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香港(选载)-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时在家,曾太还要为丈夫打理至爱的锦鲤:”每条锦鲤都有名,最肥的那条叫‘杨贵妃’,有好多斑点的叫‘樱花’。”另外,她还要照顾丈夫的“煲呔”:“他有几百条煲呔,我会将不同颜色、款式分开,以配合不同场合。有时我会建议他如何衬衣服。”而闲时,曾太还会剪下关于曾荫权的报道。她能讲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是曾荫权的普通话老师。
曾荫权这次参选期间,曾太有更多机会与丈夫出席公共场合,她也很喜欢这样的安排:“同他一齐出席活动,可以多点时间在一起,这样的机会好难得,我好想大家总在一起。”当丈夫遇到示威者不友善的对待时,曾太却不觉得十分特别。她认为:“有不同意见很平常,要用平常心看待。”对于传媒批评她的衣着外形,曾太并不在乎,她更笑指传媒至今对她“仍很仁慈”。
已随书法家戚谷华学习书法10多年的曾太,认为自己借此培养刚柔并重的性格,但她却不喜欢为人题字,因为“这是一种压力,不会得到乐趣,况且自己还未达到那个层次”。和曾荫权结婚后,曾太一度在香港法国文化协会学法文,“现在还可以说几句”。曾荫权在美国哈佛大学修读期间,曾太也带着儿子去。不过,她并非整天关在家里,而是趁时间在哈佛读有关室内设计及公关的校外课程。曾太还酷爱音乐,多次举办慈善钢琴演奏会; 1995年曾荫权升任财政司后,她担任香港女童军总会副会长至今。
在外人眼中,曾荫权夫妇非常恩爱,两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天一起到教堂祈祷,经常一同散步谈天,每逢假日,夫妇俩常牵手到湾仔街市买菜,去餐馆就餐。但很少知道他们“青梅竹马”的故事。
曾太的父亲是澳门3大饼家之一“元记饼家”的老板鲍元羲,与曾家属远房亲戚,也是世交。曾荫权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与太太初识时的情景。“我13岁时,我爸爸第一次准我跟我舅父去澳门,我妈妈在澳门住了很多年,有个表亲在那里,我的表舅父家有个表姊妹是太太的同学,就认识了她。她那时是个很特别的女孩,第一次见她来的时候,她是梳很短头发的,因为她成日游水。另外呢,蹦蹦跳跳的,有点假小子的感觉,对我来说是很特别,很新鲜的感觉,对我吸引力很大,所以一见面就中意她了。”曾荫权毫不掩饰对曾太的“一见钟情”。
“他到澳门探舅父,一班男孩踩单车,好开心,后来两家人经常见面,我和他时常通信,这些信我现在还保留着。”曾鲍笑薇也对自己的初恋记忆犹新。外表贤淑的曾太,当年在澳门读书时,喜欢打篮球、跳高和跳远,在疲累时,大家便坐到大菠萝树下,有时还会一起吃树上掉下来的大菠萝。
曾鲍笑薇记得曾荫权送她的第一份礼物,是一个珍珠链坠,“虽然很便宜,但我很感动,一直保留到现在。”不过,她最爱的是一只镶钻的劳力士手表:“我和他在数年前曾到澳洲公干,当时他晚我一天回港。他一回港,便送我这只手表,原来他是待我回港后特地去买的礼物。”
鼓励每个家庭最好生三个小孩的曾荫权,只有两个儿子。他曾自爆当初夫妻二人曾为“生不出孩子”而感沮丧,甚至萌生领养小孩的念头。“1969年结婚,结婚之后就想二人世界,不想生小孩,差不多三十岁了,准备生小孩,又生不到,什么办法都想尽了。有一段时间我们真的挺沮丧,生不到小孩,怎么办?想不如我们去收养一个吧,谁知道没多久太太就有了身孕。”2004年8月,曾荫权夫妇带着已成年的儿子专赴山东省嘉祥县,冒着大雨到曾庙和曾林祭祀先祖曾子。
曾荫权虽然贵为香港的首长,但在家中,事无大小,却是太太做主。“比如她去买菜,我帮她拎着个袋,她逛商店我也跟着逛一阵,不过我没什么耐性,她很多时都怕跟我一起去。因为我要买什么,见一样我买了就走,她看完一次去第二间又看一次,回头再看一次,再往返一次都不买,第二天再回去买,这样真的很麻烦。”他自言,根本不想管家务事,“否则,用我的思维,两人就有可能闹别扭。因为我自己用的方法很不同。”
“所以我终于是赢的,家里我说了算!”曾太笑着说。换言之,家庭的管治权在曾太?曾荫权回应:“起码家里的钱、什么事都是太太管,不关我事,也不需要管,她管得很好,以前未结婚时我财政困难,结婚后没有财政困难,所以她管得挺好!”他还透露一个秘密:“我的银行户口是联名的,我太太的银行户口我没有名的。”
曾荫权承认,自己的性格刚烈,发脾气的时候,多数要太太迁就,“这方面很多谢太太,她做得最棒,每次我发脾气,她总是先不出声,等我一静下来,再同我理论。”
