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他又在酒楼订了一桌酒菜,送到监狱,陪徐辉喝起酒来。
徐辉这会儿倒是不怎么害怕了,因为张斌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对自己的堂伯,这位县令大人还是很顾忌的。
在他看来,只要张斌不敢动他,赵穆玩再多小动作都没用。
一开始,他还喝的很开心,几杯酒下肚,张斌却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叠供词递给他,叹息道:“唉,徐员外,这下有点麻烦了,今天典史曹大人将这个交给本官,说是要报上去。”
徐辉虽然不是凭真本事考上秀才的,书他还是读过一些的,听张斌这么一说,他连忙接过供词,细看起来。
这典史是赵穆的人他知道,只是,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敢跑去拷问赵二狗!
看到赵二狗的供述,徐辉额头上慢慢冒出了冷汗,不说别人会把他怎么样,就说他堂伯,他堂伯要是知道他是这么个东西,还会拉下脸来救他吗?
看完证词,他有点惶恐的问道:“县令大人,赵穆这是什么意思?”
张斌装出为难的样子,点拨道:“他想要那两千多亩地。”
话不用说太满,只要徐辉不是头蠢猪就应该能听明白,如果这地不卖给赵穆,这份供词就会捅上去。
徐辉考虑了一会儿,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事要是往上捅,徐大化的脸都要被他丢尽了。
买不到这两千多亩地只是少点收益,如果失去了徐大化这座靠山,那他就完蛋,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能先息事宁人了。
第一卷 第十九章 助纣为虐()
徐辉终于向赵穆服软了,这两千多亩地的事情就可以开始运作了。
第二天一早,张斌便扯掉了头上包扎的布条,宣布头上的摔伤已无大碍,可以处理政务了。
其实他头上本来就没什么伤,只是不小心撞了一下而已,就算不去管它,额头上的肿块过个十来天也会慢慢消失。
这几天,又是外敷,又是内服,又是活血化瘀,又是提神醒脑,他额头上早就消肿了,这会儿就能看到一点青淤。
张斌之所以这么快痊愈,自然为了尽快处理那两千地的事情,早堂过后他便命人通知赵穆,可以来买地了。
土地买卖在这会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涉及到了黄册的变更。
所谓的黄册就是明朝的户口本,明朝的户口本可比现代的户口本记录的东西要详细的多,黄册内不但有每户的籍贯、丁口、名岁、从事职业等基本信息,还有每户的田地、房屋、车船、牲畜的详细记录。
这黄册可不是开玩笑的,有明一朝对黄册都相当的重视,因为黄册不但是户籍证明,还是征收税赋,征召徭役的依据,可以说黄册就是明朝征收税赋的基础,是整个朝廷最根本的文书。
而黄册也不是每户的户主持有,同样的黄册,一式四份,县衙、州府、布政使司、户部各有一份,也就是说,土地买卖之后,买卖双方黄册信息的变更不光是在县衙改一下就行了,上面州府、布政使司、户部的黄册都得改,其麻烦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次是户部行文将原来的两千多亩屯田改为民田,这些田地暂时来说是归属户部的,就不存在修改卖方黄册的问题了,只要将买方的黄册修改一下就行了。
赵穆应招而来之后,张斌便在主薄黄培文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堂右前方的户科书吏署。
令他惊奇的是,来的并不止赵穆一个人,还有本县的四位举人!
这四个应该就是钱谦益的门生,也就是赵穆买下这两千多亩地之后的投献对象了。
这四人张斌自然是认识的,他也知道,这几个都是穷秀才出身,除了种地,貌似并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话说举人不应该是高高在上吗,怎么还需要种地呢?
要是乡绅土豪或者书香门第之家出的举人,自然是不用种地的,但是,一个县又能有几个乡绅土豪,又能有几家书香门第,而且,他们的后人也不一定就能考中举人,所有,举人中穷苦出身的还是很多的。
中举之后并不是科举的尽头,上面还有进士,只有金榜提名,进士及第,才能步步升迁,做上高官,所以,一般人中举之后大多会选择继续参加科举,去博取进士功名,很少有人会直接以举人的身份步入仕途。
穷苦人家出身,又没步入仕途,除了种地,还能靠什么维生呢?
