余质。乃下出而为溺。经文所谓气化则能出者。谓出津液非出溺也。气化二字。自唐以下。无人知之 
吾于此特详言曰。火交于水即化为气观西法以火煎水。而取轻气即是火交于水。化气之一证。人身之水火。如何交哉。 
盖人心主火。人鼻吸入之气。乃天阳也。亦属火。西医云。气从鼻入。其管入肺。历心系。循背脊。以下入肾系。又从 
肾系达连网。以至于脐下。按西医所说。吸入之路推究其理。则知吸入者。是天阳。属火也。历心系则引心火而并下入 
脐下。即气海也女子名为胞宫。经云膀胱者。胞之室。胞即油膜一大夹室。能伸能缩。实大过于膀胱胞与膀胱只隔一间 
又全在微丝血管与膀胱。相通凡人吸入之天阳合心火下。至胞中则蒸动膀胱之水化而为气与西法以火煎。水取气无异夫 
此膀胱之水。既化为气。则透出。膀胱入于胞中上循脐旁。气冲上膈入肺。而还出于口鼻上出之气。着漆石。则为露珠 
在口舌脏腑之中。则为津液且气之退场门鼻。其显然者也。又外出于皮毛以薰肤润。肌而为汗。所谓气化则津液。能出者 
此也。老人溺多。化气少而水质多。壮者溺少。化气多而水质少也。西医但言气从肺历心系而至脐下。未言出气之路其 
意以为仍由原路而出。不知非也。盖气之出路实循气冲上达于膈而出于肺。西医云胸膈乃助肺扇动呼吸之物。不知膈为 
出气之路。非入气之路不得混言扇动。呼吸也夫吸从脊入。督脉主之。呼从膈出。任脉主之。吸入阳也。火交于水也。 
呼出阴也。气仍可返为水也。呼吸循环。道家以为秘诀。医家昧其指归。惟内经气化则能出矣。一语明明指破。何注家 
多不识耶。火不足以蒸水。则津液不升。气不得化。水不足以济火。则津液干枯。小水不下。 
按上言脏腑所合。只有五脏六腑。此条出兰台秘典论。又添出膻中一脏。是为六脏六腑。论乃备矣。且肾具水火中 
系属火为命门故上条云。少阳属肾。谓三焦相。火其根在命门也。肾上连肺谓金水相生。而膀胱为之府也。又曰故将两 
脏。是肾与命门又可分为两脏而配三焦。膀胱之两腑矣。难经以左为肾。右为命门。自有取义。然则言五脏六腑者。举 
其要也。言六脏六腑者。备其物也。再加命门。而为七脏六腑。又其零也。盖天地阴阳奇耦。不无零正。参伍错综。以 
尽其变。人之脏腑应之。所以经有奇经。而脏腑亦有零奇欤。 

上卷
五藏九窍
属性:前五脏所属内只七窍。此条备论九窍。乃无遗漏。 
肝开窍于目。 
注见前五脏所属条。 
心开窍于耳。 
耳系肾窍此。言心窍者。心与肾相交。听音者肾精也。而辨语者心神也。心小肠之脉入听宫。陈修园以此为司听之 
主。而不知耳通于脑髓。脑气筋下通于心。西医言之甚详。故耳为肾窍。又为心窍。均由脑通。从可识矣。三焦为肾腑。 
耳内为肾窍。故耳外则三焦之脉绕之。耳又为心窍。故耳外之小肠经脉亦注于听宫。以见腑之应脏有如是者。不得指小 
肠之脉。为耳窍通心之路也。修园之说。犹差一黍。 
脾开窍于口。 
注见五脏所属条。 
肺开窍于鼻。 
同前。 
肾开窍于二阴。 
前阴是膀胱下口。主出溺。膀胱者肾之腑也。肾主水。化气化水。从前阴而出。故前阴为肾之窍。又前阴有精窍。 
与溺窍相附。而各不同。溺窍内通于膀胱。精窍则内通于胞室。女子受胎。男子藏精之所。尤为肾之所司。故前阴有病。 
溺窍者。有病精。窍者不可不详辨也。后阴是大肠下口。宜属于脾胃。然其体在下。以部位言之。凡在下者。皆肾所司。 
肾液充腴。则肛门不结肾气充摄。则不脱肛。惟其二阴皆。属肾窍故经言肾为胃关以饮食之质。皆从二阴出也。西医图 
画二阴甚悉。然不知二阴究属何脏。所以治法不精。 
