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译注1-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消息:将息;休养。所患:病。
④“我病”句:殷仲堪想起兵时,请堂兄殷觊同时起兵。殷觊不但不肯答应。且认为殷仲堪是
想排斥异己,培植亲信,非常反对起兵解决朝廷是非。所以殷仲堪去探病时,殷觊说了这样的话。按:
《晋书)本传载,觊对仲堪说:“我病不过身死,但汝病在灭门,幸熟为虑,勿以我为念也。”
【译文】
殷觊病重,看人只能看见半面。荆州刺史殷仲堪当时正要起兵内伐,去
和殷觊告别,看见他病成那样,就哭了,嘱咐他好好养病。殷觊回答说:“我
的病自会好的,我只担心你的病呀!”
①
(24)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堕者 ,远公曰:
②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执经登坐,讽诵
③
朗畅,词色甚苦 。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注释】
①堕者:同“情者”,懒惰的人。
②桑树之光:照在桑榆、榆树梢上的落日余辉,比喻老年时光。朝阳之晖:比喻年少时光。
③词色:同“辞色”,言辞和表情。苦:指恳切。
【译文】
惠远和尚住在庐山里,虽然年老了,还不断地宣讲佛经。弟子中有人不
肯好好学,惠远就说:“我像傍晚的落日余辉,按理说不会照得久远了,但
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亮呀!”于是拿着佛经,登上讲坛,诵经响亮
而流畅,言辞神态非常恳切。高足弟子,都更加肃然起敬。
① ②
(25)桓南郡好猎 。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 。骋
③
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 。或行陈不整,麏兔腾逸,参佐无
④ ⑤
不被系束 。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 。常自带绛绵绳
著腰中,玄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
⑥
堪芒也 。”玄自此小差。
【注释】
①桓南郡: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曾任江州刺史、荆州刺史等职。
②田狩:打猎。隰 (xí):低而湿的地方。
③双甄:作战时军队的左右两翼称双甄。打猎也像打仗,所以也称两翼为双甄。
④行陈:即行阵,军队的行列。麏 (jūn):獐子。
⑤贼曹参军:参军是州府的属官,参军分曹 (即分科、分部门)办事,贼曹是其中一个部门。
… 页面 207…
⑤会当:总有一天会。芒:刺。按:缚人用粗麻绳,绳粗有刺,所以自带绵绳,以免麻刺扎手。
【译文】
南郡公桓玄喜欢打猎。每逢打猎的时候,车马非常多,五六十里的地面,
旗帜铺天盖地。良马奔驰,像飞一样追击着野物;侧翼队伍所向之处,不管
山坡山沟,概不回避。有时队列不整齐,或者让獐兔等野物逃脱了,下属官
吏没有不被捆起来的。桓道恭是桓玄的族人,当时任贼曹参军,颇敢直话直
说。打猎时常常腰里带着一条红绵绳,桓玄问他:“这是干什么用的?”道
恭回答说:“您打猎的时候,喜欢捆人,我总会被捆的,怕两只手受不了那
粗绳上的芒刺啊。”从此以后,桓玄捆人的事就稍为少些了。
①
(26)王绪、王国宝相为唇齿,并上下权要 。王大不平其如此,乃谓
②
绪曰:“汝为此歘歘,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
【注释】
①“王绪”句:晋孝武帝、安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辅政,信任王国宝、王绪两堂兄弟。安帝
即位后。兖州刺史王恭等憎恨这两人扰乱朝政,起兵声讨。会稽王为了平息各州
的不满,便杀了王绪,把王国宝交付廷尉治罪并赐死。唇齿,比喻有共同利害的双方互相依靠。上下,
唐写本作“弄”,“弄”的俗体作“卡”。
②歘歘 (xūxū):同欻,指轻举妄动。“曾不”句:这是用汉代周勃的故事。周勃免丞相职后
回到封国去,有人告他谋反,汉文帝把他交给廷尉问罪。使他遭受到狱吏的凌辱。周勃出狱后说:“吾
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这里借用这句话来警告王绪,如不改悔,将来也会下狱治罪的。
【译文】
王绪和王国宝互相勾结,一起倚仗权势,扰乱国政。王大很不满意他们
的所作所为,便对王绪说:“你做这种轻举妄动的事,竟然没有考虑到终有
一天会感到狱吏尊贵吗?”