所以,举人种地并不奇怪,至少在明朝前期是这样的。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他们又多了一条出路,那就是拜师。
拜入朝廷大官门下,不但对以后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他们的收入来源也解决了,因为他们的恩师基本都会利用他们免税的额度去接收下面人的投献,这样他们就能从中抽取一定的利益了。
所以,到了明朝后期一般贫苦人家出身的举人都会拜个恩师,然后靠投献所得维持生计,继续苦读,争取考上进士功名。
张斌看到这几个人,心里不免有些膈应。
他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在助纣为虐,是在帮钱谦益兼并土地,侵吞大明的税赋!
但是,有些时候,有的事情,你明明不喜欢,还得去做,因为你不做就会面临你不想看到的结果。
张斌现在也是不得不做,因为以他现在的身份,东林党他根本就惹不起。
如果他像个愣头青一样,为了眼前这点小事,不顾后果,硬要跟徐辉或是赵穆对着干,甚至收拾他们,那么,他不但拯救不了大明,就连他自己他都拯救不了!
这个时候,他只能尽量配合着赵穆把田地拿下来,以免今后被钱谦益给踩死,然后,他还得帮那个禽兽不如的徐辉洗脱罪名,以免现在就被徐大化给弄死了。
人生真是充满了无奈啊,张斌边在心里感叹,边配合着赵穆将两千多亩田地转到钱谦益四个门生的名下。
黄册,倒不需要他来动笔,自有主薄黄培文代劳,他只要在相应的地方签上自己的大名又或是沓上知县的大印就行了。
他实在感觉无奈又无聊,不得不给自己找点事情干,慢慢的,他将注意力集中在黄册的内容上。
要说这黄册记载的还真是详细啊,摆在他面前的就是改好的一份黄册。
一户许应弦,五口,温州府平阳县民,儒籍,举人。
男子两口,成丁一口:本身三十二岁。
不成丁一口:男小棒槌,三岁。
妇女三口,大二口,妻三十岁,妾十八岁。
小一口:女馨香七岁。
事产瓦房四间,南山以北三里许田二十五亩二分四厘五毫。
右户帖付许应弦收执,准此。
这是原来老的,上面还盖着前任知县的大印和原来户科书吏的大印。
另外一份是新的,前面籍贯、丁口等都没变,只是各人的年龄做了相应的修改。
等户科书吏将四人总共十六份黄册做出来,外面赵穆的银子也送过来了,像点数、核对、入库的事情都有相应的官吏处理,张斌也不需要亲自动手,他只要在一旁监督着,随后盖上大印或者签上大名就行了。
等黄册改好,各种手续办完,接下来就是户科书吏带着《鱼鳞图册》陪同赵穆等人去接收田地了,那些田地原本是金山卫的,隔平阳县城足有几十里远,张斌是懒得去了,他干脆直接令县丞胡江代为随行监管,反正胡江不是赵穆的人,倒不怕他们搞什么幺蛾子。
两千多亩地就这样变成了免税田,看着兴高采烈的跑去接收田地的赵穆等人,张斌不由长叹一声,唉,助纣为虐啊!
第一卷 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并()
有很多书上说,明朝亡于土地兼并,那么明末的土地兼并到底有多严重呢?
