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碧血剑 >

第102部分

碧血剑-第102部分

小说: 碧血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的纪录是六千多万,实际上远不止此数,当时男丁要被政
府征去义务劳动,不参加的要缴钱代替,所以百姓尽可能的






瞒报人口。外国学者们的估计相互差距很大,最高的估计认
为那时中国人口是一亿五千万人。我相信决不会少于一亿
③④
人。女真人大概不到五十万人。人口的对比是二百比一甚
至三百比一。满清所占的土地,只是今日吉林、辽宁、黑龙
江的一部份,与明方相比也是相差极远。明方火器犀利,葡
萄牙大炮尤其非清兵所能抵挡。
清方的长处,主要只是“明朝本身的腐败”,以及清军战
斗力强劲和统帅部高明的军事才能。只要袁崇焕镇守宁远,清
方的长处就发挥不出了。持久的缠斗下去,满清势必难以支
持。
袁崇焕宁远大捷,在军事上并无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
并没有摧毁清军的主力,甚至没有削弱清军的战斗力。然而
在政治上,对士气与民心却有非常巨大的振奋作用,这使中
国军民知道清军也不是不会打败仗的。经此一役之后,本来
投降了满清的许多汉人官吏和士卒又逃回来了。宁远城头的

大炮,轰碎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清方从来没有期望真能征服明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
祖宗,长期来做明朝所封的边疆小官。努尔哈赤幼时住在明
朝大将李成梁家里,类似童仆奴隶。所以他们对于明朝有先
天性的敬畏,自卑感很深。宁远之战,使他们下意识中隐伏
着的自卑感又开始抬头。
明朝是自己覆灭的,并非给满清所打垮。
满清与明军交战,始终强调“七大恨”,满清认为明朝有

七件大事欺侮女真人,逼得他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满
清一直没有自居能与明朝处于平等地位。“七大恨”的基本思






想,是抱怨明朝作为最高统治者,却在努尔哈赤与敌对部族
发生争执时袒护对方,没有公平处理,那是下级对上级的申
诉。例如第五大恨的“老女事件”,叶赫部的一个王公本来答
应把他十四岁的妹妹送给努尔哈赤为妾,但二十年后,这个
三十六岁的“老女”改嫁给蒙古王子,努尔哈赤认定是出于
明朝的授意,身为上级而不秉公断事。
差不多在每个战役之后,清方总是建议谈和。因为他们
对于目前的成就早就喜出望外,本来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只
求明方正式承认他们所占的土地,让他们能永久保有,就已
心满意足了。但明朝从来置之不理,认为对方根本没有谈和
的资格。明朝的态度是这样:“你们是朝廷的部属,只能服从
命令,怎么能要求谈判和平?”这种死要面子的心理,使得明
朝始终没有能争取到一段喘息的时间来整顿军备、巩固防御。
袁崇焕充分了解到争取暂时和平的必要。努尔哈赤的逝
世正是一个好机会。这时刚好有一个五台山的喇嘛李喇嘛来
到宁远。满洲人信佛教,尊崇喇嘛,袁崇焕就请李喇嘛作居
间的使者,派了两名都司和随从等三十三人,于天启六年十
月去沈阳吊祭努尔哈赤之丧,作初步的和平试探。但他知道
朝廷绝不喜欢提“议和”两字,所以报告朝廷时,只说是派

人去窥探虚实,以决定对之征讨呢,还是招安。这种夸大的
说法,目的自在满足皇帝和大臣的虚荣心。
明清双方统帅都熟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袁崇焕这
出“柴桑口卧龙吊丧”,皇太极如何会不省得?他将计就计,
于十一月派了两名使者,与李喇嘛一起来到宁远,致书袁崇
焕,表示了和平的意向。其中说:“你停息干戈,派李喇嘛来






吊丧,并贺新君登位。你既以礼来,我也当以礼往,所以派
官来道谢。至于和议一事,我父亲上次来宁远时,曾有文书
给明朝朝廷,请你转呈,但迄今没有答复。你的君主如果答
应前书,愿意和平,应当以诚信为先。”
书信中将金国(当时满清的正式国号是“金”,后来才改

