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部装载的高能炸药重量高达900千克。”
“900千克啊,将近一吨重,其他的导弹装药量也有一百到五百多千克,而人类海战史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大和级战列舰的460毫米主炮使用的炮弹,装药量也不过才三百多千克,所以导弹的威力更强。”
“这么多的炸药,一发就可以对敌人的军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我们的时代,1982年的英国和阿根廷在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中,阿根廷使用的装药量165千克的飞鱼导弹,击沉了满载排水量四千多吨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林远说道:“敌人既然已经走上了大舰巨炮的道路,他们的工业体系就会向那个方向发展,想要改变可不容易,所以他们的军舰会越造越大,在我们的时代,为了搭载更大的火炮,战列舰的吨位直线上升,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已经超过七万吨了;在1922年的时候,欧洲列强、美国、日本共同签订了一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有了这个条约,疯狂的造巨舰的势头才被遏制。”
“而在我们的时代,这个条约肯定不会出现了,所以他们会把军舰越造越大,如果我们还用炮弹的话就肯定不行了,所以我们就把导弹装上舰,现在请导弹专家高宁海院士为我们介绍一下导弹的最新进展。”
高宁海不好意思地一笑,说道:“说来惭愧,要说导弹的话,恐怕我们还无法达到小林同志说的那样。”
林远问道:“那现在有哪些技术难关呢?”
高宁海说道:“主要的难关有两个,一个是动力,另一个就是控制,我们先说动力,导弹的动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火箭发动机,一种是用飞机发动机,如果是火箭发动机的话,发射药的制造工艺还不过关,现在还很难造出合格的发射药来,如果是飞机发动机的话,导弹的弹体很小,我们暂时造不出来那么小的发动机。”
“还有一个就是控制,现在我们的电子工业刚刚起步,可靠的制导系统还要一段时间才能造得出来。”
林远点点头,心想:“既然导弹造不出来,那让炮弹打得准一些也行。”于是他转头看向激光专家秦鹏,问道:“秦老,我们现在的半导体激光器研制得怎么样了?”
秦鹏见到林远和高宁海说导弹的事情,觉得没有自己什么事情,被林远这一问顿时有些惊讶,秦鹏愣了一下才说道:“很顺利啊,怎么了?你难道是想把激光直接当成武器?半导体激光器可没有那么强大的功率。”
林远摇头笑道:“我想说的是激光近炸引信,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的火炮精度肯定很高,这样的话,我们在炮弹上安装上激光近炸引信,这种炮弹就能够像长了眼睛一样落在敌人的军舰上了,这可以看做是导弹的替代品,我们先制造一批这样的炮弹,等到导弹生产出来之后再换装。”
众人都点头,林远接着说道:“下面我说最后一个部分,火力控制部分,这个部分包括搜索目标,目标测距等等,我在德国的时候,见到了体视式测距仪,还见到了陀螺仪,在参观无畏舰的火力打击演示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炮打得很准,所以我断定他们采用了带机械计算机的火控系统。”
“他们还采用光学方式测距,这在战场上可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海战的战场上会有很多浓烟,有时还会有雾,所以我们的火控系统,一定要以雷达为主,下面就请雷达专家马志梁院士为我们介绍一下雷达系统的进展。”
马志梁说道:“我们雷达系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在我们雷达能够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比较低,发射电磁波的频率低的话,测量角度的误差就会比较大,这种雷达只能用作警戒雷达,不能作为火控雷达,所以炮弹就不容易射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先进的元器件还没有制造出来。”
林远问道:“那测量距离和速度的情况呢?”
