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100个基层教师的口述 作者:作者:李默,刘肖等 >

第33部分

100个基层教师的口述 作者:作者:李默,刘肖等-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5年,总政组织部点名调我进京,我的第二次从教经历就此结束。
    1956年,我因“鸣放”了一大堆言论,在接受“挽救”后,又“跳出来”为被批判的别人辩护,这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右派”,新中国的“另类”,被开除党籍,军籍,保留公职,下放山西劳动改造。几年当中,一帮在那个丁酉年落难的“年兄”都先后安排了工作,我因此提出要做教师。填了表后却久无下文,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嫌我“就那点学历”!
    好不容易等到1962年“脱帽”,我重回新安,在县城当了中学教师。没几年,“文革”一到,我又成了新安最大的“牛鬼蛇神”。不用说,第三次从教又告终结。
    “文革”后期,“专政”放松了一些,我有幸第四次投身教育,在新安正村乡高中执教。我仍抛开课本,为学生讲《秋夜》、《背影》、《从“九一八”到“七七”》以及悼念周总理的传抄诗词。我在台上讲得涕泪横流,台下学生们一片呜咽,惹得校领导整天为我捏着一把汗。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在1979年得以恢复党籍,以前种种莫须有的“问题”也都得到“改正”。1980年,我调入刚恢复不久的洛阳师范执教,直到1985年离休,离开了我几十年为之衷情的教坛。
    离休后这些年,我做梦有一半都是让我讲课了,不让我讲课了,又让我讲课了……我觉得这与过去从教的几番起落是分不开的。现在,我虽是斜阳已近西山的人了,但我希望,如果真有来生,我还是愿从梭罗沟起步,重续今生之梦,再做一生一世的教师…… 
(记录:陈如陵)
第五卷对联代表我的心
周继迅,男,55岁
滑县上官镇山峰小学教师
口述时间:2002年2月8日
    我对对联感兴趣可不是一两年的事,怎么也得有三四十年的缘分了。
    上个世纪60年代,村里识文断字的人不多,咱是个教师,人家都可看重,逢年过节的,就让给写副对子。我那会儿年轻,也不是太懂,就照着报纸杂志上抄。抄得多了,也就慢慢看出点门道,再加上我凡事好钻研,写的内容有新意,找我写对联的越来越多,不仅本村的来找,邻村的乡亲也来找。
    后来,我再写对联就不抄报刊了,全是自己琢磨的新词。比如,一位退休干部因患病长期用药,我写了副对联建议他加强身体锻炼:
    上联:古今未见一人服仙丹长生不老
    下联:中外已闻万例凭锻炼益寿延年
    横批:闻鸡起舞
    有几位村民农闲时期合伙办了个加工厂,前年春节,请我写春联贴在厂门口:
    上联:务农耕办企业财源滚滚流进农家院
    下联:忙种田闲生产机声隆隆富到勤劳家
    横批:众志成城
    就这样的对联,这几十年,我每年怎么也要写上个千把副,而且分文不收,基本上是他们拿纸,我赔笔墨。每到年根,我就忙起来,来家求联的络绎不绝。反正学校也放假了,我每天就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写春联上,写了这副写那副,不带停的。把人家的春联都张罗好了,我自己家的春联,往往是到年三十夜里才贴上。因为光顾着为乡亲写春联了,根本顾不上自家办年货,为这,爱人没少跟我生气。她身子瓤,孩子又小,我忙着写春联,有一年把她累得直吐血。还有一年,蒸年馍,她交待我看着锅,我一忙,把这茬儿忘了,结果锅烧干了,连蒸馍布都烧烂了,你想那年馍能成啥样子。为这,她跟我怄气,大年初一早上,怎么叫都不起床。
    因为求联的人太多,等不及,他们常把纸放下,等回头来取。有一年,眼看到年下了,邻村还有十几家的近百副春联没来取。我想,大家都忙,干脆我挨家去送吧。我把春联卷了卷就出了门。那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雪,眯得人睁不开眼。我刚出村口没多远,一不小心,滑了一跤,那一卷写好的春联掉在雪地上,马上被大风刮得到处都是。我爬起来,顾不上疼,就去追,可那是好追的?好不容易追上几张,也都湿了,脏了,根本拿不出手。我一跺脚,算!回家重写。这回是赔了“笔墨”又折“纸”。我连夜赶了出来,再挨家去送。我心想,人家来求联,说明信任咱,咱可不能耽误人家过年。
    我是个教师,当然不会忘了把对联运用到教学中。我写对联,不大讲究平仄,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用普通话读起来琅琅上口就行。比如,我为了让学生区别同音字,就出了个对联:笔壁描猫惊暑鼠童桶翻饭喜饥鸡,让他们注音或填空,效果可不错。
