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系统带我穿万界 >

第53部分

系统带我穿万界-第53部分

小说: 系统带我穿万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贾诩、郭嘉、司马懿、刘晔、蒋济等谋臣,曹真、夏侯尚、张等武将,都在其身后,叶柯问道:“且看对岸江南无一兵一卒,诸公有何高见?”

    刘晔答道:“兵法实实虚虚。对方见大军至,怎么会不作整备?大王未可造次。且待三五日,看其动静,然后发先锋渡江以探其虚实。”

    郭嘉道:“吾闻时人评价徐盛,说他‘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可见对岸必然是精兵强将,不可大意。”

    叶柯点点头,道:“孤自然知道,孙权也算雄主,手下文臣武将车载斗量,比如说张子布有民望,可北面为相,这徐盛之能,也可以做万人督。不过即便如此,孤倾师而来,倒要看这个徐盛能在孤手心变化出甚么花样来。”

    身后众人都纷纷附和,唯有司马懿低头不语。

    叶柯笑着问道:“仲达有何高见?”

    司马懿肃容禀上,道:“东吴势力偏弱,但据长江之险,今我等倾师南下,势必迫得他们团结一致,故臣以为不可轻敌。”

    叶柯大笑:“仲达此言自然在理,不过孤曾经说过一句话,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阴谋诡计、胆略器用都会烟消云散。”

    他指着脚下的大江,笑道:“如今我有诸公谋划,诸将勇猛,带甲二十万,只要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吴小儿,何足道哉。”

    众多谋臣听了叶柯最后几句话,都是齐齐一震,不可思议的看着叶柯。

    “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八个字,多么霸气!多么威武!多么彰显主人公的恢弘信心!

    叶柯担任魏王已经有很长时间,知道他虽然不效书生寻章摘句,但是任贤使能,志存经略;少有余闲,博览书传,历观史籍,采其大旨,绝对不是待在幽州练兵时,人们所说的刚而无谋。

    而他隐忍二十年,关键时刻果断一击登上王位,更是体现他高超的政治洞察力。

    这等文韬武略的雄主,只怕正是能将曹操事业发扬光大的绝佳人选!

    想到这里,文臣武将们看向叶柯的眼神,充满了钦佩!对来日的大战,充满了信心!

第九十五章 草木皆兵

    当天晚上,月黑风高,一片漆黑,北岸的曹军大营,都点起了篝火。

    叶柯设酒宴于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

    叶柯先是看向曹军大营,且不说千百艘船只停在岸边,单单北岸大营便是占地极为广阔的大寨,就像当初曹操与马超交战之时建立的那座土城一样,高达三丈。

    坚固的外围每隔三丈许设一望楼箭塔,上有曹兵居高把守,这样的望楼眼见的也有几百个,栏顶上挂满风灯,与营寨中的篝火相耀成辉,照得寨内寨外明如白昼。

    便是大船之上,风灯挂在高处,随着轻风微微摇晃,一眼看去,大江犹如横练一般。

    叶柯看向大江对岸,只见漆黑一片,见不到半点火光。叶柯指着南方道:“昔日父王南征,有赤壁之恨,如今孤亲征江东,南岸却一片黑暗,恐怕是想让我军轻视于彼,难道徐盛之谋,比过周郎?”

    郭嘉笑道:“大王所言极是,徐盛之谋,自然不如周瑜,然而我军强盛,东吴又腹背受敌,唯有诡计取胜,所谓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待一两日后,对岸必然大张旗鼓,让我军吃惊!”

    叶柯道:“太中大夫所言极是,我也料南方不点灯火,必有计谋;然则我军兵多将广,孤又有雄武天下之力,任他百般计谋,也只做笑谈。”

    刘晔道:“大王,如今东吴腹背受敌,正是亡国之际,不过困兽犹斗,所谓虎死之时,尚有一搏,大王只需要坚固根本,拖其锋芒,徐徐而进,破吴必焉!”

