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是明朝一小神 >

第344部分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344部分

小说: 我是明朝一小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块玉佩赏你了。”许旭峰将玉佩递给了林班头,面上十分的冷漠。

    “大人,这是何意啊?小人愧不敢当啊,折煞了,真是折煞了啊。”林班头有些贪婪的看了这块玉佩一眼,但是手却连连的摆动,一副不敢接受的模样。

    “让你收着你就收着,我只想让你记住一点,我父亲今日死亡之事,你半个字也不得泄露出去。”许旭峰看着林班头,沉声的说道。

    “这……那小的就谢过大人赏赐了。”林班头嘿嘿一笑,然后伸手将玉佩接了过来,直接揣入了怀中。这块玉佩,如果拿出去卖,怎么着也得数百上千两银子吧,他捞一辈子的油水,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啊。

    “你也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许旭峰皱了皱眉,无力的挥了挥手,让林班头出去。

    林班头也知道自己在这纯粹是惹人讨厌,便赶紧点了点头,从这屋子之中快速的走了出去。嘿,这趟没白来,不仅见识了一场好戏,还得了这么个宝贝。

    “真是猪狗一般的东西。”看着林班头离开了,许旭峰的眼神之中,不由的露出了一丝冷意。他对于自己的士兵和家丁都信得过,倒是不担心他们会泄露此事。唯有这个班头,油滑的很,必须得封住他的口。

    噢,对了,不仅仅是这个班头,还有银珠母女,这两个人也不能留下,她们也是知道此事的。如果能够把二人送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那就是直接杀了,一了百了。

    许旭峰想到了这,眼神中的冷意变成了杀意。

第七百一十九章 雅俗

    许旭峰为什么要坚持秘不发丧呢?这主要是跟朝廷的一项不成文的规矩有关。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以孝道治理天下,这父母逝世,朝廷官员必须回家守孝三年,这个称之为丁忧。

    在这三年里,你的离职守丧,等时间到了,再重新起复。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回家丁忧,但是从此以后,那你的名声就臭了。你连父母都不孝顺,那谈何对国家忠诚呢?便是皇帝,也不会喜欢这样的人。

    可回家丁忧,这三年的时间,你哪怕再炙手可热,那也该凉了啊。就算是起复了,那指不定会分到哪个冷板凳上面呢。你三年不来坐衙,你那位置总不能空着吧。

    在这一点上面,其实武官倒是会宽松一点。武官丁忧,是不需要解除官职的,只需要守丧一百天,其余的什么“大祥”、“小祥”以及“卒哭”之类的,还会另给假期,比文官要好很多。

    许旭峰是武官,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反倒好了。但是,许旭峰过几天可是要去金陵参加受俘祭天的人啊,以他当初立下的功劳,皇帝都会亲自接见他,对于他的前途有着不可限量的帮助。

    若是他此刻守丧在家,那就没法参与祭天了。等到祭天一过,皇帝都回京城了,你再想见到皇帝,那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如此重要的一个机会白白流逝,他岂会甘心?

    “父亲,孩儿此举,也是为了光复我们许家。不得已之处,还希望父亲原谅。等此事了结,孩儿必然向皇上请旨,给您进行追封。”许旭峰跪在许光祖的尸体面前,心中暗暗的说道。

    ……

    许旭峰因为许光祖的事情,哪里还有闲心思对付方洪。在命人打造了一口棺材之后,就悄悄的将许光祖的尸体停在一间屋子里头,还命人伪造许光祖出门访友的假象。因为口风的原因,村里竟然无人知道许老爷子已经死了。

    银珠的母亲因为头磕在石头上,终究是没有救得回来,匆匆的就被埋葬了。至于银珠,则是被许旭峰给送到了外地去,嫁给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从此羊角水村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

    在此事了结之后,许旭峰便赶紧离开了此处。羊角水村于他而言,有太多令他痛苦的事情,他一刻都不想在这呆下去了。

    而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方洪也离开了村子,往金陵的方向而去。

    方洪这次出门,并非以念头出游,而是真身出行。毕竟,他是要去金陵观摩祭天,修行《龙虎金丹真解》的,若是仅靠念头,怕是那祭天之时产生的气息波动,都能将他的念头震散。唯有他本尊出行,才能抵挡住那滔滔不绝的天地大势。

