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 >

第16部分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16部分

小说: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页面 128…

少有一个小孩的脸上有泥巴”成了这群小孩之间的公共知识, 



即每个人都知道它,每个人都知道其他每个人都知道它…… 



      老师问 “知道 自己脸上有泥巴的人请举手”,无论有人举 



手还是没有人举手,每个人都能够观察到的。也就是说,老 



师问过之后,举手或不举手现象的发生都会改变公共知识。 



      如果这          个孩子中有            个孩子的脸上有泥巴,除了这个 



有泥 巴的孩子不知道外,其他人都能够看到并且知道。老师 



说 “你们中有人脸上有泥 巴”后,群体有了一个新的公共知 



识。脸上有泥 巴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的脸上没有泥 巴,他 自 



然会推理得出结论:他的脸上有泥 巴。而其他孩子不能判断 



 自己的脸上是否有泥 巴。因此,当老师说 “知道 自己脸上有 



泥巴的人请举手”后,该孩子马上举手说 “知道了”。 



      如果这          个孩子中有            个孩子的脸上有泥巴,尽管老师 



说了 “你们中有人脸上有泥巴”,两个脸上有泥巴的孩子因看 



到另外一个孩子的脸上有泥 巴,他不能得出 自己的脸上有泥 



 巴,其他          个孩子也不能得出。因此,当老师说 “知道 自己 



脸上有泥 巴的人请举手”后,所有孩子都没有举手。这表明 



这不是上述只有                 个孩子的脸上有泥巴的情况。即                               个孩子 



 当中至少有            个孩子脸上有泥 巴。当第一次所有孩子都没有 



举手,这两个脸上有泥 巴的孩子因只看到另外一个人的脸上 



有泥 巴,马上推理得 自己的脸上有泥 巴。因此,当老师第二 



次说:“知道 自己脸上有泥 巴的人请举手 ”,脸上有泥 巴的                                             个 



孩子都举起了手。 


… 页面 129…

      如果这          个孩子的脸上都有泥 巴,老师第                                次说 “知 



道 自己脸上有泥 巴的人请举手”,这                                   个孩子此时便都举 



起 了手。 



      因此,这个脸上沾有泥 巴的孩子之谜的答案是:假定有 



  个孩子的脸上有泥巴,老师第                            次到            次说 “知道 自己 



脸上有泥 巴的人请举手”时,都没有学生举手  (都不知道 自 



 己的脸上是否有泥巴),当第                            次说 “知道 自己脸上有泥 巴 



 的人请举手 ”,所有                  个脸上有泥巴的孩子都举起了手。 


… 页面 130…

      在桥牌中, “叫约”是实力的体现,你有多大的牌,就可 



以叫多大的约。但这又带来一个 问题:你的叫牌会给对手提 



供你这手牌的情报,比如你叫三梅花,对方就知道你的梅花 



很多,至少是个七张套,而且其中有大牌点。其反面的意思 



就是:你其他的牌可能不怎么样。如果他的牌也不错,就可 



能叫更高的约,占据主动打击你的弱点。由此可见,打牌其 



实从叫牌就开始了。双方都要通过叫牌争取定约,同时要尽 



可能地迷惑对手,使之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们已经知道, “博弈论”是由著名数学家诺曼创立的, 



而这个理论正是由一个典型的关于信息的游戏开始:那就是 



一个玩家在面对无懈可击的玩牌对手之时,是否要夸大其辞, 



并且次数又该多频繁。 



      诺曼的发现非常令人感到意外,他认为即使对手明知道 



你喜欢这样,有时候你还是应该这样。他研究了各类的牌戏 



战术,发现 “虚张”的频率一到某个程度,胜数最多,而打 



老实牌和 “虚张”次数过多的胜数机会较少。另外他也发现, 


… 页面 131…

玩牌虚张的频率达到某种标准时可以赢钱,低于或高于某个 



标准输钱的成分就比较大。 



      这不难理解,一个人如果适当地 “吹牛”,别人就会信以 



为真,如果他玩得过了火,人们就会识破,而且,一旦获得 



了 “吹牛者”的名声,那么他就成了那个大叫 “狼来了”的孩 



子,再说什么也没用了。那么什么是 “适度”呢?自然是不 



能过分夸张,如果一个小个子非要给人留下 “斗士”的印象, 



结果只能是 自取其辱。 



      虚张声势归根结底就是要藏好 自己的底牌,并因此获得 



利益。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还有一定实力,通过迷惑对手, 



使之出现破绽,一击致命;二是没有什么实力,只靠大张旗 



鼓换取对方让步。总之,你要知道 自己的 目标,一切策略都 



是为此服务的。 



      还要注意: “虚张”也是双刃剑,弄得不好反会弄巧成拙。 



比如出虚张迷惑对手,却使同伴被误导。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吹牛使诈,是为了获得人们的拥戴,可是做过了头,反会使 



人反感,无端树敌。所 以古人说:诈巧不如拙诚。这类手段 



不得不用方用,但是也不可常用。 


… 页面 132…

      一个古董商发现一个人用珍贵的茶碟做猫食碗,于是假 



装对这只猫十分喜爱,要从主人手里买下。猫主人不卖,为 



此古董商出了大价钱。成交之后,古董商装作不在意地说: 



  “这个碟子它已经用惯了,就一块送给我吧。”猫主人不干了: 



“你知道用这个碟子,我 已经卖 出多少只猫 了 ?” 