    我还把学生、老师、村庄的名字,或者课文的篇目编成对联。比如:铁章印明秀/铜书写美词,这里就包含了4位教师的名字:周铁章,郭明秀,郭铜书,肖美词,后面两位老师还是夫妻。再比如:牛屯大寨半坡店马兰小铺八里营,这是俺县6个乡镇的名字,学生们对此可感兴趣。
    我从报纸、电视上了解到,近几年,“法轮功”在一些地方活动得很猖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不能袖手旁观。去年春节,我以揭批“法轮功”为主题,赶写了1000多副对联,无偿送给老店乡“文香科技书店”800副,送给青庄妇女宣传队和孟庄手机销售点各100多副,让他们散发给群众,在更大范围内起到宣传作用。其中有这样的对联——
    斥邪教理直气壮
    倡科学民健国兴。
    加减乘除难算清“法轮功”多少罪孽
    行草隶篆怎写尽共产党似海恩泽
 (记录:刘肖)
第五卷我真的长不大啦
李晓娜,女,25岁
郾城县龙城镇红太阳幼儿园教师
口述时间:2002年3月1日
    我毕业后干的也是新闻工作,不过单位是镇政府,任市报的通讯员,每周的任务是完成两篇新闻稿。
    工作还算轻闲,每周一签到,签了到就不知道干什么,开始打牌。我没事就帮单位的人带小孩。最累的事也不过是往报社送稿子。小镇很偏僻,去一次报社,路上得花两个小时,工作效率很低。
    我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不能就这样让生命白白浪费了。
    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新闻报道的真实性。1998年开学,我镇中学教师竞聘上岗,有领导借机整人,有几个在同事眼中很出色的老师被排挤出了校园,打工去了。这件事反映了这种制度的弊病,我把情况写成报道,有些批评的意味,但文章见报时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这工作我干得心里不塌实。
    我和我的爱人是同班同学,但毕业后一个回舞钢,一个回郾城。他也在镇政府上班,只因相隔太远,我们两家父母对我们的事都有了反对意见。要走到一起,必定有一个人要放弃自己的工作。在乡下,我们的工作是很让人羡慕的,等于捧了一个铁饭碗。
    爱人家在郾城农村,普普通通的一个村子。
    我嫁到那儿后,也没找到什么理想的工作。爱人是个有心人,他看到周围村子里的学前儿童都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建议我干点实事,办幼儿园。我们说干就干。
    1999年的春节是我过得最忙碌也最幸福的一个春节。我们本来一点积攒也没有,全靠结婚时亲戚们你一百我五十送的两千元礼金,我们才买来了教材,小转椅,小滑梯。爱人的同学帮忙打了10套木桌椅。我们一家人搬到亲戚不用的小房子,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布置成教室。
    正月初五我们就动员所有的亲戚朋友帮助宣传,进行招生工作。可农村家长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件新鲜事物,把孩子交给我们,肯定不是很信任,说“我先把孩子放你那儿试一二十天吧”,都没缴学费,即便这样,一共才收了8个小孩,大的五岁,小的只有两岁半,其中还有一个弱智。一学期结束,学校共有12个小孩。情况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就在我有些灰心的时候,爱人却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放弃了在机关的工作,走上了三尺讲台,到了一所中学教书。他说办幼儿园是我们俩的事业,他投身到教育岗位,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积累教学经验,因为我们一不是师范出身,二没有教学实践。他每次回家都带回来一些教育方面的报刊,我们在一起学习探讨,其乐融融。
