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

第39部分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39部分

小说: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龉乓印!   
    《清稗类钞•;艺术类》    
    光绪帝之几废    
    载?    《述庵秘录》    
    景帝之苦况    
    养心殿者,前清御朝之所也。严冬窗破北风吹面。景帝不能自支,因语立山以纸糊之,时立山方有宠于那拉后,悯景帝苦寒。遂不请那拉后,糊之以纸。明日那拉后大怒。诏景帝切责曰:“祖宗起漠北,冒苦寒立国。汝乃听朝而畏风耶。”午后召立山批其颊,祸且不测。李莲英素厚立山,即大呼曰:“立山滚出。”立山悟,因仰跌地上,果翻转数四,直出帘外,那拉后为之莞然。    
    景帝书室墙端纸制,有内务府某为之糊裱。西后闻之弗不善也。明日大赐内务府诸臣荷包。某不知,亦从人受赐。西后则赐之小狗。狗蹲某前,某乃免冠谢。太监争笑,以为对狗叩头也。    
    《清宫琐闻》    
    德宗被虐    
    清隆裕后之丧也,内外人士,皆表哀悼崇敬之意,此亦亡朝史所未有也。记者历访通习清宫中情事者,汇志于左,其所言,敢保证其八九也。    
    清隆裕后为西太后之内侄女。西太后自以由西宫出身,故必欲以家人为德宗后。德宗最先已有专宠珍妃,又颇不属意于后,顾以西后强迫指定,遂勉奉之。德宗既不见悦于西后。自戊戌变政后,囚置瀛台,身同俘虏。隆裕既非其所悦,一日盛怒,乃至亲将其发簪掷碎。簪盖乾隆时遗物。隆裕乃以苦诉于西后,西后亦无多语,但令移居己之别室。自此一事以后,隆裕盖与光绪隔置,其年月虽不可考。盖终帝之身亦十年矣。隆裕入宫之后,几同离异。又值西后淫威之下,故隆裕之轶闻遗事,莫可得闻。惟德宗(光绪)被虐之惨况,则颇有闻于外者。    
    昔汪君穰卿与一宫中修电线者相识,此人历述禁闻,汪君之笔记,乃至一大册子。中有二事,颇骇听闻。一日城内某牙医家,忽有一人以脱齿一枚令其镶配。医谓非面见脱齿之人,无法镶治。此人乃携以偕往。至宫中一极远极深之处,见一人服青布袍,独坐座上,面色惨黑,痛苦之状,目不忍见,口齿上津津血液溢露。医乃为之镶配而出。初意但以宫中太监,不知其为谁某也。翌日此导引之人来访,谓昨镶牙甚善,今已无苦,命我予君以一荷包,及四两银子。医谢而受之。至又翌日,忽另有一人仓皇来访,谓某日曾入宫镶牙,信乎!导引者我兄也,今已以此获祸,被扑杀矣。尸骸掷露,无钱买棺,如何如何。言已痛哭。医乃知牙痛者即为光绪皇帝,乃系被西后打脱,后又怒此监私引医人,为之已痛,故扑杀之也。又一日光绪往请西后安,后方食汤圆,问汝已食乎?不敢云已食,则谨跪对曰:“尚未。”后即赐食若干枚。问已饱乎?不敢云已饱。亦仅对曰:“尚未。”乃更赐食,如此者数四,腹胀不能尽食,乃尽以私匿之于袖口中。归而汤圆满袖,淋漓满于其身,乃命太监换小衫,而其私服尽为西后搜去。此时乃无衫可换,因忍其狼藉而著之。后由太监展转以外间小衫进,乃得易衣。溥伦曾有一次见西后,时亦遇后进食,所受之窘如光绪帝。归而腹满气塞,大病四十余日而后愈。盖西后极饕餮,若赐食不食,则震怒矣。    
    《述庵秘录》


第一册(4)德宗光绪载湉(1871—1908)(7)

