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回北魏 >

第54部分

重回北魏-第54部分

小说: 重回北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平棘城门已经挤满了人,既有本地郡守冯商和主簿,功曹和平棘县令以及各僚属,也有本地士族中大大小小十几家家主。不过这些人站的地方倒是泾渭分明,有官身,在公府任事的都站在左边,本地世家大族都站在右边。左边的自然是以冯商为主,右边的就是以李恢长子高邑侯李悦祖为首,还有几个李家其他子弟。

    此时李氏一族以李安世辈分最高,官职也最高,他以下的就是李囧,本是和李安世同辈,但是李囧在平城任职,所以现在赵郡就由闲居在家的李悦祖等人负责家务。前日李安世得了拓跋慎答应来李家拜访的消息后就已经从相州回到赵郡,只是顾虑到如果自己亲自去迎的话,太过受人瞩目,不论是对他还是对拓跋慎都不好,所以就让李悦祖代表李家出城迎接。

    “冯府君久在京城,比我等这些久居地方,一年来往不出本州之人来说,更为见识广博才对。李某近览族兄来信,说冯府君名动京邑,又是昌黎王殿下座上宾,想来冯府君定是见过皇子殿下?待殿下到了,还请冯府君代为介绍一二可否?”李悦祖看着冯商笑问道。

    李悦祖最初对这位去岁才来赵郡就任的太守观感并不怎么样。总结下来就是贪,庸,在其位不谋其政。贪财这一条不说它,官场上不贪财,像高允那样要家人樵采做工度日的凤毛麟角。只说庸,朝廷去岁底到今年三月,数次下诏地方守令力劝农桑,这冯商却只派了僚属做做表面文章,出了劝农文告,自己却从没有出过城去各县巡查农事。

    李家冯商也登门过多次,不过因着冯商不时露出的一股子小家子气,让李家众人都看不起。

    冯商想和李家结交的事还不算什么,每任太守来了之后都会像他这样与当地大族交好。冯商并不特殊。

    让他对冯商感观大恶的是,冯商年初想要与东房联姻,在被东房世父婉拒之后,竟然又来找他结姻。此事大大刺激了李悦祖,数月以来一直耿耿在心,至今难以释怀。他虽自认如今家世衰微,自己如今还是闲居之身,不比东房世父高任刺史,但是好歹亡父也是朝廷追认的巨鹿公,自己也是侯爵品位,却受到冯商这轻狂小户如此轻慢。

    今日在这里遇到冯商,李悦祖心里面的旧怨浮上心头,起了挤兑这势利小人的想法。这冯商在京城的丑事他这等消息灵通的门户自然知道,这种人也不可能有机缘认识皇子。是以才出言讽问。

    冯商听了李悦祖话中的“名动京邑”一语,心中气怒舔胸,知道他这是讽刺自己在皇宫里面出丑的事,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生之污点,过去也从没人会在他面前说这个事,没想到今日李悦祖竟然在自己诸多僚属面前如此不留情面。可是思前想后一番考量以后,发现自己还是得忍着。那事不说破还好,挑破了他在这赵郡就要威望大失,以后就要一直被僚属背后指指点点了。

    冯商也清楚,李悦祖这是报复他之前求亲先去找了李安世的事,可是这事在他看来不算错,李安世官任相州刺史,爵封赵郡公,哪里是个闲居侯爵能比的,世上谁不是仰高俯低?若是不情愿,直言便是,何至于当面奚落于此。

    “二皇子殿下久居深宫,外臣何缘得见?李君候此言何其愚也?下官得太师吩咐,若得遇二殿下驾临赵郡,当亲迎殿下至家中小留。昔日虽不得见,今日亦可瞻拜。”

    “哼!”李悦祖见冯商拿冯熙来压他,心中更加轻藐于他。说道:“李某今日得家伯并伯母吩咐,正要迎殿下小住两日。家伯出京外任六载,不能久在驾前,正要一尽臣节,家伯母随家伯离京长久,正要一叙亲情。家弟数日前已去迎迓,殿下已然应允。冯府君好意,可留待将来。”

    冯商听了李悦祖的话,心中一紧。他刚刚说接到冯熙的信倒不是假的。冯熙自从得知李冲和郑羲等人一同去给拓跋慎送行以后,就知道李冲或许有辅保拓跋慎为太子的想法,此事虽然还不能真正确定下来,但是李冲作为外臣,与拓跋慎又没什么交情,是没有给拓跋慎送行的道理的。更让冯熙担忧的是,皇帝竟然没有拒绝李冲的请求。这件事不能简单当作皇帝一时疏忽的结果。而且此事一出,只怕会让更多人对皇长子的地位产生想法。拓跋慎也很有可能因为皇帝允许李冲送行的事,起了与拓跋恂争位的心思。