张斌今天亲自帮人完成了一次土地兼并之后,带着一种助纣为虐的负罪感,他很想做点什么来改善这种状况。
送走赵穆等人后,他便回到退思堂沉思起来,他想了半天,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自己该干点什么。
最后,他明白了,因为他还不知道现在的土地兼并有多严重,自然是想不出什么对策的。
他决定,先搞清楚土地兼并的现状。
这个时候可没什么网络可以查询,也没有什么图书馆供人查阅,他只能问人。
想到问人,他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师爷吴士琦,这位老秀才的确见多识广,或许他对土地兼并的现状也比较了解。
找师爷吴士琦倒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的工作就是为张斌出谋划策,一般时候他都不会离开张斌太远。
很快吴士琦便来到退思堂中,张斌罕有的客气道:“吴先生,来,请坐。”
吴士琦有点受宠若惊了,他连忙道了声谢,这才在张斌的下首恭敬的坐下来。
在他来之前,张斌已经考虑过了,直接问土地兼并估计他还答不上来,因为这个时候貌似还没有土地兼并这个定义,张斌只能先试探道:“吴先生,不知你可估算过,我大明现在到底有多少进士,多少举人,多少秀才。”
吴士琦闻言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他沉思了一会儿,随即回道:“县令大人,这个,小人还真没估算过,只能大致猜测一下,不知可否?”
能有个大概的数字就行了,张斌点头道:“恩,大致有个数就行了,你说。”
吴士琦连忙接着道:“这个进士好算一点,因为每届也就取三百左右,而以十届为期,大抵估算不会超过三千人。举人吗,各省情况不一,大点的可能每届取一百多人,小点的大概每届取九十余人,就按百人来算,两京十三省,每届就是一千五百名左右,十届加起来大致有一万五千名左右。至于秀才,每省的乡试每次大抵是两千余人,考虑到有多半没来,也就是五千人左右,两京十三省怕有七万多秀才。”
张斌闻言,立刻在心里默算起来。
进士每人免税两千亩,三千人就是六百万亩;
举人每人免税四百亩,一万五千人也是六百万亩;
秀才没人免税八十亩,七万多人差不多也是六百万亩;
总共加起来就是一千八百万亩,这个数字貌似有点不对啊!
他不由追问道:“你可知道大明耕地总计有多少?”
吴士琦闻言,为难的道:“这个,好像没个定数,太祖立朝之初计天下田,总共约有八百五十万顷,后面历代都略有增长,现在的话,估计不会少于九百万顷。”
一顷是一百亩,九百万顷就是九亿亩,所有进士、举人、秀才免税的田加起来才站整个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这能要了大明的命吗?完全不可能啊!
张斌不由追问道:“还有人其他人的地能免税吗?”
这个吴士琦倒是清楚的很,他如数家珍的道:“还有很多人的地都能免税啊,比如皇室宗亲,比如公侯勋贵,比如当朝和致仕的大臣,比如各地的屯卫,还有皇亲国戚、太监都可以。”
张斌闻言,不由恍然大悟,这些人才是占大头的啊,光靠文人这点功名免税田,根本就拖不垮大明的。
吴士琦见张斌这副模样,貌似明白了什么,他不由试探道:“县令大人,您是想知道总共有多少地是免税的吧?”
对啊,土地兼并不就跟这意思差不多嘛,张斌连忙点头道:“对对对,本官想了解一下,大明到底有多少地是免税的。”
吴士琦闻言,不由叹息道:“很多,很多,多至无法想象!”
张斌不由好奇道:“怎么会无法想象呢?”
吴士琦闻言,站起来走到他跟前附耳道:“县令大人,这个原本也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说出来有点犯忌讳啊!”
就说点这事犯什么忌讳,就算犯忌讳那也要知道啊,他不由把耳朵凑上去,低声道:“你说。”
吴士琦见状只能无奈低声道:“其实,大多数地都在皇室宗亲和公侯勋贵手里,比如皇室亲王,他们都是没有限制的,只要挂到他们名下的地都是免税的!”
张斌闻言,不由大惊,没有上限那还得了,他不由低声追问道:“那他们名下的地不是多到吓人?”
吴士琦低声回答道:“是啊,多到吓人,像嘉靖以前,亲王封地还不是很多,最多也就几千顷,到了嘉靖以后,亲王的封地动不动就上万顷,像潞王封地就多达四万顷,福王封地也有两万顷,其他皇室宗亲少则千亩,多则几十万亩,他们还不停的接受各种投献,这大明地都被他们刮去一大半了!”
“嘶”,张斌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最少上千亩,皇室宗亲的数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