总结二人的相处之道,曾太一语道破:“(发脾气)是人性的一面,是一个人的真,喜怒哀乐是日日都发生,不可以要一个人全日都和善的,你要接受这件事。”在曾鲍笑薇眼中,“他(曾荫权)对我十分重要,我的一生一世,都是因为这个好的决定,就是有我好好的丈夫。他很踏实,有上进心,好关心我和我家人,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他表面严肃刚烈,内心很浪漫、善良、有激情。大概是因为他很早便承担家庭责任,而且父亲管教很严,所以把两兄弟训练得很有纪律,克制内敛。” 她这里说的曾荫权的弟弟,指的是曾任香港特区警务处处长的曾荫培。
曾鲍笑薇如今每个月都会回澳门探望99岁的母亲。对于已过世的父亲,她至今仍旧很崇拜:“他人缘很好,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与世无争,好善心,个个当他是好朋友,我也要向他学习。”虽然已贵为香港特区“第一夫人”,但在家人心目中,曾太却仍是一个需要照顾的“BB”:“家人都当我是小朋友,要我保重,早点睡觉。“妈妈也不知道特首夫人是什么,我只告诉她,(曾荫权)又升了一级。”
道是无情却有情在香港政界,曾荫权心直口快是出了名的,有人形容他“语不惊人誓不休”。在一个公开场合,他忆起1998年击退国际炒家的往事,竟脱口而出,说港元与美元联系汇率一旦脱钩,“犹如失了处女之身,一次贬值后,以后就什么都可以做”,令听者大吃一惊。但在过去几年面对外界关于竞选行政长官的各种猜测和传言,曾荫权的嘴巴却一直很严。
曾荫权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2001年香港一家周刊访问他的一名前任厨师,内容提及曾的私生活。曾荫权认为该文章内容完全失实,就自付律师费用,向该刊发出律师信,指出有关报道涉及诽谤成分,最后以该周刊被迫刊登整版道歉启事而告终,创下了香港首位高官就诽谤向传媒采取法律行动的记录。
曾荫权的“煲呔”情结多年来成了他的性格标志,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快人快语的急性子是他打“煲呔”的主因之一。他指着自己的“煲呔”哈哈笑着对本书作者说:“打领结效率最高,领带很漂亮但很长,越贵的领带弄脏的机会越高。而且我生得个子小,较矮,打领带,一边要比另一边长,每天那样比对,花很多时间,蝴蝶结没有这个问题。”
他坦率地总结自己的优缺点,尤其对自己的“坏脾气”直认不讳:“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有30多年的行政经验,相信我做事有承担,尊重香港人的能力和理想。当然我的脾气是比较大的,现在收敛了一些,因为吃了些苦头。”他笑说,同事与朋友都知道他是对事不对人,若真的怪错了别人,也一定会道歉:“他们对我很好,也很理解我!特别是太太很包容我,但过后,哈哈……她会提醒我!”曾与他开过闭门会议的立法会议员透露,曾荫权为人执着,发火时拍过桌子,不过怒气过后就会握手言和。
曾荫权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曾太回忆说:“我们的长子13岁时,送他到英国约克郡的一所天主教寄宿学校读书。孩子一直表现得很坚强,但在我们将他交给监护人,说再见那一刻,他忍不住哭,我和先生也流眼泪,二人开车回伦敦,几小时路程,轮流开车轮流哭。”
曾荫权是传媒的“宠儿”,连带家人也逃不过被追访的命运。谈及这一问题,他说:“这对他们(儿子)不公道的,不关他们的事,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比如小儿子,他毕业那年是全球经济低迷,找工作不是很容易,但他很走运,在香港找了一份工作,在英国找了一份工作,在美国找了一份工作。香港的工作薪水是最高的,也是他最有兴趣的,对他来说也很方便,可以在家住,但因为他怕人家说工作一定是爸爸裙带关系找的,最后只好决定在美国做事。我们的儿子是有无形的额外负担,因为爸爸是新闻人物。”
……
独特的“曾荫权风格”在他上任行政长官伊始便可见一斑——第一个工作日: 上午召开行政会议,中午会见传媒,下午探望遭受暴雨侵袭的地区; 第二个工作日下午,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促进行政与立法的首次沟通……
对于自己的两年工作效绩,曾荫权充满期待,也十分具体: 香港现在的失业率是5。7%,虽与高峰期的8%相比明显下降,”但我还希望可以继续下降”。
“我期待和所有香港人一道分享‘香港之梦’!”曾荫权坚定地说。
