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尘缘 >

第94部分

尘缘-第94部分

小说: 尘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若尘忽然想起济天下也在府中,叫一声不好,马上向他居处飞奔而去。

    一路上,府中家丁仆役丫环人人带伤,号哭呻吟不已,倒还没看到有死的。想是那云舞华虽在激愤之中,也不屑于对这等下人动手。

    济天下所居厢房别院墙壁尽毁,房子也倒了一面山墙。纪若尘心下焦急,直接撞开房门,冲进屋去。他举目四顾,但见屋中桌塌持毁,笔墨书本散了一地,哪有济天下的影子?正当他心中稍宽时,忽然房屋一角的衣橱得得得地抖了起来。

    纪若尘先是一惊,一转念间已经明白,上前一把拉开了橱门,果然济天下正躲在其中瑟瑟发抖。他文房四宝,经史子集一样不带,怀中只牢牢地抱定了一包沉甸甸的银子。济天下见是纪若尘,这才颤颤从橱中爬出,只是问道:“强人可是走了吗?”

    纪若尘见他身上无伤,这才放下心来,忙扶他坐下,喜道:“先生无事就好!可急死我了。”

    济天下惊魂甫定,登时又挺胸昂首,做起君子浩浩之气,不为强梁所折的模样,朗声道:“堂堂千年东都,青天白日之下竞是强人横行,还有天理王法吗?”

    纪若尘哭笑不得,只好道:“先生说得是。”

    接下来府中要清理废墟、救治伤患,云风还要以道术制冰,封存两位同门尸身,以运回西玄山去。于是一片忙碌,待尘埃落定,已是掌灯时分。此时有门丁来报,道李安有请,请纪若尘速至王府一行。

    原来这段时间纪若尘忙于以道术合兵阵,李安也没有闲着,他于诸王中势力算是雄强的,于朝中多方活动,终于辗转找到了高力士的门路上去。当年孙果曾向明皇进献功能延年益寿的冰蟾朱玉丹三颗,明皇服后有神效,方拜孙果为半师,赐国师之号。高力士见了,也曾私下向孙果求过冰蟾朱玉丹,孙果却称此丹难得,不能轻易与人,就此一口回绝。李安素知高力士气量狭小,最是受不得闲气,定要寻机报复。因此他千方百计试探之下,高力士终松动了口风,说可为李安在明皇面前进几句言。

    李安一得到这一消息,立时就来找纪若尘。道德宗之敌刻下只一个真武观而已,杨国忠看似附合孙果,实际心思计较则是谁也不知。此番若能得高力士之助,至少可在庙堂之争上扳回一局,不似之前那样在明皇前没有一个肯为道德宗说句话的人。且以道德宗实力,取真武观代之而成为国教实非什么难事,但目前关健一在于道德宗诸真人是否愿意为此调配更多人手,否则单以纪若尘等几人想要压倒真武观,实是不太可能。二来则是以什么方式让明皇知道道德宗道法的强横。庙堂毕竟有一定之规,也不能肆意胡来。

    纪若尘时朝庭之规只略知一二,从洛阳王府出来后就马上回府,要寻人商议些对策。

    “这等事又有何难?”

    济天下冷笑一声,剧的一声打开折扇,作足了姿态,方道:“只消来上几场殿前斗法,不就大局可定?”

    纪若尘与云风面面相觑,均觉有些不可思议。修道为的只是羽化飞升,与人争强斗狠已落了下乘,何况还要在殿前相斗,那岂不是与戏子无异?但细细想来。此举又实是非常可行。明皇素喜热闹,又一心慕道,听得有两大道派肯在殿前斗法,必不肯错过了,那时孙果再怎样寻借口也是推托不掉的。

    至于斗法胜败倒是不放在纪若尘与云风身上。洛阳一役,孙果的道行已显示得清清楚楚,任一位真人都能稳稳地制伏他,论弟子门人,真武观也绝非是人才济济的道德宗对手。似真武观这等二流门派,若非攀上了朝廷,哪有与道德宗叫阵的余地?

