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这也是小李所能够分析到的。
小李听到小王说 “不知道”后说 “现在我知道了”表明,
此时他能够确定具体的日子即 值。在上面 个月份中有
天,而唯有在 月份,只有一个可能的日期即 月 日 ,其
余的月份中都有两个或三个可能的日期。
若张老师的生 日在 月 、 月 、 月这三个月份,小李
是无法说他知道了张老师的生 日,张老师的生 日只能有在
月,小李才能说 “现在我知道了”。因此,小李说 “现在我知
道了”表明,张老师的生日只能在 月 ,即 月 日。
小王听到小李说 “知道”后说 “现在我也知道了”,表明
小王根据小李给他的信息也推算出了张老师的生日。
… 页面 231…
在这个推理的过程开始,张老师生 日的可能是上述 天
中的某一天,这是双方的公共知识, 值为小李的知识,
值为小王的知识, 值和 值不是他们的公共知识。当小王
说 “不知道”张老师的生 日的之后, “张老师的生日不能是
月 日和 月 日”便是他们之间的公共知识。而当小李说
“本来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之后, 月 日是张老师的
生日便成了他们之间的公共知识。
… 页面 232…
如果一块冰淇淋蛋糕 由 “小娟和小明”两人分配,我们
还是要把博弈规则先讲清楚:第一轮 由小娟提出条件,小明
可以接受,从而游戏结束,小明也可以不接受,则游戏进入
第二轮;第二轮 由小明提出条件,小娟可以接受,从而游戏
结束,小娟也可以不接受,于是蛋糕完全融化,游戏同样结
束 。
虽然大多数人基于 “社会常识”或者说是善 良的心理,
预期一半对一半的分配方案看起来最公平,其实这个博弈却
有无穷多个纳什均衡 。事实上,假设蛋糕 的总量是 ,那么
小娟要 、小明也要 固然是一个纳什均衡,小娟要
、小明要 也是纳什均衡,甚至小娟要 、小
明只要 也是纳什均衡。最 “严酷”的,莫过于小娟要
、小明只能要 也是一个纳什均衡。反过来也一样。
我们说小娟要 、小 明只要 ,甚至小娟要
、小明什么都得不到也是纳什均衡,这只是事物的一个
方面;另一方面小明当然可以因为感到这么分配太不公平而
… 页面 233…
生气,拒绝接受这一条件。
这看起来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他着眼长远,希望建立或
者保持 自己作为一个不好对付的讨价还价者的形象,从而为日
后的讨价还价奠定基础,就是理性了,因为将来的讨价还价可
能是跟小娟进行,也可能是跟其他孩子进行,他们将同样得知
今天 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实际操作当中,小娟同样需要考虑到
这些问题,要向小明放出刚好足够的诱饵,比如留给他一小片
蛋糕,引诱他上钩。
但是为了使阐述过程保持简洁,我们将所有这些复杂问题
丢在一边,在一步博弈中假设小娟可以拿走她所要求的
份额。
不过,一旦出现需要第二轮谈判的情况,局势就会变化,
大大偏 向小明。现在,桌子上同样放了一个冰淇淋蛋糕,但
是两轮谈判过后,整个蛋糕就会完全融化。
这里要注意,假如在第一轮小明拒绝接受小娟提出的条
件,他随后可以提出一个反建议,不过,到那个时候,桌子
上只剩下半个蛋糕了。假如在第二轮小娟拒绝接受小明的反
建议,剩下的半个蛋糕就会融化,双方都将一无所获。
面对这个两轮的博弈,小娟现在必须向前展望她最初提
出的条件会有什么后果。她知道,如果她提出的条件太苛刻,
小明可以拒绝她的条件,从而在第二轮 占据有利地位,反过
来就剩下的半个蛋糕提出 “接受或者放弃”的分配方案,逼
迫小娟就范。这实际上意味着小明已经将那半个蛋糕握在 自
… 页面 234…
己手里。
可见,如果小娟不能阻止这一幕发生,即如果不能阻止
博弈进入第二轮,她必将一无所获。一旦看清这一点,她会
从一开始就提出与小明平分这个蛋糕,这也是说,这个方案
刚好足够引诱对方接受而又为 自己保有一半收益。这样,他
们马上达成一致,形成约定,平分这个蛋糕。
… 页面 235…
“分蛋糕”的讨价还价说到这里,多轮谈判博弈的基本推
理已经非常清楚,从而我们的讨论还可以再进一步发展。问
题总是在最简单的条件下先想清楚,然后向复杂的情况推广。
面对分蛋糕的多轮博弈,现在我们要么加速谈判进程,要么
延缓蛋糕融化的速度。
但是这种推广不能把实质的东西舍弃掉。分蛋糕的多轮
博弈,最富实质性的一点是,随着谈判各方每提出一个新的
建议和反建议,蛋糕都在融化。比如三轮谈判博弈,蛋糕从
一个变成 个再变成 个,直到零,最后什么也没有
剩下。
这时在第三轮轮到小娟提出最后一个建议,而蛋糕 已经