    所以自从拓跋慎离开京城以后,冯熙就每隔几日派一拨人去打探拓跋慎的动静,一是想等着拓跋慎自己犯错,好有借题发挥的机会。二是看拓跋慎会不会与地方豪族结交以壮大势力。给冯商写信吩咐冯商请拓跋慎去他家做客,也是为了防止拓跋慎去结交地方豪族。本来这封信只是冯熙留的后手,没想到拓跋慎真的会去赵郡。冯商也没想到拓跋慎会来,更没想到拓跋慎已经答应去李家留住。

    两人正夹枪带棒,互相讥讽间,就看见远处有数骑飞驰而来,一路上灰尘漫道。

    这几人正是于忠派来,专程来通知李娘子被劫之事的于麟等人。

    冯商和李悦祖正要等这几个人到了之后询问拓跋慎何时能到,就听到对方之中有人问道:“高邑侯李公可在?我等奉二皇子命,有事通报高邑侯。”

    李悦祖愣了一下,不明白二皇子为什么人还没到,就派了人前来,还有事通报。

    难道二皇子临时决定不来了?

    “李某在此,请问二皇子有何训教?”

    于麟等人都下了马,行了礼后道:“正要告知李君侯,我等在平棘县境偶遇君侯女为匪人劫持,已经擒了匪人,殿下命我等飞骑通报,以免李君侯担忧。君侯爱女今在殿下处,李君侯勿虑。”

    李悦祖把这个消息震住了好一会儿,他前几日就派人去通知在信都探亲的女儿回来,算算时刻正是今日该到平棘,只是一早事情太多,忘记了女儿归家的事。没想到爱女竟然会遭遇到这种灾厄。

    “是何处匪人?平棘郡城,何得有匪人?”

    “据君侯女公子所言,匪人便是赵郡冯太守第二子。”

    李悦祖愣愣转过头看着冯商,捏起拳头扑了过去。

第90章 李娘子() 
且不说平棘城门口的冲突。

    再说拓跋慎的使团又走了两三刻左右才到了离平棘城十里左右的官驿处,按照此前商议好的,到了驿站就要让将士们稍稍休息一会儿,毕竟驾车也是很消耗精力的。马骑久了也要下来活动一下筋骨。

    拓跋慎和李彪,郑道昭等人下了车之后,就让刘腾去见了驿官,吩咐他将烧好了热菜汤抬出来给将士们饮用,这件事是到驿站之前,于忠就派人来通知了的。这里没什么好东西,也就各色菜蔬还有一些,只能做点热菜汤糊弄一下,等进了城后,拓跋慎准备自己出钱给将士加些餐点。

    出门在外,没法讲究,就是李彪和郑道昭这种自恃名士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得屈从现实去喝清水菜汤。

    看着李彪等人饮用菜汤的时候,拓跋慎想起了还在他的车中李家娘子,他的出使符节和调兵符节也还在车中,还有一些书籍也要整理一下。待会儿进城时还要让李彪和于忠拿着符节进城才行。而且待会儿为了维护一下威仪,他总不能空放着大车不坐,去跟别人挤小车。到时候还不让人看笑话。总不能等一些官员到了他的车前面拜见,他却从后面步行出来,让一帮子士人和官员去拜个闺阁女子吧。那今日官场上必出笑谈不可,传出去大概不会有几个人会说他怜香惜玉,而会说他没有皇家威仪。

    此时李娘子坐在车窗边,手中拿着一本不同于当时卷籍样式,由粗线装订的线装式书籍观览。这种书在这里有五六册,都是拓跋慎以前抄写之后装订的。这些书都不是什么论语,孟子一类,而是拓跋慎特意抄写装订的喜好诗文,分门别类为诗,赋,政论文等等。都是拓跋慎喜欢的文章,比如节选的诗经,三曹诗文,两汉诗赋,诸葛亮,陶渊明的诗文都有,再加上历代的政论性文章,没有特定的格式选材,喜欢的都会分类抄在上面,时常都会看看。他还有过学学萧统,自己也编一本能流传后世的文选的想法,不过现在这里面的诗文都是他自己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也就不拿给别人献丑了,只有他自己看看。