    叶柯点头,道:“大夫所言,乃是至理,孤当谨从之。待来日孤率领大军踏平江东,再复川蜀,完成先王之愿,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文武皆起谢曰:“愿得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大王福荫。”

    宴会结束,及至天明,却见大江之上一片云雾弥漫,南岸便在迷蒙之中,什么也看不见。

    蒋济笑道:“大王,如今大江之上朝雾弥漫,吴军若是想偷取一场胜利,只好趁此机会过来袭击,若是只在南方安营扎寨,恐怕只能坐困南岸,乞尾投降。”

    曹真叫道:“东吴小儿,腹背受敌,我大军到此,他唯有奋起一搏,尚有取胜之机,若是龟缩不出,那有可能已然丧胆。”

    司马懿低声道:“大将军不可轻敌,敌人任由我军长驱直入江边,未必不是诱敌深入之计。”

    夏侯尚笑道:“督军此言有理,不过我军整备严谨,军阵稳固,也不惧怕他偷袭,后方有许褚、陈更诸位将军保护粮道,安稳如山,我军只看徐盛如何做些小丑手段,博取我等之笑。”

    便在此时,大风吹来,雾散云收,众人望向对岸,不禁脸色大变,不由得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江南一带皆是连城:城楼上枪刀耀日,遍城尽插旌旗号带。

    很快又有手下来报:“南徐沿江一带,直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不绝,一夜成就。”

    “这,怎么可能?”曹真、夏侯尚等人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其余众将也都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这。。。。这徐盛不会有撒豆成兵的本事吧,对岸怎么可能一夜聚集起那么多雄兵?”蒋济惊讶的说道。

    刘晔也吃了一惊,不由自主的说道:“难道东吴在夷陵的只有少数精兵,在这里的才是主力?”

    他这话一出,众人心中大寒。

    如果东吴真的这般打算,定然是打着放弃荆州,全力与曹军决战的思路,那他们一夜聚兵于对岸,定然战心鼎盛,不可轻敌。

    要知道,先王曹操屡次南征,无论赤壁还是濡须口,都是损兵折将,无力克敌。

    难道此次南征,又要无功而返?

    一想到这,文臣武将们都是相顾骇然,他们此战南下,都以为敌人主力被牵制在荆州,江淮一带可以任由他们长驱直入,建功立业,哪会想到遇见这种诡异的事情,这是有可能建功不成,反而损失惨重啊!

    “哎,先王都赢不了孙权,大王却执意南征,如今是踢到铁板上了!”有人私下里想到。

    “你以武力强得王位,为巩固声望而趁机南征,选的际遇也是恰当,哪知道对方困兽犹斗,竟然不顾刘备在荆州进攻,反而把主力汇集于此,看你如何收场!”也有人心理这般想。

    便在此时,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众人战袍,大船左右摇晃,一时间船上众人站立不住,吓得纷纷尖叫。

    便是岸上也被狂风袭扰,人人惊颤不已。

    曹真骇然叫道:“大王,风高浪急,还请上岸躲避。”

    臧霸、孙观等人压根不管什么大王不大王了,撒腿就往船边跑,他们打算跳上一只小船,先逃到岸上再说。

    至于魏王将来的惩罚,我去年买了一块表,要不是你执意南征,大家怎么会落入这样的险地?

    叶柯却是毫不在意,轻轻地推开曹真的手,气灌丹田,高声喝道:“将士们,对岸处处人影幢幢,一副阵容鼎盛、严阵以待的气势,大家是不是怕了?”

    此言一出,整个江北曹军大营,竟然顿时安静了,便是臧霸孙观等人,也停住了扰动,不敢动弹。

    叶柯声音也不如何宏亮,但传到岸上船上十几万将士的耳朵里,就好像他与众人面对面相互交谈一般,但此时风高浪急,平常人若是站在一艘大船之上,高声喊喝,别说岸上了,怕是一艘船上的人都听不清楚。

    无数人面面相觑,纷纷心中骇然变色。

    “传言魏王有拔山摧寨之力,难道是真的。”

    “可不是吗?隔着这么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这是佛经里面的狮子吼吧?”

    看着船上众人安静,却有骇然的神色,叶柯继续道:“昨日孤说过,我军二十万,只要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今日我再告诉你们一句话。”

    “孤以为,对面之敌,乃是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于假城疑楼之上,疑惑我军之用,这叫做草木皆兵!”