曾荫权简历个人背景:1944年生于香港;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家庭状况:妻子曾鲍笑薇,育有两子曾膺殊荣:2002年获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1997年获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任职履历:1965…1967年,西药推销员1967年加入政府任二级行政主任;1971年考获政务主任1974…1995年,任职财务科、铨叙科、沙田政务专员、副贸易署长、副常务司、行政署长、库务司1995年任首位华人财政司2001年接替陈方安生出任政务司长; 2002年任新问责制下的政务司司长2005年3月12日,担任署理行政长官2005年6月16日,当选行政长官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正式任命曾荫权为行政长官,即日就职
唐英年: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1)
唐英年在香港经历非典疫情的洗劫之后,接替梁锦松成为特区政府第三任财政司司长。临危受命,他以“脚踏实地”四个字表达自己的信念。他经历了香港经济从低谷到复苏的全过程,香港人的脸上也挂上了“唐司长式”的笑容。
专访:理财要“以民为本”
两年多来,您在这个位置上经历了香港经济从低谷到复苏的全过程。有人说您是福将,您怎样看待这个说法?
我2003年8月接任财政司长的时候,心情是战战兢兢的。我是香港土生土长的,清楚地知道香港经济当时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之一,除了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又加上非典疫情打击,真是雪上加霜。许多市民心情是很沉重的,对整体经济环境的失望,对政府的怨气,都是非常之大的。
过去两年多来经济明显复苏,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和全国13亿同胞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还有香港人逆境自强的努力。中央政府不断地鼓励我们,当中签署和实施“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居民来港“个人游”,以及简化内地企业来港经营的程序、批准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个人业务等,都对香港经济从低谷中迅速复苏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从巩固复苏成果和着眼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特区政府是否应着力推动经济尽快实现转型?
我们本着两句话,一是“背靠内地,面向世界”,另一句话是“市场主导,政府促进”。
“背靠内地,面向世界”,是我们独特的优势。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我们既有“一国”的优势,也有“两制”的优势。我们维持一个法治、高度自由和多元化的社会,以及货币自由兑换、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廉洁、高效,税制简单而且税率较低。香港背靠内地庞大的市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给香港各行各业带来无限商机。环顾全球,只有香港具有以上这些优势。香港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建设一个提供优质服务的国际都会,为内地、亚洲以至全球提供服务。
“市场主导,政府促进”,就是我们以市场经济为主体,政府积极促进主要经济支柱的发展和壮大,致力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一是金融服务。配合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香港在金融服务方面是可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的。香港资本市场在过去10年为内地企业融资110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