    若在殿前斗法中惨败,孙果又还有何颜面挂这国师一职?那时自当由大展神威的道德宗门人接任,顺带将真武观的产业收了也有可能,可谓胜得兵不血刃。

    殿前斗法这四字一出,马上轻飘飘地绕过真武观的所有长处,使得双方不得不凭真本事互斗一番,实是一针见血。

    那孙果也非笨人,想也要千方百计的推托。是以这当中的关健,就又着落在了高力士身上。

    云风与纪若尘皆非愚钝之人,略一思索已想明白了当中的关节。要高力士帮忙说来简单,无非是投其所好、供其所需而已,可是两人时高力士几乎一无所知,更不必说知晓他好什么,需什么了。看来若非去找李安,就是得请教这自称通晓天下时务的济天下。

    还不等纪若尘开口相询,济天下就折扇一张,说起高力士的诸般逸事传闻来。这一开了头,他可就有些收不住了。从高力士每日的起休时辰,日常爱好习惯,直说到他如何帮助哪宫缤纪争宠,助哪位皇子邀功,甚而他喜好什么颜色,背地里爱用哪种花样折磨宫女都一一道来。

    说到兴起处,济天下声色并茂,口沫横飞。那种种匪夷所思之事,直听得纪若尘面红耳赤,目瞪口呆。济天下所说如此荒涎不经,可是细细想来,好像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些事就不存在。只是不知这些逸事,济天下又是如何知晓的?

    直至半个时辰后,济天下已说得口中生烟,方不得不道:“大致就是这么多了。”

    看他那意犹未尽的样子,纪若尘生怕他再说上半个时辰,忙谢过了他,与云风离了房间。

    一出房门,纪若尘登时觉得神清气爽,耳中轰鸣尽去。随着一阵清凉夜风吹过,他浑身骨头都似轻了几分。纪若尘再侧望云风时,见他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不禁莞尔。

    “云风师兄,你觉得这济天下怎样?”纪若尘问道。

    云风沉吟良久,方道:“此人虽看似荒涎不羁,但实有大才。你能得此人相助,倒是幸事。只是不知道他本心如何,按说以他如此之才,封相入将均非难事何以如此落魄?”

    纪若尘道:“我也是疑惑不解。云风师兄,你看这人会否是深藏不寡的修道之人?”

    云风摇了摇头,道:“我从他身上看不出分毫真元灵气,应该非是修道之人。不过想来这等有才之士多半个性猖狂,大约是不屑为官吧…”

    说到此处,云风停顿一下总隐隐感觉这济天下身上有些不对,可究竟哪里不时,却又完全说不上来。他干脆将这些放在一边,向纪若尘道:“若尘,殿前斗法一事,待我秉过真人们再说。你今日真元损耗太多,先回房修炼补足真元吧。本命法器一事你先不必放在心上,真人们有通天之能,定能为你解决此事。”

    纪若尘应了,自行回房去了。

    子夜时分,静室之中,盘膝静坐中的纪若尘忽然双眼一开,张口吐出一尊青铜鼎。这尊不过寸许见方的小鼎精致异常,小虽小了,可是细细望去,鼎身上的花纹以及那些似符似篆的文字都一一在目。青铜鼎浮于空中,散放着淡淡青光,映得纪若尘脸上也是青幽幽的一片。

    纪若尘心念微动,青铜鼎果然缓缓地转了一圈。

    纪若尘本是心中猜想,但这一刻已证实了几分。难道这就是他的本命之器?正因有了它,自己才不能再炼化其它法器?

    可是这分明是太上道德宫中一尊弃置已久的铜鼎啊!虽然鼎气出乎意料的丰沛,但那多半是因为年深日久,吸收了太上道德宫内的灵气所致。若这口鼎真是什么了不得的法宝,又哪会胡乱扔在一个荒僻的小巷中蒙尘落灰?再者说以他当时微末道行,这口鼎哪怕是稍稍看得过去些,还不就得当场逼得他爆体而亡?

    所以纪若尘才一直没把这剩余鼎气化成的青铜小鼎当一回事,只觉得它大小合适,操控如意,拿来煮葯炼丹都是再好不过。

    然而纪若尘忽然想起当日在洛阳之时面时三位南山寺大和尚时,万般无奈之下喷出此鼎,没想到竞然一举击破对方闻名天下的护体禅功。念及此处,不由得又时这口青铜鼎有些利目相看。且他越想那混沌雷龙的下场就越是疑惑,难道那雷龙之魄是被这口铜鼎给消了不成?若真是如此,此鼎实是非同小可。

    但此鼎来历殊不光彩,一旦解说起来多半还会牵出解离诀,是以纪若尘当时犹像再三,终还是没向云风吐露此鼎的秘密。

    纪若尘反复观瞧这口铜鼎,越看越觉得鼎身上那些花纹似是一个个的文字,望上去与构成解离仙诀的文字倒有七八分相似。鼎身上还镌有五个大一些的文字,看位置应是这口鼎的名字。只不过解离仙诀文中之意是自行浮现在他的神识之中,这铜鼎鼎身上的字可就识不得了。纪若尘忽然灵机一动,取过纸笔,将那五个字抄在纸上,又随意摘抄了十几字下来,打乱了次序,准备去问问那无所不知的济天下,说不定能问出些什么来。