马志梁说道:“虽然还有一定的误差,可是误差肯定比洋人用光学方式测量的小得多。”
林远说道:“那我们就先把雷达装上,等到以后再换。”
众人都点点头,林远接着说道:“听到各位专家的发言,想必大家对我们军舰的装备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了,我们的军舰将会装备燃气轮机和雷达,现在装备带有激光近炸引信的炮弹,以后再换用导弹,至于炮弹的种类吗?我建议用三种,一种是脱壳穿甲弹,我们不是弄到了很多钨矿石吗?就用它来做钢芯,还有一种就是穿甲爆炸弹,最后一种就是云爆弹。”
众人纷纷说道:“这样的战舰,绝对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最强战舰!”
林远笑道:“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应该造多少军舰?我们的海军又该怎么编成呢?”
韩明光说道:“你还是说说你的想法吧。”
林远说道:“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久了,我们现在拥有一艘天下无敌的航空母舰,以后技术再成熟一些,我们还要造更多的航母和战斗机,我们应该把军舰和航空母舰编成战斗群,也就是航母战斗群,在战斗群中,航母利用它超远距离探测能力,对敌人的队形进行探测,然后我们再有针对性的部署我们的队形。”
“所以我决定,我们要打造一支蓝水海军,这支海军由十个以上的航母战斗群组成,能够到敌人的家门口去作战,大家说好不好?”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林远接着说道:“我们制定完了海军战略,再来说一下舰种的问题,在这个时代,舰队的核心是战列舰,战列舰的火力强,装甲厚,是海上交战的主力;其次就是巡洋舰,相比于战列舰,巡洋舰的火力和防护都比较弱,不过速度快,在海上交战的时候用来远距离侦察,也能承担一部分作战任务。”
“还有就是驱逐舰,驱逐舰的速度很快,火力和防护更弱,它们的主要用途就是驱逐对方的鱼雷艇,再有就是护卫舰,在我们的时代各个国家都装备了大量护卫舰,可是这个时代的护卫舰还很弱小。”
林远接着说道:“说完了这个时代的,我们再来说我们的时代,然后为大家选定我们舰队的舰种做参考,在我们的时代,战列舰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巡洋舰也成为了明日黄花,驱逐舰和护卫舰才是军舰发展的主流。”
897 缺乏技术工人
林远接着说道:“战列舰消亡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至于巡洋舰消亡的原因嘛,在军舰广泛装备雷达和导弹之后,巡洋舰原来的远距离侦察,干扰的任务已经被取代了,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功用已经相差不多,装备的武器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装得多还是装得少。”
“所以在我们的时代,除了美国和俄罗斯装备了提康德罗加级和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国家装备巡洋舰了,而这两个国家装备的巡洋舰也要退役了,也没有后续的造舰计划。”
“所以我们的海军主力战舰,排水量不易太大,满载排水量七千吨就足够了,大家不用担心火力不够,这种吨位下足够装三十几枚装药量在三百千克的导弹,这样的导弹,三到四枚就足够击沉一艘三万吨级的战列舰了,我们一艘战舰就可以对抗敌人的一支舰队!”
林远又说道:“按照我们现在的局势,日本人和俄国人最有从海上进攻的可能,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咱们先造出四到五艘驱逐舰来,其他的军用舰船,像潜艇,大型登陆舰我们以后再造。”林远说着看向万凌,问道:“万老,现在造船厂有没有什么困难?”