      这就是一个 “信息博弈”的例子。古董商掌握 “碟子是古 



董 ”这个信息,他认为猫主人不知道,这种“信息不对称 ”对他 



有利;可他万万没想到,猫主人不但知道,而且利用 了他“认为 



对方不知道”的错误大赚了一笔。这才是真正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劣势,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困境。 



谁都不是全知全觉,那么怎么办? 



      首先,为了避免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在行动之前尽可 



 能掌握有关信息。人类 的知识 、经验等 ,都是获取信息的 



  “资源库”。当然,我们并不一定知道未来将会面对什么问题, 



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就越大。 


… 页面 133…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常常隐瞒真实的信息。最典型 



的例子,是在市场里老是听到买东西的人埋怨东西太贵,较 



少听到买东西的人称赞东西便宜。同时,厂商又老是埋怨东 



西卖不出好价钱。在经济学家看来,对价钱的抱怨是 自相矛 



盾的。如果嫌贵,你可以不买;如果嫌贱,你可以不卖 。因 



为在市场上,人们不是用言词,而是用行动表示出他们的爱 



好。如果你 自愿地同意做一笔交易,这说明你认为,虽说不 



是很理想,但是做这笔交易至少比不做这笔交易要好。虽然 



两块钱买一把菜你嫌贵,但是你还是认为用两块钱换回这一 



把菜是值得的,不然的话你可以不买,因为没有人强迫你。 



      至于谈判当中隐藏 自己的真实信息,常常还受到法律保 



护,不然怎么会有泄露经济情报罪和盗窃经济情报罪呢? 



      提取和甄别信息,是博弈论面对的大问题。引用很多的一 



个例子是所罗门王断案的故事。两个女人为争夺一个孩子吵到所 



罗门王那里。一个女人说:“陛下,我和这妇人 同住一个房间。我 



生了一个孩子,三天以后这妇人也生了一个孩子,房间里再没有 


… 页面 134…

别的人。夜里这妇人睡觉的时候,把 自己的孩子压死了。她半夜 



醒来,趁我睡着,把我的孩子抱去,把她 已经死了的孩子放在我 



的怀里。天亮要喂奶的时候,我才发现怀里的孩子是死的,仔细 



察看,这并不是我生的孩子 。”另一个女人赶紧说:“不对,活孩 



子是我的,死孩子才是她的。”她俩吵得不可开交。 



      所罗门王喝令她们别吵,吩咐下人拿刀来, “如果她们还 



吵。就把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个妇人,一半给那个妇人”。 



一个女人赶紧说:“大王把孩子给那个妇人算了,万不可杀他。” 



另一个女人说:“这孩子 既不归我 ,也不归她 ,劈 了算 了。”所 



罗门王知道心痛孩子的女人一定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便吩咐下 



人把孩子给她。 



      这是获取和甄别信息的范例,直到现在,博弈论专家还 



在继续讨论和发掘所罗门王断案的故事。例如,以色列一位 



教授和美国一位教授最近合写的一篇论文,就把竞标一项工 



程的两个企业,看做是两个 “妇人”,其中一个企业实力可 



靠,另一个企业只是想夺标以后赚取转包的利益。问题是如 



何设计规则和机制来获取和甄别信息。 



      当一个博弈是 “零和博弈”或 “常和博弈”时,博弈思 



维者所获得的信息以及信息的真假鉴别便十分重要。 



      两个人玩 “锤子剪刀布”的游戏是 “零和博弈”:一方赢 



了,另一方肯定输;或者双方是平局。如果对方确切地知道 



你将出 “锤子”,对方出 “布”,那么对方肯定能够赢你。如 



果你用一个方法让对方 “知道”你将出 “锤子”,对方也相信 


… 页面 135…

的话,他将出 “布”,而实际上你出的是 “剪刀”,于是你赢 



了。如果对方知道你的计谋,而将计就计的话,他将出 “锤 



子”,你出 “剪刀”想赢对方的计谋归于失败,对方就赢了 



你。即对方甄别出你发出的将出 “锤子”信息是假的。 



      在战争中, “反间计”就是这样一个信息战策略:故意让 



敌人的间谍 “知道”我方将要采取的策略的情报                                               而间谍 



所知道的只是我们 “想”让他们知道的,我方将根据对方将 



要采取的策略制定相应的策略。 



      无论是在战争之中,还是在商战之中,间谍的作用是不 



可替代 的。“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 ”中的“知彼 ”,往往要通过 



间谍来完成。 



      通过间谍了解对方的实力和策略选择等信息是间谍的基 



本作用,然而,对方也在使用间谍,也在了解我方的情况。 



面对敌人的间谍活动,我们通常有两种做法:或者封锁信息, 



不让对方了解我方的信息;或者将计就计,故意露出破绽, 



让对方的间谍获取信息                          当然是虚假的信息,使对方做出 



错误的策略选择。后者即为反间计。使用反间计策,即让对 



方的间谍为我所用。 《三国演                             中周瑜伪造蔡瑁和张允写给 



周瑜的信件,并故意让蒋干偷到,以报告给曹操,这便是周 



瑜使用的反间计策。在敌对关系的双方较量中,反间计策往 



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原因是,对方能够相信 自己人所 



见的信息。此时,使用反间计策的一方 ,为了使反间计能够 



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不要让对方了解到 自己的真实意图 


… 页面 136…

      信息的刺探和反刺探是战争、商业、外交等活动中的永 



久话题。 


… 页面 137…

      大家知道,知情权是人们重要的社会权利之一,即人们 



发布和接受信息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  (当然要在法律的规 



范内)。为什么知情权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信怠的传播有利于 



人们在掌握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