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神针-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自古就有,它的危害尽人皆知。“争城之战,杀人盈城;争地之战,杀人盈野”,“兵,凶器也”,“一将功成万骨枯”,“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万里未殷,枕骸遍野。伤心惨目,有如是耶?”我们古代诗文的这些诗句,表达出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恐惧。
世界进入“末期“以来,十九、二十世纪,战祸频仍,危害愈来愈裂。先看我国的历史:
1840-1842抗英的鸦片战争
1857-1860英、法向我国发动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中法战争
1894-1895中日甲午之战
1900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人民
1904日俄战争在我国东北进行
1937-1945抗日战争
据统计,抗日战争(1937-1945年)期间,我国死伤人数:
死亡人数9325000人
负伤9470000人
被敌人抓下落不明人数2890000人
合计:21685000人(不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台湾四省的死伤失踪人数。
据日本历史研究学会编的《太平洋战争史》统计,我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伤亡人数为三千五百万人,这是比较接近实际的。
世界战争分局部战争和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号称文明时代的二十世纪,战况一次比一次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约有一千五百万人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有五千五百万人丧生,是上次大战的四倍多。“热战”过去,“冷战”又临,人们经常恐惧“冷战”会爆发成“热战”。
局部战争可说在地球上从未停止过。有人作了这样的统计:
1891-1945年5月,共爆发局部战争116次,平均每年2。5次。其中规模最大和强度最高的是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五个国家参加,双方投入兵力二百万人。
1945-1960年,共爆发局部战争126次,平均每年五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越南战争,八个国家及集团参加,兵二百七十万人,打了十二年又廿六天,死伤人数,美国达35万人,越南则有155万人。
1961-2005年,局部战争约六十次,最大的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五个国家兵力170万人。伊朗和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兼并科威特而引起的海湾战争,美国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兵连祸结,朋友们定有深刻的印象。
总之,二十世纪是文明时代,也是战争时代。局部战争从未停过。战争祸害之大,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祸延子孙后代,人所共知。各国政治家,科学家,民众团体以及联合国的论坛,呼吁防止战争,建立和平的言论及文章不断地发表,为什么战争分子总是煽动进行战争,造成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分子与军国主义分子最近又死灰复燃,叫嚣不止呢?这正是它成为世界末日预兆的证据。
战争的根源在哪里呢?宗教家怀爱伦有一段精辟的言论:
“撒但最喜欢战争,因为战争能激起人类最恶劣的情绪,然后正当他们沉溺于罪恶与流血之中时,他就要把他们悉数扫到永久的死亡里去。撒但的目的是要鼓动列国彼此争战;这样,他就能转移人的心思,叫他们忽略他们应当从事在上帝的日子可以站立得住的准备。”(《善恶之争》36章“迫近的争斗”)
二、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地要大震动(路21:11;太24:17)。
1、多处必有饥荒
有人说,自古以来,由于存在着水、旱、风、虫等天灾,加上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笨拙,收成低下,因此有饥荒,怎能说是末日预兆呢?
不错,我们古代历史,有记载,说夏禹时九年水灾,商汤遇七年旱灾。政治家认为“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汉·贾谊·《论积贮疏》),意思说,年成好坏,饥荒或者丰收,乃是自然规律,与君王贤昏无关,他建议要重视农业生产,积贮粮食,以防饥荒。
但现在的问题是:世界进入末期,知识增长,科学发达,农业技术日趋先进,粮食生产增加,仍然多处出现饥荒,能说是正常现象吗?令人惊讶的,一些地区粮食过剩,把农产品毁掉,而全球饥民却日增,这能单怪自然灾害吗?
据历史统计:1016年饥荒,影响三千万人;
1162年饥荒,影响八千万人;
1344年饥荒,在印度影响了九千万人;
1769年饥荒,影响了一亿零三百万人;
1877年饥荒,在中国影响了一亿一千六百万人;
1920年饥荒,在欧洲影响了二亿五千五百万人;
1946年饥荒,在欧洲、印度和中国影响了五亿人,约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
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提供的一些数字,令人不寒而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世界饥民增加了一千五百万,平均第年增加一百五十万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五年(1980-1985年),饥民增加了四千万,每年增加八百万。
1987年世界饥民已达五亿一千二百万(据世界银行估计,是七亿三千万),大大超过1970年的三亿一千六百万。这五六亿的饥民中,百分之六十在亚洲,百分之廿五在非洲,百分之十在拉丁美洲,百分之五在中东。
1991年,全球有五亿二千万人挨饿,每天有四万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为什么世界的饥荒如此严重呢?有一篇新闻记者的文章分析如下:
1)富国仓廪满,粮食过剩;穷国饥民增忍饥挨饿。
2)国际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
3)一些国家政局长期动荡,战乱不停。
4)自然灾害,包括水灾、旱灾,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沙漠扩展等,频频发生。
5)许多国家没有把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首位。
6世界人口增长过快。1972年全世界人口三十七亿五千四百万人;1991年夏天就突破五十亿,现在已超过六十亿了。
这六种原因,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们的私心,贪婪,掠夺、放纵情欲所造成的,就是罪恶的反映和表现。
2、多处必有瘟疫
从字面上看,就是在许多地方有烈性的传染病流行,造成严重的死亡。从实质上说,就是人们的健康受到疾病的侵袭威胁,无法战胜或消灭足以致人死亡的疾病。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发达,医术高明,在细菌学、药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公共卫生学、外科手术,均有飞跃的进步,阻挡了许多传染病的扩散传播,制造了许多有奇特医疗效用的新药。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婴儿的存活率大大增加了,医疗仪器设备日趋先进,人们的营养食品比以前丰富。按常理来说,“多处必有瘟疫”这个预兆,不大可能在世界末期出现才对呀!