余按肾开窍于二阴。而前阴之病。多出心肝。后阴之病多由脾胃。又以耳为心窍。与心开窍于舌之义不同。总见五 
脏错综。互相通贯。学人宜详参焉。 

上卷
男女天癸
属性:世谓女子之经血。为天癸。非也内经明言男子亦有天癸。而注内经者。又不能实指为何物。王冰旧注。知其所至之 
地而于天癸。究未明言。吾尝细考经文。参证西法。旁及丹经别录。于阴阳水火血气数端。颇能分析。因详注之。又此 
章元微。西洋医法所不能知。故西人于女子之经水。男子之精气。皆不能洞悉源委。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七为阳数。八为阴数。离为女。坎为男。皆阴阳互换之道。故男阳而得阴数。女阴而得阳数。女子七岁更齿。二七 
而天癸至。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癸水。乃肾中一阳之气。化而为液也。至者谓肾气化水。至于胞中也。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人身总统阴阳者只是任督两脉。任居前面属胃属心。主后天。督居背脊。属肾。主先天。二脉交会。则在胞中胞居 
大肠之前。膀胱之后。乃是油膜中一个夹室。此胞之膜。上连网油。又上则归结于背脊中间是为肾中之系即命门也。督 
脉贯之为先天阳。气之根源气即水也。西法于水中取气。凡人口鼻之气。着物皆化为水。而肾中。天一阳气所生之水则 
为癸。水至者癸水发于肾。系之中下八网油。而至于胞中也。此是督脉所司。先天肾中之阳。交于胞中是水非血也。属 
先天之气分其属后天血分者。则为冲任两脉波任丽于阳明属后天主奉心化血。阳明饮食所。化之精汁上归。于肺奉心火 
之化则色赤为血既化成血。则由冲任两脉。导引而下行。以入胞宫。与天癸之水会合。所谓任脉通者。盖任脉起于胞中。 
天一阳气所化之癸水。既从督脉下入胞中。则后天任脉感阳气而通畅。其丽于任脉者为太冲脉。亦得天癸之阳而所化之 
阴血。更加盛满。于是阴血循冲任。亦下入胞中。与癸水会合。则为经血年月一行。是为月事。故曰月事以时下。女子 
属阴。以血为主天癸之水气。亦从血化皆为赤色。其实中有水液也。督脉癸水之阳不足。则经迟经滞。冲任之阴血不足。 
则经淡经枯。 
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 
男女虽有不同。而其先天皆主肾。后天皆主胃。男子二八。先天肾中生阳之气。所化癸。水亦至胞中。女子之胞名 
血海。名子宫。以其行经孕子也。男子之胞名丹田。名气海。名精室。以其为呼吸之根藏精之所也。胞乃先后天。交会 
之所先天督脉肾阳。所化之水既至胞中则后天冲任。奉心所化之血。与水相应而冲任通畅亦下胞中为阴。与阳应气与血 
交女子以血为主。则水从血化而为经男子以气。为主则血从水化而为精。精清者血不足。精不射者气不足。精少者。气 
血均不足。 
精气溢泻。 
血从水气之化。而非清水。必稠浊者。以其水中有血质。故也惟其血与水合化。而后精气溢满。得泻出矣。西医言 
精是外肾睾丸所生不知睾丸只是发精之器。非生精之所。西医因剖视。只见睾丸内有精。而别处无精。不知精生则营运 
不见。既死之人。而求其化生所在决不得矣。睾丸中之精亦死精耳。安可据此以为生精处哉。详全体总论篇。 
阴阳和。故有子。 
此又统男女言之。天癸水为阳。冲任之血。为阴和者。谓会于胞中。协议而化也女和则经行。男和则精溢。故能生 
育而有子。今人不知此理。而妄行服药。以求有子。能无误乎。 