    再者,他是为了修行武道法门的,你这肉身不带着,还修个屁啊。

    方洪乘坐一艘商船,从长宁的码头出发,赶到了南昌,然后再从南昌换船前往金陵。

    “刷。”巨大的船只,从水面上面掠过,一群野鸭子,扑腾起了翅膀,朝着天空飞去,在水面上惊起了一连串的涟漪。而这涟漪,很快就被船只给层层的破开,最后又消弭于无形。

    一轮红彤彤的落日,斜靠在远处的水面,无数新生出的芦苇,斜插出水,让人仿佛置于画中。

    方洪站在船尾,看着远处的落日,感受着带着略带湿气的空气,心中一片的空冥。他是水神,对于河流,有着天然的亲近和感悟。

    最近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忙碌着搜寻超凡,寻找着增强实力的方法,似今天这样放松的时候,反倒少了许多。

    “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方洪正欣赏着风景,一个清朗而顿挫的声音,从他的身后响起。吟诗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身穿儒衫,满身的书卷气,眉宇之间,能看出几分傲气来。

    “文气冲天,命格青紫,却后力不足,是一个坎坷的命。”方洪看着来人,只一眼就被对方的文气所吸引了,这人绝对是个文采风流的才子。只是,对方那青紫命格之中,却掺杂着不少白气,这就是说明此人出生很好,但晚景凄凉。

    想想也很正常,生于一个优渥的家庭,读书又好,自然会生出恃才傲物的心思。而这等人,在这个世上,是最难混下去的。因为世界上最多的还是庸人,你太过于出众,不可避免的就会收到排挤。若是有人护着还好,一旦那个护着你的人倒了,那未来的艰辛也是可以预料的。

    不过,别人的生活如何,与自己无关,这人于方洪而言,只是人生中一个过客而已,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出乎方洪意料的时候,这个过客,却朝着自己走来。

    “这位兄台,可是往金陵而去?”这个书生走到了方洪的身边,冲着方洪拱了拱手,其说话的语气略快,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但方洪能够看得出来,对方实际上并无恶意。

    “是啊,听闻天子于金陵祭天,想要一睹圣颜而已。”方洪笑了笑,因为皇帝要在金陵祭天,南方不少的乡绅和士子都赶往了金陵,想要亲眼见见天子的模样。

    “天子有什么好见的,还不是两个眼睛一个嘴巴,又不是三头六臂。有这个时间,应当多看看天下苍生的面貌。”这个书生摇了摇头,似乎有几分嗤之以鼻。

    这年头,南方的士子多激进的狂士,不将王侯将相放在眼中。方洪对于这事倒是见得多了,也倒没觉得如何大逆不道。

    “我等俗人,可没有如此远大的胸怀报复,能看看天子的样子,回家也好跟人吹嘘。”方洪斜靠在船舷之上,漫不经心的说道。

    “兄台能说出这番话,那可就不是俗人。这天下之人,附庸风雅的多,自认庸俗的却少。而讽刺的是,附庸风雅的多是俗人,自认庸俗的未尝不是雅人呐。”书生也跟着笑了一声,开口说道。

    “那兄台是俗人还是雅人?”方洪嘴角一翘,出声询问着道。

    “我自认为是俗人。”书生眼角露出了一丝狡黠,大声的开口说道。

    “哈哈哈。”二人相视一笑,倒是心照不宣。

第七百二十章 偶过铜陵

    “杨翰林,您不是身体不适么?怎么出来了,小心这船头风大。”就在方洪二人说了没有几句的时候,一个微胖的身影,从船的另一边走了出来。

    “你看,自认风雅的人过来了。”这个书生看到了来人,便冲着方洪一努嘴,小声的说道。方洪闻言,不由的暗暗一笑,这人初识给人一种盛气凌人之感,但熟悉了之后,反倒能让人看到那赤子之心。

    “原来是钱大人。”这个书生在跟方洪说话之时,谈笑风生,但看到来人之后,面色反倒冷淡了下来,只是不冷不热的打了个招呼。“这舱内不能通气,心里颇为烦闷,所以才出来透透气。”

    “这江上的风景颇好,出来看看,也能增长诗情,不知道杨翰林可否有什么妙手偶得的佳作呀?”这个身影走近了前来,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儒生,虽然没有穿着官服,但依然有一股威仪在身,平日里应该也是前呼后拥的主儿。