但现实告诉我们,各种疾病并没有因为科学发达,医疗技术提高,人们生活条件改善而减少。一些一度曾经受到阻遏的老牌子“瘟疫”,如肺结核、血吸虫病、性病、霍乱等,又卷土重来肆虐,一些新的“瘟疫”,如艾滋病、疯牛症、禽流感,又随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化大肆进攻。过去把“穷”和“病”连在一起,说“贫病交迫”,因为许多病由于过度劳累、营养不足,生活条件恶劣,病人没钱就医购药所引起的。现在去不一定了。随着经济飞跃,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心理承受能力太重,也带来了新生的疾病,如富贵病、过度肥胖症、神经焦虑症、空调病、假期综合症等。
拿泰国为例,人民平均收入由三十年前(1961年)的九十美元,增至1991年的九百美元,但死于心脏病的人,也由占死亡病例的2。7%上升到23%,一些社会学家打趣说,这是泰国经济繁荣带来的“富贵心脏病”。据2005年4月19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2%的中国成年人超重;1。6亿人高血脂;6千万人因肥胖问题就医。
在日本,十多年前,有一本最畅销的书,名字叫《四十一的生命》语出惊人:“1959年以后出生的日本人半数只能活到41岁大关!”该书作者西丸新谷认为导致当代日本青年必然短命的原因,不是战争、地震之类的天灾人祸,而是速冻食物、快餐、食品添加剂等对人类新陈代谢机能的搅乱和破坏。中国人目前的日人均脂肪量已从1992年的210克增至2004年的248克,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高出五个百分点。
“艾滋病”,这是新兴起的瘟疫,被人称为“可怕的幽灵”,“全球性的瘟疫”,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四处蔓延,吞噬着无数人的生命,给病者以及他们所接触到的人,以至整个社会带来痛苦和莫大的恐怖。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规定为“世界艾滋病日”,选定“艾滋病──共同迎接挑战”为这日的主题,正是反映了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宣布到2000年,将有一千万个儿童因父母死于艾滋病菌而成为孤儿,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呀!
亲爱的朋友,从以上列举有限的事例,你一定会同意:“多处必有瘟疫”,这一末日预兆的预言,正应验在我们的周围和整个世界。
3、地要大大震动(路21:11)多处必有地震(太24:7)
频发而且大型的地震乃是世界末日的显着预兆(太24:7;路21:11;启6:12;8:5;11;13、19;16:18)。
据英国科学促进会1911年的报告55页的统计:
16世纪具有毁坏性的世界次数共253次
17世纪共378次
18世纪共640次
19世纪共2119次
全世界的小地震或没有危险的地震,曾有统计,每半分钟就有一次。
世界历史进入“末期”(1798年)的前43年在欧洲曾发生一次空前惨烈的地震,通常称为“里斯本(葡萄牙首都的名称)地震”,但是却不局限于葡萄牙首都附近区域,它延及到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大部分,这次地震的范围,不下于四百万平方英哩。造成的破坏是空前的,阿尔及耳城大部分被毁灭了,在离摩洛哥不远的地方,一个拥有八千到一万人口的乡村全部陷落了。里斯本城约六分钟的过程中,死亡人数已达六万。
1755年11月1日发生里斯本地震的那一天,正好是星期日,当时各教堂和修道院都挤满了人。地一震动“随即城内每一个教堂和修道院都倒塌了,死里逃生的极少。一切伟大的公共建筑物差不多都倒了。约在地震两小时后,城中数处起火,火势猛烈,焚烧达三天之久,以至全城成废墟。民众惊惶恐怖,真是无法形容。没有人哭泣,因为那是根本无法哭泣的时候。人们只有惶恐若狂地东奔西跑,捶胸击面,喊叫说:“天阿,救我!世界末日到了!”据估计,有九万多人在那一天内丧生。
虽然这次里斯本地震范围之广,毁坏之惨重,死伤人数之众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但和二十世纪的大地震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相形见绌。
1923年日本关东横滨8。3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14万;
1935年印度奎达7。5级大地震,死五万人;
1950年印度亚萨姆大地震,破纪录高达9级。
1976年中国唐山8。2级大地震,24万人遇难。
1976年菲律宾海啸,超过五千人死亡。这次南亚跨国地震海啸,除强度惊人外,世人也从未遇过一次大地震,可引发海啸波及这么多国家与这么远之地。
但这次菲律宾海啸,若和去年,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尼西部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的海啸比较,级数之高,伤亡之多,破坏之烈,波及地域之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58分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海域,海底断层移动触发地震,使长达1200公里的断层上移三十米,水位上升,数十亿吨海水以时速800公里四处排放,到达沿岸,因水浅涌起极高巨啸。亚齐省即受侵袭,20分钟后,5-10米高的水墙涌至首府班达亚齐陆地数百米。地震后约一小时,泰国旅游胜地布吉海滩,涨潮间突然水退,露出珊瑚,十米巨浪即卷走潜水客及多艘船只,死伤失踪的很多。与此同时,海啸涌至大马槟城,其后,海啸扑向安达曼群岛,再到缅甸及孟加拉国,这三地当日都有6-8级地震。
地震后两小时多,海啸达斯里兰卡,两三天逾万人死,百万人受灾。
地震后约三小时,十米巨浪袭印度东南沿岸,卷走大批渔民。
此后半小时,马尔代夫遭淹浸。
黄昏前,海啸再袭塞舌耳,毛里求斯及留尼汪等小岛。
晚