① ②
(27)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 ,谢混曰:“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
③
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 ?”玄惭而止。
【注释】
①“桓玄”句:桓玄得势时,谢安已死,他想把谢安旧宅夺过来,遭到谢安孙子谢混的反抗。
营,有围墙的住宅。
②“召伯”句:召伯,即召公,周文王的儿子,封于召地,和周公一样成为一方的首领,所以
又叫召伯。召伯巡视南国,住在甘棠树下一所房子里处理政事。他走后,百姓想念他的恩德,就不忍
损伤那棵树。
③文靖:指谢安。谢安死后谥号是文靖。
【译文】
桓玄想把太傅谢安的住宅要来修府第,谢混对他说:“召伯的仁爱,尚
且能给甘棠树带来好处;文靖的恩德,难道再也保不住五亩大小的住宅吗?”
桓玄听了很惭愧,就不再提了。
… 页面 208…
捷悟第十一
【题解】
捷悟指迅速领悟。本篇记载几个对人、对事物快速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
的事例。突然遇到一件意外的事,在常人尚未理解之时,能根据人或事物的
特点、出现环境、当时的诸多条件等等来综合分析,做出判断,这就是一种
悟性。培养这种能力,有可能对付突发事件。例如第2则记曹操在一杯酪的
盖头上题个“合”字,杨脩看到这里没有用“合”字的条件,于是从该字的
组成部分看出是“公教人啖一口也”。有时突然出现危险情况,一些人可能
被吓得不知所措,而机智的人会迅速适应环境并思考化险为夷的办法,第 5
则正是反映出当局者迷和旁观者清这两种情况。
但是篇内所记,有一些事情跟捷悟似未可等同看待。例如第6则记桓温
欲夺郗愔兵权,郗愔没体会到这点,而他儿子在桓温手下任参军,明白桓温
的想法。这看来是朝夕观察的结果,而非捷悟所致。第7则所记的更是有意
捉弄人家,跟捷悟无关。
(1)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
①
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
②
字。王正嫌门大也 。”
【注释】
①杨德祖:杨脩,字德祖,曹操任丞相时,调他任主簿,有才学,有悟性。后来被曹操杀害了。
相国:指丞相。汉代有时设相国,有时设丞相。这里指相国府。榱桷 (cuījué):椽子。
②王:指魏王曹操。
【译文】
杨德祖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当时正建相国府的大门,刚架椽子,曹操
亲自出来看,并且叫人在门上写个“活”字,就走了。杨德祖看见了,立刻
叫人把门拆了。拆完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
是嫌门大了。”
(2)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
① ②
解 。次至杨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
【注释】
①饷:送。盖头: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②教人啖一口:“合”字拆开,就是人、一、口三字,意为一人吃一口。
【译文】
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盖头上写了一个
“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轮到杨脩去看,他便吃了一
口,说:“曹公教每人吃一口呀,还犹豫什么!”
(3)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
①
八字 。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
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
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
②
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
③
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
【注释】
①曹婢碑:曹娥是东汉时代一个孝女,父溺死,她为寻找父亲尸首而死,
… 页面 209…
改葬时给她立了碑,就是曹娥碑。虀臼(jījiù):捣姜蒜等的器具。
②于字为辞:辞的异体字是辤。
③觉:同“较”,相差,相距。
【译文】
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旁路过,杨脩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
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脩:“懂吗?”杨脩回答说:“懂。”
曹操说:“你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
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脩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脩写道:”黄绢,
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妙字;外孙,
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好字;虀臼,是承受辛辣东西的,受辛合成辞(辤)
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脩的一样,
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
①
(4)魏武征袁本初,治装,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 。众云并不堪
②
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稗循,而未显其言 。驰使问主
③
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 。
【注释】
①袁本初:袁绍,字本初。按:东汉未年,群雄并起,各据一方,汉献帝时,曹操为司空,独
揽朝政;袁绍为大将军,督冀、幽、青、并四川。两人互相攻伐,最大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公元 200
年,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202年,袁绍死。
②太祖:曹操的庙号。竹椑 (pí)楯:椭圆形的竹盾牌。
③伏:通“服”,佩服。辩:聪明。
【译文】
魏武帝曹操要讨伐袁本初,修造军事装备,剩下几十斛竹片,都是几寸
长的。大家说这全部用不上,正要叫人烧掉。曹操在想怎么利用这些竹片,
认为可以用来做竹盾牌,只是还没有把这话说出来。他派人速去问主簿杨德
祖,杨德祖随即答复了来人,结果和曹操想的一样。大家都佩服杨德祖的聪
明和悟性。
①
(5)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 。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