    其二    
    又有云:“乙丑冬,翁叔平尚书,尝语余云,上御毓庆宫,一日忽于马褂上重加马褂,尚书询其故,上曰:‘寒甚。’尚书曰:‘上何不衣狐裘?’上曰:‘无之。’盖上平日便服甚稀,狐裘、羊裘各一,适狐裘裂缝,修治未毕,故也。尚书曰:‘内库存料甚多,上何不敕制进?’上曰:‘且徐图之。’尚书述此时,谓余曰世家子弟,冬衣毳温,孰知天家之制其俭如此。”此则显言那拉后虐待德宗,可与后之先弑德宗而后死,得一蓄意已久之旁证也。    
    《花随人圣庵摭忆》245    
    宫禁记闻    
    有友自都来者,谈清宫琐事甚详,据云,德宗性喜嬉戏,幸畏慈西太后,尝侍太后观剧,终日肃然无惰容。若太后转身入内,则趋入班中,或击板鼓数下,或骑于旦角背上,以两手抚其面,做种种不堪之状。内监恐为太后所知,伊辈必受棍责,叩恳勿戏,终不可止。必呼老佛爷将至,始放手,趋回。俨如乡塾顽童,惧严师之状态。然帝年已壮,而有如此举动殊可慨矣。又云,伊公之女既嫁而寡,乃入宫当差,太后颇宠之。尝赐以香水四瓶,伊女置于外室,帝过其室,见伊女不在,即取归己室,遍洒地席上。伊女归室询知,急趋伏帝前请赐还。帝不承,伊女曰:“此老佛爷所赐,如不还当奏知太后。”帝曰:“吾库中岂少此物耶?且世上岂有主子做贼者,汝即去奏知,吾拼与汝向刑部结讼。”伊女果入奏,随闻召主子矣。帝急整衣入叩,太后诘其是否戏取,帝坚不承,而状似惶悚。太后已默喻,命起去。帝退至室外,犹指伊女窃语曰:“好,好,汝竟控吾作贼,切记勿悔也。”笑而罢。帝居宫,似此游戏甚多,不可缕述。要之此皆国步艰难时,宵旰忧勤之事也,其祚能永耶?又戊申晏驾时,帝已下榻将逝,瞠目流泪,状极悲。太后慰之曰:“予已立汝侄溥仪为汝后,继大统。毋戚戚也。”帝闻言,跃起向太后叩谢毕,仍返卧,瞑目含笑而逝。太后睹其临殁尚如此恭谨,忽迥思自幼至今三十余年,未尝忤己,深悔误听戚党谗言,致令抑郁以终,心殊痛惜,遂一恸而绝,逾时始苏。太后久知庆邸之怀异志也,早与张文襄密议使其查勘陵工。庆至中途,闻帝崩,急返驰迨抵都,已立宣统,醇邸为摄政王矣。愤入宫诘太后,何以使醇邸摄政,而弃予。太后曰:“彼亲房,汝远支,此祖宗家法也。”庆曰:“何先不与予谋,且使予离都,独不记庚子之乱,与累年辅政之功耶?予必有以报之。”怒气而出,时太后已患泄两月,既悲德宗之夭逝,又加庆邸之愤激,遂自鸩。庆邸出宫时,虽大事已定,尚思一逞。及知太后暴崩,由己愤激所致,深虑申明其罪,为世不容,始戢野心,帖然自保。若宣统能成立亲政,终当追其罪而族之。而清室遽亡,然庆幸矣。    
    《春晖草堂笔记》卷2    
    光绪帝之小匣    
    庚子之乱,洋人入城时,人咸无觉。那拉后挟景帝单衣出走。道中景帝捧小匣一,始终未去手。既至怀来县,始会某贝子。贝子窃启视之。中储兰枣五枚,烧饼一。贝子观之失笑。县吏出迎,那拉后入其室,令县令妻治发。进面,那拉后食既,言曰:“人间安得此厨,今当从余西幸也。”    
    《清宫琐闻》    
    德宗之心疾    
    景帝西安回銮后,见外患日逼,大局垂危,宵旰忧劳,遂撄心疾。尝以座横贯以竹。命两小太监肩之以行。帝手持小铜器,以物触之作声。口内喃喃语曰:“外国人如此闹法,怎么了?怎么了?”且行且语。不意竹折,帝掀倾于地,两皆伏地请罪。帝曰:“不干汝事。”一跃而起,狂奔入内。    
    《清宫琐闻》    
    权用瀛台作水牢    
    朝罢归来撒御桥,湖边老屋冷萧萧。神龙或挟风云遁,权用瀛台作水牢。    
    民间言光绪皇帝坐水牢,余甚疑之。近年往瀛台瞻仰,湖边老屋数间,破槛当潮,虚窗待月。风骚骚而树急,波淼淼而云愁,行人指桥之中有机关转捩,朝罢归来,忽然桥断。诚与水牢无异云。    
    《金銮琐记》    
    光绪皇帝之困状    
    郁垒神荼列队围,语传青鸟怕谗诽。    
    轩皇久厌人间世,一旦骑龙下殿飞。    
    自寇太监杖毙,皇上左右皆易之。闻有一日,皇上逃出西苑门口,太监多人扭御发辫拉入。山人入乾清门缴还朱批。遇皇上便衣步行墀下,山人避入南书房窥觇,见皇上仰首向天而望。又行至乾清门,太监十余人阻拦去路。皇上由桥洞穿出,升东阶,坐轿入东巷。左右前后围随有百人,不能逃也。    
    《金銮琐记》


第一册(4)德宗光绪载湉(1871—1908)(8)