为“大清”。)与中国平头并列。袁崇焕深刻了解朝廷自高自
大,对于文书的体例十分看重,如将来信转呈,必定要碰大
钉子,同时见到信中语气也不大客气,便告知使者说,此信
格式不合,碍难入奏,将原信交给使者退回。皇太极改写了
信封上的格式,袁崇焕认为仍然不对,又再退回。皇太极第
三次改写,自处于较低地位,袁崇焕才收了信。但明朝仍是
一贯的不答。
第二年正月(在金国是天聪元年),皇太极再遣前使,致
书袁崇焕求和,信中说:“两国所以构兵,在于以前明朝派到
辽东的官员认为中国皇帝是在天上,自高自大,欺压弱小部
族,我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下面照例列举七大恨,然
后提议讲和。讲和要送礼,要求最初缔结和约时中国送给金
国金十万两,银百万两、缎百万匹、布千万匹。缔约后两国
每年交换礼物,金国送礼: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中国送礼:金一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三十万匹。两
国缔结和约后,就对天发誓,永远信守。
所提的要求是经济性的,可见当时满清深感财政困难,对
布匹的需要尤其殷切。
大概袁崇焕要奏报朝廷,等候批复,所以隔了两个月金
国使者才回去,随同明方使者,带去袁崇焕及李喇嘛的书信






各一;猜想朝廷对金方的要求全部拒绝,所以袁崇焕无法作
出任何让步,他的回信内容雄辩,文采焕发,说道:过去的
纠纷,都是因双方边境小民口舌争竞而起,这些人都已受到
了应得的惩罚,再要追究是非,也已无法到阴世地府去细查,
只盼双方都忘记了吧。你十年苦战,既然为的只是这七件事,
现在你的仇敌叶赫等等都早给你灭了。为了你们用兵,辽河
两岸死者岂止十人?仳离改嫁的哪里只有老女一人?辽沈界
内人民的性命都不能自保,还说甚么财物?你的仇怨早都雪
了,早已志得意满。只不过这些极惨极痛之事,我们明朝难
以忍受罢了。今后若要修好,那么请问:你如何退出已占去
的城池地方?如何送还俘虏去的男女百姓?只有盼你仁明慈
惠、敬天爱人而作出决定了。你所要求的财物,以中国物资
的丰富,本来不会小气,只是过去没有成例,多取也不合天
意,还是请你重行斟酌罢。和谈正在进行,你为甚么又对朝
鲜用兵?我们文武官属不免怀疑你言不由衷了。希望你撤兵,
以证明你的盛德。
李喇嘛的信中说:袁巡抚是活佛出世,对于是非道理,心
下十分分明,这样的好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愿汗与各王子一
切都放开了吧,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皇太极回信给袁崇焕说:过去的怨仇,当然是算了,否
则又何必议和修好?你们的土地人民归我之后,都已安定,这
是天意,如果重行归还,那既违反天意,又对不起人民。金
国所以要出兵朝鲜,完全是由于朝鲜不对,现在已讲和了。说
到“言不由衷”,为甚么你一面说要修好,一面又派哨卒来我
方侦察,收纳我方逃亡,部队逼近我边界,修筑城堡?其实






是你才“言不由衷”,我国将帅对你也大有怀疑。至于所要求
的“初和之礼”,金银等可以减半,缎布只要原来要求的半成。
我方也以东珠、人参、狐皮、貂皮等物还赠,表示双方完全
公平。既和之后,双方互赠仍如前议。如果同意,希望办得
越快越好。
关于来往书信的格式,皇太极提议:“天”字最高,明朝
皇帝低“天”一字,金国汗低明朝皇帝一字,明朝诸臣低金
国汗一字。
他答复李喇嘛的信中,抱怨明朝皇帝对他的书信从来不
加理睬;又说:你劝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话很对,
但为甚么只劝我而不去劝明朝皇帝?如果双方都回头修好,岂
不甚善?
后来皇太极又致书袁崇焕,抗议他修筑塔山、大凌河、锦
州等城的防御工事,认为是缺乏和平诚意,并提议划定疆界。
平心而论,明朝朝廷瞧不起金国,于对方来信一概不答,
只由地方官和对方通信,金国也难免气愤。金国的经济要求,
虽说是双方互赠,实质上当然是金方大占便宜。金方答应赠
送的东珠、人参、貂皮等物,大概最多只能抵过绸缎布匹的
价值,明方付出的每年一万两黄金、十万两银子,等于是无
偿赠与。那时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银子(明初等于四两,后
来金贵银贱),明朝每年以二十万两银子买得一年和平,代价
低廉之至。熊廷弼守辽之时,单是他一军每个月的饷银就需
十多万两银子。如果有了十年和平,大加整编军队,再出兵
挑战,主动与被动的形势就转过来了。
皇太极对于缎布的要求一下子就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五,