    李娘子也是在车中呆的长了,耐不住性子,才会去翻动这些书,他平时读的书也不少,不过没这本书里面这么驳杂多样,因为是拓跋慎精挑细选的好文章,就算是别人不会都喜欢,大部分还是受大众欢迎的佳文。

    李娘子正看的入神间,忽然感受到车内明亮的光线受到了遮掩,抬首向车门看去,却见是拓跋慎双手分开纱帘走了进来,李娘子赶紧放下手中的书站了起来,脸色又是羞红不已,手都不知道藏在何处了。既有不通知主人,擅自翻阅书籍的不好意思,也有突然独自面对拓跋慎的紧张感。

    拓跋慎看着把李娘子放下的书,封面上写着政论二字,里面都是些政治性论文,比如过秦论,贵粟论这种文章。李娘子翻开这本书,也是被封面上的政论二字吸引,因为其他书上面的诗,赋一看就知道里面写的什么,唯有政论她不明何义,是以才翻开阅览。

    看着束手束脚,有些不安的李娘子,拓跋慎笑问道:“李娘子也爱好文史吗?”

    “是,在家中无事,也时常读些书史。”

    “李娘子方才看过何人文章?这些诗文都是我雅好抄录而成。一直欲求同好共赏。娘子若不弃,不妨赐教。我常在家中空读诗书,少有同学来往。娘子既读诗书,可知也是尼父门下,如此也算同学,当可赐教一二。”

    这里离城还有点路程,他现在总不能把人家娘子赶出去,还不如找点话题聊一聊,而且说些话,也正可缓解尴尬,对方也不会那么紧张。而且他刚刚说的也不全是客套话,他抄的这些诗文他自己喜欢,宫里面也找不到什么同好,至于郑娘子,好不容易才有机会见一面,总不能去聊诗文感想吧?

    李娘子听了拓跋慎话中“共赏”一词,有些不大适应,脸色微红道:“魏武之篙里行,短歌行,曹子建之白马篇。”

    “曹氏父子俱是佳才,其才堪称文宗。娘子以魏武,子建何者为佳?我听闻南朝谢灵运对曹子建推崇备至,曾称天下才一斗,子建独得八斗,娘子以为,曹氏父子,何者为佳?”

    “小女子浅见,以魏武为上,子建次之。”李娘子见拓跋慎态度温和,几句话之后也没有了紧张感,想了一下后答道。

    “何以见得?我家有二姊,向日读子建诗文,以子建诗文词采华茂,瑰丽雅质。而少阅孟德诗文,以其文女子不亲。私以为女子爱子建胜于孟德,为何娘子推孟德而黜子建?”

    “曹子建之诗文,可以为建安前后大异,子建少年之时,有其父亲宠,举止之间甚为得意。其白马篇,侍太子坐皆有不知疾苦,年少气盛之旨。建安以后,子建失父爱,颇受曹子桓压抑,处处小心,动辄得咎。子桓更置监国使者监子建国。及曹睿即位,上自试表尤不得用。子建居国三迁,号有六易。故其文风改易,多以苦怨愁郁行于词色。其七哀诗有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等形于怨妇之辞。子建少年曾有当编壮士籍,捐躯赴国难之句,建安后意志消沉,忧寡遣怀,再无激励自勉之词。”

    “再观曹孟德之诗,篙里行明其忧国之思,短歌行表其豪迈之情。其诗多以自畅情怀,激励士人报国为要。曹孟德之志,及至晚年不减丝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中情怀,子建何能及?”

    “子建诗文,妙似闺阁女儿情怀,幽怨之情溢于文笔。故而闺阁女子读之,颇合心境。”

    “方今时值丧乱之世,正是男儿捐身报国之时。子建之诗,无益于家国。以此观之,魏武之诗才,足列子建上者。”

    拓跋慎看着李娘子,呆了好一会儿,觉得此刻的李娘子,与初初见时有天壤之别,实在没想到这李娘子会有这等识见。刚刚见这李娘子时,她还面有惊惧之色,衣装不甚整洁,他还以为对方是个娇柔女儿。没想到这十四五的少女竟然有如此见识。

    如果她有太后一般的机遇,想来其成就必不逊于太后吧!

第91章 李贵妃() 
平棘城楼上,郡守冯商和一些寒门出身的郡吏凭女墙远眺西方官道,冯商此时右脸上一片青紫色,正是因为挨了李悦祖愤怒之下的两拳所致的。

    好在当时他身边还有不少郡吏,李悦祖身边也有不少士绅,只等着李悦祖扑上去打了两拳就赶紧把他们分开,所以伤得不重,过几日就能好。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