    “风景虽好,奈何脑袋空空啊。”这个书生的面上,更显不耐,但依旧强忍着不快,有些敷衍着说道。

    “那想必是因为身体不适而才思不畅……哎,这位是?”中年儒生干笑了一声,在随口打了个哈哈之后,便将话题一转,转到了方洪的身上。

    “我是一介无名之辈,也非士林中人,区区贱名,就不足挂耳了。”方洪跟这个人也不是太熟,便随意的敷衍了几句。

    “哈哈,能与杨翰林谈经论道的,那绝非凡流,我自然想认识一番,以后也好讨教学问呐。”这儒生还真有些没脸没皮的,不仅会顺杆子往上爬,就算是没有杆子也能爬。

    “钱大人,你还有什么事情么?”书生一拂袖子,真的有些生气了,大声的说道。这人真打算在这絮叨个没完了么?

    “哦,是这样的,前面就是池州府,船只会在那里停泊片刻,所以,不知道杨翰林要不要下船歇息歇息。”那中年儒生笑了笑,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书生脸色的变化。

    “嗯,也好,这位兄台,要不要一起下船吃点东西,这船上的食物,着实有些难以下口。”听到这话,书生的面上先是露出了一丝犹豫,然后才点了点头。

    方洪想了想,然后应了下来,这船上的东西确实难吃了一点,他虽然不在意这些口舌之欲,但能吃的更好一点,那何乐而不为呢。

    听了这话,那儒生面上的笑容绽放的更开了,还特意的冲着方洪点了点头,方洪也回了一礼。他对于这个胖子倒是并无太大的恶感,清高之人有清高之人的活法,阿谀之人也有阿谀之人的活法,也不碍着旁人什么事。

    船只很快就靠岸了,停泊的地方是一个县城,名叫铜陵。铜陵虽然名声不显,但历史却极为悠久,能追溯到夏商时期。

    在靠岸前的那段时间内,方洪对于这二人,也大约了解了一点。那个书生名叫杨慎,乃是川蜀之人,而那个中年儒生,叫钱若望,祖籍余杭,如今是南康府教授,官位也是不低了。

    教授是个什么官儿呢?就是主管一府科举和教育的官员。要知道,如今任何一个文官想要上位,就必须通过科举来实现,所以,这能够主管科举的官员,必然是权柄极重的,在很多地方,甚至比知府说话都管用。

    不过,就这么一个官儿,还得这般讨好着杨慎,这个杨慎的来历怕是更大了。

    “我可跟你们说啊,来到这铜陵,必须要吃一下这大通茶干。这茶干的味道可是远近闻名的,还有他们家的猪蹄,能让你砸吧嘴一个晚上。”进了铜陵县城之后,钱若望似乎来到了自己家一般,如数家珍的给方洪二人介绍着说道。

    这一打听才知道,十年前的时候,钱若望曾经在这铜陵做过教渝。

    他那胖胖的身躯,此刻变得无比的灵活,迅速的游走于铜陵的各处大街小巷。方洪很有耐心,一路跟随在后面,倒是杨慎,面上有些不虞。

    “就是这里了,没想到我走了十年,这家店还在,算算年头,这家店怕是有三十来年了。”钱若望将二人领到了一处小馆之中。

    这个馆子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招牌都有些破败了,这招牌上写着“大通茶干”四个大字。别看这招牌破旧,但这几个字可是丰腴圆满,结构严谨,一看就是名家的手笔。

    “这几个字倒是不错,没想到这么个店家,也舍得花本钱请大家来写。”杨慎也看到了招牌上面的字,心中的怨气不由消散了几分。

    “嘿嘿。”钱若望咧嘴一笑,径直的迈步走了进去。屋里头比较昏暗,桌椅都有些发黑,但是一进屋,就能闻到一股子卤味和香味,让忍不住的口舌生津。

    “顾老头,在不在?有生意上门了啊。”钱若望冲着内屋喊了一声,当即里头便走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这汉子生的干瘦,头上斜戴着一方灰色的帽子,肩头搭着一块白布,腰间系着围裙,围裙上沾满了油污。

    “几位客人快做,想吃点什么?小的这就去做。”这汉子将白布一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