    瀛台起居注五则    
    瀛台为南海子中一小岛,三面临湖,一面有桥可通出入。当戊戌政变事泄后,太后即诱帝至其处,谓赦尔一命,可居此中,不得与闻外事。一面派心腹侍卫严密防守,凡一举一动俱有人报告于太后。且最酷者,虽实际上与以幽禁,而仍每日须用其木偶之身,使之临朝召见臣工。其苦正逾锢闭独处者百倍。因既置之大庭广厦之上,则声音笑貌无一而可也。维时帝乃如颠、如、如聋、如哑。人亦以颠聋哑目之。谓帝果无统治之才而已。八月八日,大集朝臣,帝向太后行三跪九叩礼,恳请太后训政。此皆逼迫而为之。帝欲保其生命则不得不屈从也。帝盖自幼孱弱,胆力不足,内虽明白,终不敢出以冒险。且一次失败,则神丧胆裂,视天下事皆可畏之境。太后如虎如狼,宁自屈抑勿撄其锋。所谓达心而懦者是。是日下午,荣禄以兵一队护送帝往月坛致祷。自是帝遂成一高等之祭司。传曰:“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帝之谓欤。慈禧又恐舆论讥其残忍,乃令太监于茶店中播为风说,传帝种种昏庸不道,无端迷信西法,谋杀太后。舆论乃翕然,以帝为非,以太后之再训政为是。外人使馆中亦信是说。帝遂益处于孤立地位矣。帝于一身外,虽皇后不敢与之道一密切语,何况他人。故此小岛中之日月,虽玉步未改,宫廷如故,左右侍奉之尊严表面丝毫未损,而实则无形之独夫,高贵之流囚而已。较之鲁滨孙之寂处孤岛,精神上之苦痛,突过百倍。异哉。此众叛亲离之皇帝,绝非才德之问题,而权利之问题也。顾其时外人亦腾一种强硬之抗论,为太后之箝制。为帝之生命苟不保,外国政府必起而干涉,太后颇以为恨。此即端刚崇信拳匪之言,所由乘间而入也。未几,太后乃以帝病诏告中外,一方面延请名医,以证实其事,亦弥缝再起训政之一术耳。    
    慈禧以帝名义降谕,谓:“自四月以来,朕即觉违和,至今日病势未能轻减。”云云。各省乃纷纷应诏求医。江苏巡抚乃送名医陈莲舫入都,陈到京后数日,即由军机处带领上殿。叩称毕,跪于下,太后与皇帝对坐,中置一矮几,皇帝面苍白不华有倦容,头似发热,喉间有疮,形容瘦弱,鼻如鹰钩。据陈意颇类一西人。太后威仪严整,一望而知为有权力之人。似极以皇帝之病为虑,小心看护貌若慈母。故事医官不得问病,太后乃代述病状,皇帝时时颔首或说一二字,以证实之。殿庭之上惟闻太后语音。陈则以目视地,不敢仰首。闻太后命诊脉,陈始举手切帝脉。身仍跪地上。据言实茫然未知脉象,虚以手按之而已。诊毕,太后又接述病情,言帝舌苔若何,口中喉中生疮若何,但既不能亲视,则亦姑妄听之而已。太后语毕,陈遂叩头谢恩而退。又以病案及其治理调护之法,上呈军机处转奏于帝。陈所开案先言帝之气体热度等,又述呼吸器病已十余年,又言发热则由于身虚心劳之故。方药则系饮片数种及调养身心之故。亦不知皇帝果服与否也。陈既以年迈不甘受拜跪之苦,且如此诊治,毫无把握,乃急欲出京回籍。惟官差重大,不得进退自由。后以法行贿于太监,自陈年老多病不能留京之故。太后亦不问也。盖当时各省延医甚多,留京者尚有十余人,去一陈未必动宫廷之疑。但不行贿,则内监等势将挑拨,令太后动问,则恐生变耳。故陈知其窍,行贿而免,决无后患也。是时,慈禧实有废立之意,风示各省督抚,使之赞同。而两江刘坤一、两湖张之洞皆上奏反对其事,上海公民推经元善为领袖,上书激切言不可废立之事。太后震怒,命捕经治罪,经逃之涛门以免。    
    慈禧又以帝名义降谕,罢免新政。谕谓朝廷振兴商务,筹办一切新政,原为当此时局,冀为国家图富强,为吾民筹生计,并非好为变法,弃旧如遗,此朕不得已之苦衷,当为臣民所共谅,乃体察近日民情颇觉惶惑,总缘有司奉行不善,未能仰体朕意,以致无识之徒妄相揣测议论纷腾。即如裁并官缺一事,本为淘汰冗员,而外间不察,遂有以大更制度为请者。举此类推,将以讹传讹,伊于胡底。若不开诚宣示,诚恐胥动浮言,民气因之不靖,殊失朕力图自强之本意。所有现行新政中栽撤之詹事府等衙门原议将应办之事,分别归并以省繁冗。现在详察情形,此减彼增转多周折,不若悉仍其旧,著将詹事府通政使大理寺、光禄寺、鸿胪寺等衙门,照常设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