第九十六章 火烧南营

    叶柯一声呼喝,声达整个大营,人人听的清清楚楚,除了相顾骇然之外,更多的是对魏王的深深钦佩。一时间军心稳定。

    负责掌舵的军士大都修炼过轩辕锻体术,各个身宽体壮,宛若熊虎,此时定下心来,也奋起力气,安稳住了船只。

    见到大船渐渐平稳下来,曹真暗中吐了一口气,不过依旧喊道:“此时风高浪急,大王不如暂避岸上,待风停之后,再思破敌良策。”

    贾诩和郭嘉年老,早就避入船舱当中,司马懿正当壮年,于是上前进谏:“大王万金之躯,还是先回到军营当中吧,敌人草木皆兵也好,主力汇集也好,最多不过十万,我军当可一句荡平之。”

    叶柯笑道:“子丹,仲达,孤并不在意敌人有多少,只怕全军将士被吴贼的手段给迷惑了,且看孤的手段!”

    他喝了一声:“子全,拿孤的铁弓来!”

    立刻有一个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的巨汉走了过来,献上叶柯的强弓。

    此人名叫王双,字子全,陇西人,使一口六十八斤的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现任叶柯宿卫军统领。

    众人一下子惊呆了。

    虽然船只已经平稳,但是风高浪急,依旧不住的摇晃,臧霸抓住一个船垛,稳住身形,抬头望去,却见叶柯昂首大船高台之上,手持一个铁胎强弓。心中一怔,转头对旁边的孙观道:“大王拿着铁弓干什么?”

    孙观抬头看了一眼,也不明白,低声轻笑道:“传闻他力大无穷,铜雀台上曾一箭双雁,难道想射到对岸去?”

    臧霸听了心中笑了一下,还未说话,却见叶柯的声音再次在众人耳边淡淡响起:“诸位将士,且看我一箭射过对岸,让其火烧连城!”

    “什么?”

    不只是臧霸孙观,司马懿、刘晔、曹真、夏侯尚等文臣武将都惊呆了。

    您别闹了好吗?

    您老人家是魏王,大家也知道你有拔山摧寨的力气,也知道你一箭射爆城墙垛口,飞身过渭河,一戟破马超,铜雀台上,也曾一箭双雁。

    有如此雄武之力,才得以以此为后盾,轻松登上魏王之位。

    可是,您老人家要一箭射过对岸,还火烧连城,您做梦的吧?

    这风急浪高的,对岸军营相距大船足有十里之遥,你一箭射过去?

    你当大家是傻子吗?

    曹真和叶柯的关系最铁,两人小时候便时常在一起练武,所以不由得心中一急,低声道:“大王,还是回岸上吧,对面距离我们十余里呢。”

    “没事,距离远了正好看火景!”他笑着说道。

    司马懿一脸疑惑,不明白叶柯搞什么名堂,但很快想到一个可能,便道:“大王,就算对面都是草人,可是草人后面,必有精兵,大船要是开过去,敌人水师袭来,恐有倾覆之危!”

    叶柯回头看了一眼,淡淡的说道:“无妨,船只不动,孤就在这里射箭!”

    “啊?”司马懿也傻眼了。

    此时叶柯已经走到大船高台边。

    他隔江远窥,只见风浪之间,对面城郭舟车,青衣旌旗都是随风摇晃,便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徐盛追随孙权多年,智勇双全,深得信重,故而军令一下,将士皆从。”

    “所以能一夜之间,万余精兵立起假城假墙,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能够一夜之间完成这些任务,徐盛之能,非同凡响,难怪历史上,能够击败曹丕。”

    “可惜啊,可惜,你今天遇见了我。”

    叶柯摇头微微轻叹。

    他将铁胎强弓立在胸前,双手轻轻握住,真气缓缓流动,自手指诸穴流入弓上,又导入他体内,如此完成几个小周天,一把铁胎强弓渐渐发出华光,让人不可逼视。

    司马懿、曹真相顾骇然,忍不住退了几步。

    提气,凝神。

    抬首望,射天狼。

    张弓似满月,箭去似流星。

    “这是?”

    正抬头看着叶柯的臧霸孙观二人,眼见他真个如孙观戏言一般,弯弓射箭,一箭射向远方,被这一幕彻底呆住了。

    “他想干什么?隔着一条大江,他以为能一箭射过去?真把自己当神仙了?”

    “扛起太行王屋的夸娥氏二子,怕是也射不了那么远吧?”

    不只是臧霸孙观,大船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