此节乃血气交会。化为。月信变为肾精。之原委最要之义也。化为精者。上行循督脉而入脊。上脑是生骨髓。循任 
脉而上。颊绕唇。是生髭须出。于皮肤生毛亦较女子更重。盖男子之血不下。泻化精气而上行。外达所以多须毛也。血 
主阴主下行。女子之水从血化而为经则内行下达每月一泻其余血气既下泻所以上无髭须。外少毛毫也。且女子之骨较弱。 
亦以经血下行。而上生骨髓者少矣。西医论髓而不知髓是何物。所生只原未识气血变化之理也。另详于后。 

上卷
血气所生
属性:人身只气与血两者而已。火交于水即化为气。义已详膀胱三焦条。兹不再论。惟水交于火即化为血之理。尚未发明。 
特详于此。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 
热火生苦。苦生心已详卷首。惟心生血句。尚待注明。盖心属离卦。内阴爻坎之水也。外阳爻则离本卦之火也。惟 
其以水。济火乃发光明而成离象是以灌膏则燎盛。抽薪则焰息。薪膏有汁液火得之而后然即是以水济火之明验矣。人身 
心象离卦。必在下胞中肾。阴之水津循冲任上。入于胃合饮食所化之。汁上腾于肺部。以入于心此汁得心火之化遂变为 
赤色。是为血。西医云。饮食之汁。由吸管。返运至颈会管。与心血混为赤色。此一混字殊谬。岂有日日混入。而血不 
加淡者乎。不知汁入颈会管。即水交于火也。变为赤色即奉心火之化而为血也。血之生化如此西医言血内。有红白二轮 
红多白少。不知其白者。水液之本形也。其红者。奉心所化之赤色也。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饮是本于天阳。主化气之物。食是本于地阴。主化血之物。今人不知血气根源。本于饮食。惟此条经文。言饮食气 
血。生化之原委也。气乃水之所化。凡饮水。皆属化气之物。所谓饮入于胃云云。即三焦膀胱条。所注水气往来之道路 
也。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者。谓水化津液。而四布。则五脏之经脉得其调养乃并行而不悖也。义已详十二官条。兹不再 
赘。惟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此单言化血之理。尚待详言。食者有形之。阴质故主化汁。变血得 
脾之运健。肝胆疏利。则化。为汁液西医言甜肉汁入胃化谷苦胆汁入胃化谷同一意也。既化。为汁。腾布于。上得肺气 
之化则色白妇人之乳汁是矣妇人乳子。此汁已供儿食。不能入心化血。则血无余。故月经停而不行。断乳之后。此汁上 
行入心。则化为血。既化为血。则转而下行。每月有余是以行经男子血所由生。与妇人同但化精。化经各不同。耳浊气 
归心之浊字。训稠浓之意。非谓渣。秽也。阴汁稠浓上归于心则化为血既化为血。则淫溢此精汁。而散行于脉管。西医 
谓心有出血管。导血出。又有回血管。导血入西医名管中医名脉。二而一也。脉气流经者。谓流行于各经络。而回复有 
常。西医云心左房之血。由出血管导行于周身。心体动跳不休。每一跳。则周身之脉应之而跳血既行遍周身则转入回血 
管。其色变紫。以受炭气也。紫血由回。管递传。复返于颈会管得肺气呼出则炭气出而紫色退复变为赤。入心右房转至 
左房而又出也。则脉气流经之谓矣。时医有大络散众络。众络散孙络之说言其出而不言其复。与流经二字。尚不确切。 
故引西医之说证之。西医所图脉管详矣。然不能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