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志超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战果被别人摘了去。
叶志超拒绝出兵也就罢了,令林远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天上积起了乌云,而且越来越厚。
林远赶紧命令舰上的直升机起飞,接走堡垒里的陆战队员和清军,命令刚刚下达,天上一声炸雷响起,下起了瓢泼大雨!
黑压压的乌云压得地面上的人透不过起来,这个云层距离地面最多只有200米,这个高度上,飞机是绝对不敢飞的,因为地面附近的气流很不稳定,如果飞机遇上风切变而失速,那么也就只有机毁人亡了。更何况还下着大雨,飞机就更难飞了。
正在这时,日军阵地上响起了炮声!
日军推出了十几门火炮,向牡丹台主堡垒发起了炮击。
这些炮是哪里来的呢?还要从平壤之战结束之后说起,日军一个炮兵中队很爱惜装备,为了不让火炮受到日光照射,于是就砍下不少树枝,给火炮搭了一个棚子,这些树枝竟误打误撞地起了现代伪装网的作用,由于北京舰对平壤城的侦察主要靠可见光照相,所以竟将这些火炮遗漏了。
对于牡丹台里的陈飞他们来说,他们最大的优势,空中打击也不复存在了,首先他们无法找到日军的炮兵阵地,因为我军的空警2000预警机的雷达工作在L波段,也就是15…30厘米的波段,这个波段不能完成对于像火炮这样大小的装备的测绘,而他们又无法用激光指示器为空军指示方向,因为大雨和浓云会吸收大量的激光能量。
勉强能完成侦察测绘的歼25,这种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工作在3厘米的波段,可是又因为天降大雨,所以无法进行侦察测绘。
面对着日军步兵,舰载机同样束手无策,因为他们距离陆战队太近了,在没有激光制导设备没法使用的情况下,航空炸弹有相当的几率会落在陆战队员的头上。
日军的一发炮弹落在250毫米重炮旁边,高爆榴弹的弹片一瞬间引爆了堆在一旁的炮弹,震耳欲聋的巨响让每个人心头一颤,爆炸的威力之大,竟将城墙从上面崩掉了一小半。
陈飞的身上满是泥水,他看看密密麻麻压上来的日军,他转头看着自己的部下,高喊道:“兄弟们,我们走上直升机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被包围,注定要靠我们手中的枪杀出血路!兄弟们,把小鬼子打下去!南京的仇!一千年的帐,今天一块算了!”
陆战队员好清军士兵一齐高呼,迎接着一场最惨烈的战斗!
第二十二章 第一滴血
清军大营里的林远心急如焚,那个叶志超就是不下令出兵!此时瓢泼一般的大雨又把空中支援的路子死死掐断,堡垒中一百名战士只能凭借着轻武器和少量火炮,对抗四十倍与自己的敌人!
堡垒里的陈飞明显感觉出这一批来的日军不是善茬,他们每三个人成一个正三角或倒三角的冲锋队形,整个队形疏密有致,整体疏开,避免密集火力的杀伤,压低身子,快速突进,于他平时看的电影电视剧截然不同的是,日军没有一个人喊叫,也没有一个人说话,在山脚下,部署了十几门火炮,操纵这些火炮的人员训练有素,炮弹像长着眼睛一样越过冲锋的日军,落在堡垒里面,在树林里面,五门加特林速射炮在用树枝沙袋堆起的临时掩体中向堡垒射击,用来掩护冲锋的日军。
五门加特林炮交叉扫射,堡垒墙上几乎没有死角,陈飞他们被加特林速射炮压得抬不起头来,这种炮使用20毫米口径弹药,一发弹药就足以把堡垒墙壁上的一块青砖打断,陈飞借着射击的空隙探出头,扫了一眼五门机关炮的位置,距离他大约1500米,这个距离太远了,再加上天降大雨,所以不可能从墙头打中炮手。
陈飞他们躲在墙垛后面,听见炮声停止了,他们都知道,日军士兵已经抵近了,真正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陈飞猛地一探头,就看见一百米外的几十个日军扛着云梯冲了上来,他们身后,几百个日军举起枪,向堡垒墙头射击。陈飞示意部下,手榴弹,我军普遍列装82式无柄手榴弹的杀伤半径在十五米左右,杀伤力极大。
陆战队员从墙垛后面甩出手榴弹,他们的投弹距离大多在五十米,这一甩出去,手榴弹正好在冲锋日军的头顶上爆炸,空中爆炸的手榴弹让地面上没有一处死角,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勇士顿时被打成了筛子。
云梯当然也被炸坏了,后续的日军索性冲到墙根底下,开始沿着墙壁上的弹坑向上攀爬,这时堡垒上的各型机枪响了,密集的弹雨把后面射击的日军扫倒了一片,后面掩护的日军连忙撤退下去,正当陈飞指挥部下清理墙壁上的日军的时候,日军的火炮响了。