而且又建议以适当礼物还报,希望和议尽快办理,可见对于
缔结和平的确具有极大诚意。他自知人口与兵力有限,经不

起长期的消耗战。此后每发生一次战争,便提一次和平要
求。
当时议和的障碍,主要是在明朝的文官。
明朝的大臣熟悉史事,一提到与金人议和,立刻想到的
就是南宋和金国的和议,人人都怕做秦桧。大家抱着同样的
心理:赞成和金人议和,就是大汉奸秦桧。这是当时读书人
心中的“条件反射”。
袁崇焕从实际情况出发主张议和,朝臣都不附和。辽东
经略王之臣更为此一再弹劾袁崇焕,说这种主张就像宋人和
金人议和那样愚蠢自误。
其实,明朝当时与宋朝的情况大不相同。
在南宋时,金兵已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全部,议和等于是
放弃收复失地。但在明朝天启年间,金人只占领了辽东,辽
西的南部在明人手中,暂时议和,影响甚小。
南宋之时,岳飞、韩世忠、刘锜、张俊、吴璘、吴玠等
大将,都是兵精能战,金人后方不稳,形势上利于北伐,议
和是失却了恢复的良机。明末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及金兵,惟
一可以依赖的只有西洋大炮。但当时的大炮十分笨重,不易
搬动,只能用于守城,不能用于运动战。
对于明朝最重要的是,宋金议和,宋方绝对屈辱,每年
CB
片面进贡金帛,并非双方互赠。宋朝皇帝对金称臣。然而皇
太极却甘愿低于明朝皇帝一级,只要求比明朝的诸臣高一级。
皇太极一再表示,金国不敢与中国并列,只希望地位比察哈






DB
尔蒙古人高一等就满足了。他和袁崇焕书信来往,态度上是
EB
很明显的谦恭。
可见宋金议和与明金议和两事,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皇
太极明白明人的想法,所以后来索性改了国号,不称金国,而
FB
称“大清”,以免引起汉人心理上敌对性的连锁反应。
袁崇焕和皇太极信使往来,但因朝中大臣视和议如洪水
猛兽,谈判全无结果。
当时主张和金人议和,非但冒举国之大不韪,而且是冒
历史上之大不韪。中国过去受到外族的军事压力而议和,通
常总是屈辱性的,汉人对这件事具有先天性的反感,非常方
便的就将“议和”、“投降”、“汉奸”三件事联系在一起。
当军事上准备没有充分之时,暂时与外敌议和以争取时
间,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出名的英主都曾做过。汉高祖刘邦曾
与匈奴议和,争取时间来培养国力,到汉武帝时才大举反击。
唐太宗李世民曾与突厥议和(那时是他父亲李渊做皇帝,但
和议实际上是李世民所决定),等到整顿好军队后才派李靖北
伐,大破突厥。不过这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观念的主流。主
流思想是:“与侵略本国的外敌议和是投降,是汉奸。”
其实,同是议和,却有性质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
基本关键在于:议和是永久性的投降?还是暂时妥协、积极
准备而终于大举反攻、得到最后胜利?议和停战只是策略,决
不等于投降。然而明末当国的君臣都是庸才,对于敌我双方
力量的对比、大局发展的前途都是茫无所知,既无决战的刚
勇,也无等待的韧力。袁崇焕精明正确的战略见解,朝廷中
下意识的认为是“汉奸思想”。






袁崇焕当然知道如此力排众议,对于自身非常不利,然
GB
而他已将自身安危全然置之度外,只是以大局为重。以他如
此刚烈之人,对声名自然非常爱惜,给人骂“汉奸”,那是最
痛苦的事。比较起来,死守宁远、抗拒大敌,在他并不算是
难事,最多打不过,一死殉国便是,那是心安理得的。但要
负担“历史罪人、民族罪人、名教罪人”的责任,可艰巨得
多了。越是不自私的人,越是刚强的人,越是不重视性命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