万凌说道:“这个在这里不太容易说清楚,这样吧,开完会咱们去造船厂,我们到那里再说。”
林远点点头,说道:“那好,我们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吧,万老,咱们一起去造船厂。”林远宣布散会,然后就来到造船厂,船厂位于旅顺军港附近,和旅顺的海军基地遥遥相望,远远地林远就看见海边上竖立着一大片厂房,万凌指着那些厂房介绍道:“那些是设计中心,那些是加工车间……”
万凌指着一个高高的烟囱说道:“看见了吗?那个烟囱是发电厂锅炉用的,船厂现在的电力供应非常充足。”万凌说完,用手指着地上的铁轨说道:“我们这里还有铁轨,工厂外面的原料可以方便地运输进来。”
万凌说着顺着钢轨往厂房里面走,一边走着一边对林远说道:“其实造军舰也很简单,就是用钢铁把船体的骨架搭起来,然后再往上面安装武器就行了,难度都在怎么搭和怎么安装上面。”
万凌说着带着林远走进了一个宽敞的厂房,里面码放着大量钢材,这些钢材的形状不尽相同,有的是圆棒形状的,有的是工字型的,还有的是板状的,万凌说道:“这里就是我们存放待加工原料的地方,这里面有些是钢,还有一些是铝合金,也有锡青铜等其他的合金,这些合金变成战舰需要的构件要经过切割和焊接,在切割与焊接之前要经过几道工序,这些工序统称为钢材的预处理。”
万凌说着用手指着远处的门,铁轨就是从那里出去的,他说道:“那里就是钢材预处理厂房。”万凌说着就带着林远往那边走,一边走一边说道:“那些码放的钢看上去都很平直,其实那不过是人眼睛的分辨力不够,看不见它们的弯曲,那些钢材由于浇铸的时候受热不均匀,或者是在存放的时候受到了温度应力,表面已经不是平直的了,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把它们弄直,称为‘矫正’。”
这时两人来到外面的厂房,一进来林远就看到一个宽大的传送带,万凌指着传送带说道:“铁轨上有运输车,运输车把钢材从储藏间送到这里来,房梁上有起重机,把钢材拿起来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带把需要矫正的钢材送进矫正机。”
林远看到传送带的一端有一个巨大的机器,里面有上下两排棍子,林远指着那台机器问道:“那个就是矫正机?对吧?”
万凌点点头,说道:“没错,那个正是矫正机,上下两排是轧辊,轧辊的挤压让不平直的钢材变得平直,钢材经过矫平机就进入下一个机器。”他说着走过矫正机,沿着传送带走到一台更加巨大的机器前面,用手在上面拍了拍,说道:“抛丸除锈机。”
“钢材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表面会出现氧化层,如果不把氧化层去除,就会降低钢材的疲劳强度,缩短船体的寿命,所以我们把要表面的氧化层去除掉,用的就是这个抛丸除锈机,这种机器能够把小铁球高速喷射出来,打在钢材上,把表面的氧化层去除,去除完了氧化层,再涂上一层底漆,就可以正式地切割了,切割完了才能焊接成需要的部件,而我们的问题,恰好出现在这个时候。”
林远问道:“那是什么问题?”
万凌说着从旁边的柜子上拿起一张图纸,指着它对林远说道:“你看这张图纸,是船体肋骨的图纸,比例是一比五十,在加工的时候,这张图纸要转化成一比一的图纸,这样我们的工人才能在钢材上加工出需要的形状,我们把图纸转换的过程叫做放样,你觉得这个放样过程有没有难度?”
林远想了想,说道:“我觉得难度应该不小吧,我看图纸上的零件都是由曲线和曲面构成的,这在转换比例的时候,工人很难保证转换出来的曲线曲率和原来曲线的相同,我说的没错吧?”
万凌说道:“没错,在我们的时代有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设备,能够实现数学放样,精度比人工的要高得多,可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那样的设备,所以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这个步骤。”
“不光是这一步,放样完了也不过是有了图纸而已,最终的军舰零件需要从图纸上落到实物上,所以我们就需要下一个步骤,在钢材上画出切割线,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号料。”
林远问道:“这两个过程都需要人力,是不是?我们缺少的,就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对吗?”
万凌点点头,林远问道:“那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技术工人吗?”
万凌答道:“北京舰上有几个老工程师以前在船厂当过放样号料工,可是人数太少了,我们要想大规模造军舰,没有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是不行的。”
林远想了想,说道:“我们自己培养肯定是来不及了,我们就把国内的人才都集中起来,首先就是江南造船厂,这是比较有名的造船厂了,还有就是福州船政局,也就是马尾造船厂,我们就去那里,把里面的人才都给弄来。”
万凌问道:“可是你有什么办法把他们弄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