陈飞不禁吃了一惊,城上还有日军的人!他们居然不顾自己人就开炮了,前面几枚炮弹直接在墙壁外爆炸,高爆榴弹飞出的大量弹片直接把墙上的日军撕得粉碎。城上的陆战队员还来不及躲避,一颗炸弹就在城头爆炸,一名陆战队员应声倒地。
那名陆战队员被弹片击中了胸膛,心脏附近的血管被弹片割开,鲜血直接从胸膛里喷溅出来,心肌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巨大的压力把鲜血推出体外。
那名陆战队员由于大量失血,大脑没有血液,只是低头看了一眼伤口,就丧失了意识,离他最近的战士刚要冲过去,陈飞一把拉住了他,因为他听见了下一枚炮弹迫近的声音,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名战士被日军的炮弹炸成了碎片!
终于闻见血的味道了,战争,就是要死人的!
陈飞心里一阵剧痛,看着一起摸爬滚打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没人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痛苦!
还容不得陈飞难受,更大的危机出现了,陈飞他们的弹药不足了,机枪弹行将用尽,剩下的几十只自动步枪,怎么能抵挡得住这么多人的冲锋呢?
正在这时,一发炮弹在城墙上爆炸,城墙哗啦啦地倒塌出了一个大缺口,伴随着爆炸声的,是日军高亢的欢呼!
一但日军攻进堡垒,这将近一百名战士,只能选择战死!
清军指挥所里的林远不停地踱着步,那些枪炮声都好像砸在自己心上,情况越是紧急就越冷静,正是他的优点之一,他深吸一口气,很快,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里形成。
此时北京舰上坐镇指挥的政委韩明光也是心急如焚,尽管已经知道敌人炮兵阵地的位置,可是这么极端恶劣的天气,舰载机在云层之上几乎无法完成打击,而且云层的高度只有200米多一点,飞机在这种高度飞行,是极端危险的。
徐峰这个时候正在附近空域巡航,通过一体化战场感知系统,他也知道了此时牡丹台堡垒中陆战队员的困境,他决定,冒一冒危险,穿过云层。
徐峰拉着操纵杆,缓缓穿过乌黑的云层,看着身边不时闪出的一道道闪电,他心里倒不是太担心,因为飞机巨大的金属机身相当于一个电磁屏蔽网,能保护其中的人不受雷电的伤害,所以受雷电威胁最大的是机上的通讯设备,雷达等等,而现代飞机广泛采用了防雷设计。
徐峰把飞行速度稳定在45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既不快也不慢,如果快了会使飞机钻出云层的那一刻来不及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如果慢了,飞机可能会因为机翼无法提供足够的升力而失速。
等到徐峰钻出云层的那一刻,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也太低了吧!他心里想着,飞机此时距离地面的距离,连一百米都不到!
这样的高度,稍有不慎,飞行员连调整的机会都没有,飞机就可能直接摔在地上,而且这个高度的气流变化剧烈,很有可能引起飞机失速,这种高度,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徐峰立刻飞赴日军的炮兵阵地,天降暴雨,所以激光制导炸弹是没法用了,电视制导呢,也不理想,徐峰于是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用自己高超的飞行技术,让炸弹做自由落体运动,直接炸到炮兵阵地。
徐峰在炮兵阵地上盘旋了一段,进入了攻击位置,在距离炮兵阵地五百米的地方放下了六枚炸弹,这个距离的得出是相当不精确的,因为计算的时候空气阻力的量值是未知的,尽管这样,六枚500千克级的炸弹,还是足够炸毁炮兵阵地的。
徐峰的尝试没有白费,一枚炸弹擦着边炸到了炮兵阵地上堆积的炮弹,剧烈的爆炸一瞬间吞没了炮兵阵地。
其他的炸弹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日军进攻部队的头顶上,日军伤亡惨重,这样一来,陈飞那里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徐峰看见攻击成功,心里一阵喜悦,连忙撤离作战空域,正当他飞过云层的时候,猛然间感到飞机向下一沉,徐峰心里一凉,想道:“完了,飞机要失速了!”