    第二日清晨时分,纪若尘就将济天下从被窝中拖将出来,含笑说要向他请教文字。济天下初时面色不善,待见了纪若尘递上的一锭大银,登时眉花眼笑,言道你这小子孺子可教,也不是整天埋头修那些仙仙鬼鬼、怪力乱神的东西,还能知道向往圣人之道。

    当下济天下披衣来到书房,纪若尘早就将数张绢纸铺在桌上。面对首张绢纸上三个大宇,济天下不去认宇,先点评了半天纪若尘的书法。

    纪若尘虽未怎么练过书法,不过随着真元修为渐长,笔下之字也逐渐有所不同。那几字望去杀伐中透着一丝仙气,确是有些与众不同之处。但济天下只点评书法却不辨宇,慢慢地纪若尘就发觉不对了。

    济对面上一红,知道无法蒙混过关,终于咬牙道:“这三宇不识。”

    纪若尘笑了笑,揭过这一张绢纸。济天下这一次不再考虑书法问题,只是盯着纸上两字猛瞧,看了半天,忽然一拍大腿,道:“我知道了!这些字乃是前朝姜尚姜子牙召唤仙兵天将时,那篇祭天祷文所用的文字!只可惜那老鬼私心太重,从不肯将这些文字授人。他死之后,这些上古文字泰半流失其意。幸好我对前朝历史了如指掌,考据详实,这两字倒还是识得的。一个是文字,另一个…另一个该是山字。”

    接下来数张绢纸翻过,济天下认出了河,王,日,月,玄,清六宇,倒有十一字不识。他盯着最后一宇,憋得满面通红,方咬牙道:“这是…这是锅…不对,是鼎…错!是盆!”

    书房中忽然不知从哪里响起一声若有还无的金石鸣音,济天下登时两道鼻血就滴了下来,将那张绢纸污了。

    纪若尘吃了一惊,一边扶济天下坐下休息,一边在心中自行整理过顺序,暗想道:“文王山河鼎?倒是一个好名字。”

    济天下竟能够认出这许多字,倒是一件意外之喜。纪若尘有心将鼎身上所镌文字一一问来,就算十中只知三四,也是不小的收获.只是今日看来济天下已累得狠了,不好再问。反正时候还长,日后自会慢慢的问出来。

    刚出得济天下院落,云风忽然匆匆而来,一见纪若尘即道:“若尘,真人们有吩咐。”

    原来云风刚刚得到消息,紫阳真人他与纪若尘即刻起行,赶赴长安游说高力士,好与那真武观在明皇殿前一决雌雄。

章三十三 长安 上

    丁当声中,一片银片被打成银环,套在了一根三尺长的细铜管上。铜管上镌满了咒文,大多是增强御火、韧性的咒文。紧接着两根吹弹得破的纤指轻轻一捏,那银环就生生地嵌进了铜管当中。

    “你这婆娘干些什么!我的阳火御鬼笛啊!就这么被你给毁了!”旁边传来一声哀嚎。

    云舞华分毫不去理会那汉子的鬼哭狼嚎,右手掌心中亮着一朵淡青色的真火,火中一块赤铜,已被溶成一团铜水,飘浮在真火正中。她右手微微一倾、铜汁就此滴下,将那只三尺长的阳火御鬼笛的笛孔一一封死。

    在她身旁一株大树上,正缚着一个面皮白净、书生模样的人物,他面有青色,身有鬼气,显然是常年与尸道鬼畜打交道的修道者。他显然对这支御鬼笛极是心痛,哀号不已。

    此人本是湘西万鬼宗门人,乃是御鬼唤尸的高手,只是今日时连不济,刚用阳火御鬼笛召了些符鬼行尸出来,就不知因何惹到了从旁路过的云舞华,被她骤然发难,一击而倒,夺了阳火御鬼笛去。

    云舞华名头不小,这人倒也是认得的。只是他连问数遍何处得罪了云舞华,她不予理睬,只是开始动手改造这支铜笛。那人爱笛如命,一身道法倒有大半需靠此笛施展,一见之下简直心痛得如欲昏去。他本非什么善类,急火攻心之下也就口不择言,骂道:“你这千人骑的騒货,凭什么如此强凶霸道…”

    他尚未骂完,忽然倒吸一口凉气!云舞华已转过头来,冷冷地看着他,双眼中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