缩小到只有 ,她将可以全部拥有。小明知道这一点,所
以在第二轮轮到 自己提条件的时候许诺分给她 ,这时蛋
糕还剩下 。这么一来,小 明可 以得到的最好结果就是
个蛋糕,即剩下的 的一半。小娟知道这一点,于
是在一开始就许诺分给小明 ,这刚好足够引诱小明接
… 页面 236…
受,从而小娟 自己得到蛋糕的
若是每次缩水 的四轮的讨价还价博弈,最后一轮将
是小明提出条件,得到这个时候桌子上剩下的 个蛋糕。
因此,小娟必须在倒数第二轮提出分给小明 个蛋糕,当
时桌子上还剩下半个蛋糕。而在此前的一轮,小明可以让小
娟接受分给她 个蛋糕的条件,这时还剩 个蛋糕。
一路这么向前推下去,我们可以知道,讨价还价一开始,小
娟就应该提出分给小明半个蛋糕,自己得到另一半。
若是五轮,小娟一开始可以提出分给小明 个蛋糕,
自己得到 。若是六步,那么分配方案又回到各得一半。
若是七步,小娟则得到 ,小明得到
在这个典型的谈判过程里,蛋糕是在缓慢缩小,而且在
全部消失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让人们提出许多建议和反建议。
这表明,通常情况下,在一个漫长的多轮的讨价还价过程里,
谁第一个提出条件并不重要。几乎一半对一半的解决方案看
来还是难以避免,除非谈判长时间陷入僵持状态, “胜方”大
概什么也得不到, “败方”自然也不会更好。不错,最后一个
提出条件的人可以得到剩下的全部成果。不过,真要等到整
个谈判过程结束,大概也没剩下多少值得赢取的东西了。得
到 “全部”,而 “全部”的意思是什么也没有,就是 “赢得战
役而输掉战争”的生动例子。
我们必须看出很重要的一点:虽然我们考虑过许多可能
的建议和反建议,理性结果的关键之处却是小娟提出的第一
… 页面 237…
个条件应该能够被对方接受,而谈判过程的后期阶段只有思
维意义,实际上从来不会发生。
不过,假如第一轮不能达成一致,这些步骤将不得不走
下去;在第一轮行动的小娟盘算怎样提出一个刚好足够引诱
对方接受的条件时,这个事实非常重要。
这个推理的启示是,上述动态博弈的所谓 “向前展望、
倒后推理”的原理,可能在整个博弈过程开始之前,已经确
定了博弈的最后结果。另一个启示则是,如果讨价还价的过
程真像上面阐述的那样,企业应该不会出现罢工。当然,罢
工的可能性是会影响最终达成的协议的,不过公司方面 (或
者工会方面,同样适用 )应该把握第一个提出条件的机会,
提出一个刚好足以引诱对方接受的条件。
但是在现实社会里,罢工还是常常发生,谈判还是常常
破裂。从理论上说,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现实生活中其他一
些更微妙或者更复杂的因素在作怪,二是讨价还价双方的行
为并不能用理性人的模式来概括。这两个因素实际上是相关
的:正是因为现实生活比模型假设复杂和微妙得多,人们并
不是彻底的理性人。
… 页面 238…
一场足球赛需要很多队员,如果是正规比赛的话,包括
守门员在内,双方各 个队员。然而在同学之间不正规的足
球赛中,双方各有 个人,一场足球赛就可进行了。在学
校往往很难组织一群人来踢足球,因为某人开始组织这样的
活动时,被游说者因对是否能组织起这么多人不抱信心而推
脱。
但有这样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开始组织时,组织者告
诉被劝说的第一个人 ,已经有 个人同意进行一场比赛,
就缺一个人,这样他会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劝说第二个
人 时,组织者也告诉他 已经有 个人同意进行一场比赛,
比如 已经答应了;劝说 时,组织者同样说已经有 个人
答应了, 若问有谁已经答应踢球时,组织者可以说,如 、
场足球比赛就这样组织成功了。
这里,组织者开始说已有 个人答应参加比赛,只是作
为预先的 “假定”。这个假定略带 “欺骗”,但这里的欺骗是
没有恶意的,但对其他人心理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了这个善
… 页面 239…
意的欺骗,一场球赛便组织起来了。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中,人们 以多种方式使用与
此类似的行为。比如,某个单位要组织某个活动,邀请许多
单位或个人来参加。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组织者往往事先
邀请了一些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