第二十三章 马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徐峰知道自己遇见风切变了,所谓风切变,是指风速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突然发生变化,飞机之所以能够克服重力(严格地说,是升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飞在天上,是因为飞机机翼的上下面上的空气的流动速度是不同的,机翼的形状使得机翼上面的空气的流速远高于下面的流速,依照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空气压力小,所以下面的空气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这就是飞机的升力来源。要想维持这种压力差,飞机必须维持一定的速度。徐峰遇见的这股突然变化的气流,使得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一下子降低了。
这种意外一般多发生在低空,徐峰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了,飞机此时的重力大于升力,歼24飞机的重心靠近机身后部,所以飞机在一瞬间向后翻滚,机头向上抬起,这样将会加剧失速的发展,徐峰连忙向下压操纵杆,升降舵随之产生的气动力矩把机头向下压,徐锋又调整鸭翼和前缘襟翼的位置,加快机翼上面空气的流速,同时向发动机燃烧室加油,使飞机的飞行速度更快。
飞机失速的势头遏止住了,徐峰把飞机拉起,快速爬升,突然,徐峰看见面前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片黑点。
这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群燕子从云层里面钻了过来。飞机不在低空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空是鸟类活动的天堂,除了极少数的秃鹫,鹰,大雁和天鹅等大型飞禽能飞到1500米以上的高空外,其他的鸟都在1500米以下活动。
徐峰刚想躲开,可是来不及了,相对速度太快,一瞬间飞机就穿过了鸟群,由于座舱是全封闭的,隔音效果很好,所以徐峰并没有听见撞击的声音,他只是感觉到了十几次的振动。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看发动机的转速表,转速表上的指针很快要划到零了,这意味着发动机的压气机已经不工作了。
本来燕子的身体很小,不会对发动机的叶片造成太大的伤害,可是这是一群燕子,多次的撞击终于让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片支撑不住,第一级动叶的一个叶片终于承受不住,瞬间断裂,发动机那高达一万转每分钟的转速,瞬间让同一级的其他叶片击中了它,整个一级的发动机叶片被“剃光头”,发动机巨大的气压差把这些碎片向后吸去,后面级压气机的叶片没有几个幸存!
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必需部件,用来压缩空气,叶片一没,发动机也就没法工作了,丧失了动力的飞机顿时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减了速,徐峰知道坠机已经无可避免,他果断拉下弹射座椅启动杆,弹射火箭启动,座舱盖被炸开,徐峰从飞机中弹射而出。
再来说清军大营里的林远,他想到的办法就是——伪造一封李鸿章的电报!
这个方法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并不难,因为预警机一直在监听来往朝鲜半岛的各种电报,这个时代加密方法相对于21世纪来说,只能用简陋来形容,所以北京舰在截获了足够多的清廷电报之后,用最初级的频率分析法就破译了清廷的密码。
所谓的频率分析法,就是分析每个符号的出现的次数,把它们和汉语里的单字出现的次数相比对,从而确定每个符号对应于哪个汉字。
很快,叶志超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李鸿章的电报,电报内容很简洁,进攻日军,看到这封电报,叶志超有些意外,李鸿章平日里对待手下,有一种呼来喝去,嬉笑怒骂的家长式作风,这在以往的电报里也有体现,而这次的电报,为什么那么简洁呢?
可是李鸿章的命令,他又不能不从,随即决定出兵。
卫汝贵自告奋勇,带领手下一千五百余名骑兵,攻击牡丹台外围日军,剩下的兵马,作为预备队,防范平壤城中的日军出击,其实他们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