    我爱人的大伯在台湾,2000年回老家探亲,他问家里添了什么人,我就结识了这位后来给我们鼎力支持的大伯。他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幼儿园教师,他问你们的幼儿园在哪里,我实在不好意思,领他去了我家那个小院子。他看到屋子里挤了那么多可爱的学生,很激动。他问我音乐课怎么上的,我拿出了那架二手电子琴,他笑笑什么话都没说。大伯住在市宾馆,第二天回来他就带了一架崭新的电子琴。他还对我爱人说:“你这媳妇好,是我们祖上积的德,你们要把幼儿园办好,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回去后,大伯把教育方面的好书都往这儿寄,比如《幼儿美语》、《蒙特梭利》。他还给我们介绍当地的幼教发展情况,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的信息比许多内地知名幼儿园还来得快。
    有一天,他打来电话问我要不要把学校环境改善改善,还说要给我们点资助。我说不用了,我们积少成多,小园会变大的。他说钱已经汇出,注意查收……
    大伯寄来了20多万元,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所比较标准的农村幼儿园,有学生150多名,教师6名。我和爱人商量,有机会把分园办到镇里。
    就说那个弱智儿童,是一对父母捡回来的,他们很爱孩子,但这种行为在村子里不被人理解,那孩子也老受别的孩子欺负。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很让人喜爱,小朋友们都知道他是弱者,需要帮助,对他特别好。有个女孩,爸爸被判刑入狱,母亲撇下她不管,她与奶奶住一块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奶奶没钱,想让孩子上学又不敢来说,我了解情况后把她领来,不收任何费用……
    幼儿园的故事说不完。离开机关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可当时我父母觉得我傻我幼稚,永远也长不大。实话实说,我愿和我的孩子们一样天真,纯净,自从干了这工作,我越发觉得自己真的长不大了。
(记录:徐结怀)
第五卷我的幸福如山花烂漫
尹小青,女,25岁
舞钢市尹集镇连庄小学教师
口述时间:2002年3月15日
    刚从师范毕业时,我们这里很缺老师,学校的老校长几次来家里,想让我到学校教书,但我一心想着到别的地方去。我们这里实在太偏僻了!我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怎么能转个圈儿又回来呢?可母亲对老校长的“三顾茅庐”感到挺光荣。为了不伤母亲的心,同时也想好好地陪陪母亲,我便答应了老校长。
    然而,到学校上了4个月的班以后,我还没拿到一分钱工资,这使我非常伤心,便到镇教办室讨说法。没想到,他们竟以我为榜样,对其他也来讨说法的老师说,人家尹小青是党员,不领工资,工作不照样干得好,你们怎么就不能忍忍呢?听了这话,我当时没敢说什么,可后来见别人都领到了工资,只有我不能领,心里更难受,就又到教办室哭,说党员再伟大,不吃饭也不行,再不给我发工资,我就不教了。随后,我还真就和一帮人跑到漯河打工去了。当然,我并不是真要打工,而只是想以此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罢了。我实在丢不下学生,虽然我们相处只有4个月。
    你说这人也奇怪,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哪怕它再不好,也舍不得离开,好像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与自己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似的。所以,当教办室补发了我的工资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并且从此幸福得如山花烂漫。比如看到孩子们的头发长了,脏了,我就会想办法烧点热水,给他们洗洗头,然后给他们剪头发。好在我上师范时跟一位同学的母亲学过理发,并且农村的孩子也不在乎好不好看,只要把头发剪短了就行。还别说,我的“杰作”挺受学生们欢迎,他们觉得自己的头发被老师理了,是件很光荣的事,每每在村子里自豪地向人炫耀,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因为那些“杰作”毕竟有些怪模怪样。
    最让我感到幸福的一件事,发生在去年的6月中旬。当时,因为一些学生想在中午放学后继续留校复习功课,好迎接7月份的期末考试,我便想给他们在学校里做点饭吃,使孩子不至于老是不回家吃饭,饿肚子。说干我还真就干了。我先把学校里冬天取暖用的两个煤炉和一堆剩下的煤球找出来,又让学生们从各自家里带来当天中午要吃的东西,然后自己跑到附近村里借了一口大锅,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